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歷史名人?
歷史上的鄭姓名人
鄭旦,春秋越美女。
鄭袖,戰國時楚懷王夫人。
鄭國,戰國末水利家。
鄭興,東漢經學家。
鄭玄(127-200),東漢經學家。
鄭和(1371-1433),明宦官、航海家。
鄭成功(1624-1662),明清之際收復臺灣的名將。
鄭燮(1693-1765),清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
求歷史上所有的鄭氏文化名人
鄭桓公 鄭國時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 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鄭武公
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
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燭琺武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叔詹
周囊王十二年,鄭國受晉國圍攻,為了讓晉軍撤走,鄭伯派謀臣叔詹往見晉侯。晉侯見了叔詹,歷數他的罪狀,命令左右馬上備鼎,要烹叔詹。叔詹面不改色,請求讓他說完話後再殺。晉侯應允,叔詹說,以前他曾對鄭伯說,晉公子賢明,將來在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現在鄭國面臨大禍,鄭伯不願讓他往見晉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訓,自願請求被殺,來挽救滿城大難。接著,他就說:“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晉侯聽了,大吃一驚,立刻決定不殺叔詹,並且款待他。
弦高
鄭穆公元年(前627),秦國偷襲鄭國,當秦國軍隊行至滑地時,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趕著自己的牛群,冒充鄭國使臣,前來犒賞秦軍,並派人回國告急。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有所準備,便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返回秦國。
子產
(?~前522),
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強之間,國內強族交訌,兵革頻臨。子產為政,內修法度,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外應諸侯,周旋於列強之間,卑亢得宜,數以辭令折服強敵,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曾整頓田地疆界、溝洫,以利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後又創立按“丘”徵“賦”制度,並把刑書鑄在鼎上予以公佈。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這些改革使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子產還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反對迷信活動。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子產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內外交譽。“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鄭定公八年(前522)子產卒,孔子驚聞子產死,泣曰:“古之遺愛也。”子產墓位於新鄭市西南17公里陘山頂上,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50米。據《新鄭縣誌》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東有廟”。又據《水經注》載:“魏襄王六年,敗楚於陘山者也。山上有鄭祭仲冢,冢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秦漢時期。鄭姓的多重發展。
鄭旦
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國
......餘下全文>>
歷史上的鄭姓名人?
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 鄭桓公:
鄭國時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甲申年遙祭鄭姓始祖鄭桓公文
維公元二○○四年,歲在甲申。鄭氏兒女,桓公子孫,遙祭鄭姓始祖華山之麓,渭水之濱,華縣城內,鄭桓公陵,謹以遙祭,聊表至誠之心。恭祭我人文初祖鄭桓公曰:赫赫吾祖,功德何隆!創千秋之偉業,啟萬世之文明。鄭國以降,爰至近世,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惟大業是勤,惟祖德是崇。為家康泰,為族振興,秉承祖訓,至誠至忠。凝聚智慧,屢建曠世豐功。巍巍姬鄭,血脈永承!
世紀更新,姬鄭振興。輝煌史冊,譜寫新聲。錦繡家園,再振雄風。發展經濟,再造秀美,煥發生機,民安家寧。煌煌姬鄭,自立自強。民族復興,神人共襄。仰吾祖之英靈,致兆民於阜康。
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鄭武公:
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
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燭之武: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叔詹:
周囊王十二年,鄭國受晉國圍攻,為了讓晉軍撤走,鄭伯派謀臣叔詹往見晉侯。晉侯見了叔詹,歷數他的罪狀,命令左右馬上備鼎,要烹叔詹。叔詹面不改色,請求讓他說完話後再殺。晉侯應允,叔詹說,以前他曾對鄭伯說,晉公子賢明,將來在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現在鄭國面臨大禍,鄭伯不願讓他往見晉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訓,自願請求被殺,來挽救滿城大難。接著,他就說:“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晉侯聽了,大吃一驚,立刻決定不殺叔詹,並且款待他。
弦高:
鄭穆公元年(前627),秦國偷襲鄭國,當秦國軍隊行至滑地時,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趕著自己的牛群,冒充鄭國使臣,前來犒賞秦軍,並派人回國告急。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有所準備,便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返回秦國。
子產(?~前522),
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強之間,國內強族交訌,兵革頻臨。子產為政,內修法度,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外應諸侯,周旋於列強之間,卑亢得宜,數以辭令折服強敵,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曾整頓田地疆界、溝洫,以利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後又創立按“丘”徵“賦”制度,並把刑書鑄在鼎上予以公佈。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這些改革使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子產還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反對迷信活動。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子產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內外交譽。“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餘下全文>>
歷史上的鄭姓名人
鄭板橋:清朝書畫家,善畫蘭竹,秀麗蒼勁,亦工書法,所創"板橋體"獨具風格,號
稱"三絕",是"揚州八怪"之一。
鄭成功:明末名將,唐王賜姓朱名成功,授總統使、詔討大將軍,時人稱"國姓爺"。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小字三寶,回族。明入宮為宦官,後從燕王起兵,有
功,賜姓鄭,曾奉命率艦隊七下西洋,途經三十餘國,最遠曾達非洲東岸、
紅海和伊斯蘭聖地麥加。
鄭 國:戰國時代的水利家,韓國人。出任關中史官,開鑿灌溉渠,稱為"鄭國渠"。
鄭光祖:元朝著名劇作家,他和關漢卿、馬致遠、白樸被譽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鄭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
字"鄭虔三絕"。
鄭 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鄭旦即西施,經過訓練,送到吳國作內
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姓名人有哪些?
