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龍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4日

姓龍的有哪些名人,要其身平。

龍氏名人

龍汝元(?-1859):清直隸宛平(一作大興,今均屬北京市)人,字春舫。行伍出身,曾從河南巡撫英桂鎮壓太平軍,歷任遊擊、參將。咸豐八年(1858)升大沽協副將,助僧格林沁加強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戰,他堅守北岸前炮臺,手燃巨炮,重創敵艦,卒中炮陣亡。

龍啟瑞(1814-1858):清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字輯五,號翰臣,道光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在籍開辦團練。後歷任江西學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經德堂詩文集》、《小學高注補正》等。

贊助廣告

龍澤厚:清末廣西臨桂人,字積之,光緒優貢。以知縣引見,在廣州從康有為學,為萬木草堂學長。曾參加桂林聖學會、上海強學會、上海不纏足會、上海中國國會和自立軍起義。光緒二十九年(1903),因為參加 《蘇報》工作,被清政府勾結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舊金山《文興報》。後為上海天遊學院教務長。編有《南海先生上書記》

龍燮:清代著名戲劇家,望江(今屬安徽)人。著有《瓊華夢》、《芙蓉城》等,頗稱於時。

龍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贊助廣告

龍且:秦末名將,官拜先鋒,後封大司馬。

龍勉:生於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0),祖藉河北鉅鹿,漢時官於秦,子孫定居扶風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任程邑學長。

龍述:字伯高,扶風京兆人,生西 漢元壽(公元前1年)2月15日 ,東漢時,初任山 都長,建武(公元49年)為零陵太守,家武陵,龍氏因以武陵郡名。

龍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開成(838)舉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廬陵吉水丞,時芝巢義舉,道梗難歸,父子孫曾避居永新蓮塘,為永新肇基一世祖。

龍況:字景荀,生鹹通(860),龍紀元年(889)任大理事十五評事。卒天佑13年(916),葬鹽堆嶺,有詩云:“富貴千百世,居分億萬家,子孫流出外,永遠有聲華”。生5子,皆顯貴。

龍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舉人,任安遠尉。宋代詩人。

龍禹官:字相丞,北宋元豐四年(1081)被封為南昌節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南平侯,諡忠武,並賜“湖湘世家”稱號。

龍汝言:字錦珊,安徽桐城人。嘉慶狀元,任內閣中書。

歷史上有沒有姓龍的名人?

龍氏名人

龍汝元(?-1859):清直隸宛平(一作大興,今均屬北京市)人,字春舫。行伍出身,曾從河南巡撫英桂鎮壓太平軍,歷任遊擊、參將。咸豐八年(1858)升大沽協副將,助僧格林沁加強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戰,他堅守北岸前炮臺,手燃巨炮,重創敵艦,卒中炮陣亡。

龍啟瑞(1814-1858):清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字輯五,號翰臣,道光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在籍開辦團練。後歷任江西學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經德堂詩文集》、《小學高注補正》等。

龍澤厚:清末廣西臨桂人,字積之,光緒優貢。以知縣引見,在廣州從康有為學,為萬木草堂學長。曾參加桂林聖學會、上海強學會、上海不纏足會、上海中國國會和自立軍起義。光緒二十九年(1903),因為參加 《蘇報》工作,被清政府勾結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舊金山《文興報》。後為上海天遊學院教務長。編有《南海先生上書記》

龍燮:清代著名戲劇家,望江(今屬安徽)人。著有《瓊華夢》、《芙蓉城》等,頗稱於時。

龍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龍且:秦末名將,官拜先鋒,後封大司馬。

龍勉:生於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0),祖藉河北鉅鹿,漢時官於秦,子孫定居扶風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任程邑學長。

龍述:字伯高,扶風京兆人,生西 漢元壽(公元前1年)2月15日 ,東漢時,初任山 都長,建武(公元49年)為零陵太守,家武陵,龍氏因以武陵郡名。

龍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開成(838)舉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廬陵吉水丞,時芝巢義舉,道梗難歸,父子孫曾避居永新蓮塘,為永新肇基一世祖。

