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昂族的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德昂族相關資料

德昂族,現有人口1.5萬(1990年),為雲南獨有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潞西縣與鎮康縣,少數散居於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耿馬等地,與傣族、景頗族、佤族等民族雜居在一起。

德昂族[1](又名崩龍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

西(今芒市)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佈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族、景頗族、傈僳族、佤族、漢族等民族交錯而居。

居住在德巨集地區的德昂族自稱“德昂”,居住在鎮康、耿馬等縣的則自稱“尼昂”或“納昂”。“昂”為民族自稱,意為“山岩”、“巖洞”的意思。“德”、“尼”、“納”為尊稱的附加語。

贊助廣告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文字流傳不廣,主要用於記載本民族的歷史、道德、法規和書寫佛經等。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編輯本段民族概述  中國史書多認為德昂與佤、布朗等民族是漢晉時期雲南濮人的後裔,唐宋時期被稱為撲子,茫人,元明時期被稱為金齒,蒲人。自清代起,史籍乾隆《東華錄》,光緒《永昌府志》等書稱他們為“崩龍”,當地漢族又根據他們婦女服飾的特點,分別把“別列”支系稱為“紅崩龍”,“汝買”支系稱為“黑崩龍”,“汝波”支系稱為“花崩龍”。

解放後民族識別時沿用了“崩龍”這個名稱,後來根據本民族意願,並報國務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稱為”德昂族”。說起濮人,在古代他們多住居雲南的西南部地區,即史書所說的古“哀牢國”舊地,是個“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廣闊區域,包括現在的大理,保山、德

贊助廣告

德昂族

巨集、臨淪,西雙版納等地、州。

濮人在古代是個人口眾多的族群之一,也是較早開發雲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因此一些江河,物產的名稱上都留下濮人的烙印,現在的元江,古稱“濮水”;永昌郡內的大龍竹則稱為“濮竹”,曾是古代濮人朝覲中原皇帝的貢品。從文獻記載及其他民族的傳說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人是永昌郡內的古老民族。他們充分利用這裡”土地沃腴,宜五穀蠶桑”的優裕條件,種植水稻和紡織木棉布,遠在漢晉時期他們的社會經濟就有了發展。中原封建統治階級,一方面積極發揮濮人的先進生產技術的作用,一方面大量收斂濮人的財富,使濮人困苦不堪,不斷起來反抗。永昌郡內的濮人雖多,住地較遼闊,但發展是極不平衡的。

地處交通沿線或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則較快,文化也較高;有些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紡織業不發達,缺少衣著,古代史學家把這部分濮人稱為“裸濮”。德昂族在歷史上曾有過興盛的時代,過去他們有很多支系,如汝旺、汝果、汝峨、汝進、汝本、汝波、汝別牙、汝買阿、汝昂、汝臘、汝王、汝科、汝別列、幹得別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等。歷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帶以武力稱雄,特別是在12—15世紀時,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齒國,更是稱雄一方,後來逐漸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長時期只能靠租種別人的耕地維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後,他們才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德昂族先民住居的滇西南,其地理位置十分得宜,是古代中國通往印度的道路-“蜀毒道”的必經之地。遠在公元前數世紀,以四川成都為起點,經西昌,會理,雲南(祥雲),下關,保山,德巨集至印度的中印古道就已開通,從這條道上輸往印度的有蜀錦,生絲及鐵器,因此人們又稱它為“西南絲路”。  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唐宋時期被稱為“朴子”、“茫人”,元明時期被稱為“金齒”、“蒲人”。

