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行屬性?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佛教中沒有五行一說。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道家思想多出於此。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
佛教中有五加行之說。
五加行即五種加行,是佛教的名詞術語,即修行者通過完成巨大數量的五種實修,可以獲得穩固的佛教見解和基礎。通常在藏傳佛教裡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漢傳佛教裡也有隱含的方式提出。
五加行通常為皈依、發心、念脩金剛薩埵懺悔、供曼茶羅和上師瑜伽。"皈依"是進入佛門的標誌;"發心"是區別大小乘的分水嶺,修行時應明確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光有皈依和發心還不行,無始以來在輪迴中所造的自性罪和佛制罪,一定要通過"念脩金剛薩埵"得以清淨;同時,成佛需積累廣大福慧二資,這就要"供曼茶羅";最後依靠上師加持,遣除相續中的所有障礙,現證諸法的實相境界,就要修持"上師瑜伽"。藏傳各派的五加行內容和次第順序略有不同,但內涵完全一致。
佛教七寶 五行屬性都是什麼
【川寶 】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四大 】地水火風。
【七大 】地水火風空見識。
佛教,民俗用品五行屬什麼
簡單的說,用品或者說物品五行屬什麼,只喝這個東西有關,和它被用來幹什麼無龔。
一個香爐,銅的,不管是在和尚廟裡還是在道觀裡,或者是在宮殿裡,都是金屬。
同樣,房子的樑柱,不管是蓋大雄寶殿、凌霄殿還是乾清宮,都是木屬。
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我也建議你去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先
佛教中有‘五行’嗎?
佛教中有這個概念,請看
【五行】
(一)五元執行之意。即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執行不息,故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之要素,與佛教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能造之說有相通之處。此為佛教東傳以前,我國之固有思想,廣行於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以後此說漸盛,更將之配於人生百般之事象。五行有所謂相生、相剋之兩義。南北朝以來,五行之說混入佛教,提謂經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法則以之配於五字、五佛、五智、五臟等,大日經疏卷四以之配於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宿曜儀軌、摩訶止觀卷八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三〕
(二)指菩薩所修之五種行法。即:(一)聖行,聖,正之意。謂菩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稱為聖行。(二)梵行,梵,淨之意。謂菩薩於空、有之二邊無愛著之染,稱為淨;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而拔其苦,故稱梵行。(三)天行,天,即指第一義天。謂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稱天行。(四)嬰兒行,嬰兒,以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之小善之行,故稱嬰兒行。(五)病行,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之大悲,示現出同於眾生之煩惱、病苦等之行,故稱病行。
上述五行乃天台宗之釋義,其中別圓二教於此五種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之意而論,五行之次第如下:(一)聖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自行。(二)梵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化他。(三)天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內證。(四)嬰兒行,為初地以上菩薩隨應善之現化。 (五)病行,初地以上菩薩隨應惡之現化。上記五種前後隔歷,互不融即,稱為次第五行。又此為別教之行,故稱為別五行。
另就圓教之意而論,圓教以法華經所謂之如來莊嚴為圓聖行,如來室為圓梵行,如來座為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其中之柔和為圓嬰兒行,忍辱為圓病行。然此五行在一心中,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因果融即,為一實相行,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不即不離而不可思議,故稱為不次第五行、如來行、一心五行、圓五行、一五行。此外,據法華經玄義卷四下載,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是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是俗諦三昧,天行即是中道王三昧。
參考資料:佛學大詞典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菩薩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聖行是指菩薩修習戒定慧三業;梵行是指菩薩以清淨心去運用慈悲,為眾生拔苦與樂;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薩順著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嬰兒行之嬰兒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薩以慈悲之心,示現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嬰兒行;病行是菩薩為度眾生,以大慈悲心與一切眾生同受煩惱與病苦。
佛教七寶的五行都屬什麼?
我覺得不是金就是土
觀音、佛教、道教屬五行哪一行
金木水火土,中國傳統文化的五行思想~
請問佛菩薩的五行屬什麼啊?
佛菩薩跳出輪迴外,不在五行中。哪還由此一問?
佛教和五行顏色的關係
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 →水.
五方佛五行分別屬什麼?
1,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也叫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屬木。
2,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也叫南方寶生佛,屬火。
3,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屬金。
4,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屬水。
5,中央毗盧遮那佛,屬土。
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