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立夏吃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3日

立夏應該吃什麼?有哪些風俗!

立夏應該吃什麼? 1.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 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為普遍。有的地方還有立夏吃黴豆腐的習俗,說吃了黴豆腐就不會倒黴。 2.昔日長沙農家認為,立夏這天宜下雨,否則夏秋主旱。農諺謂:“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立夏不下雨,蝦公細魚一鍋煮(意料塘水乾涸)”。 立夏以前應插完早稻,農諺謂“春插日,夏插時”,立夏後插的早稻比立夏前插的早稻有明顯的生長劣勢。頭一天插秧時,昔日農戶全家會到秧田邊田埂上鳴放鞭炮,稱“開秧田門”。長沙鄉間插秧有互相幫工的習俗。幫工者進屋應向主人祝賀“恭喜栽米樹”,午餐主人用鹽蛋、大魚、粉蒸肉款待。插田工於上下午各休息一次,上岸吃米酒和點心,叫“打腰餐”。插田高潮愛唱插田歌,有“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之說。插田歌一般由中老年人領唱,青少年婦女應和。有時兩戶人家對唱,唱詞多為提問式,俗稱“盤歌子”。如果對方對提問不能回答,獲勝的一方主人下田向領唱者敬酒慰問,群起吆喝致謝。插田收工時,戶主向幫工饋贈熟鹽蛋、炒黃豆和大塊粉蒸肉或臘肉。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俗話說“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tuo),一腳跨過河”。立夏前後常有大風出現,名“龍王暴”。立夏日發東風,俗以為有水災,諺謂“立夏東風雨漣漣”。立夏日打雷,日後必多雷雨,諺謂“雷打立夏,三天來一下”。 3.嵊州立夏有鬥蛋的風俗。 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3.閩南家家戶戶常將紅糟摻入麵條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紅糟色紅,為吉祥之色,又有發酵作用,以寓發達發財之意,而紅糟也幫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後來,紅糟即被海蝦代替,謂之“吃蝦(夏與蝦閩南語同音)面”。海蝦煮熟後變紅,與紅糟色同,以此對夏季之祝願。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兒備辦豬肉、豬肚、豬腰只、雞蛋麵線等物送給孃家老父母食用,稱為“補夏”。籍此對父母表表孝心。 4.“立夏”這天,贛東北有吃“立夏餜”的習慣,就像清明吃艾、端午吃粽子、重陽吃桂花酒一樣,從老一輩那兒流傳下來。 “立夏餜”的製作很簡單:將大米煮得半熟、搗爛、揉搓、壓成塊、切成片、用油煎炸,謂“幹”;搓成似湯圓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薹、青椒、豌豆、蠶豆、小南瓜、馬鈴薯等多種春季蔬菜湯煮,謂“湯”。“幹”用手抓著吃,噴香可口;“湯”則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著吃,以示豐盛,味道也是極美的。 吃“立夏餜”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立夏北方吃什麼,愛吃麵食花樣多

北方降雨量小,氣候乾旱,旱地多,適於種小麥,因此,小麥產量大,吃的人也就多,習慣上也以吃麵食為主. 南方降雨量大,氣候潮溼,水田多,適於種水稻,因此,水稻產量大,吃的人也就多,習慣上也以吃大米為主.

長春立夏吃什麼?

那些風俗習慣都是南方的 至少是華北以南的

山東人出關到東北 成了東北人 才帶來這些風俗習慣

所以中俯關於節氣吃的東西都是統一的

吃點涼皮吧 尤其歐亞商都B1層的那家 非常好吃

立夏吃什麼 河南立夏習俗:要吃立夏饃

贊助廣告

南方隨便吃

二十四節氣立夏吃什麼 立夏習俗的由來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製。

立夏有什麼習俗?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駰在賦裡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立夏節的習俗有哪些

立夏過後,便是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託著祈福保平安的願望。如浙江嵊州人認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為“支撐”)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雲“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上海郊縣農民立夏日用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縣民間把立夏作為一個重要節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麵條中煮食,海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願。

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

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這與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風俗有點相似。“七家粥”與“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

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這些粥或茶並不見得是多麼可口的食物,但這些儀式,卻可以說是過去農村社會中重要的聯誼活動。

上海立夏日風俗習慣中,由於此時蛋類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總要吃蛋,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著的蛋。上海也有“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見上圖),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

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

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在我國很多地方,立夏有吃槐豆、吃李子的習俗。槐豆,別名蠶豆、羅漢豆。立夏時節,槐豆普遍成熟。

