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服飾?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魚皮衣的魚皮衣的款式極其圖案藝術

“魚皮衣”是赫哲族獨有的服飾,也是大自然恩賜的結果,又是識別這一民族的顯象性標誌之一。“魚皮衣”的出現充分證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適應自然的頑強意志,“魚皮衣”的造型藝術,別緻精巧,古樸典雅,充分體現了赫哲人的聰明才智。赫哲族中老年男子的“魚皮衣”款式,多為立領、斜襟、長袖,扣飾多為鯰魚骨磨製領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雲紋寬邊鑲滾。“魚皮褲”造型多為挽襠式長褲,肥而長,褲腳邊鑲繡雲紋花邊,頭戴貉皮帽,腳穿魚皮靰鞡。魚皮套褲是赫哲男女皆喜歡的一種傳統服飾。造型也十分獨具特色:只有兩個褲筒,而無褲襠和褲腰。男人冬天打獵、夏天下江捕魚均喜愛套在長褲外面,且用帶子系在臀部上,即抗旱耐磨又可防水護膝,婦女上山拾柴,採集野菜套在外褲上,既防蟲、保暖又防潮。“魚皮套褲”男女是有區別的:男子多為斜口,女子多為直口。“魚皮套褲”兩頭均鑲繡雲紋花邊,非常美觀實用,是捕魚、狩獵或從事其它戶外勞動的好衣著。“魚皮靰鞡”造型獨特,別具民族特色。多用狗魚、鯰魚、細鱗魚皮(這些魚皮皮質較厚)製作,形狀如同短筒靴子。魚皮靰鞡用魚皮做靴幫底,面上打褶,靰鞡口繡花,靰鞡靿用布代替,並綴飾魚皮線,便於繫牢於腿部。冬天穿著,墊上棰軟、搓絨的烏拉草,在冰上行走具有保暖、不打滑、不掛霜等特點,深受赫哲人的喜愛。赫哲族服飾圖案藝術美觀大方,雅緻精細,生動逼真,極具民族特色。花紋圖案大都以古樸、素雅、大方為特徵,極少有大紅大綠,色彩多以黑、灰、淡藍、黃、白為主,接近北方的自然景緻色彩。圖案造型有云紋、回形紋,浪花紋、鹿紋、幾何紋、蝴蝶紋、花草紋、魚鱗紋、魚紋等,赫哲族的圖案藝術受自然景物的影響尤為明顯,反映出對大自然的崇尚心理和審美情趣。回形紋、雲紋是赫哲族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紋樣造型,不僅在服裝上採用頗多,被褥、坐墊、幔帳等生活用品上也常見。雲紋在赫哲人心中有榮華富貴和吉祥福祿等寓意,其次是浪花紋、魚形紋。赫哲族早年的衣、食、住、行均離不開江河,為此對江河也獨有情衷,對浪花紋、魚形紋的崇尚也由來已久,用圖案來表示其民族世代繁衍生息於江河岸邊,是大江大河裡豐富的魚資源養育了他們。浪花紋、魚形紋多用於服飾、鞋帽、手套等物品上。鹿紋、蝴蝶紋、花草紋則多用於生活器皿上,如樺樹皮箱、樺樹皮船、樺樹皮首飾盒、樺樹皮針線笸籮等,淺色的樺樹皮表面貼上深色的樺樹皮圖案,使得器皿有凹凸感,增添了樺樹皮器皿生動活潑的質樸美。幾何紋、魚鱗紋圖案造型則多用於坐墊、窗簾、門簾等,或鑲、或繡、或拼,使物品顯得典雅清新,極具民族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赫哲族服飾的質料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毛呢、綢緞、絲絨、棉布等現代機織面料,均受到赫哲人的青睞,用這些色彩豐富的面料縫製服裝即省時又省力,也更加美觀大方。也把赫哲人從繁重的揉制魚皮、獸皮勞動中解脫出來。由於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江河汙染,現在從江裡捕撈到五公斤以上的大魚已屬罕見,“魚皮衣”這一形象性民族服飾,只有在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中才可尋到。這些變革和發展標誌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勤勞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在民族服飾文化發展的歷史程序中,所創造的文明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其精美的魚皮服飾款式,精湛的鞣製技藝,是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贊助廣告

