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穀雨的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穀雨有什麼典故嗎穀雨代表什麼

得從倉頡造字說起。   開天闢地以後,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自一個住在溝裡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麼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穀雨季節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裡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著個金人。他心裡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著,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於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夥子,連抬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偶然撿的,並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得,不敢佔為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著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群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裡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   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穀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裡向下落穀粒。那穀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穀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裡攬穀子。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報告給黃帝。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說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 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彙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於是,他把下穀子雨這一天做為一個節日,叫做穀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穀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白水人民都把這一天做為祭祀倉頡的節日

贊助廣告

民間傳說

相傳,唐代高宗年間,黃河決堤,水淹曹州。千頃良田,黃水滾滾,房倒屋塌,軍民溺死無數。有一個水性極好的青年,名叫穀雨,他推著一隻大木箱游水將年邁的母親送上城牆後,又游來游去從洪水中救出十幾位鄉親。這時穀雨已是精疲力盡,因為他整整一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咕咕叫,蹲在城牆上,望著翻滾的洪水發呆。突然,他看見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時沉時浮,緋紅的花朵象一張少女的臉,綠色的葉兒在水面上擺動,好像在擺手呼救。穀雨猛地站起,他忘記了飢餓和疲勞,脫下衣服扔給母親,“撲通”一聲跳進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穀雨費了好大勁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葉,忽然一個浪頭打來,將牡丹衝出一丈開外。穀雨緊迫不放,牡丹一會兒沉入水下,一會兒又漂浮上來。穀雨遊啊,遊啊,在黃水中足足遊了兩個時辰。過度的疲勞使他感到頭昏目眩,兩條腿象墜上了兩塊大石頭一樣沉,撥水的兩隻胳膊也不聽使喚了,站在城牆上的母親為兒子捏著一把汗,鄉親們高聲喊叫著穀雨回來,穀雨不理不睬,在波濤中拼命地追尋著牡丹。   又過了一個時辰,牡丹掛在一裸被洪水衝倒的大樹枝上,穀雨才追上了牡丹。他雙手將牡丹捧起,高興的眼淚都流出來了。穀雨艱難地......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穀雨節氣的由來 穀雨的習俗有哪些

穀雨的由來說法一

關於穀雨節的由來,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穀雨的由來說法二

在民間,陝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任命倉頡做了史官。他以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後來結繩記事日顯落後。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種事物呢!”回家後,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徵表示出來。依類象形,始創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動了天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開啟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穀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如今,每逢穀雨節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穀雨節氣的習俗

1、“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戶外田野中走動一圈就回來。

2、穀雨賞牡丹花

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三朝看牡丹”,雨時節賞牡丹的習俗已綿廷千年。古時習俗,凡有花之處,皆有士女遊觀,也有在夜間垂幕懸燈,宴飲賞花的,號曰“花會”。清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於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

3、穀雨吃香椿

穀雨前後是香椿樹萌發嫩芽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所以北方又穀雨節氣吃香椿的習俗。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甚至只是簡單地開水焯過,加鹽調味,吃起來也是醇厚美味。

4、穀雨摘茶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節氣這天,南方茶區的習俗是不管天氣如何。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5、穀雨禁殺五毒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禁蠍咒”,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6、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

穀雨是幾月幾日,穀雨是什麼意思,穀雨的來歷

穀雨是一個重要的節氣,穀雨一般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交節

介紹和“穀雨”相關的哪些內容?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四月十九、二十或二十一日。穀雨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比前增加,有利作物生長。

詩詞有:

《穀雨》

【宋代】朱槔

天點紛林際,虛簷寫夢中。

明朝知穀雨,無策禁花風。

石渚收機巧,煙蓑建事功。

越禽牢閉口,吾道寄天公。

諺語穀雨前後是什麼意思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這是民間諺語,意思是穀雨節氣到來的時候雨水滋潤大地,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俗話也叫:“雨生百穀 ”。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第六節氣,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顯增多,有利穀物生長。顧名思義,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農諺、詩歌頗多,另有,名人以穀雨命名。

穀雨是什麼意思

就像過去單擊遊戲上的炸彈超人

但是對手是玩家

另外道具也很多

可以嘗試一下

作為一種娛樂的小遊戲

穀雨的來歷200個字

穀雨的來歷:

1.傳說一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2.傳說二

開天闢地以後,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獨一個住在溝裡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麼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裡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著個金人。他心裡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著,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於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夥子,連抬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偶然撿的,並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得,不敢佔為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著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群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裡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

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穀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裡向下落穀粒。那穀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穀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裡攬穀子。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讀黃帝報說。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說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 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彙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於是,他把下穀子雨這一天做為一個節日,叫做穀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穀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白水人民都把這一天做為祭祀倉頡的節日。

3.傳說三

民間流傳著“穀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和“芍藥打頭,牡丹修腳”的說法,還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隨開無停滯”的諺語,形容這一節氣百花盛開的人間春色。

民諺之中,有著一個悽婉的傳說:傳說在唐代高宗年間,有位叫穀雨的年輕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鄉曹州發大水,他憑藉著這個本領救出了村民,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顆牡丹花,並拜託一位花匠師傅好好地栽養。幾年後,穀雨的母親得了重病,穀雨一邊要照顧母親,一邊要做事,很是辛苦,這時有位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他的家裡,並每天都來照看他的母親,穀雨與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穀雨想提出與這位姑娘成親的時候,卻得知這位美麗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幾年前他救起來的那顆牡丹。牡丹仙女約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

後來,牡丹花仙的仇人禿鷹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為其釀造花蕊......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穀雨的來歷?
關於雞年的來歷?
關於春分的來歷?
關於驚蟄的來歷?
關於姓王的來歷?
關於霜降的來歷?
關於立春的來歷?
關於節日的來歷?
關於立夏的來歷?
關於姓孫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