立夏了煲什麼湯好

一、葷 湯

■豬蹄筋黃豆湯

材料:豬蹄筋四兩,黃豆四兩,油、鹽各適量。

製作:①黃豆用清水浸泡三小時,豬蹄筋洗淨。

②把材料放入盛水的燉鍋,燉煮至黃豆熟,加油、鹽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補血通乳、清熱利尿、解毒療瘡,適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乳房平坦不豐,產後乳汁不足,或乳腺不通以致乳腺炎症、乳痛等病症。

■冬瓜江瑤柱煲老鴨湯

材料:冬瓜一斤,江瑤柱一兩,老鴨一隻,瘦豬肉三兩,陳皮一片,鹽少許。

製作:

①江瑤柱浸透,洲爭。冬瓜連皮及瓜仁,洲爭,切成厚片。老鴨殺洗乾淨,去毛、去內臟,切去鴨頭和尾,開邊,切成四大件,放入滾水滾五分鐘。瘦豬肉和陳皮洗淨。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本湯清熱生津、滋補養顏。若有身體虛弱、虛不受補、津液不足、面板幹噪,可用本湯作食療。

■絲瓜荷花響螺湯

材料: 絲瓜一斤,新鮮荷花三朵,響螺片(幹品)一兩,生薑一片,紅棗兩枚,鹽少許。

製作:

①幹響螺片浸透,洗乾淨。絲瓜洗乾淨,去邊皮,對半剖開,切塊。荷花、生薑和紅棗洗乾淨。荷花取瓣;生薑去皮,切一片;紅棗去核。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加絲瓜、響螺片、生薑和紅棗;繼續用中火煲三小時,再加荷花瓣,稍滾,加鹽少許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本品養陰清熱,美容去雀斑。若溼熱蘊結、小便短少、疲倦、食慾不振,面板痕癢,感受暑熱,口乾口渴,可用本品作食療。

■珍珠筍蘋果鴨心湯

材料: 珍珠筍一罐,蘋果兩個,鴨心六個,生薑一片,鹽少許。

製作: 1、珍珠筍斜切成段。蘋果、鴨心、生薑洗淨。蘋果去蒂、去心,切成塊狀;鴨心剖開邊;生薑去皮,切一片。 2、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本湯清熱潤燥、寧心安神、滋潤養顏、消積滯、減少脂肪積聚。若有面板乾枯、大便祕結、脂肪過多,可用本湯作食療。

■清補涼湯

原料:豬肉6兩,淮山3錢,薏米3錢,玉竹2錢,芡實3錢,百合2錢,蓮子3錢

製法:1、將用料洗淨,豬肉切成細塊。

2、用清水6碗,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煮約2小時,加少許鹽調味便可。

功效:此湯有清涼散熱和滋補功效,老幼咸宜,適合全家飲用。

■雪梨瘦肉湯

原料:雪梨2個,瘦肉4兩,南北杏3錢,麻黃1錢半,蜜棗3粒,冰糖酌量。

製法:1、將雪梨切成4塊,只去心和核,不用去皮。

2、放適量清水,用料一起放入煲內,煮約3小時,加冰糖,再煮5分鐘便可飲用。

功效:雪梨能清熱降火,此湯可治臊久咳和熱性哮喘。

■椰子雞肉湯

原料:椰子肉1個,香菇1兩,雞肉半個,瘦肉3兩,火腿燕窩少許。

製法:1、將燕窩浸水去細毛,冬菇發水。

2、把燕窩、椰子肉、香菇、雞肉、瘦肉、火腿和浸冬菇水放入煲內,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煲至3小時便可以進食,食時可加少許酒,味道更香甜。

功效:消暑解熱

■絲瓜瘦肉湯

原料:絲瓜半斤,瘦肉5兩,油鹽酌量

製法:1、用料洗淨,絲瓜切成塊狀,瘦肉切片。

2、煲內盛適量清水,材料一起放入,煮約1小時,可調味飲用。

功效:絲瓜性涼味甘,入肝、胃經。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

■紫菜瘦肉湯

原料:紫菜5錢,瘦肉4兩,油鹽酌量

製法:1、先將紫菜用水浸泡洗淨,瘦肉洗淨後切片。

2、用適量清水,紫菜、瘦肉一起放入煲內煮滾後調味,再煮片刻便可飲用。

功效:紫菜味甘鹹性寒,能清熱利尿,軟堅化痰,也可治療水腫和腳氣等病。

■綠豆老鴨湯

原料:綠豆4兩,老鴨1只,土茯苓8錢,油鹽酌量

製法:1、將老鴨......餘下全文>>

24節氣對應吃什麼食物

立春,俗稱“打春”。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立春日,村裡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

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雨水節氣中,地溼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春分,春分節氣一般在公曆3月20日或21日。春分這天白晝黑夜平分為各12小時,春分也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有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所以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也稱為春碧蒿。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踏青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清明前後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

穀雨,有“雨水生百穀”之意。江南地區,俗呼牡丹花為“穀雨花”,以其在穀雨節開花,故有“穀雨三朝看牡丹”之諺。凡有花之處,士女遊觀,宴飲賞花,號曰“花會”。對於漁家而言,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 南方穀雨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立夏,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綵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孩子們一般玩吃蛋鬥蛋遊戲,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小滿......餘下全文>>

立夏過後總覺得很累很累,可以吃些什麼改善一下?

