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節日風俗?
侗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一、年節
除夕之夜,他們講究每人喝一碗稀飯,表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有一個“舀水”習俗:姑娘們搶著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為最吉利。
新年裡,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當“打同年”的隊伍到達一處時,那裡的婦女就排成隊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對方提出各種問題,對方則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電影《劉三姐》中的對歌一樣,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節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藥鐵炮為衝力,把鐵圈衝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俗傳,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人財兩旺,幸福安康。因此搶花炮時個個奮勇,人人爭先,志在必得花炮,為本村爭光。搶花炮的時間不限,誰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揮台,就算優勝。搶花炮比賽結束,便開始了各種遊藝活動。蘆笙隊在蘆笙場上賽蘆笙;老人在樹下鬥畫眉,拉家常;年輕姑娘和小夥子則趁此良機,對歌談情。侗家山寨,到處洋溢歡樂的節日氣氛。
三、趕社
侗家有趕社的習慣。趕社不在寨裡,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壩裡,作為社場。每年到社日這一天,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趕赴社場。小孩看熱鬧,大人買東西,交換農副產品。姑娘和後生們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種銀飾,繫上繡花圍腰和編帶,手提刺繡荷包,包裡裝著酸魚酸肉和糯米飯,三五成群,滿面春風,在社場上請後生共進午餐。後生則買糖果送給姑娘。初次相識的對歌結情,早有交往的則重敘舊情,約定下次相會的時間。晚上,後生還請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飯。飯後男女青年走進歌堂對歌。如今,趕社變成青年男女交往的節日,而社場就成為定情的場所。
四、鬥牛節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節前青年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3日,替牛“養心”。節期一到,群眾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青年手舉寫有“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馬牌”後緊隨舉著木製“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牛王”犄角上鑲戴著錚亮的鐵套,頭披紅緞,背馱“雙龍搶寶”牛王塔,塔上插有4錠令旗和兩根長長的野雞翎,象古代的將軍一樣。牛脖上掛有一串銅鈴,懸在胸前,朗朗有聲。“踩場”結束後,牛王退場。三聲鐵炮轟鳴,正式鬥牛開始。牛倌把點燃的兩把火分別拋到自己的“牛王”前邊,同時放開手中韁繩,兩牛衝向對方,群眾敲鑼吶喊助威。敗方彩旗要允許勝方的姑娘們“搶走”。獲勝的“牛王”披紅掛綵,再度入場接受歡呼。若打得難解難分,就要用棕繩套住牛後腿拉開,握手言和。幾天後,勝方姑娘去送還敗方彩旗,敗方小夥子設宴款待,陪唱“大歌”,並贈禮品“贖旗”。哪個寨子的“牛王”能獲勝,是全寨的榮耀,所以鬥牛後有群眾性歌舞飲宴慶祝。近年貴州省的侗族“牛王”,還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鬥,使這種特殊的娛樂文化更加聲名遠揚。
五、播種節
聚住在湘、桂、黔交界邊境的侗族人民,每在農曆三月初三這天,都要舉行傳統的播種節盛會。
由於人們的愛好不同各個村寨的活動內容和方式......餘下全文>>
侗族有哪些節日是特有的?
1,侗年
根據侗歷來確定的新年。一般為農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現大部分侗族均不過此年。僅有部分地方仍過侗年。這些地方每年過兩種年。稱侗年為小年。春節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帶的侗寨於農歷十一月初過侗年。十月將屋前屋後打掃乾淨,殺豬宰牛,舂餈粑,準備過年。從十一月初一到初五舉行大規模的踩歌堂、跳蘆笙和鬥牛活動。有的地方把姓氏節也稱為過侗年,各個姓氏節日期不一。但一般為農曆的十一月。
2,大霧樑歌節
也稱大戊樑歌會。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區)邊境的侗族,還有苗族瑤族等青年雲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大霧樑上,舉行一年一度的歌會,參加人數少則數千,多者上萬人。這個歌會是由紀念一對飲恨慘死的戀人而興起的。
3,花炮節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藥鐵炮為衝力,把鐵圈衝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
4,侗族鬥牛節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5,姑娘節
