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風俗?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禮儀。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
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遇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手捧碗相接;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通常勸飯是象徵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勸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
阿昌族解除婚約婚誓,須退回盟誓的相片及頭髮。忌燒燬相片、頭髮,否則認為照片及頭髮燒燬後,人會大病乃至會瘋。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門習俗,上門男子須改名隨女方姓。婚禮舉行3天。在婚禮中新娘、新郎逐桌去敬糖茶,客人喝畢放少許錢幣於杯中。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並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冷盤,酒宴後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後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孃家的養育之恩。
阿昌族歷史上曾有搶婚和逃婚和習俗。搶婚一般由以下兩種原因引起:一是男女深戀,但女方父母不同意,兩人只好商定由男方來搶婚,造成既成事實後,迫使女方父母同意;二是訂下婚約後姑娘反悔,男方不甘心,只好強搶,迫使姑娘就範。逃婚一般發生在雙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況下,戀人只好雙雙逃走,以此爭取婚姻的自由。
上述習俗由於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變化,現已基本絕跡。
阿昌族結婚按長幼順序進行,如長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結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於姐姐結婚。如弟妹先於哥姐結婚,則要舉行"跨越禮"和給哥姐一些錢,以對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
阿昌族的小夥子在娶親的時候,要請兩個手腳麻利,動作敏捷的陪郎幫著撐雨傘。因為當新郎要進姑娘家浮堂屋時,新娘寨子的年輕姑娘們都要從廊簷兩旁向他潑清水,如果新郎被淋溼了,就會被人看不起;如果新郎滴水未沾,連陪郎也會得意驕傲。
據說,這傘是保護新郎免遭傷害的工具。在很久以前,有個阿昌族的小妹妹叫臘咪,在她六七歲時父母雙亡,靠著哥哥過日子。十六歲時,兩個哥哥分家,她便跟大哥在一起生活。
有一天,外寨一家叫臘納的來向臘咪的哥哥提親。因為要娶臘咪的這個小夥子平時嬌生慣養,脾氣不好,甚至連開銷都不會算。為了能娶到臘咪,臘納家的財禮給得十分豐厚,兄弟倆一算,除了辦嫁妝外還能剩下一些用,也就爽快地答應了。
臘咪看不上這個小夥子,她喜歡一個叫臘舍的年輕人。一次對歌后,倆人交換了定情物,並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日子。臘咪的兩個哥哥知道臘舍把妹妹拐走了,而且臘舍家也送齊了財禮,心裡很不情願。兩個嫂子見臘咪找了這樣一個標緻能幹的小夥子也很嫉妒,就火上澆油,於是兄弟倆就想害死臘舍。
認親的那天,天還很早,臘舍就到了臘咪的寨子。但臘咪的兩個哥哥不讓他進門,說"臘舍是晚上把人領走的,天黑了才能讓他進家門。"
好容易等到天黑下來,臘舍的夥伴放著鞭炮,吹著嗩吶,熱熱鬧鬧地進了臘咪家,臘舍高高興興地走上坷頭,正想拱手作揖,突然幾盆冷水從廊簷兩旁劈頭蓋腦地潑下來,只見眼前閃來兩條白光,臘舍一聲慘叫就倒下了。臘咪聽到這個訊息後便把自己勒死了。
後來,人們為了保障新郎的人身安全,就在新郎到達新娘家門口時撐起傘來遮住新郎,叫做:傘護新郎保全身。因此,這種特殊用處的傘實際是阿昌族新郎的護身符。
喪葬
阿昌族行土葬。少數患惡病或婦女難產而亡者,須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於寨外者,忌抬回寨內。人死後殮棺時屍體忌人、貓、狗等動物跨越。死者可帶生前喜愛之物殉葬,但忌帶金屬物,故......餘下全文>>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待客有勸飯習俗,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手捧碗相接,不過,通常勸飯是象徵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勸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在勸酒、勸茶時,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
