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的飲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請問怒族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怒族的主食是玉米,兼食大米、蕎麥、大小麥、天仙米、小米等。肉食主要有豬、雞、牛、羊、魚及獵獲的野味。蔬菜有青菜、白菜、南瓜、蘿蔔、芋頭、洋芋、紅薯、洋絲瓜及各種採集之物。佐料有辣椒、蔥、姜、野花椒、蒜等。甜食以蜂蜜、蔗糖為主。水果有甜桔、柿、黃果、桃、李、梨及芭蕉等。

1949年前,怒族的生活很艱辛,炊具除了一個石三角(鐵三角要富戶才有)及一口土鍋外,就只有些木盆、木碗、竹筒、木勺、木鹽臼等物品。加之由於怒族一年生產的糧食常只夠四五個月多至半年之用,故一般的農戶每天都是隻能吃兩餐飯,且以稀飯為主。只有在客人到來或逢年過節、遇有大事時才能偶爾吃上一頓乾飯。因糧食緊張,怒族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採集、狩獵,並以此來維繫半年左右的生存。進餐時,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將煮好的飯鍋置於堂屋中間,各人將飯盛入碗中就吃。偶爾將辣椒弄成面兒放上一點兒酸水調和後作佐料,下飯吃。如遇上殺雞、宰豬,進餐時要將雞頭、肝、腸、血、腦等他們認為好吃的東西獻給老人吃,如遇有客人,主人則儘量請其吃好的東西。同時,因怒地不產鹽,故這裡的鹽價極貴,而且量極少,很多人家常無鹽吃。“富人”也只能用線將青鹽拴住,吃飯時,將鹽放入湯中涮兩下就取出。只有在孩子哭鬧時才取一點兒哄孩子,而絕大多數的人家卻連哄孩子的鹽都沒有。

贊助廣告

因怒江峽谷降雨量多,空氣溼度很大,入春後到冬季前,怒地的蚊蟲也很多,加之怒族的生活很艱辛且貧乏,故怒族男女多嗜菸酒。因諸多因素的制約,怒族加工糧食的工具主要是木碓,石磨出現的時間也不長。其烹調技術亦不發達,其主要烹飪技藝為煮、蒸、燒、炸、烙、爆等。他們的特色飲食主要有以下幾種:乳豬、“俠辣”、“鞏辣”、肉拌飯、包穀砂乾飯及稀飯、“龍布拉快”、漆油茶、琵琶肉、咕嘟飯、扁米飯、紅燒碩鼠、漆油燉雞、炸蜂蛹、蜂蜜糯米粥、麻子豆腐、樹花菜、泡梨水、烤茶、火爆包谷花等,其中的一些食品還屬藥膳,有很高的保健價值。

贊助廣告

苗族和怒族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苗族飲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鹽粘撈”。他們把粒大飽滿的黃豆浸泡,然後拿到石磨上碾,一邊推磨一邊澆水,碾碎黃豆後流成生豆漿,然後將生豆漿放在紗布上過濾,放到鍋裡慢慢熬稠,取出拿到木模上壓制豆腐,然後將青菜等蔬菜切細切碎,趁豆漿滾燙並且未完全凝固時倒入,用豆漿將青菜等蔬菜燙熟,放入食鹽等佐料,待豆漿冷卻凝固成豆腐後取出,放入芫荽、香椒、芝麻等佐料拌食,吃了能祛內火,清肺醒目,達到食、藥兩用的功效。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怒族是分佈在我國雲南、西藏,境外緬甸地區的一支民族,擁有瑰麗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典型的怒族特色美食主要有下面的這些:

咕嘟飯

怒族人的主食是包穀、養等粗糧,然而他們粗糧細做,創造出許多獨具特色的做法,“咕嘟飯”便是其中之一。“咕嘟飯”的原料是包穀面或蕎麵。先把一滿鍋水燒開,舀去一半水待用。將包穀面或蕎麵裝進鍋裡,蓋上鍋蓋煮。等水滲透包穀面或蕎麵後,用小勺攪拌,這時面粥會越煮越稠。