在湘黔桂邊境的少數民族,要過農曆四月八日的“姑娘節”。相傳這個習俗來自侗族楊姓。每年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須要回到孃家來,與自己家的親姊妹和姑嫂們歡度佳節。屆時,姊妹們唱歌說笑,共同製作一種節日食品——烏飯餈粑。在她們回婆家去的時候,還要帶著許多烏飯餈粑,分贈給親友吃,也好補償“姑娘節”這一天小夥子們的寂寞。四月八吃烏飯(又叫黑飯)是一個古很老的風俗,據說是為了紀念侗家女英雄楊八美。烏飯是用一種帶黑色漿汁的葉子漬水,把侗區特產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侗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侗族歌節
侗族有什麼節日
一、年節
除夕之夜,他們講究每人喝一碗稀飯,表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有一個“舀水”習俗:姑娘們搶著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為最吉利。
新年裡,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當“打同年”的隊伍到達一處時,那裡的婦女就排成隊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對方提出各種問題,對方則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電影《劉三姐》中的對歌一樣,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節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藥鐵炮為衝力,把鐵圈衝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俗傳,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人財兩旺,幸福安康。因此搶花炮時個個奮勇,人人爭先,志在必得花炮,為本村爭光。搶花炮的時間不限,誰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揮台,就算優勝。搶花炮比賽結束,便開始了各種遊藝活動。蘆笙隊在蘆笙場上賽蘆笙;老人在樹下鬥畫眉,拉家常;年輕姑娘和小夥子則趁此良機,對歌談情。侗家山寨,到處洋溢歡樂的節日氣氛。
三、趕社
侗家有趕社的習慣。趕社不在寨裡,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壩裡,作為社場。每年到社日這一天,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趕赴社場。小孩看熱鬧,大人買東西,交換農副產品。姑娘和後生們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種銀飾,繫上繡花圍腰和編帶,手提刺繡荷包,包裡裝著酸魚酸肉和糯米飯,三五成群,滿面春風,在社場上請後生共進午餐。後生則買糖果送給姑娘。初次相識的對歌結情,早有交往的則重敘舊情,約定下次相會的時間。晚上,後生還請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飯。飯後男女青年走進歌堂對歌。如今,趕社變成青年男女交往的節日,而社場就成為定情的場所。
四、鬥牛節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節前青年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3日,替牛“養心”。節期一到,群眾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青年手舉寫有“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馬牌”後緊隨舉著木製“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牛王”犄角上鑲戴著錚亮的鐵套,頭披紅緞,背馱“雙龍搶寶”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兩根長長的野雞翎,象古代的將軍一樣。牛脖上掛有一串銅鈴,懸在胸前,朗朗有聲。“踩場”結束後,牛王退場。三聲鐵炮轟鳴,正式鬥牛開始。牛倌把點燃的兩把火分別拋到自己的“牛王”前邊,同時放開手中韁繩,兩牛衝向對方,群眾敲鑼吶喊助威。敗方彩旗要允許勝方的姑娘們“搶走”。獲勝的“牛王”披紅掛綵,再度入場接受歡呼。若打得難解難分,就要用棕繩套住牛後腿拉開,握手言和。幾天後,勝方姑娘去送還敗方彩旗,敗方小夥子設宴款待,陪唱“大歌”,並贈禮品“贖旗”。哪個寨子的“牛王”能獲勝,是全寨的榮耀,所以鬥牛後有群眾性歌舞飲宴慶祝。近年貴州省的侗族“牛王”,還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鬥,使這種特殊的娛樂文化更加聲名遠揚。
五、播種節
聚住在湘、桂、黔交界邊境的侗族人民,每在農曆三月初三這天,都要舉行傳統的播種節盛會。
由於人們的愛好不同各個村寨的活動內容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寨子在......餘下全文>>
求一篇《侗族中秋節的習俗》
侗族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習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物件。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裡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裡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侗族的重要節日
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曆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其中侗族的年節被稱為行年。吃社飯(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飯之俗,但不搞什麼活動。將田園、溪邊、山坡上的鮮嫩社蒿(香蒿、青蒿)採擷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蒜(胡蔥)、地米菜、臘豆乾、臘肉乾等輔料摻合糯米(可摻部分粘米,但需先將粘米煮成半熟後摻入糯米)蒸或燜制而成,吃起來別有風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進健康。