傳說赫哲族的衣服是用魚皮製成的,是真的嗎?希望能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10分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這一習俗沿襲至今,顯示了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赫哲族人一向以殺生魚為敬。

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製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鯰魚骨做的鈕釦,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式樣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魚皮套褲以及狍皮、鹿皮和魚皮製的鞋子。用魚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故歷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為“魚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館裡,可以看到了展出的兩套用熟好的大馬哈魚皮縫製的男女魚皮套裝,做工考究,款式古樸大方。

贊助廣告

魚皮衣:赫哲族人以捕魚和狩獵為主,有著古老而獨具民族特色的魚皮服飾,早年的婦女們先把揉制加工好的魚皮魚線用野花染成各種顏色,然後精巧地縫製成各種魚皮服飾,並磨魚骨為扣,綴海貝殼為邊飾。魚皮衣服是把鰱魚、鯉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乾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樣柔軟。受滿族服飾的影響,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其樣式像旗袍,腰身稍窄,身長過膝。袖管寬而短,沒有衣領,只有領窩。衣褲肥大,邊沿均有花布鑲邊,或刺繡圖案,或綴銅鈴,顯得光亮美觀。

套褲:魚皮套褲有男女兩種。男人穿的上端齊口,褲腳下沿鑲黑邊。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防水護膝。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並鑲有或繡有花邊。

赫哲族的魚皮袍等魚皮服飾,不僅面料為魚皮,縫衣服的線也是魚皮的。魚皮線是將胖頭魚皮(因其皮薄,做出的線細)的鱗刮掉熟好,塗抹上具有油性的狗魚肝,使之保持柔軟乾燥,然後將其疊好壓平,切成細絲即可,使用時再勒一勒,就更細而柔滑範利了。魚皮袍等魚皮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溼、易染色等特性,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近幾十年來,隨著赫哲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和紡織、化纖等各種現代服裝面料的大量輸入,魚皮服飾在現實生活中已不多見了。

樺皮帽:赫哲族的樺皮帽是夏天戴的,形如一般的斗笠,頂尖簷大,既可避雨,又可遮光。帽簷上刻有各種雲卷紋、波浪紋以及狍、鹿、魚的形象,輕巧美觀。姑娘常將精心製作的樺皮帽送給自己的心上人,作為愛情的信物。

手套:赫哲人的手套多用狍皮製成,主要有“沙拉耶開依”(五指手套)、“瓦拉開依”(皮手悶子,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和“考胡魯”(皮手悶子,筒長並有活口)三種。三種手套各有特點,“瓦拉開依”便於拿東西卻不能握槍射擊。“沙拉耶開依”精巧美觀,套口處多鑲有灰鼠皮邊和雲字花邊,手背面上還多繡有花紋,又便於拿東西和射擊,但保暖性較差。人們在冬季出獵時喜歡戴“考胡魯”,戴上它後,可以把筒套在袖口上,並用皮繩繫緊,手可以從手掌面手腕處的開口自由出入指套。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4420.htm#3