之後把先前舀出的開水適量倒進鍋裡,蓋上鍋蓋燜上片刻,再攪拌,再燜,反覆幾次。這樣做出來的飯,有一種沁人心脾的香味,入口之後,回味綿長。由於在烹任過程中,會發出"咕嘟咕嘟"的面粥沸騰聲,因此當地人形象地稱它為“咕嘟飯”。

漆油茶

漆油茶所含的漆油是從漆樹果實榨出來的油脂,呈臘黃色或灰褐色。其性溫,味辛淡,是僳僳族、怒族特有的食用油。居住在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僳族,與西藏察隅地區接壤,食俗受藏族影響;但怒江地區地處亞熱帶,不產犛牛和酥油,而產漆蠟。僳僳族、怒族同胞就用漆油代替酥油,製成漆油茶,又香又解渴,既富含營養又具民族特色,是他們待客的名飲料。

咕嘟酒

怒族咕嘟酒是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的特產。怒族咕嘟酒的釀製法,其第一步與羌族的蒸蒸酒根基溝通,即將玉米粉製成酒。其特點表此刻飲用時先將壇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插手適量開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濾去渣,飲其汁。

琵琶肉

琶琵肉醃製的具體方法,是將宰殺後的豬刮毛洗淨,開膛取出內臟,剔去骨頭。然後撒上用花椒、胡椒、草果、鹽等調製的佐料面,還要抹上燒酒。用線把刀口縫好。在豬耳朵裡各塞上一個核桃,在豬鼻孔裡也各插一根粗細剛好能塞嚴鼻孔的小木棍。

放置幾天之後,取出木棍,灌一些鹽水進去,再塞嚴木棍。同時在針線縫合處塗上一些核桃油。如此反覆數次後,就可放在火塘篾笆上薰或晾在房頭,等到幹了之後即成一具完整的琵琶肉,一般情況下,頭年醃製的琵琶肉要到大年三十晚上才食用。由於醃製方法複雜,存放時間較長,所以其味道非常可口。

怒族的習俗

相傳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過一個年,後來因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改為一年過一次,時間有元旦及春節前後兩種之分。年前,要準備好燒柴、殺豬、煮酒、舂粑粑、打掃衛生。過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請長者吃飯。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飯要讓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門。春節期間,老人在火塘邊飲酒唱歌,青年人則射弩、摔跤、打鞦韆、彈琴跳舞 。柔若人的節日有春節、火把節、七月十四、新米節、祭山林節等。祭山林一般在正月初四五舉行。此項活動只限於男性參加,犧牲為黑羊。此外,柔若人的賀新房也很有特點。當木楞房的四壁還沒有開設門窗時,主人要殺只雞,請巫師祭新房,後用斧頭在木楞房的一壁砍出個洞,裝上門。當天,村裡人都主動帶著雞、酒、肉前來祝賀,飲酒,歡歌跳舞,通宵達旦 。碧江怒族在農曆臘月二十九要祭穀神,三十則要祭雨神。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正當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怒族人便要為“仙女”過節,此節又稱“鮮花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地區民間傳統節日。據傳說,在很早以前,怒家山寨滴水如油,田園荒蕪,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當時一位美麗、聰明且力大無比的怒族姑娘阿茸,用手臂劈開懸崖,鑿通了一個山洞,為怒族人民引來了清清的泉水,使乾裂的土地得到了澆灌,從此荒山變成了綠洲。怒族人民稱阿茸為“仙女”,鮮花節就是為了紀念她而舉行的民俗活動。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這天,怒族群眾以自然村為單位,選擇一至三個鐘乳石的石灰岩洞為仙女洞(或稱經洞),各家各戶都去那裡祭祀。去祭祀的人們紮好一束束杜鵑花,帶上牲禮、酒器;每戶還用三到五包玉米立於洞口,並把各種洗乾淨的糧食堆成圓堆,擺上祭品,燒起松煙,由主祭人念祝辭,打鼓唸經,大家叩頭獻貢。臺前和臺兩側,有身披暗紅袈裟、手持法器誦經的喇嘛和操弄嗩吶、吊鼓的吹鼓手。在喇嘛左側的四方形燒香臺上插有松枝、鮮花、玉米和各色彩旗。那松枝寓意吉祥如意、萬古長青;鮮花是敬獻給“仙女”;玉米表示五穀豐登,年年有餘 。在悠揚的嗩吶聲中,鼓鑔高奏,祭祀活動達到高潮。然後,人群開始向“仙女洞”移動。身著盛裝的姑娘們手捧剛採摘的鮮花,帶著祭品,來到“仙女洞”取“仙女”的“乳汁”,以祈求仙女的福佑。民間傳說,從釧乳石上滴下來的水就是仙女阿茸的乳汁 。回家後,各家都設宴飲酒,歌舞娛樂,年輕人還身著盛裝,到寬闊的場地上比賽射箭。晚間,青年男女還要圍著篝火對歌、跳舞,徹夜不息。現在過仙女節,已賦予新的內容。政府還撥出專款,幫助和組織怒族人民過好節日。同時舉辦物資交流會,組織電影晚會和文藝節目演出,並進行划船和射箭比賽等體育活動。其他民族的幹部和群眾,也都踴躍參加和祝賀。這樣,怒族人民今天的“仙女節”已成為一個民族團結友好、互相交流和學習的盛會 。 怒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怒族一般在20歲以上才提親,看重哪家的姑娘後,由能說會道者上門提親。得到女方父母的允許,商定彩禮後,即不得反悔。聘禮一般多為黃牛,多則2頭,少則1頭 。婚期不擇日期,不忌年月,男方備好酒肉,女方父母邀請親戚朋友,背100-200個糯米粑粑送親即可,男家要招待女方親友用飯。婚禮一般為一天一夜,回到女方父母家。男方要殺一頭豬,帶一瓶酒和許多糯米粑粑,以孝敬父母。在女方家期間,新郎要砍柴,修房和做家務。一個星期後新郎才與女方開始共同生活 。怒族婚姻中還有轉房習俗和“討男子”習俗 。 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從爆米花逐漸發展為煮燜成咕嘟飯(類似玉米麵稠糊)、包穀稀飯,做成包穀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製作時,選用當地特有的一種石片(約1釐米厚)打製光滑,當石板鍋。燒熱後塌入麵糊烙熟,烙好的石板粑鬆軟香酥,別具......餘下全文>>