阿昌族過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帶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出窪(開門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其中以火把節和窩羅節的規模較大,活動內容較多。
阿昌族過年習俗
阿昌族的春節慶祝活動,從臘月到正月,是富含獨特民族傳統,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年俗活動。大年三十戶主抬祭祀品、疊紙錢,率領兒女祭祀寨神,先祭祀寨頭,再祭祀家堂祖宗,最後舉家共進團圓年飯。除夕晚上,主婦挑燈到菜園挖坑,點一蓬瓜,點一窩豆。傳統觀念認為,除夕晚上搶栽的瓜豆、瓜秧和豆苗,更易豐收。除夕老人熬夜守歲,凌晨童男吟誦財門調,從大門外到堂前,逐戶開財門。
初一女人休息,男人凌晨爭挑第一擔水,老人清晨供齋祈福。初一不能舂碓,要給農具、果樹、牛馬貼紅紙條,早飯後全體青壯年村民敲鑼打鼓去遠山砍秋杆。初二闔村舉寨樹秋架、祭秋神,當晚在秋場舞獅子,說四句,唱燈調。當年安排要玩春燈的鄉村,所有參加玩燈者,要淨身淨手,清一色男性躲到鄉村小樹林,熟悉彩排戲文臺詞,以準備在初二晚上,在鄉村秋場戲臺上,閃亮登場。春燈表演從滿天星空的大年夜,持續表演到皓月當空的小年正月十六,才曲終人散。初二開年後,新媳婦回孃家拜年,按家族“割道”,一家家吃春客。阿昌族男女老少,穿著節日豔麗盛裝,高高興興過新年,姑娘小夥走村串寨,談情說愛,風雪迎春。直到正月十六,秋頭戶主邀約寨人拆下秋架,謝送完秋神,議定好來年的秋事社祭活動後,春節宣告結束。
祭寨神
祭寨神是阿昌族春節的傳統年俗、古老民俗。阿昌族崇尚原始宗教、崇拜自然。自然崇拜的核心是萬物有靈,多神崇拜。寨神,是神格最高的神靈。用阿昌族語言,梁河縣叫“瓦當”,“瓦嘎”;隴川縣叫“色曼”“色勐”。每年春節大年三十,需要舉寨出動,家家戶戶都要敬拜。寨神,一般設在寨頭村邊,通常是一棵大樹古樹老樹。在阿昌族社會生活裡,有寨神駐足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具有神聖的神靈附體,因此,全體族群成員,都自己自覺的維護鄉村寨神附近的古樹古木,把寨神依附的大樹叫神樹。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男男女女,誰都無權亂砍濫伐,並且人人都有保護其原生態的義務。這是中國鄉村最震懾人心的村規民約。
春節祭祀寨神祭祖的古老歷史傳統習俗,千百年來,一直在鄉村盛行。阿昌族的寨神祭祀活動,是一件原始而莊嚴、虔誠而神聖的事情。由德高望重的男性寨中長輩領銜祭祀。女性不能到場參加。阿昌族的傳統觀念中,有濃重的性別意識。在祭祀神靈的原始宗教活動中,或多或少地帶有世俗的觀念,去奉獻神奇的崇拜物件,去喜悅至高無上的神靈。因此,在原始祭祀場,幾乎清一色是男子,爺爺率領兒孫,父親帶領兒子。沒有男人在家的戶主,女人準備好祭品,請血緣相近的家族男子幫助帶往寨頭祭祀寨神。
祭秋神
阿昌族地區的廣大鄉村,有春節祭祀鞦韆神的習慣。每年的春節,村村寨寨,都要虔誠祭祀秋神。每年春節初一,去砍清一色的慄樹,初二舉寨樹立秋杆,一直到正月十六撤秋,送謝秋神止。祭祀秋神儀式,相當繁瑣,十分隆重,非常具有民族民俗、歷史人文、傳統文化價值。滇西阿昌族地區,當年有兒子結婚的人家,約定俗成是當年組織祭祀秋神活動的秋頭。春節除夕,秋頭要逐家逐戶,去敬菸邀請大家幫忙助力。初一清晨,秋頭要準備好祭祀品,置辦好謝山神的鮮肉一小塊、糖兩坨、粑粑幾塊、米酒一小瓶,紙錢、香燭一對。組織鄉村父老敲鑼打鼓,將鄉村扛秋男子歡送出寨門,前往遠山砍秋杆。初二,由秋頭邀請寨長、寨中長輩,組織父老鄉親,樹秋架,祭祀秋神。樹秋時,阿昌男子沒有使用任何安全保護裝置,赤手空拳,在高高豎立起來的鞦韆架上,操作自如,令人肅然起敬。祭祀秋神活動,通常是在寨佬、寨長,或者在男性長者主持下,敲鑼打鼓,殺雞備酒,伴隨全套禮儀和精美祭祀辭,舉寨進行。
阿昌族原始宗教的觀念中,秋神看不見、摸不著,只在各自心中。秋神的駐足處,是八棵粗大、高挑、標緻的頭秋的頂端......餘下全文>>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體現了什麼
體現了團結呀
各族的風俗習慣簡介
阿昌族
風俗習慣
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婦女服飾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節日盛會都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已婚婦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長袖對襟衣,用青布包頭;未婚婦女穿長褲,上身為淺色對襟衣、盤辮。食物以大米為主,還有薯類、蔬菜、肉類等,嗜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為磚瓦、木石結構的四合院建築,正屋住人,兩邊廂房樓上堆糧食等生活資料,樓下是豬圈、牛欄。村寨內房屋較整齊。寨間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來方便。男子出門隨身攜帶褙袋和長刀。男女都習慣肩挑貨物,長途運輸多用騾馬。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由父母包辦。過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房制度。寡婦可以改嫁,但不能帶走夫家財產,其子女亦歸夫家扶養。人死後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裡,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白 族
