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孫的皇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歷史上姓孫的皇帝

姓孫的皇帝有:

孫權:字仲謀,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會稽王廢帝 孫亮

景皇帝琅琊王 孫休

文皇帝 南陽王 孫和

烏程侯末帝 場皓

孫中山(國父、臨時大總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廣東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在中共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1925年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中山全書》。

贊助廣告

有哪些姓孫的皇帝、皇后和名人?

皇帝就是孫權和他的繼承人。皇后多了去了,至於名人也很多。孫武,孫臏等。

歷史上有姓孫的皇帝嗎?

三國 吳:太祖 孫權 會稽王 孫亮 景皇帝 孫休 末帝 孫皓

歷史上姓孫的人物姓名

孫守義:即中國古代四大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的男主人公——牛郎。牛郎織女的千古傳說最早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可見端倪。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發祥地是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鄉境內的魯峰山。也有人說發源于山東省沂源縣境內。傳說牛郎原名為孫守義,小名小義,織女叫做九妹,他的哥哥叫做孫守仁,嫂嫂叫馬氏。 孫陽(伯樂):世人稱之伯樂。字子良,又稱王良。乃趙簡子御者,善相馬,春秋時代的人。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 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楚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菏澤鄄城人,孫武的後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炎:樂安(今山東省廣饒人)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孫堅(公元155年-191年,37歲)字文臺,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一世後裔。東漢末年軍閥,三國時代吳皇帝孫權之父,為人驍勇無比,能征善戰。 孫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漢族。吳國長沙桓王。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二世後裔。大帝孫權之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豪強,驍勇善戰,有勇有謀。人稱小霸王。武功蓋世。 孫權(公元182-252),漢族,字仲謀。東吳大帝,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二世後裔。三國時孫吳的建立者。政治家、軍事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紫髯碧眼,相貌奇偉。具有雄才大略,文武雙全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尚香(192-222),即孫夫人,孫堅之女,孫策、孫權之妹,後嫁與劉備為妻。綽號:梟姬 弓腰姬 籍 貫:揚州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孫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陝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藥王。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捲上,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雲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製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雲球還創制了七十餘種光學儀器。 孫廷銓(1613~1674),字枚先,又字伯度、次道,號上亭、灌長氏,益都縣顏神大街(今淄博市博山大街)人。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考中舉人;翌年成進士,任大名府魏縣令;越年調撫寧(屬直隸永平府),又改監紀推官。後告假回家。1645年(清順治二年) , 他應召晉京為河間府推官,分司天津衛漕務,又被提拔為吏部稽勳司主事。1646年(清順治三年),出任陝西鄉試主考官,升考功司郎中。1650年(清順治七年),升翰林院提贊四譯館,太常寺少卿。 1652年(清順治九年),召加太僕寺卿,再調管左通政事。1653年(清順治十年)2月升戶部左侍郎。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 11月升兵部尚書。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4月晉戶部尚書,首訂清朝財政“歲會”制度。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恩加一級,授光祿大夫,賜玉帶。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加太子太保,晉吏部尚書。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加少保。1662年(清康熙元年),官拜祕書院大學士,入參機務,在任1年多,“竟歲未嘗......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姓孫的名人有哪些?

姓名

所處時代

籍貫

成就/榮譽

孫武 春秋時期齊國 樂安 軍事家、政治家,著有《孫子兵法》

孫陽(伯樂) 春秋中期郜國 今山東省成武縣 善相馬者

孫叔敖 春秋時期楚國 今河南省淮濱縣 楚國令尹

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 今山東菏澤一帶 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孫堅 東漢 今浙江杭州富陽 將領,長沙太守

孫權 三國時期吳國 今浙江杭州富陽 三國時期東吳開國皇帝

孫炎 三國時期魏國 今山東博興 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

孫康 東晉 今山西平遙 名士,御史大夫

孫楚 西晉 今山西平遙 官員、文學家

孫綽 東晉 今山西平遙 玄言詩人、書法家、文學家

孫盛 東晉 今山西平遙 史學家、名士、官員

孫思邈 唐朝 今陝西銅川 醫學家

孫過庭 唐朝 今浙江富陽 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孫位 唐朝 今浙江紹興 畫家

孫方諫 五代後周   名將

孫光憲 宋朝初期 今四川省仁壽縣 詩人

孫奭 北宋 今山東茌平 經學家、教育家

孫復 北宋 今山西臨汾 理學家、教育家

孫承宗 明朝末期 今河北 軍事戰略家

孫傳庭 明朝 今山西代縣 兵部侍郎

孫雲球 明末清初 今江蘇吳江 學儀器製造家

孫奇逢 明末清初 今河北保定 理學家

孫嘉淦 清朝 今山西興縣 直隸總督

孫星衍 清朝 今江蘇武進 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

孫詒讓 清朝 今浙江瑞安 經學大師、愛國主義者、教育家

孫原湘 清朝 今江蘇常熟 詩人

孫毓汶 清朝 今山東濟寧 刑部、兵部尚書

孫祿堂 清末 今河北順平 武術家

孫中山 清末、民國初年 今廣東中山 中國近現代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傳芳 清末、民國初年 今山東泰安 北洋直係軍閥

孫科 清朝、中華民國 今廣東中山 前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

孫雲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江蘇高郵 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大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 山東威海 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本忠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江蘇吳江 蠶學家,中國現代家蠶育種的奠基人之一

孫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安徽安慶 農業化學家,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

孫叔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安徽蕭縣 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姓孫的名人?