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是開發保山、德......餘下全文>>

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資料

傣族,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縣和臨滄地區,散居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 根據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傣族人口有126萬,絕大多數的傣族都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1]。 國內科考資料表明:傣族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傣族先民出自我國雲南西南傣族聚居區,東南亞各國傣族都來源於此。中國傣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為同一民族。總人口6000萬以上。歷史上傣族以雲南南部、泰國北部和緬甸東部為核心建有傣族國家——妙香國。後經歷史演變,這個國家已不復存在,傣族散居於我國西南一帶和中南半島各個國家。在印度的東北阿薩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流傳,包括反映民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及神話、故事、寓言、諺語、謎語等。 景頗族主要從事農業。景頗地區盛產珍貴的木材和各種藥材。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等。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習俗 景頗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繼承製,幼子地位高於長子,長子婚後另立門戶,幼子卻留在家中贍養父母,財產也主要由幼子繼承。 景頗族坦誠好客,一直保留著“吃白飯”的待客習慣。即在日常交往中,無論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來吃飯,並可以不付任何報酬。對於任何一個不相識的人,主人都必須招待飯菜。民間普遍認為: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無論婚嫁、過節集會,走親串戚,景頗族人都要提一隻籃子,內裝水酒、熟雞蛋、糯米飯糰,民間稱“送禮籃”,主人接過禮籃後,要向隨從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後才能自己喝,並清點禮物,然後再把籃子還給客人,以表示禮物如數收到。 很多地區平時進餐仍然沿襲無論男女長幼均把飯菜分份進餐,無需桌椅、餐具,飯菜都用芭蕉葉包好,進食時人手一份。忌把葉包反。無論喝酒喝湯,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隨用隨去。 食俗 景頗族閒時一日三餐,忙時一日兩餐。主食大米,喜食乾飯和竹筒飯。所種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細作的瓜、豆、青採、洋芋(土豆)等,輔以竹筍、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豬肉和雞肉居多,農閒時進行漁獵,如捕獵野豬、麂子、山羊、野牛、野雞、鳥雀,捕撈魚蟹、田螺。 景頗族飲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稱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燒酒。 景頗族喝酒十分注重禮節,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過來就喝,而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裡一點再喝。大家共飲一杯酒時,每個人喝一口後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過的地方,再轉給別人,如有老人在場,先讓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節慶 “目瑙縱歌”,是雲南省德巨集景頗族群眾性的歌舞活動,也是景頗族人民祝頌吉祥幸福、歡度豐收的傳統節日。“目腦”是景頗語的音譯,意即“大夥跳舞”,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每逢“目腦縱歌”節,儀式往往從清晨到夜晚,甚至通宵狂歡。每次目腦都要殺牛祭祀,然後牛肉大家分食,並伴以歌舞活動,參加者多時成千上萬。 此外,還要祭“能尚”宸廟,祭“能尚”每年兩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較隆重,屆時要殺牛、豬、雞等,以慶賀豐收。 景頗也過“吃新谷”節,“吃新谷”都選在農曆八月的一個龍日,屆時把新谷炒幹......餘下全文>>

關於民族風俗的資料

壯族的節日

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於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後相沿成習。

歌婆節(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彙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蔘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並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於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苗族的節日

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曆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杆的比賽。

苗族婦女纏頭梳妝準備參加“四月八”慶祝活動

四月八

苗族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舉行吃黑米飯、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動,以紀念、憑弔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貴州臺江苗族同胞喜過獨木龍舟節

龍船節

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鬆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曆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姐妹節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裡,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裡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貴州苗族姊妹節舉行“牛王爭霸賽”、姊妹節競渡賽龍舟

苗族人家歡度敬橋節 苗家“春社”日 浪漫相親時 苗家歡度“新禾節”

藏族的節日

節慶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曆為陰陽合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陰陽配合十二生屬系年,每60年一週,以陰火兔年(丁卯)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閏;藏曆元旦是最重要的節日。藏曆正月十五,當地群眾有觀酥油花燈的習俗。4月15日紀念佛誕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間舉行慶祝活動。藏族的節日還有薩噶達瓦節、雪頓節、花燈節和望果節。

藏曆年 每年藏曆正月初一。藏曆年一般從藏曆十二月就開始準備、置辦年貨,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餘下全文>>

三年級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納西族、白族和漢族的資料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阿薩姆阿豪姆人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在泰國與寮國稱傣泐族。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薩姆邦的阿洪傣都有著淵源關係。全球傣(泰、撣)總人口6000萬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稱為“傣”、“泰”,他稱為“撣”、“阿薩”。

景頗族,中國雲南世居少數民族之一,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緬甸有克欽邦,克欽族即中國景頗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阿昌族,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和貴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巨集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貴陽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無文字,習用漢文和傣文。

德昂族(又名崩龍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德昂族女孩西(今芒市)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佈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族、景頗族、僳僳族、佤族、漢族等民族交錯而居。