怒族習俗 怒族有著怎樣的禮節與禁忌

禮儀

怒族熱情好客,客人來訪時,全寨都要獻出最好的野味。只要客人進屋,主婦將以最快的速度為客人烹製佳餚,並同時送上兩塊石塊粑粑,中間得夾一塊煎雞蛋或烤豬肉。兩塊粑象徵夫妻二人,中間夾雞蛋或肉象徵有興旺的後代,最後主人還要與客人共同飲“同心酒”。

節慶

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每到臘月末,家家都要清掃庭院,除淨火塘中的餘灰,並用松枝裝飾門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種器皿鋪上一層綠松毛(松樹葉),象徵去舊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團圓飯。初一凌晨,年輕的小夥子要搶先去井裡打吉祥水,並給長輩拜年請安,長輩要拿出酒、油茶、麻花等進行招待。燒好的第一頓飯要先給牛和狗分出一份麵餅和肉湯,因牛不吃葷,主人要用手掰開牛的雙脣灌進去。過年期間,殺豬宰羊,要相互送禮,邀鄉里親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豐盛,情趣盎然。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貢山怒族群眾都要歡度盛大的傳統節日——鮮花節(又稱“仙女節”)。 關於鮮花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個勤勞、聰明而又美麗的姑娘阿茸,她不辭艱辛,劈開了高黎貢山,引來了泉水,使常年乾旱、荒蕪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澆灌,使兩岸的岩石變成了沃土,荒山變成了綠野,可是她卻被可惡的頭人燒死在高黎貢山的山洞裡。這一天是農曆三月十五日,時值陽春三月,怒江兩岸鮮花怒放,怒族人民為了紀念阿茸,便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以此來紀念他們崇敬、熱愛的阿茸。 節前,先選幾個鍾乳巖洞作為仙女洞。節日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盛裝,帶上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各自選好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並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中。