孫武,孫策,孫權,孫中山,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姓孫的人是誰?

孫姓孫姓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孫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2位。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逝世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之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國。 康叔逝世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期,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 氏的始祖

姓孫的滿族人原姓是什麼?

孫姓的五大來源

孫姓的歷史悠久,姓源的頭緒很多,中華孫姓之根系,吸收這各時期、各地方、各民族之血脈,其發展有如川溪之匯聚,紛繁巨集觀。先秦時期的衛、齊、楚、吳、晉、鄭、秦,中原許多諸侯國都已出現孫氏。秦漢以降,時有家族通過改姓、賜姓諸途徑,成為孫氏族人。唐宋以後,許多少數民族在漢化過程中,又有相當部族加入孫姓行列。明初,政府要求將複姓更為單姓,這樣又有一批帶孫字的複姓氏族變為孫姓族的一員。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大來源:

一、先秦時期孫氏的三支主幹

根據唐宋時期有關譜牒和史籍的概括,孫氏在先秦時期主要有三支主幹。

1、姬姓衛國孫氏

衛國姬姓乃周文王之後。唐代林寶《元和姓篡》卷4“孫”姓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孫”中的“孫”為姓氏,稱孫武仲,於是衛國孫氏產生。

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個兒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原封於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稱康叔封。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商原來統治的部分地區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給康叔,以商的舊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都城,以監管商的餘民而建立為國。衛國位於今河南北部,還擁有河北南段和山東西端的部分地區。衛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諄諄勸導,以文王“明德慎罰”的政策治理國家,衛國頗有起色而成為當時的大國。

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名和,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衛國國君,約公元前812年—758年在位。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鎬京(今山西長安),殺了周幽王。衛武公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幫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叛亂,並護衛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國泰民安,頗受百姓擁戴,是當時最有名的諸侯。武公有子名惠孫,惠孫有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邑於戚(今河南濮陽縣北),姬耳有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的宗法制度,諸侯國國君的兒子稱公子,孫子稱公孫,公孫之子離其嫡長大宗之血緣已略疏遠,而可以其祖父(父王)的字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脈。這樣,武仲便以其祖父惠孫的“孫”字為姓氏,是謂孫乙、孫武仲、衛國孫氏便如此從姬姓分離出來。

姬姓可謂中華民族中最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古史傳說中的華夏部族,以兩大部落首領皇帝和炎帝而著稱。皇帝便是姬姓,號軒轅氏,因居住於姬水旁,而後得了姬姓,是為皇帝氏族。炎帝為姜姓,號神農氏,因居住於姜水旁,而得了姜姓,是為炎帝氏族。姬和姜都從女為姓,其作為氏族的標誌,反映出原始部落以女性所繁衍子女的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組織結構。一些學者推斷出皇帝氏族的發祥地大約在今陝西的北部,而炎帝始祖約在山西省西部偏南的地方,兩部落相距並不很遠,乃至婚姻相通。

周氏興起在渭水中游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古老部落。而周王的姬姓,據有關傳說,似乎又可推匯出是嫡系的“炎黃子孫”。周代先祖稱棄,號后稷,相傳是帝嚳的兒子;帝嚳相傳又是黃帝的兒子玄囂的後裔,號高辛氏,娶有邰氏之女姜螈而生棄。姜螈姓姜,應屬炎帝氏族系統,這樣,棄便是黃帝氏族和炎帝氏族通婚所結之果。自後稷十幾代傳至公劉,遷居於豳(今陝西旬邑縣),再九傳至古公亶父,遷居於戚山腳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自文王姬昌即位,週日益強大,武王姬發終於滅商而一統天下。而周文王的十二世孫中的一支,以祖父之字為氏,改姓孫,主要生活於其采邑地:戚(位於今河南濮陽縣北面)。

2、羋姓楚國孫氏

宋代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說:孫氏“出自羋姓。”楚蚡冒生王子章,字無鉤,生蒍叔伯呂臣,孫蒍賈伯羸生艾獵,即令尹叔敖,亦為孫氏。”及出國的最高級別官員:另尹孫叔敖,為楚國......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孫的皇帝?
歷史上姓孫的皇帝?
古代姓高的皇帝?
歷史上姓徐的皇帝?
姓任的皇帝?
姓袁的皇帝?
姓周的皇帝?
姓湯的皇帝?
歷史上姓朱的皇帝?
歷史上姓高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