歷史上姓賀的名人?
歷史上姓賀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
賀齊:三國時的吳國大將軍
賀劭:賀齊的孫子,曾任中書令
賀修:賀劭的兒子,西晉任太子太傅
賀知章:著名詩人,唐玄宗時祕書監。
賀循:西晉名臣,任太常、左光祿大夫等職,是支援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之一。
賀拔嶽:北魏時雍州刺史,關中大行臺,鮮卑族人。
賀若弼:隋代名將,曾大破陳軍,以功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侯大將軍。
賀公鑄:北宋著名詞人,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其詞善於錘鍊字句,又常運用古樂府及唐人詩句入詞。
賀一龍、賀錦:明未有農民起義軍將領。
賀嶽:著名醫學家,著有《明醫會要》、《醫經大旨》、《藥性準繩》等。
賀貽孫:清代文學家。
近現代
賀龍(1896-1969):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
賀子珍:革命家,毛澤東的夫人
賀國光(1885-1969):字元璋,湖北蒲圻人,民國川軍史上的著名人物,蔣介石控制四川的智囊,陸軍中將,西康省主席。
賀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2] 賀一航:臺灣藝人
賀軍翔:臺灣藝人
賀錫德:現代音樂家。
賀萬里:中國山水畫畫家,美術理論家
賀紅梅: 中央電視臺播音員
賀鵬: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祕書長
賀綠汀(1903-1999):當代著名音樂家,創作了不朽的抗日戰歌《游擊隊歌》
姓賀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賀 純:東漢時官拜侍中。原姓慶,名純,為齊桓公支庶慶公的後代。據《姓氏考略》指出:“後漢慶純,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望出會稽、河南。”他既然在朝為官,就不得不對皇室的名號有所避諱,而把自己原來的姓氏改掉了。這位賀純也是當時十分有名望的人物,他博極群書,曾經屢次向朝廷奏請數十事,多被接納,後來並做到江夏太守。為賀氏的得姓始祖。
賀 循: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晉代時官至光祿大夫,為支援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之一。其博覽群書,善寫文章,為當世儒宗。
賀 鑄:衛州共城(今河南省汲縣)人,北宋著名詩人、詞人,號慶湖遺老。其詞善於錘鍊字句,因《青玉案》中有:“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稱賀梅子。有詞集《東山詞》、詩集《慶湖遺老集》傳世。
賀 嶽:海鹽(今屬浙江省)人,明代著名醫學家,有《明醫會要》、《醫經大旨》、《藥性準繩》等傳世。
賀 懋:清代臨清人(今屬山東省),官至貴州道監察御史,寬舒公明,清慎仁愛,民稱為“賀青天”。
賀 昌:山西省離石人,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曾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任中央蘇區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在江西會昌犧牲,卒年29歲。
賀 龍:湖南省桑植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十大元帥之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文革中慘遭非人待遇,於1969年被迫害致死。
賀狄幹:北魏時鮮卑人,魏道武帝將領,因功賜爵襄武侯,通《論語》、《尚書》諸經,有儒者風度。
賀若弼:字輔伯,洛陽(今屬河南省)人,隋朝大將。博涉書史、善騎射,因會文精武,得北周齊王宇文憲器重,用為記室。隨上柱國大將軍韋孝寬攻陳,屢獻計謀,克數十城,遂任壽州刺史。因戰功卓著而被封為宋國公,官至右武侯大將軍。煬帝時因議論朝政得失,被加以誹謗朝政的罪名殺害(與下同姓同名者有別)。
賀若弼:隋代民間琴師,對於他的演奏藝術,蘇軾曾有詩云:“琴裡若能知賀若,詩中定會愛陶潛。”說明他演奏的樂曲意境與陶潛的詩境類似。賀若弼創作了宮聲十小調:《石博金》、《不換玉》、《汪峽吟》、《楚溪吟》、《越江吟》、《孤憤吟》、《清夜吟》、《葉下聞蟬》、《三清》,還有一首佚失傳,其中《清夜吟》見於明代的《西麓堂琴統》。宋太宗喜愛古琴,也愛附弄風雅,據《續湘山野錄》所載:宋太宗嫌這些小調的名稱不夠“雅”,就把《古博金》改名為《楚澤涵秋》,把《不換玉》改名為《塞門積雪》。
賀知章: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唐代著名詩人,官至祕書監。後還鄉為道士,號四明狂客,擅長草隸書,好飲酒,與李白友善,為“吳中四士”一,其詩僅存二十首。
賀逢聖:江夏(今湖北省雲夢)人,明代大臣、學者。因學問淵博,才華過人,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賀隆錫:曲沃(今屬山西省)人,清代著名畫家。僑居江寧,善畫山水、人物、蘭竹、兼工詩詞小楷。
賀長齡:湖南省善化(今長沙市)人,清代大臣,道光時歷任貴州巡撫、雲南總督等職,主張查禁私種罌粟和吸食鴉片,惠政頗多。著有《耐庵詩文集》。
賀炳炎:湖北鬆滋人,195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上將軍銜,解放後,歷任四川省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
賀敬之:山東嶧縣(今棗莊市)人,當代著名詩人,其詩善於及時捕捉和表現現實生活中的重大政治命題,有強烈的政治化傾向。主要作品有《放歌集》、《放聲歌唱》、《雷鋒之歌》、《賀敬之詩選》等。
賀錫德:音樂編輯家。湖北省武漢市人。1945年即建立漢口上智中學軍樂隊,任隊長,師從著名管樂家馬藝汀......餘下全文>>
古代姓賀的有哪些名人
賀知章(659—744年),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人。少時以文章詩詞知名。唐武周證聖元年(695年)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年),入麗正殿書院撰修典籍,後轉太常少卿。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不久,又為太子右庶子,充侍讀。二十六年,調任工部侍郎,不久,遷海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天寶三 年(744年),患病之後請度為道土,告老還鄉。不久壽終。唐肅宗稱其“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情志逸,學富才雄,挺會稽之美箭,蘊昆崗之良玉。”贈禮部尚書。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存詩19首錄入《全唐詩》。工書法,尤擅草隸,當世稱重。賀知章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到日本的《孝經》草書。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好飲酒,常與李白、李適之、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稱“醉八仙”。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勳。
