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唐姓的來源?
唐姓氏怎麼來的 唐姓起源和由來
唐姓,在中國《百家姓》中排名64位。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有分佈。唐姓是中國姓氏人口排名25位的大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65%。唐姓遍佈天下,今以四川、湖南、江蘇、山東、安徽、廣西六省區居多,約佔全國唐姓人口60%。構成漢族唐姓來源主要有兩支:祁姓、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源於上古五帝之一唐堯。第二支是姬姓,為唐叔虞之後。除漢族外,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唐姓,包括漢時南蠻、三國時羌人、元朝西域人以及清朝滿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晉陽、魯國、北海、晉昌等。唐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號有禪讓堂和聖仁堂。
唐姓源出有:
源於漢族
出自姬姓與祁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六世孫,姓伊祁,名放勳,他最初被封於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濟北),後來遷於唐(故地在今山西臨汾),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他的後代世襲為唐侯(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2] 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也姓了唐。後來北方的唐國改稱晉國,唐叔虞的後裔燮父的後代在南方建立新的唐國(故地在今湖北隨州西北唐縣鎮),後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又有唐堯後代受封於郚(故地在今山東濰坊鄌郚鎮),世稱唐郚(鄌郚),後人以唐為姓。另有複姓唐山姓、北唐姓改為唐姓。
源於西南夷
出自東漢時期白狼王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南蠻傳》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古稱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數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源於羌族
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甘肅)羌族中有唐姓。
源於維吾爾族
元朝畏兀人唐仁祖,字壽卿,其祖名唐古直,後代取名首字為姓,是為唐姓。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爾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學士承旨。在此期間,元成宗尊太母元妃為皇太后,由於唐仁祖精於書法,特詔令他書寫冊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唐仁祖逝世後,被追封為洹國公,賜諡號為“文貞”。在唐仁祖的後裔子孫中,皆以漢姓唐為氏。
源於蒙古族
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塔喇氏,人數龐大,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ra Hala,漢義“曠野”。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白氏、唐氏、匡等。
蒙古族圖羅魯特氏,亦稱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lol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
另外還有唐古特氏、夏日那氏、唐努氏等後裔均有姓唐者。
源於滿族
滿族本有唐姓,世居瀋陽。又有其他姓漢化為唐,分別為:
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眾多”,世居扎庫木(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寧古塔(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馬察(今吉林渾江)、佔河(今吉林雙陽)、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吉林市)、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遼寧瀋陽石佛寺)、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長白山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譚氏、舒氏。
滿族泰瑚特氏,亦稱唐烏勒特氏,滿語為Taihut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
滿族唐達氏,滿語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灘,今烏蘇里江......餘下全文>>
唐姓氏的由來
唐姓由來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
尋根溯源
1、出自祁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帝堯之子丹朱被舜封為唐侯,後其國被周成王所滅,子孫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又周昭王時,為奉唐堯之祭祀,封丹朱裔孫在魯縣(今河南魯山縣)為唐侯,後被楚所滅,子孫以唐為氏,此為豫魯(今屬河南、山東間地)唐姓。
2、出自姬姓。據《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載,周成王封唐國給唐叔虞,叔虞子孫中有以國為氏者,此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時,楚地(今屬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所滅後,子孫以唐為氏,此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羌族中有唐姓者;據《元史•唐仁祖傳》所載,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孫以唐為姓。另外,滿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堯。唐堯姓伊祁,名放勳,堯是他的諡號。他最初被封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後,又立國號唐,所以稱為唐堯。唐堯是傳說中的聖明天子,被後人尊為“良師帝範”、“文明始祖”。據說,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後來禪位給舜。他死後,帝舜又封他的子孫為唐侯。唐國經歷夏商兩代,周初被周公滅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後人為杜伯(把唐公及其後人遷於杜城,降爵為伯),稱為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
繁衍播遷