龍況:字景荀,生鹹通(860),龍紀元年(889)任大理事十五評事。卒天佑13年(916),葬鹽堆嶺,有詩云:“富貴千百世,居分億萬家,子孫流出外,永遠有聲華”。生5子,皆顯貴。

龍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舉人,任安遠尉。宋代詩人。

龍禹官:字相丞,北宋元豐四年(1081)被封為南昌節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南平侯,諡忠武,並賜“湖湘世家”稱號。

龍汝言:字錦珊,安徽桐城人。嘉慶狀元,任內閣中書。

中國有性龍名人有那些

龍姓,為古老的姓氏,春秋時已有龍子,舊言出自御龍氏或納言龍,隨著先秦史料的不斷豐富,能考證的是出自嬴姓和子姓。子姓龍氏發祥於河南,嬴姓龍氏或發祥於江淮之間。

一、出自子姓,殷商王族,封於古代的龍地(約今河南輝縣),以封地為氏。商朝金文中的子龍即子姓龍氏王族(參見攸姓等),子龍鼎即為其禮器之一。為商朝子姓貴族。是為河南龍氏。

二、出自嬴姓,以國為氏。皋陶後裔(或說是廖叔安裔子)建立的國家。國名龍,周朝時封為伯爵,故稱龍伯。西周末年共和行政的共伯和疑即龍伯和。春秋時期國滅後,其公族稱龍氏。是為江淮龍氏。

商朝有龍母尊、子龍鼎、子龍壺、子龍爵、子龍斛、子龍觶等,西周有龍伯戟、龍伯作奔戟等,清華簡《系年》有:“乃歸厲王於徹,龍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龍嬴壺、樊夫人龍嬴盤等(樊國國君夫人嬴姓龍氏)。

龍伯和:或稱共伯和,皋陶後裔,西周周厲王亂政,周人擁立共伯和為王,史稱共和行政,十四年後歸政於周宣王,稱共伯或龍伯,見於出土戰國的清華簡《系年》。

龍子:春秋時學者,孟子引以為先賢,於《孟子》一書中多處引用其言論主張,如《告子上》:“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蕢也。」”,《滕文公上》:“龍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

龍叔:戰國時道家人物,見於《列子》:“龍叔謂文摯曰:「子之術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摯曰:「唯命所聽。然先言子所病之證。」龍叔曰:「吾鄉譽不以為榮,國毀不以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憂;視生如死,視富如貧,視人如豕,視吾如人。處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觀吾之鄉,如戎蠻之國。凡此眾庶,爵賞不能勸,刑罰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樂不能移。固不可事國君,交親友,御妻子,制僕隸。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後嚮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幾聖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達。今以聖智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淺術所能已也。」”

龍賈:戰國時魏國大將軍。魏惠王時與魏公子卯率魏國軍隊對抗秦國。

龍且:秦末楚人,項羽帳下猛將,後與韓信作戰時,輕敵中伏而亡。[4]

龍未央:先秦楚國猛士,與石敢當齊名。見於西漢史游的《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龍德:西漢樑(今河南商丘南)人,琴師,官至侍中。作《雅琴龍氏》九十九篇,《諸琴雜事》等。

龍伯高:東漢京兆郡人(原籍河南、山西一帶),名述。有賢名,光武帝聞而擢零陵太守,食兩千石。今永州市尚有龍伯高墓。

龍敏:五代人,字欲訥,於後唐官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龍景昭:北宋四川人,少有武勇,於後蜀任施州刺史,後歸宋,宋太祖授永州刺史,官至右千牛衛將軍。

龍鐲:北宋人,宋初任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地百姓繪《來鶴圖》頌其德。

龍昌期:北宋名士,著書百餘卷,嘉祐四年(1059)詔取其書,時年八十餘,昌期博極群書,而議論怪僻。蜀人張公祐之徒、知名士皆師事之,其徒甚眾。文彥博、明鎬等人薦之於朝,授太子洗馬,殿中丞。後不容於時俗諸儒,遂辭歸。