婚俗

怒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怒族的家庭也頗具其本民族的特色。 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正式聯姻而由男方請媒人帶上酒到女方家中說親。婚姻最後由父母決定。 雲南怒族小夥子姑娘們愛吹口弦,常常在小河邊、山坡上,三五成群用小巧玲瓏的口弦,交流情感,傾吐對心上人的愛慕。 小夥子和姑娘相愛後,雙方揹著阿爸、阿媽、長輩,用口絃聲相互約會,並互相贈送信物。小夥子送給姑娘自制的口弦,姑娘則送給心上人自繡的花布菸袋。在口弦和菸袋上留有互相知曉的表示雙方真摯愛情、永不變心的印記。感情特別深厚的男女青年,還各剪髮一束送給對方珍藏,以表示生死與共。 怒族男方在迎親時,婚禮非常熱鬧,青年人吹口弦、彈琵琶、跳琵琶舞或鍋莊舞,老年人則唱著婚禮歌向新婚夫婦祝福。婚筵是所有禮儀中宴請規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帶豬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幫助砍柴和耕地,然後才能舉行婚筵,婚筵時不但酒肉要豐盛,場地也要佈置一新。屆時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姑娘們要向他們拋灑麵粉,表示吉祥如意。 男子婚後,便在父母住房附近另築新房,與父母分居,但小家庭在生產生活上仍與父母及整個家族保持共同耕作和相互協助的義務。貢山怒族有男子從妻居住習俗。

服飾

怒族婦女善於織麻布,因此怒族男女均喜歡穿用麻布織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歡在腰間佩掛砍刀,肩背弓弩及獸皮箭包,中老年男女怒族均以布綁腿及小腿下部。婦女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後擺的介面處加上許多花邊,在頭部和胸部佩帶珊瑚、瑪瑙、貝殼,珠料等裝飾品,耳帶銅環。年輕姑娘喜歡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條圍裙,並在衣服邊上繡上各色花邊。貢山的怒族則只佩胸飾。貢山地區怒族婦女著布袍,年青姑娘加圍裙,頭披一方巾。

飲食

怒族習......餘下全文>>

誰知道關於怒族的故事? 5分

我國的怒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碧江、福貢、貢山3縣,蘭坪、維西兩縣也有怒族聚居。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怒族人口數為28759。使用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語言差別很大,碧江、福貢、蘭坪等地怒語互相不能通話。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漢文。

怒族自稱“怒蘇”(碧江),“誓阿怒”(福貢)和“阿龍”(貢山),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由早期居於今雲南省福貢、貢山的土著與唐代“廬鹿蠻”的一部分發展而來。但各地怒族還保留著自稱、本民族語言等特點。怒族地區從八世紀起,先後受雲南的南詔、大理政權管轄,元、明以後屬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從17世紀開始,怒族除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知府所搐維西康普土千總和葉枝土千總統治外,還受察瓦龍藏族土幹總和喇嘛寺及蘭坪菟峨白族羅姓土司的管轄。此外,遷入怒江地區的僳僳族頭人也開始強佔怒族土地,甚至掠奪怒族人當奴隸。辛亥革命後,1913年在蘭坪縣的營盤街設立怒俅殖邊總局,先後設定菖蒲桶(貢山)行政委員公署及上帕(福貢)、知子羅(碧江)2個殖民公署;1918年,統一改為行政委員公署。1933年,國民黨政府又將3個公署改為貢山、福貢、碧江3個設治局,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

社會經濟

怒族很早就從事農業生產,至清代已經開始種植麥類和蔬菜,但仍獵禽獸以佐食,手工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當時怒族已同外界發生密切的交換關係,以黃連到內地出售,內地的各族商人販運食鹽到怒江,彼此交換。1929年以後,碧江的知子羅、福貢的上帕等地闢為定期集市,銅幣、紙幣等貨幣開始流通,怒族中出現了一些季節性的小販。目前怒族民間儲存著少數的石刀、石斧,說明曾經歷過石器時代。他們曾經以木、竹製鋤作為農業生產的工具,直到16~17世紀開始使用鐵製工具後,有些人還繼續使用這種木、竹鋤。

怒族最初使用的鐵製工具是刀、斧。在刀耕火種落後耕作方式下,他們使用鐵鋤。後來才傳入鐵犁,實行犁耕。但山地耕作仍停留在刀耕火種或者鋤耕階段。貢山一區的怒族所用鐵製工具曾受到納西族和藏族的很大影響。

