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9月16日

那達慕大會的來歷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

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那達慕大會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贊助廣告

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之中。

那達慕大會是哪一天?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

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內蒙古第十七屆旅遊那達慕大會

時間:2006年7月25日至7月31日

地點: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遊中心

內容:大型開幕式,觀賞賽馬、摔跤、射箭、民族歌舞、雜技、服飾、箐火晚會表演。

贊助廣告

蒙古摔跤的來歷

摔跤,蒙古語稱為“搏克”,蒙古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摔跤手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紀時已經盛行於北方草原。既是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活動。所屬在祭敖包和那達慕大會時進行。

蒙古摔跤在歷史上有記載大約是在十三世紀。其時,所流行的摔跤形式與後來的蒙古式摔跤沒有什麼不同,當時盛行的是所謂的自由式摔跤。這種摔跤方式規定臥倒仍可以相搏,使對方雙肩著地才算贏家。因此,為達到這個目的,參賽者可以用各種手段去制服對方,發生傷殘和死亡的事故也是常有的事情。

近年來,經過改革,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音譯—搏克馳名中外。在重大的那達慕大會上,都設有女子搏克比賽。她是那達慕體壇上一支嬌豔的奇葩,倍受國內外賓客睛睞。女子搏克獨具魅力的觀賞價值,為那達慕大會紡織了一束五色的彩環。

改革後的搏克運動,常以單獨專案構成比賽,這種比賽不僅設有個人冠軍賽,還設有團體賽,表演賽和安慰賽等內容,從而為古老的蒙古式摔跤,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由此,搏克登上了全國比賽的殿堂。

各種農曆節日的來歷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春節(農曆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建立《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曆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薰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薰床和炕,叫薰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現在的“龍鬚麵”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髮,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那達慕大會的由來?
那達慕大會的來歷?
那達慕大會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蒙古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時間地點?
那達慕大會時間?
那達慕大會是什麼時候?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時間?
二十四節氣大暑的由來?
節氣大寒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