侗族的春節習俗
侗年(侗族過年)簡介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錦屏縣九寨區一帶。每年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舉行。當地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德高望重的族首,因為拒絕向漢人進貢,漢人帶人包圍村寨。族首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和鄉親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漢人充軍戍邊。後來這位族首獲准從邊疆還鄉,此時正是農曆十一月三十日。當地人吹蘆笙,彈琵琶,敲鑼打鼓去看望這位族首。後人便把這一天成為侗年。節日裡,除打餈粑外,各家還殺豬宰羊表示慶賀。過年之晚,人們以肉食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飯多於平常,以示“吃剩有餘”.晚飯前,老人們在神龕和“祖宗角”擺上祭品,燒香焚紙,以祭祀祖先,招請祖宗來過年,幷包有全家發達幸福。然後全家歡宴。出嫁的姑娘及親友也在侗年是前來祝賀。節日當天的主要娛樂活動是鬥牛,晚上鳴炮宴請勝者。青年男女通過玩山、對歌、跳蘆笙等活動,尋找伴侶。同時還演出侗戲。這些節日活動一直要延續到春節。春節受漢族影響, 各地侗族也過春節, 並且十分隆重。農曆年底, 侗族村寨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家家忙著打年粑、釀年酒、殺年豬、張貼春聯、打掃衛生。侗族的“ 春節” 和漢族一樣也俗稱“ 過年”, 有大小年之分, 但與漢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 漢族過小年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傳是敬灶神。侗族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為小年, 又叫“ 姑婆年”, 是紀念姑婆的節日, 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後, 過年快結束時回家探親團圓。這天, 除過年的食品外, 侗家還用幾個粑粑夾著酸肉敬奉姑婆, 作為“ 饗年”, 並用甜酒祭奠, 說是有的姑婆、姑母不會喝燒酒, 就飲甜酒, 反映了侗族人傢俱有尊重婦女的傳統美德。各地侗族的春節活動既有相同內容, 又有地方性的特點。三江侗族農曆三十過大年, 除夕當天宰豬殺雞鴨祭祀祖先,又用酸湯煮魚祭莫一大王。初一的清晨用燒肉和酸肉祭祖。同樂地區的楊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 還以甜酒祭祖, 到達摩娘娘廟(薩堂、聖母祠) 去祭祀, 同樂獨峒一帶的侗族放鞭炮驅逐“ 野鬼”。馬胖一帶的吳姓侗族不設祖宗神龕, 除夕這天, 殺豬宰鵝,首先去祭祀飛山廟楊公祠, 然後祭祀土地廟和“ 薩壇”, 最後在火塘邊燒香擺飯桌吃晚飯, 在飯桌前說幾句請祖宗一起過大年的話。初二後, 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請吃油茶或喝酒, 寨上吹蘆笙,唱侗戲, 進行“ 月也” 集體交遊。榕江侗族稱“ 春節” 為“ 達年”, 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從農曆十二月中旬就開始打年粑、釀酒、打掃衛生。喂牛的人家要為牛備足年料。農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殺年豬,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貼春聯、門神。小夥子給未婚妻送禮, 新郎迎接新娘回來共度佳節( 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 。除夕之夜, 家家燃香點燭, 擺設供品敬祭祖先。大年初一零時, 鳴炮辭舊迎新。初一早上用茶水祭祖, 傳說此時是祖先的“ 齋時”, 晚上才供奉酒肉。當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 表示全年財喜不外出。初一飯菜均吃前一天做好的, 意為上年剩下的, 以示年年有餘。除夕晚上和初一整天不請客。初二這天, 寨上婦女到薩堂祭祀“ 薩歲” 祈求保佑, 兄弟請已出嫁的姐妹回來吃飯, 同時親友也可以互請。初三以後寨中開始玩龍舞獅、演侗戲、“多耶”、“行歌坐月”、蘆笙會、唱大歌等, 節日期間充滿了歡樂氣氛, 直至正月十五把龍送下海, 春節結束。□過侗年流行於榕江、通道、三江等地。內容是緬懷祖先, 祭祀農耕。相傳侗族祖先從遠道而來, 原以打獵為主, 後學會開荒種田, 從事農耕而獲豐收, 秋後舉行歡慶活動, 從此世代相傳為侗年。也有的地方相傳楊姓祖先是一位將軍, 因被派遠征, 擔心在春節前不能回家團圓, 族人商議,......餘下全文>>
侗族過年的習俗 5分
侗年(侗族過年)簡介
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錦屏縣九寨區一帶。每年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舉行。當地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德高望重的族首,因為拒絕向漢人進貢,漢人帶人包圍村寨。族首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和鄉親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漢人互軍戍邊。後來這位族首獲准從邊疆還鄉,此時正是農曆十一月三十日。當地人吹蘆笙,彈琵琶,敲鑼打鼓去看望這位族首。後人便把這一天成為侗年。節日裡,除打餈粑外,各家還殺豬宰羊表示慶賀。過年之晚,人們以肉食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飯多於平常,以示“吃剩有餘”.晚飯前,老人們在神龕和“祖宗角”擺上祭品,燒香焚紙,以祭祀祖先,招請祖宗來過年,幷包有全家發達幸福。然後全家歡宴。出嫁的姑娘及親友也在侗年是前來祝賀。節日當天的主要娛樂活動是鬥牛,晚上鳴炮宴請勝者。青年男女通過玩山、對歌、跳蘆笙等活動,尋找伴侶。同時還演出侗戲。這些節日活動一直要延續到春節。