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醃製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繫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琅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保安族
風俗習慣
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同時,由於歷史上與鄰近民族長期雜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別是回、漢民族的影響。
保安族的家庭,過去多為為家長制的大家庭。現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為絕對權威,對子女婚姻實行父母包辦。解放前,保安族不與非伊斯蘭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間通婚情況也罕見。習慣早婚。還要取得教主的許可。不過,這種情況現在已有所改變。男方從說婚到結婚,至少要送兩次彩禮,禮金很重。第一次說親時,稱“定茶”;第二次在舉行婚禮前,稱為“乾禮”。結婚選在“主麻日”。新娘過門後,三天不吃夫家飯菜,而是......餘下全文>>
白族的習俗是什麼?阿昌族的是什麼?壯族的習俗是什麼?傣族的習俗是什麼?回族的習俗是什麼?謝謝。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髒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婚喪與生育
白族婦女懷孕後,以系合頁雙屋圍裙,並將頭頁對摺別在腰間作為有喜的標誌。外人見了,要懂得注意重點保護。倘若誤傷了孕婦,要擔保到產後母子平安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懷孕婦女不能進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嬰兒落地後,誰第一個跨進產婦家的門,誰就是踩生。白族認為,誰來踩生,將來孩子的脾氣就像誰。白族最忌諱戴孝的人來踩生,所以嬰兒降生後,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門口撒三道弧線,並在門檻上纏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還要在青篾子下加一隻草鞋,有的還在大門上釘一個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送一碗新鮮稠米湯、紅糖、雞蛋、甜白酒和一土鍋豬蹄子燉韭菜根給產婦吃。產後第三天早上,產婦家要請粥米客或稱稀飯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籃提著雞蛋、紅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賀。大理、劍川一帶的白族,婦女產後,主人要請第一個進家的客人吃荷包雞蛋湯圓,客人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生氣。
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方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養麥、蠶豆、薯類。雪梨、柑橘和論茶是著名特產。居住在湖、河地區的白族以稻麥為主糧;居住在山區者,以玉米、養麥、馬鈴薯為主糧。吃大米飯、包穀(玉米)飯及各種米麵製品後於腦制牛、羊、豬肉及各種鹹菜。洱海盛產魚類,弓魚最著名。喜食砂鍋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為主。
白族日常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農忙或節慶用則增加一次早點或午點。平壩地區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洋芋和養麥。主食一般蒸作乾飯,下地攜帶。此外也喜愛粑粑、餌塊、湯圓、米線、稀粥、糖飯(糯米與幹麥芽粉制)等。