魚皮的魚皮衣服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民族,現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現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他們捕魚、食魚、用魚皮蓋房、造舟、製衣,在歷史上以“魚皮部落”為世所知。魚皮製品以北方冷水魚的魚皮為原料,冷水魚皮質有一定的厚度和韌性,比較耐磨,便於在生產生活中使用。魚皮文化是北緯45度以上區域記憶體在的特色文化。雖然歷史上眾多民族都曾有過魚皮文化,但從清代至今只有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的赫哲族將之傳承沿襲下來。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一整套複雜的加工過程,過去赫哲族婦女都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藝。20世紀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歡穿用魚皮為面料做成的服裝,主要有套褲、手套、綁腿和婦女穿的長衣。後來由於製作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漸被其他材質所取代,這種傳統手藝也漸漸失傳。 1、選擇材料做魚皮衣服的材料是經過認真選擇的,並不是什麼魚皮都可做衣服。首先要選擇比較大的,一般都選用十幾斤或幾十斤的。另外,在長期的實踐中,赫哲人針對當地各種魚皮的特點,逐步摸索並掌握了適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頭魚、狗魚、搗子魚的皮,是做魚皮線和褲子的材料;大瑪哈魚、細鱗、哲羅、鯉魚等可做手套;槐頭魚皮較大,適合做套褲、口袋以及綁腿、鞋幫等。除鰉魚皮製品結實耐用能防浸水膨脹腐爛、適合夏天穿著外,其他魚皮製品均為冬季不下水時穿用。2、工序赫哲族婦女將捕來的胖頭、幹條、草根、鯉子等魚的魚皮剝下,將剝掉的魚皮略為放乾燥,用熟魚皮的木棰在槌床上反覆捶打,直捶至魚皮柔軟為止。做魚皮線時,將魚皮剝下撐開晾乾,四角不整齊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層魚肝油,使魚皮潮溼後捲起來,用小木板緊緊捺住,用快刀切成細線,線的一頭要細一些,以便穿針,再將其用野花染成各種顏色,就可以根據生活的需要,裁剪、縫製各種衣服了。 1、魚皮袍赫哲族的魚皮衣服多用胖頭、趕條、草根、鯇魚、鱘、大馬哈、鯉魚等魚皮製成,長衣居多,主要是婦女穿用。式樣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長過膝,下身肥大。領邊、衣邊、袖口、前後襟等處都繡有云紋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貼成雲紋或動物圖案,並用野花汗染成紅、藍、黑等顏色,風格淳樸渾厚、粗獷遒勁。早年衣下邊往往還要縫綴海貝殼、銅鈴和纓絡珠琉繡穗之類的裝飾品,更加別緻美觀。魚皮袍等魚皮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溼、易染色等特性。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不會蒙上冰。2、套褲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一般都是比較肥大的,套在褲子外面,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主要是捕魚和勞動時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護膝,大都繡有花紋或鑲有花邊。3、半市筒皮靴半市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溼、不掛霜、不打滑等優點,深受赫哲人喜愛,延續時間最長,使用也最廣。冬季穿時,為了保暖,裡邊需套上狍皮襪頭或絮上烏拉草。

中國各地的服飾

希望這是你要的答案:

中國56個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飾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民族最多的國家,共有56個民族,而其中有很多民族就生活在美麗的雲南省,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而她獨有的原始風情、清幽古樸,卻為這片迷人的土地增添了無限神祕色彩。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這裡有美麗的故事,這裡有你意向不到的情景,還有各具特色的各族服飾,令人神往。。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有關這裡的故事,請不要錯過。

苗族

苗族分佈較廣,支系眾多,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婦女較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繡工藝。裙子則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繡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首屈一指。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對襟或大襟的短衣,下著長褲,也有穿長衫長褲,纏青色或花格頭巾。色調以青藍色或白色為主。婦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著長褲。衣襟、袖口等處鑲彩色花邊,褲腳處也鑲著花邊,頭纏青色或花格頭巾,或將白色印花頭帕搭在頭上,青年女子的胸前還掛著繡有漂亮花紋圖案的圍腰。布依族婦女喜歡佩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足蹬尖鼻繡花鞋,布依族服飾整體色調淡雅樸素,與自然界保持著天然的和諧。

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對襟、左衽和右衽三種,下著長褲,裹綁腿。纏頭布為三米長的亮布,兩斷用紅綠絲線繡著一排鋸齒形的圖案。盛裝時戴“銀帽”,並佩戴其它銀質飾物。女子穿裙時,上身以開襟緊身衣相配,胸部圍青色刺繡的剪刀口狀的“兜領”,裹綁腿;穿褲時,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裝時,婦女多穿雞毛裙。也有穿右衽無領上衣,以銀珠為扣,環肩鑲邊,足蹬翹尖繡花鞋。侗族婦女喜歡佩帶銀花、銀帽、項圈、手鐲等銀質飾物。侗族的衣料多為自織自染的“侗布”,有粗紗、細紗之分。侗族婦女擅長刺繡,手工技藝精湛。