唐姓發源地當有四處:陝西、山西、豫魯(今河南、山東間地)、湖北。上述陝西、山西、豫魯三地在發展中成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帶,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漢時,唐姓分佈於江蘇、江西、四川、廣東、安徽、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據載,戰國時魏國人唐雎之孫唐厲遷於沛國(今屬江蘇),唐厲四世孫唐都任臨邛(今屬四川)令,唐都之孫唐林被封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穎川(今屬河南),唐蔚之三世孫唐帽任會稽(今屬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太守。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盪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姓人隨著南遷隊伍,更廣泛地分佈於南方各地。此時,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唐固三世裔孫唐彬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涼州(今屬甘肅)刺史張軌之女,遂把家安到涼州,唐熙之子唐鄆任前涼凌江將軍,從涼州遷居晉昌(山西定襄縣西北),後發展成為唐姓歷史上最大郡望。唐鄆之曾孫唐瑤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唐瑤之孫唐褒任後魏華州刺史、唐純任後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後魏涼州太守。隋唐時期,隨著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開漳入閩,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王景任職宰相。宋元時又有唐姓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於南方了。明清時,又有唐姓人移居臺灣,遠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跡遍佈中國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約佔全國漢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號
唐姓郡望主要有四個:
1、晉昌郡,治所在長樂(今陝西石泉縣);
2、北海郡,治所在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3、魯國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4、晉陽郡,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
堂號:
“晉陽”、“晉昌”、“北海”。自立堂號有:“思本”、“忠恕”、“敦睦”、“移風”、“梧桐”、“梧封”等。
宗族特徵
1、群英薈萃,......餘下全文>>
百家姓中的“唐”,有什麼傳說故事
唐姓由來
1、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諡號。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做了100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死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河北省唐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同時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以上這4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
2、東漢時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隴西(今屬甘肅)羌亦有唐姓。
唐姓分佈
早期的唐氏,主要分佈於魏、楚、晉、秦,如戰國時魏有唐雎;楚有唐昧。西漢時,唐雎之孫唐厲徙居沛國(今江蘇沛縣);東漢時唐翔在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定居;晉代唐熙定居涼州(今甘肅武威),其子唐輝又徙居晉昌(今山西定襄縣西北);南朝齊時有三吳地區農民起義首領唐寓之曾攻佔錢塘(今浙江杭州),稱帝,國號吳。由此可見,南北朝時期唐氏已相當廣泛地分佈於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唐朝時有河南固始唐氏移居福建。宋代有晉昌唐氏隨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寧都,後遷廣東潮陽、大埔,又有遷梅州及廣西者。清代,閩、粵唐氏有的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海外,如當代有航運業大王之稱的印尼華人唐裕。
在中國唐姓排在百家姓的第幾位呀?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
採納哦
唐姓和什麼姓氏親近
李,李唐江山
唐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最新中國姓氏排名
1-10 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11-20 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樑,
21-30 鄭,羅,宋,謝,唐,韓,曹,許,鄧,蕭,
31-40 馮,曾,程,蔡,彭,潘,袁,於,董,餘,
41-50 蘇,葉,呂,魏,蔣,田,杜,丁,沈,姜,
51-60 範,江,傅,鍾,盧,汪,戴,崔,任,陸,
61-70 廖,姚,方,金,邱,夏,譚,韋,賈,鄒,
71-80 石,熊,孟,秦,閻,薛,侯,雷,白,龍,
81-90 段,郝,孔,邵,史,毛,常,萬,顧,賴,
91-100 武,康,賀,嚴,尹,錢,施,牛,洪,龔。
百家姓 北唐姓還是北堂
兩個都有。
北堂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成公曾孫括,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成公之曾孫姬括,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纂》記載:“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世為衛卿,別以所居為北宮氏。”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封被兄長周武王姬發(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122~前1116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046~前1043年在位)封於古康國之邑(今河南禹州),史稱康叔。
周成王姬誦執政時期(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115~前1079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042~前1019年在位),康叔又在周公姬旦平定了“三監之亂”後的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111)改封於衛地(今河南淇縣),取代了原“三監”(管叔姬鮮、蔡叔姬度、邶叔姬處)的地位,建立了衛國,領有黃河、淇水之間大片疆域,史稱“衛康叔”,負有對故殷商遺民實施監管、教化的職責。到了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成公姬鄭(公元前634~前600年在位)有一個曾孫叫姬括,世襲為衛國的上卿,他所居之地位於國都(漕邑,今河南滑縣)的北宮,因此別有名號為“北宮括”。在姬括的後裔子孫中,便有以先祖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北宮氏,後大多省文簡改分稱北氏、宮氏,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括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北宮氏史稱正宗。
而北堂氏,實為北宮氏所改,或因字誤所致,或因秦朝晚期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滅衛國時避難所致,其後代子孫自以為氏,世代相傳至今,仍尊奉北宮括(姬括)為得姓始祖。
北唐姓
條
╳
北唐姓
更多圖片(1張)
中文名:北唐姓
外文名:běitáng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
第二個淵源:源於古西羌族,出自秦、
分享
基本介紹
北唐[北唐,讀音作běitáng(ㄅㄟˇㄊㄤ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隱士越,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晉有高人越,隱伏於北唐,因氏。漢時有北唐於真治京氏易。”