白族三餐都配新鮮蔬菜,也善於調製鹹菜、院菜、豆瓣醬、豆豉與面注。用洱海特產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榮炒火腿、海菜豆腐場令人齒頰留芳。肉食以豬為主,兼有牛、羊、雞、鴨和魚鮮,善於膠制火腿、臘肉、香腸、弓魚、豬肝飦、螺螄醬、油雞棕、吹肝和飯腸等食品,腦年豬和乳用(羊乳點酸水製成)是當地“一絕”。烹調方法多樣,口味偏好酸辣,創造出大理砂鍋魚、牛奶煮弓魚、乳扇涼雞、松木麗粉蒸魚、鹽燉罐子肉、魚茸乳扇卷、鑲雪梨、生皮、大理餌絲、喜洲破酥精粑等一批名食。民間宴會,職業廚師製作的"八大碗"、"四盤五碗"宴席,菜式更為豐富。除火腿、臘肉等外,還善於醃製弓魚、豬肝、螺螄醬等!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中國農曆新年)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中國傳統祭祀、掃墓節日)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中國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餘下全文>>
梁河縣的民族風俗
2009年,梁河縣在縣直中青年幹部培訓中開設民族宗教政策知識講座,各中小學校社會課中穿插講授民族常識及有關法律法規。九保、曩宋兩個民族鄉的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常識》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月”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撥付各鄉(鎮)活動經費5萬元,出板報2期、張貼大小標語170條;九保、曩宋兩個阿昌族鄉分別舉辦第26個“民族團結月”暨民族鄉成立20週年慶典活動,遮島鎮到各村委會(社群)召開座談會,對與會的老年人進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發表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推動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再上新臺階》的電視講話。 阿昌阿露窩羅節古代阿昌族就是一個善歌好舞的民族。阿昌族最隆重最富於民族特點的傳統節日是“窩羅節”。1983年德巨集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阿昌族人民的要求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有關規定,正式決定阿昌族的傳統節日為“窩羅節”。1995年改為“阿露窩羅節”,節慶時間定於每年的3月20日,節日標誌為弓箭和青龍白象。梁河縣阿昌族阿露窩羅節活動首先是選神樹。其次搭建祭臺。再次開始祭祀。接著獅子舞隊和大象舞隊,一齊參拜神座,向創世始祖致敬。之後,全體村民身著節日盛裝,手持鮮花綠葉,蘸著清清泉水,圍著神座唱起則勒歌,跳起阿露窩羅舞,表示對祖先深深的謝意。節日活動可以持續幾天至半月,這期間是阿昌姑娘充分展示自己美麗和聰明智慧的時節,也是男青年追求恩愛伴侶的大好時光。 德昂澆花節德昂族(原稱崩龍族),主要居住在梁河的勐來村“二古城”和勐宋村“白露頭”兩個自然村,位於亞熱帶半山區,住房多為竹木結構樓房。澆花節(也稱潑水節)是德昂族的傳統節日,於清明節後五至七天開始,歷時三天。澆花節與傣族“潑水節”內涵相同,但活動內容差異較大。 傣家潑水節清明節後七天,既是迎新送舊的日子,又是傣家人民富有歷史意味和浪漫色彩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的來歷有“小洗血跡”、“紀念穆姑”、“浴佛”等不同的傳說,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互相潑水祝福。潑水節是歡樂、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夕,許多傣家人都要做“潑水粑粑”送人,表示歡迎。節日期間,城鄉各地處處水花飛濺,互相潑水祝福,成為水的世界;村村寨寨,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笑語連天,一片歡騰。節日期間,還舉行賧佛、堆沙、丟包、跳孔雀舞、“嘎央” 舞、象腳鼓舞、放孔明燈、唱傣戲、民族武術比賽等文體活動和經貿活動。 目瑙縱歌節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的主要傳統節日。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為節慶之期。梁河的景頗族主要以浪速(羅俄)支系為主。目瑙縱歌(浪速語稱迨臧歌)是大家一起跳舞的意思,也即“萬人之舞”。節日盛會於廣場中央,高豎目瑙柱,人們排成長長的隊伍,由頭戴兜鍪、用孔雀羽毛為頂飾的男子在前領舞;舞蹈排列成陣,隊形變換。
阿昌族簡介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德巨集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分佈。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俯縣也有部分居住。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3936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少量分佈。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係密切。