瑤族

瑤族各支系服飾存在較大差異,男子服裝以青藍色為基本色調,以對襟、斜襟、琵琶襟短衣為主,也有的穿交領長衫,配長短不一的褲子,扎頭巾、打綁腿,樸實無華。婦女服飾有穿大襟上衣,束腰著褲的;有穿圓領短衣,下著百褶裙的;還有穿長衫配褲的。瑤族服飾的挑花構圖風格獨特,整幅圖案均為幾何紋。瑤族頭飾特點更為突出,有“龍盤”形、“A”字形、“飛燕”形等。瑤族染織業發達,服裝均用自染土布製作,有一套完整的藍靛印染技術。色彩常用紅、綠、黃、白黑五種,服飾製作採用挑花、刺繡、織錦、蠟染等工藝。

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頭,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褲子都喜歡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淺綠、淺藍等色。白族婦女常將色彩豔麗的圖案繡在掛包、裹背、腰帶、包頭布、鞋等飾物上。淡雅樸實,色調和諧,審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著白色對襟上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頭纏白色或藍色頭帕,肩掛手繡掛包。婦女多穿白色或穿淺藍色右衽上衣,下著白色或淺藍色寬褲,腰繫繡花或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裙,足蹬繡花鞋。

京族

京族服裝服飾特點鮮明,簡便飄逸。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長衣,坦胸束腰,衣袖較窄。婦女則內掛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著寬腿長褲,多為黑色或褐色。外出時,外套淡色旗袍式長外衣,衣袖仍然很窄。婦女染黑齒、結"砧板髻"的習俗依然存在於少數婦女當中。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斗笠。

壯族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的上衣,鈕釦以布結之。胸前縫一個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襬往裡折成寬邊;下短而寬......餘下全文>>

中國哪個民族比較有意思,比如服裝、飲食文化等等?

赫哲族!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來源於東海女真赫哲部落。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市、撫遠縣。

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其薩滿有河神、獨角龍、江神3派,各派約有6個品級。他們認為有多少種動物、爬蟲就有多少種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認為,日月山川都有神靈主宰,因而崇拜。

赫哲族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用魚皮做成的魚皮長衫、魚皮套褲、魚皮靰鞡,魚皮衣的特點是輕巧、暖和、經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這一習俗沿襲至今,顯示了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赫哲族人一向以殺生魚為敬。

不同民族的風範習俗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 0 釐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0.3公尺,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婦女們都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釦上和腰間繫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 等字樣。繡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

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繫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未婚婦女梳獨辮子盤於頭頂,並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腰繫繡花短圍腰,更顯得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已婚婦女改為挽髻。洱海東岸婦女則梳“鳳點頭”的髮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以簪子,均用繡花巾或黑布包頭。白族婦女有佩帶耳環、手鐲的習俗。居住在大理洱源縣的白族婦女喜歡的一種頭飾叫“登機”,它是姑娘心靈手巧的標誌。如今的保安人的服飾與當地的回族、東鄉族無根本差異。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藍或灰色褲子;走親訪友或外出時,多穿中山服或軍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鮮豔的各色上衣,頭戴細薄柔軟透亮的綠綢蓋頭;已婚少婦以及中年婦女平時多戴白色衛生帽,外出時則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多著深色服飾,戴白蓋頭。布朗族穿著簡樸,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成年男子喜愛紋身。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

布依族姑娘從小就有製作蠟染的靈氣,她們所穿的服裝大都是親手縫製,合身得體,古樸典雅。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乾淨、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民族服飾可分為官服、民服、節日服、喪服等。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歎為觀止。只要瞭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誇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赫哲族服飾?
赫哲族服飾叫什麼?
赫哲族服飾圖片?
赫哲族服飾的來歷?
普米族服飾特點?
柯爾克孜族服飾圖片?
土族服飾?
塔塔爾族服飾特點?
苗族服飾叫什麼?
傣族服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