碧江怒族的農業耕作技術比福貢和貢山怒族都要粗放,早期的刀耕火種的落後耕作方式佔著絕對優勢,這種情況與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是一致的。福貢地勢、土壤都比碧江為好,又由於交通方便而便於購置農具。因而鋤犁耕作技術比碧江先進。碧江、福貢和貢山三地的怒族生產力發展程度不同,土地制度有差異性,福貢地區的怒族個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公有的土地保留較少,但仍儲存著個體成員共同佔有的集體耕地。貢山一區的怒族因受到藏族、納西族的影響,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這裡形成了以地緣聯絡為紐帶的村社,在村社內部存在兩種土地所有制:村社內未經墾耕的山地和森林屬於村社所有;經過墾耕的土地歸個體家庭長期佔有。此外,還存在個體家庭間的共耕耕地。由於鐵製工具在農業生產上的廣泛使用,已能生產出一些剩餘產品,從而使交換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當時已產生僱工,其工資分實物工資和貨幣工資兩種。在怒族社會內外還出現了借貸關係,有實物和貨幣兩種借貸,實物借貸多半是租借牲畜、糧食。同時已開始發生土地抵押和蓄奴現象。

建國前,怒族地區有的古老村寨還儲存著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公社的某些特點。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個體家庭成員間,儲存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和正在發展的個體土地私有制。碧江甲加、羅宜益的家庭公社儲存的特點比較顯著,他們曾以圖騰作為共同的祖先。福貢怒族氏族血緣組織為“提其”,每個提其都出自一個共同的始祖。根據血緣關係的親疏,形成若干近親家庭成員集團“的康”。由於成員不斷增加,在每個“的康”之下,又形成近親兄弟關......餘下全文>>

滿族的聚居地點,飲食習慣,著裝特色,主要節日?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其中遼寧省的滿族人口最多,達533.6895萬,佔滿族總人口的51.26%;河北省滿族人口210餘萬;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的滿族人口在33萬至86萬不等;以上六省市自治區滿族人口占滿族總人口的94%以上。滿族的主要聚居區為伊通、新賓、清原、本溪、岫巖、寬甸、桓仁、寬城、豐寧、青龍等10個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的城市鳳城市和北鎮市,以及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建立的300餘個滿族鄉。

滿族飲食習慣: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麵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麵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麵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麵甜餑餑。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麵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麵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麵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麵甜餑餑。 炒麵和炒米也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薩其瑪和酸湯子。薩其瑪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麵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糕面撤上青紅絲,其味香甜可口。酸湯子也叫湯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質鬆軟,磨成水面,發酵成酸味。然後用特製的湯子套擠壓成細條,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湯子套,將面攥在手內從手指縫中擠出。 滿族的副食中肉類以豬肉為主,菜餚主要有白肉血腸、酸菜和火鍋,頗具特色。滿族殺豬最講究的是吃血腸。豬肉的做法講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謂白片肉並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將豬肉方塊煮熟後趁熱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調料。白片肉中五花肉為上乘。肉食除豬肉外,還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雞、鹿、河魚、哈什螞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種白菜、辣椒、蔥、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時節,採集蕨菜、刺嫩芽、大葉芹、槍頭菜、柳蒿、四葉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種蘑菇等。 火鍋的歷史很悠久,它最早流行於東北的寒冷地區,是滿族的傳統食俗。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不時還有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 冬季菜餚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滿族釀製的大醬也是頗有歷史傳統的。 食油首推豬油,又稱大油。 滿族人好飲酒。當時滿族人飲茶多喜喝鬆羅茶,而今新賓滿族則多喜喝花茶。 滿族飲食禁忌主要是不殺、不食狗及烏鴉之肉。

《北盟會編》記載:金時女真人“以豆為醬”。 至今,農村中滿族甚至長期生活在本縣的漢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習慣於用黃豆制醬。其做法是,頭年臘月,將黃豆上鍋烀得熟爛。再放入缸中趁熱搗碎,取出打好大小適中的醬塊,擱置到來年四月,將醬塊洗刷乾淨打碎,放入缸中, 加鹽、添入清水,待發酵後食用。可調味、淹漬鹹菜,幾乎 是一日三餐必備的食品。