阿昌族婦女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
阿昌族的民族,民風,民俗是什麼
民 族 概 況
阿昌族是我國雲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共有27718人(1990年),其中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共23060人,佔阿昌族總人口的85.38%,主要分佈在德巨集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分佈。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阿昌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無本民族文字,絕大多數阿昌族人都通漢語、傣語或景頗語,一般都使用漢文或傣文。
阿昌族居住於滇西高山峽谷一帶,其間氣勢磅礴的高黎貢山支脈自騰衝逶迤縱貫向南,形成綿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龍川江,兩江支流和無數溪澗遍佈,整個地帶水系呈葉脈狀分佈。高山、大河間有許多峽谷平地。阿昌族主要居住的戶撒壩子(以壩中為界,壩頭稱戶撒,壩尾稱臘撒)和梁河壩子就坐落在其中的丘陵谷間。壩子四周青山環抱,壩中流水潺潺,戶撒河自北向南縱貫戶撒壩;襄宋河、大盈江似銀蛇把梁河壩裝點。山麓錠下的半山半壩中,點綴著建蓋得錯落有致的阿昌村寨,眺眼望去呈現出一派寧靜、清幽、祥和的景象。
這一地區資源豐富,地下埋著寶藏,地上森林茂密,水利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正被髮掘或有待於開發利用。這裡氣候溫和適宜,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368-1649毫米之間,分乾溼兩季,每年5月至10月為溼季,11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梁河地區年平均氣溫18℃。戶撒地區系中亞熱帶低中山和中亞盆地,地勢略高,全年平均氣溫在18.3-19.5℃左右,溫差在29℃至零下2℃之間,夏季涼爽,冬季霜期較長。土壤以紅壤最多,其次為灰色土,黑色土較少。山坡上有白砂土、黃沙泥土。壩子四周均為花崗岩山地,坡度小,沿河兩岸的梯田臺地大多鋪滿了由花崗岩風化所成的砂粒,土層薄,含肥量較少。土質均為酸性土壤,含腐殖量低,適宜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花生、蘇子和各種豆類、土豆、甘蔗等。園地可種植桔子、板栗、核桃、梨和青菜、蘿蔔、南瓜等水果和蔬菜。梁河地區土地肥沃,適宜水稻種植,此外還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豆類等糧食作物和油菜、茶葉、花生、苧麻、甘蔗、桐油果、香果等經濟作物。盛產芭蕉、菠蘿、芒果等亞熱帶水果。野生植物中,藥材和油類如黃連、野香果較多。在綿亙的山樑上,覆蓋著以鬆、錐粟、紅木為主的木材。山林間棲息著麂子、豪豬、灰猴、穿山甲、馬鹿、狗熊、獐子、山鴿子、野雞、孔雀等珍禽異獸,盛產麂茸、熊膽等名貴藥材。礦藏已發現的有錫、鈾、鐵、鎢、水晶石、黑色大理石、石灰石等10多種,其中煤和鐵儲量最高。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阿昌族長期在這裡定居提供了優厚的生存條件,為阿昌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阿昌族手工業發達,尤其擅長刀具的鍛打製造。
中國各地的民風民俗(不限)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慄、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能撤去。每到除夕以彩繩穿線罰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紙炮。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紙不斷至丈餘,供於祖前,謂之“阡張”,焚之。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 初二至十六 、“東嶽廟” 初一至十五 、“白雲觀” 初一至十九 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
另外,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了下來。
陝西:民風古樸 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淨院落。正月初一,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開門炮”,這意味著開門大吉。接著,老人們便忙著迎神、接灶君。孩子們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關中耍社火,陝北扭秧歌。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