龍海清:北宋人,哲宗癸酉科中進士,任光祿大夫,瓊崖宣慰使,瓊州總鎮,世襲千戶候。帶領大批文士進入海南,海南自此大治。

龍禹官:北宋人,字相丞。著名宋朝將領。北宋元豐四年被封為南昌節度使。又封為湖南安撫招討使,平定楚苗之亂。病故營中,追封為平南侯,諡忠武,並賜“湖湘世家”稱號。其後代世襲平南侯,是為貴州龍氏之祖。出自龍氏武陵堂,父龍採廉為浙江會稽縣令。

龍禹甸:北宋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官至陝西太守。龍禹官之弟。

龍太初:北宋人,曾以詩人名義拜見王安石,遭王同僚郭功父所斥,時方有一老兵以沙撩銅器,王怠碃糙度孬道茬權......餘下全文>>

中國有姓龍的嗎

龍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56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第一個姓龍的人也就是龍姓的得姓始祖叫劉累。夏朝時,劉國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剛生下來時手上就有紋樣,便取名劉累。劉累長大後,跟隨董父學習養龍的本領,被夏帝孔甲封為“御龍氏”,馴養孔甲的四條龍。有一次,一條龍死了,劉累就把龍肉做成肉羹,充當野味獻給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別鮮美,非常高興,於是就賜給劉累許多財物。過了幾天,孔甲又想吃這種“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劉累感到難於矇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帶著家眷逃到了魯陽。因他被孔甲封為“御龍氏”,後人有以龍為氏者,劉累則被尊為龍姓始祖。

附:龍姓其他資料:

一、姓氏源流

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武陵、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於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後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有龍姓。據《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採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採於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民族有龍姓:

① 據《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 小數民族中有龍姓。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二、遷徙分佈

傳說時代的龍姓發源地為河南、山西、湖北。由於龍姓支派較多,故而分佈較廣,這一特點使得龍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擴充套件繁衍開來。約在漢代,甘肅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間地已是龍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屬四川)有龍姓遷入者,後又南遷至貴州,形成四大姓氏(龍、傅、尹、董)之一。魏晉南北朝時,中原龍姓為避戰亂而南遷,促使了南方龍姓人口數量的增長,這次遷徙也為後來江南龍姓發展勢頭盛於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北史》所載:“且彌王、焉耆國王皆龍姓。”焉耆國為西域小國,龍會當政時,曾擊敗龜茲王,一時蔥嶺以東,皆率服,其子龍熙在位時,投降後涼,遣子入侍,漸與漢族相融。唐宋時期,八番中的龍番,酋長皆龍姓,後分為大龍番、小龍番安撫司,養龍坑、谷龍、上龍長官司,安龍土千戶。宋元時期,龍姓出現了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南遷,促使南方龍姓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明清時期,上述“龍番”各分支發展成為“龍家”,漸與漢、布依、水、苗各族相融。從龍姓歷史演進過程來看,這一過程,即體現著北方龍姓與南方各族相融,又體現著少數民族龍姓與漢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這一步步的相融中,龍姓完成了遍佈華夏的歷史旅程。今日龍姓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等省為多,四省龍姓約佔全國漢族龍姓人......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幾個姓龍的名人

龍陽君 - -

歷史上姓龍的名人有哪些

龍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是國內外龍氏有譜可查的共同先祖。漢光武帝25年敕封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於家,忠貞於國,公明蒞臨,威廉赫赫”,歷代史志皆有褒揚。

龍敏,字欲訥,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攝參軍。劉守光亂,敏避之滄州,遂客於樑,久不調。敏素善馮道,道為唐莊宗從事,乃潛往依之。監軍張承業謂道曰:“聞子有客,可與俱來。”道以敏見承業,承業闢敏監軍巡官,使掌奏記。莊宗即位,召拜司門員外郎。敏父鹹式,年七十餘,而其祖父年九十餘,皆在鄴,敏乃求為興唐尹,事祖、父以孝聞。丁母憂,去職。趙在禮反,逼敏起視事。