蘿蔔!蘿蔔!我喜歡蘿蔔燉排骨,蘿蔔燉羊肉!

第四章 四季藥膳治療與保健滋補

一.春季

1.春季特色與常見疾病

春季,始於農曆立春,止於立夏。立春多於公曆2月4、5日交節,立夏多於5月5、6日交節。故春季為公曆2、3、4月共3個月。所謂“春者,春也,萬物所出也”,“陽氣動物,於時為春”,即春生。

1.1氣候特點

春三月屬木,是一年四季中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此季風氣當令。由於冷空氣活動,氣候多變。同時氣候由寒漸暖,東風解凍,此時陽丁漸生,陰寒未盡,冰雪消融,微風拂煦,春風送暖,體內新陳代謝開始旺盛,人體陽氣亦隨之升發。“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一年之季在於春”,是說春天乃一年中關鍵的季節。三月起進入春雨連綿之季,氣候多變,這就需使機體與春季的氣候相適,以符合春季保養的特點。

1.2溫度

春季溫差幅度較大,尤其是早春,常有寒潮來襲,出現乍寒乍熱的情況。再加上人體的面板已開始變得疏洩,對寒邪的抵抗力有所減弱,當此之時,氣溫驟變無常,所以要及時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春不忙減衣,民諺雲“二月休把棉衣撤,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對身體虛弱者及小兒還必須注意增減衣服,以適應季節變化。

初春,陽光明媚,可進行日光浴,對增加機體的代謝功能,排洩冬季殘留的代謝物質有幫助。“春眠不覺曉”,春天常使人們感到睏乏無力,提不起精神,這叫“春困”,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毛孔舒張,血液供應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產生暫時的不適應,出現了懶洋洋、昏沉沉、時時欲睡、疲倦的感覺。此時應順應春天陽氣生髮的特點,呼吸新鮮空氣,進行戶外活動,調整肺的換氣能力,使大腦清醒,便可以消除“春困”。

1.3形體保養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充滿生機。春令內應於肝,主生髮,故春季應做到情緒開朗,精神爽快,不要使情志壓抑,應助其暢達,做到讓其自然發洩,發而不過,保持自身的情感激發,以免氣機鬱滯,傷及肝氣。

春季對於形體保養,除內在順其陽氣疏發外,還要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 踏青問柳,觀花賞景,怡情悅性,使身心舒暢,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堅持清晨鍛鍊,則易於吐故納新和新陳代謝。

1.4起居

祖國醫學認為,春天三個月,是萬物推陳出新的季節,自然界生機蓬勃,欣欣向榮,應提倡晚點睡覺,早點起床,併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散步,將頭髮披開,放鬆形體,使情志生機盎然,不違揹人的生理變化規律,有益於健康。

睡眠是機體藉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休息,通過睡眠,神經組織在覺醒時的消耗能量能得到恢復。而過多的睡眠反面會使人氣血流動不暢,一般來說,睡眠8個小時即可。

1.5環境

生物與自然環境是密切相關的。生命對環境長期的適應,同時也是被自然環境長期選擇的結果。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類要健康長壽,和其他生物一樣,不能違背和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規律。

春季由寒轉溫,陰雨天較多,潮溼,從居住環境來說,要注意勤晒衣被。春季也是細菌生長旺盛的季節,溼度大,要注意防溼防潮,尤其居住地多潮溼或城市住底層的人,更要注意防護身體,否則易患風溼病。

1.6關於老年人的調養問題

高年之人,多有宿疾,受春氣升騰的影響,易致精神昏倦,引發舊病,又兼以嚴冬剛去,擁爐薰衣,陳積至春,體熱頭昏,四肢倦怠,腰腳無力,宜用祛風和氣之物,給予飲食調理。春日進食,老人切不可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致生不測。應做到定時定量,不宜吃到十分飽。老人要注意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攝入,少吃糖,因為老年人糖耐量差,易誘發糖尿病。多吃蔬菜,多飲水,......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南方立夏吃什麼?
南方立秋吃什麼?
江西立夏吃什麼?
南方元旦吃什麼?
南方五行屬什麼生肖?
立夏有什麼含義?
東南方五行屬什麼?
西南方五行屬什麼生肖?
立夏是什麼?
南方別墅種什麼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