賀姓的名人
賀齊:三國時的吳國大將軍 賀劭:賀齊的孫子,曾任中書令 賀修:賀劭的兒子,西晉任太子太傅 賀訥,代國人,太祖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皇帝的元舅,獻明賀皇后(351年-396年)的兄長。他的先祖為賀蘭世部的君長,四方附屬賀蘭世部的國家有數十個。賀知章:著名詩人,唐玄宗時祕書監。 賀循:西晉名臣,任太常、左光祿大夫等職,是支援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之一。 賀公鑄:北宋著名詞人,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其詞善於錘鍊字句,又常運用古樂府及唐人詩句入詞。 賀一龍、賀錦:明未有農民起義軍將領。賀嶽:著名醫學家,著有《明醫會要》、《醫經大旨》、《藥性準繩》等。 賀貽孫:清代文學家。 賀龍(1896-1969):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 賀子珍:革命家,毛澤東的夫人賀國光(1885-1969):字元璋,湖北蒲圻人,民國川軍史上的著名人物,蔣介石控制四川的智囊,陸軍中將,西康省主席。賀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賀一航:臺灣藝人 賀軍翔:臺灣藝人賀錫德:現代音樂家。 賀萬里:中國山水畫畫家,美術理論家賀紅梅: 中央電視臺播音員賀壽光:劇作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獲得者賀鵬: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祕書長賀綠汀(1903-1999):當代著名音樂家,創作了不朽的抗日戰歌《游擊隊歌》賀崇升:(1915—2005),原交通部副部長。曾用名賀雲峰、賀建群。1915年2月出生,河南省洛寧縣河底鄉河底村人。1932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史上姓薛的名人
薛仁貴:名禮,唐絳州龍門人(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二里)。少貧賤,以田為業。善騎射,貞觀年間隨太宗徵遼東,所向披靡。高宗時屢破高麗、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卒,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後世據其功勳,編撰雜劇與演義。
薛福成:江蘇無錫人,清外交家、改良主義者,曾作《籌洋芻議》,主張維新變法。歷任浙江寧紹臺道、湖南按察使、駐英、法、比、意四國公使。稱讚西方君主立憲,主張發展中國工商業,著有《庸 全集十種》。
薛嶽:廣東樂昌人,國民黨高階將領,中國抗日第一戰將。他是抗日戰爭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將,僅他指揮的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人。1946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授予薛嶽一枚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新四軍軍長葉挺盛讚薛嶽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垂不朽。”
薛舉: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隋大業三年(公元六一七年)曾與其子仁果舉兵,自稱西秦霸王,據隴釘之地,率眾三十萬,不久稱帝,遷都天水。後其子繼位,兵敗降唐。
薛濤: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父早亡,淪為歌妓。善歌舞、工詩詞,曾創制深紅小箋寫詩,人稱薛濤箋。明人輯有《薛濤詩》。
薛稷:蒲州汾陰人,唐朝大臣、書畫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善畫人物、鳥獸,畫鶴尤為生動,時稱一絕,他的書法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稱“唐初四大家”。
歷史上姓賀的當過皇上嗎
歷史上公認的皇帝裡沒有姓賀的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祕書,第四師政治部祕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海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臥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蕩”、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百的名人有哪些
百政,西漢農民起義首領。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
武帝末年,戰爭頻繁,賦役繁重,人民窮困,被迫紛起反抗,他與梅免在南陽各地領導農民起義,攻城邑,殺長吏,互相呼應,官府不能制。數歲後,武帝命繡衣御史以虎符發兵進擊,起義終被鎮壓,但起義軍散卒仍多繼續堅持鬥爭。
百家奴(?-1311),元將領。蒙古人。
父唆都任郢、復(今湖北鍾祥、沔陽)二州招討使;他承襲父職。至元五年(1268),從大軍圍攻襄陽(今屬湖北襄樊),多立功,1271年,宋將范文虎輸糧於襄陽,他在鹿門山給予襲擊,後駐軍該地,斷絕宋軍糧道。1274年從攻郢州(今湖北鍾祥);宋大軍驟至,他深入宋陣,身負數傷,猶力戰。後從元軍大戰鄂、漢,宋將夏貴率水師拒戰,他突入宋陣,擊敗宋軍,追至黃州(今湖北黃岡),轉戰百里,深夜始還。又攻破金牛壩要寨,立有戰功。
百齡(?-1815),清臣。字子頤,號菊溪。漢軍正黃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士,授編修。歷奉天(遼寧)順天府丞。嘉慶五年(1800)授湖南、浙江按察使。歷貴州、雲南布政使。八年,擢廣西巡撫,平冤案,上嘉之,特加少保。尋擢湖廣總督。後被劾,奪職。赴福建治糧餉。歷山東按察使、巡撫。十四年,復擢兩廣總督。籌餉練水師,懲貪去懦,降服巨寇張保,粵洋肅清。授兩江總督。時河決王家營,其親勘下游,疏請修浚正河,詔如儀。十八年,命協辦大學士,總督如故。後因案受牽,嚴詔責捕。二十年,封三等男,兼署安徽巡撫。是年病卒於江寧(南京)。諡文敏。所著有《除邪紀略》、《守意龕集》。
其他百姓名人有戰國列子弟子百豐;明將領百恭、百通;清將領百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