每到秋末冬初,農村家家戶戶房前或房後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據穴口大小,上面橫放若干根園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蓋上土,此即為菜窯。窯內藏白菜、土豆、蘿蔔、大蔥等鮮菜,可儲存到來年四月。菜窯上有一口,僅容一人出入,取菜時登梯上下。其式樣似滿族先人冬居的地穴。從窯藏蔬菜以及春採山菜,秋採山貨野果,冬獵野物等現今滿族人的生活習慣同滿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著自然而和諧的聯絡。

滿足著裝特色: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餘下全文>>

中華各個民族的飲食習俗是什麼? 10分

漢族飲食

漢族以農業為本。其傳統飲食習俗的基本特點是以糧食為主食,輔以各種蔬菜和豆製品,烹飪成菜餚佐餐。豬肉、雞肉和魚是民間家宴、待客的上菜,茶和酒是傳統飲料。

主食

以大米為主食,把大米煮(或蒸)成飯,或熬成粥,以豆豉、腐乳、酸菜、辣椒佐餐,或烹飪一二盤蔬菜佐餐。過節時,依節日習慣把大米加工成粉條、粉皮、涼粉、米糕,糯米則加工成粽子、湯圓(元霄)、年糕(餈粑)等花樣食品。節日佳餚用豬、雞、魚肉分別配以蔬菜,烹飪成八盤或十盤大菜。

以麵粉為主食,把麵粉蒸成饅頭或煮成麵條、麵糊糊,以大蔥、甜醬、大蒜、鹹菜即可佐餐,或烹飪一二盤蔬菜佐餐。麵粉製作的花樣食品有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鍋貼、春捲、炸糕、燒餅、燒賣、大餅、煎餅、酥餅、月餅等。節日菜餚烹飪也同稻作文化區一樣講究。

以雜糧為主食,用蒸煮等方式把雜糧加工成窩窩頭、發糕、小米飯(粥)、高粱飯、蕎麥粑、莜麥面等熟食,再做一碗湯菜佐餐。節日飲食也同其它地區一樣講究。普遍的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

漢族發明了炒(爆、熘)、燒(燜、煨、燴、滷)、煎(溻、貼)、炸(烹)、煮(氽、燉、煲)、蒸、烤(醃、薰、風乾)、涼拌、淋等烹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學習了扒、涮等方式,用來製作各種菜餚,形成了粵、閩、皖、魯、川、湘、浙、蘇等各具地方風味特色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可烹飪200至300個品種的菜餚。

飲茶

漢族普遍嗜好飲茶。取其止渴提神、強心明目、解膩消食、祛痰固齒之利,故每日必備,不可或缺。

除了茶之外,漢族喜飲酒。婚、喪、祭奠、節日喜慶,都要用酒。

漢族最早發明了釀製白乾酒(燒酒)的技術。先用糧食加工成酒麴,把煮熟的糧食攪拌後,按比例加水發酵出酒,再經過蒸餾、窯藏,製成不同型別的酒。

漢族向別的民族學會釀製葡萄酒,以北京、遼寧、山東等地所產葡萄酒為最佳。

白族飲食

白族以稻米和小麥作主食,山區則以玉米、蕎麥為主食。附以薯類、豆類、肉類及各種蔬菜、水果等。洱海的鯉魚、弓魚、鯽魚是人們喜食的菜餚,“砂鍋魚”是大理著名佳餚。白族人喜食酸辣,愛吃冷盤,善於醃製火腿、臘肉、香腸、油雞土從、螺螄醬等。愛飲糯米釀造的甜酒。用大米制作的餌絲、餌飠夫味道獨特。吃飯時,長輩坐首位,晚輩依次坐在兩旁或對面,隨時為長輩添飯加湯,熱情伺候。喜飲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

三道茶:顧名思義,茶分三道:第一道是用沱茶沖泡的苦茶;第二道是加紅糖和牛奶的甜茶;第三道是放入核桃、蜂蜜、米花的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昧”的“三道茶”不僅是白族同胞待客的佳茗,它還寓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牛奶煮弓魚:是白族的一道甜菜。將牛奶、弓魚,煮15分鐘,下大棗、桂圓、冰糖、白糖煮至糖溶化,盛入湯,外加油炸麵條泡入牛奶中食。它是在吃原味加鹹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此萊奶質與魚的膠質融為一體,味鮮滋補,是白族獨有的甜菜。