春節
受漢族影響, 各地侗族也過春節, 並且十分隆重。農曆年
底, 侗族村寨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家家忙著打年粑、釀年酒、
殺年豬、張貼春聯、打掃衛生。侗族的“ 春節” 和漢族一樣也俗
稱“ 過年”, 有大小年之分, 但與漢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 漢族
過小年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傳是敬灶神。侗族農曆十二月
二十九日為小年, 又叫“ 姑婆年”, 是紀念姑婆的節日, 意思是
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後, 過年快結束時回家探親團圓。這天, 除
過年的食品外, 侗家還用幾個粑粑夾著酸肉敬奉姑婆, 作為“ 饗
年”, 並用甜酒祭奠, 說是有的姑婆、姑母不會喝燒酒, 就飲甜
酒, 反映了侗族人傢俱有尊重婦女的傳統美德。
各地侗族的春節活動既有相同內容, 又有地方性的特點。
三江侗族農曆三十過大年, 除夕當天宰豬殺雞鴨祭祀祖先,
又用酸湯煮魚祭莫一大王。初一的清晨用燒肉和酸肉祭祖。同樂
地區的楊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 還以甜酒祭祖, 到達摩娘娘廟
(薩堂、聖母祠) 去祭祀, 同樂獨峒一帶的侗族放鞭炮驅逐“ 野
鬼”。馬胖一帶的吳姓侗族不設祖宗神龕, 除夕這天, 殺豬宰鵝,
首先去祭祀飛山廟楊公祠, 然後祭祀土地廟和“ 薩壇”, 最後在
火塘邊燒香擺飯桌吃晚飯, 在飯桌前說幾句請祖宗一起過大年的
話。初二後, 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請吃油茶或喝酒, 寨上吹蘆笙,
唱侗戲, 進行“ 月也” 集體交遊。
榕江侗族稱“ 春節” 為“ 達年”, 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從
農曆十二月中旬就開始打年粑、釀酒、打掃衛生。喂牛的人家要
為牛備足年料。農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殺年豬, 農曆十二
月三十日貼春聯、門神。小夥子給未婚妻送禮, 新郎迎接新娘回
來共度佳節( 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 。除夕之夜, 家家燃
香點燭, 擺設供品敬祭祖先。大年初一零時, 鳴炮辭舊迎新。初
一早上用茶水祭祖, 傳說此時是祖先的“ 齋時”, 晚上才供奉酒
肉。當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 表示全年財喜不外出。初一飯菜
均吃前一天做好的, 意為上年剩下的, 以示年年有餘。除夕晚上
和初一整天不請客。初二這天, 寨上婦女到薩堂祭祀“ 薩歲” 祈
求保佑, 兄弟請已出嫁的姐妹回來吃飯, 同時親友也可以互請。
初三以後寨中開始玩龍舞獅、演侗戲、“多耶”、“行歌坐月”、蘆
笙會、唱大歌等, 節日期間充滿了歡樂氣氛, 直至正月十五把龍
送下海, 春節結束。
□過侗年
流行於榕江、通道、三江等地。......餘下全文>>
苗族和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侗族苗族在服飾上是非常接近
侗族男裝多以青黑色亮布為主——一種以天然燃料靛藍染色的布料,裹包頭,褲腿裹綁腿,偏北的侗族與漢族沒有什麼區別
侗族女式的髮型是偏髻,偏於左側——這是與苗族很大的區別,苗族的髮髻是盤於頭頂腦後
侗族某些的銀飾與苗族接近,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侗族有銀帽,但是沒有銀角,侗族銀物中有類似漢族婦女的步搖等裝飾
侗族女裝有裙裝和褲裝之分,裙裝是百褶裙,與苗族類似,但是上衣侗族服飾有唐代遺風,是開襟露出抹胸,不過一些支系也與苗族服裝類似,在交通發達的地區,侗族的服飾就是漢服
各個民族的節日習俗
百度百科民族節日詞條
=====================
民族節日
[編輯本段]節日簡介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55個少數民族中,節日之多,難以計數。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的日子。中國各民族特色各異的眾多節日,大致可以分為新年節日、生產節日、青年節日、紀念節日、習俗節日和宗教節日等六個方面。這些與自然界季節更迭、祈求豐收、崇敬英雄、談情說愛、傳統習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關係的節日,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展示。儘管各民族的節日在日期、內容、意義、過節方式等方面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有穩定性、群眾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的共同特點。不少民族節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有的甚至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成為深深植根於中華大地上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需要進一步挖掘的文化寶庫。[1]
[編輯本段]節日起源
民族節日多出於民間傳說故事,各少數民族人民為紀念故事中的人和事,產生了本民族的節日。[2]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