鄭旦,春秋越美女。
鄭袖,戰國時楚懷王夫人。
鄭國,戰國末水利家。
鄭興,東漢經學家。
鄭玄(127-200),東漢經學家。
鄭和(1371-1433),明宦官、航海家。
鄭禒功(1624-1662),明清之際收復臺灣的名將。
鄭燮(1693-1765),清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
姓鄭的名人明星偉人
鄭嘉穎、鄭秀文、鄭元暢、鄭爽、鄭容和、鄭源、鄭秀晶 鄭燮 鄭成功 ,鄭源,鄭中基,鄭伊健 鄭少秋 鄭希怡 鄭則仕 鄭少秋、 鄭嘉嘉、 鄭則仕、 鄭希怡、鄭宇成
鄭玄、鄭用、鄭芝龍、鄭板橋
鄭梗潔、鄭亞旗、鄭東漢、鄭乾龍、鄭回、鄭建龍
鄭氏名人
歷史名人
鄭成功 民族英雄,收復臺灣
鄭板橋 揚州八怪
……
影視名人
鄭爽、鄭秀妍等
望採納 謝謝
鄭氏宗祠的鄭氏名人
鄭桓公:鄭國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甲申年遙祭鄭姓始祖鄭桓公文維公元二00四年,歲在甲申。鄭氏兒女,桓公子孫,遙祭鄭姓始祖華山之麓,渭水之濱,華縣城內,鄭桓公陵,謹以遙祭,聊表至誠之心。恭祭我人文初祖鄭桓公曰:赫赫吾祖,功德何隆!創千秋之偉業,啟萬世之文明。鄭國以降,爰至近世,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惟大業是勤,惟祖德是崇。為家康泰,為族振興,秉承祖訓,至誠至忠。凝聚智慧,屢建曠世豐功。巍巍姬鄭,血脈永承!世紀更新,姬鄭振興。輝煌史冊,譜寫新聲。錦繡家園,再振雄風。發展經濟,再造秀美,煥發生機,民安家寧。煌煌姬鄭,自立自強。民族復興,神人共襄。仰吾祖之英靈,致兆民於阜康。大禮告成,伏惟尚饗。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鄭莊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燭之武: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鄭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鄭當時:西漢名臣。鄭吉(?~公元前49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鄭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鄭羲:北魏重臣。鄭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鄭注: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傳子鄭仁(),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鄭隆亶繼位,公元928年,被劍川節度使貞所殺,國亡。鄭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他的《寒菊》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現了堅強不屈的傲骨。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鄭光祖:元代曲作家。......餘下全文>>
鄭氏家族有哪些名人? 30分
鄭氏名人太多了。
鄭武公
鄭莊公
鄭旦
鄭吉
鄭玄
鄭虔
鄭注
鄭板橋
鄭和
鄭成功
歷史上姓鄭的偉人有哪些?
這下你該滿足了吧???
鄭姓古代歷史名人(現代略)
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暢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鄭 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 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 出任關中史官,開鑿灌溉渠,稱為"鄭國渠"。
鄭當時:西漢名臣。
鄭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鄭 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鄭 羲:北魏重臣。
鄭 畋:(825-883),字臺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晚唐宰相,以書生意氣破黃巢起義軍。今存詩十六首,多七言絕句。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 注: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
鄭 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鄭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臺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鄭 燮:號“板橋”,清代畫家。
鄭 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裡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