至於這位叫越的高人因何要隱居於北唐(今山西平陽),既然已經隱伏起來了,又為何被那麼多的史家所知,就很難考證了。反正,其後裔子孫以先祖隱居之地的名稱為姓氏,稱北唐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唐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西羌族,出自秦、漢朝時期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北唐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 北唐部落,屬遠古西羌民族的一支,漢、魏、晉、唐時期以“北唐”為其部族名稱,後逐漸分化,分別融入吐蕃、匈奴以及漢族,時稱北唐族,或北唐氏。
後來,衍居於青海地區的北唐族人大多加入了回回教,其中的一個分支為著名的昂拉部落,卻改姓為項氏,其演變過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三個淵源
源於祁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北唐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商湯時期,有韋國、南唐、北唐等小諸侯國,皆忠於商王室,而且關係密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於殷王去唐國田獵的記載,還有“唐國奉殷王命討伐鄰近的長人國、苦方國”的記載。史學家認為這個“唐國”指的就是“北唐國”(今山西晉陽),當時其國力比較強盛,其境出產駿馬,這在史籍《汲冢紀年》(竹書紀年)中有記載:“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騄耳。”“騄耳”,就是行速極快的良馬。而位於北唐國南方的南唐國(今山西安澤,一說今山西臨汾)則比較弱小。
在商王盤庚子甸(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401~前1374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328~前1300年在位)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而將國號更稱為“殷”之後,晉南地區成為殷商王朝的王畿之地,與位於晉中的北唐國關係更為密切......餘下全文>>
關於百家姓中‘唐’姓的一點介紹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
尋根溯源
1、出自祁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帝堯之子丹朱被舜封為唐侯,後其國被周成王所滅,子孫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又周昭王時,為奉唐堯之祭祀,封丹朱裔孫在魯縣(今河南魯山縣)為唐侯,後被楚所滅,子孫以唐為氏,此為豫魯(今屬河南、山東間地)唐姓。
2、出自姬姓。據《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載,周成王封唐國給唐叔虞,叔虞子孫中有以國為氏者,此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時,楚地(今屬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所滅後,子孫以唐為氏,此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羌族中有唐姓者;據《元史•唐仁祖傳》所載,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孫以唐為姓。另外,滿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堯。唐堯姓伊祁,名放勳,堯是他的諡號。他最初被封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後,又立國號唐,所以稱為唐堯。唐堯是傳說中的聖明天子,被後人尊為“良師帝範”、“文明始祖”。據說,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後來禪位給舜。他死後,帝舜又封他的子孫為唐侯。唐國經歷夏商兩代,周初被周公滅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後人為杜伯(把唐公及其後人遷於杜城,降爵為伯),稱為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
繁衍播遷
唐姓發源地當有四處:陝西、山西、豫魯(今河南、山東間地)、湖北。上述陝西、山西、豫魯三地在發展中成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帶,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漢時,唐姓分佈於江蘇、江西、四川、廣東、安徽、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據載,戰國時魏國人唐雎之孫唐厲遷於沛國(今屬江蘇),唐厲四世孫唐都任臨邛(今屬四川)令,唐都之孫唐林被封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穎川(今屬河南),唐蔚之三世孫唐帽任會稽(今屬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太守。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盪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姓人隨著南遷隊伍,更廣泛地分佈於南方各地。此時,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唐固三世裔孫唐彬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涼州(今屬甘肅)刺史張軌之女,遂把家安到涼州,唐熙之子唐鄆任前涼凌江將軍,從涼州遷居晉昌(山西定襄縣西北),後發展成為唐姓歷史上最大郡望。唐鄆之曾孫唐瑤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唐瑤之孫唐褒任後魏華州刺史、唐純任後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後魏涼州太守。隋唐時期,隨著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開漳入閩,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王景任職宰相。宋元時又有唐姓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於南方了。明清時,又有唐姓人移居臺灣,遠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跡遍佈中國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約佔全國漢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號
唐姓郡望主要有四個:
1、晉昌郡,治所在長樂(今陝西石泉縣);
2、北海郡,治所在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3、魯國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4、晉陽郡,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
堂號:
“晉陽”、“晉昌”、“北海”。自立堂號有:“思本”、“忠恕”、“敦睦”、“移風”、“梧桐”、“梧封”等。
宗族特徵
1、群英薈萃,名人輩出。
2、從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窺其姓氏特徵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餘下全文>>
中國姓唐的人口有多少?在百家姓排第幾位?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唐姓足跡遍佈中國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川上述六省唐姓約佔全國漢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