龍章,宋代的畫家,善畫虎兔。著有。《聖宋朝名畫評、圖畫見聞志》。

龍仁夫(1253—1335),字觀復,號麟洲,永新(今屬江西)人。博究經史,以道自任。宋亡,負海內重名,舉為江浙行者儒學副提舉,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貢舉。後任陝西儒學提舉。晚年寓居黃州。文集不傳,詩文與同郡劉嶽申、劉詵齊名,而文“尤奇逸流麗”。所作散見於元代文獻中。《皇元風雅·前集》卷二選人其詩六首,以《陳平章席上題琵琵亭》最有名,《隱居通議》等書說此詩為譏諷南宋降將呂文煥而作。

龍啟瑞(1814~1858年),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文學家、目錄學家,也是廣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字輯五,號翰臣(一說是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順天鄉試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廣東鄉試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為侍講。出任湖北學政。治古文辭宗桐城,工書能篆、籀,善畫山水,袁爽秋有題其山水畫冊七古。花鳥亦佳。但頗自矜重,故流傳者少。卒年四十五。

龍燮,字理侯,號石樓、改庵,又號雷岸、桂崖,晚號瓊花主人,江南望江縣(今屬安徽)人。據《燮公年譜》記載,龍燮生於明崇禎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640.2.8),卒於清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1697.9.25)。康熙中,舉博學鴻詞,授檢討。左遷大理寺評事。官至中允。燮有詩名,與王士禎、龐皚等唱和。亦工詞曲,所作《瓊花夢》傳奇,《芙蓉城》雜劇,頗稱於時。除了劇作兩種,尚有《和蘇詩》三集,今存有康熙刻本和抄本。為其詩文作序者,皆一時名家,如趙士麟、王士禛、田雯為其作序時,分別是吏、戶、刑部侍郎,皆是享譽當時的名公大臣,足見其詩文之為世所重。

龍鳴劍(1877-1911),男,漢族,原名骨珊,字顧三(山),別號雪眉,光緒三年四月二日(1877.5.14)生,四川榮縣五寶鎮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者,民主革命黨人,同盟會會員,光緒秀才。1907年赴日本留學,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任四川省諮議局議員,組織四川保路同志軍,發動武裝起義。

龍雲(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1948年加入民革,歷任民革第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第四屆中央常委。龍雲先後主政雲南17年。期間,他努力革新,支援民主運動,堅持抗日,使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重大進步,被譽為“民主堡壘”。

龍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姓龍的明星:

龍銘恩、龍方、龍俊亨、龍剛、龍雷太、龍應臺、龍劭華、龍比意等等。

請問姓龍的自古以來有哪些是名人的???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龍生九子”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眥(yázī)

老三嘲風(cháofēng)

老四蒲牢(pǔ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贔屓(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負屓(fùxī)

老九螭吻/鴟尾(chǐwěn/chǐweǐ)

另有說法為:

老大贔屓(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ǐwěn/chǐweǐ)

老三蒲牢(pǔ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bāxià)

老七睚眥(yázī)

老八狻猊(suāní)

老九椒圖(shūtú)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

姓龍的名人有誰?

比較有名有,龍且,項羽麾下第一猛將,還有現代名人,唱歌的龍飄飄

百家姓裡有姓龍的嗎

龍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56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第一個姓龍的人也就是龍姓的得姓始祖叫劉累。夏朝時,劉國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剛生下來時手上就有紋樣,便取名劉累。劉累長大後,跟隨董父學習養龍的本領,被夏帝孔甲封為“御龍氏”,馴養孔甲的四條龍。有一次,一條龍死了,劉累就把龍肉做成肉羹,充當野味獻給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別鮮美,非常高興,於是就賜給劉累許多財物。過了幾天,孔甲又想吃這種“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劉累感到難於矇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帶著家眷逃到了魯陽。因他被孔甲封為“御龍氏”,後人有以龍為氏者,劉累則被尊為龍姓始祖。

古代名人姓龍的有哪些?

龍且:西楚霸王項羽帳前第一猛將;

龍燮:清代著名戲曲家,著有《瓊華夢》、《芙蓉城》等

相關問題答案
姓龍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生肖屬龍的名人?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盛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