乳扇:白族獨創的乳製品,色澤呈淡黃,狀如扇,薄如紙,味道鮮美。

保安族飲食

日常飲食

保安人的主食偏重於面製品,經常食用饅頭、花捲、煎餅、包子、湯麵條、臊子面、饊子、涼麵、漿水面、炒肉面、捏麵筋、攪團等。其中最有特色的食品有四種:一是炕鍋饃饃。系在發酵麵糰中加乾麵、鹼水、菜油、食鹽或白糖,反覆搓揉,捏出牡丹、月季等花式,在炕鍋內烤熟。小者250克,大者5千克,薄者5釐米,厚者15釐米,別有風味。二是青麥包子。系將剛灌漿的麥穗捆成小把兒,煮熟,碾碎,晒乾,在羊肉湯中泡脹,拌以羊肉茸泥和調料作為餡心,製成包子。三是河州包子,秋冬用紅蘿蔔、羊肉、香蔥作餡,春夏用韭菜、韭花、羊肉作餡,可蒸可烤......餘下全文>>

10個民族的飲食、居住、節日、服飾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場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餘下全文>>

關於少數民族的飲食、服飾、民居。要七八行要多越多越好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晒臺之用。

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禦敵防盜。

帳房與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區藏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而採用的一種特殊性建築形式。普通的帳房一般較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犛牛氈毯, 中留一寬15釐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作通風采光之用;四周用犛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土坯或卵石壘成高約50釐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幹牛糞(作燃料用),帳房內陳設簡單,正中稍外設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帳房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於搬遷等特點。

藏族是一個愛美也善於表現美的民族,因而對於居所的裝飾也十分講究,常見的有在室內牆壁上方繪以吉祥圖案,客廳的內壁則畫藍、綠、紅三條色帶,以寓意藍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則的民居在門上或繪製日月祥雲圖,或懸掛風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則竭力渲染外牆和門窗,富於彩繪裝飾,氣勢不凡。

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區別於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顯的標誌。

民居室內外的陳設顯示著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論是農牧民住宅,還是貴族上層府邸,都有供佛的設施。最簡單的也設定供案,敬奉菩薩。

富有宗教意義的裝飾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標識,外牆門窗上挑出的小簷下懸紅藍白三色條形布幔,周圍窗套為黑色,屋頂女兒牆的腳線及其轉角部位則是紅、白、藍、黃、綠五色布條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觀中,此五色分別寓示火、雲、天、土、水,以此來表達吉祥的願望。

還有以牆體裝飾表達藏傳佛教派別的。如薩迦民居的牆上塗有白色條帶,在條帶上再塗以相同寬度的土紅色和深藍灰色色帶,中空為白色,在建築主體或院牆直角轉彎處及較寬的牆面上,還自上而下地用土紅色和白色畫出色帶,以標識該地區信仰的是薩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薩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圍繞大昭寺發展起來的,是城鎮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農牧區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為中心,自由佈置、彼此錯落,形成不相聯屬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風、防震的同時,也用開闢風門,設定天井、天窗等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不利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達到通風,採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著低矮的窩棚,無家貧民只能寄居簷下,棲身道旁。西藏自治區成立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12.24平方米,農村人均20.3揣平方米。由於舊西藏經濟發展緩慢,建築材料僅僅侷限於塊石加粘土,現在的民居已經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建築材料,蓋起了許多高層建築,使藏式建築風格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舊西藏絕大部分人家的室內設施極其簡陋,現在電視、收錄機、成套的藏式傢俱已進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國人的改革開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錢,他們將自己的住房裝修得漂亮且具特色。

關於少數民族風俗和飲食 對號入座!!急呀!! 105分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怒族的飲食?
傣族的飲食風俗?
阿昌族的飲食圖片?
苗族的飲食?
藏族的飲食?
阿昌族的飲食有哪些?
土族的飲食?
回族的飲食風俗?
少數民族的飲食禁忌?
土家族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