居住在德巨集地區的德昂族自稱“德昂”,居住在鎮康、耿馬等縣的則自稱“尼昂”或“納昂”。“昂”為民族自稱,意為“山岩”、“巖洞”的意思。“德”、“尼”、“納”為尊稱的附加語。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文字流傳不廣,主要用於記載本民族的歷史、道德、法規和書寫佛經等。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勝縣、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俄亞、鹽源縣達住等地的納西人自稱“納西”,居住在雲南省寧蒗縣永寧、翠依、四川省鹽源縣、木裡縣的雅礱江流域和瀘沽湖畔的納西人自稱為“納”或“納日”(或音譯為“納汝”);居住在寧蒗縣北渠壩和永勝縣獐子旦的自稱“納恆”;居住在雲南省香格裡拉縣三壩鄉的納西人自稱“納罕”(或譯為“納汗”);此外,還有少數自稱為“瑪麗瑪沙”(居住在維西縣)、“路路”(又音譯為“魯魯”,居住在麗江塔城、魯甸等地)。上述自稱中,以納西、納日、納罕、納恆幾種稱謂居多,自稱納西的人佔納西族總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於1954年正式定族稱為納西族。“納”一詞有“大”、“巨集偉”、“浩大”、“黑”、“黑森森”、“黑壓壓”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為“人”。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和他稱。根據《後漢書》、《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書記載,漢代時居住於越巂郡的納西人稱為犛牛種;蜀漢時居住於漢嘉郡的納西人稱為旄牛夷;晉代居住於定笮(今四川鹽源)的納西人稱為“摩沙夷”。到唐代,《蠻書》等史書多稱納西為“麼些”。

直至族稱正式定為“納西”之前的20世紀50年代初,各地納西人填族別時填“麼些”或“摩西”。藏族人......餘下全文>>

德昂族服飾的德昂族飾品

1、德昂族人民很喜歡銀飾,青年不論男女都喜歡戴銀項圈,銀耳筒,耳墜等。2、德昂族有紋身的習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鳥、花、草等自己喜愛的圖案。德昂族男子過去一般在胸部、臂部或其他部位刺以虎、鳥、花草等動植物圖案,以為裝飾。3、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其來歷,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裡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後來天神利用智慧將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將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象徵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誌。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並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夥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製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於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4、此外,在德昂族的裝飾品中五色絨球尤為引人注目。婦女們在縫製新衣時,要在下半部用紅,黃,綠等色的小絨球鑲上一週長方形的空格,中間再繡上些花。不論是婦女或男子的包頭,兩端也都釘上一 些絨球,青年男女的耳墜上也飾以絨球,掛包的四周用小絨球裝飾。更為顯眼的是,青年小夥子胸前掛上一串五色絨球,而姑娘們則裝飾在衣領之外,猶如數十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 前和項頸間,鮮豔奪目。5、挎包:德昂族稱挎包為“喝巴”,“喝巴”通體均用自織(腰機)土布縫製,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過去所謂“黑崩龍” “花崩龍” “紅崩龍”等他稱,皆為根據各支系德昂族(原稱“崩龍族”)服飾的花色而名之。儘管如此,德昂族挎包和服飾一樣,都有一種飾物必不可少。這就是人們稱為“崩龍花”的彩色絨球。小小絨球,一到了德昂姑娘手裡,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飾式,皆可怡然成趣。德昂族的頭飾德昂族的頭飾和五色絨球飾是其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區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頭飾大同小異,均留短髮,通常纏兩端飾以各色絨線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頭。他們認為纏戴包頭是成年男子莊嚴而神聖的事情,所以在傳統婚禮上要舉行隆重的取戴包頭儀式。儀式一般在婚禮的第三天舉行,屆時,一對新人在歌手們的簇擁下,返回新娘家領取包頭,到新娘家大門口時,男媒人拿出潔白的包頭,放在祭盤上,然後唱起悅耳的“對歌調”:“新郎咋個不露頭,莫非是看不起我們的破竹樓?嫌我們織不起花枕頭?”歌手對答道:“新郎不露頭,是他怕害羞。只要把潔白的包頭交到手,他一定拿它緊緊裹著頭。哪個敢搶它,就嚐到長刀的鋒刃……”伴著歌聲,新娘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親屬、賓客等敬拜、贈物。贈禮儀式進行到尾聲時,由新娘家一位長者,把包頭纏系在新郎頭上,以此來祝賀新婚夫婦和睦相處、萬事順心。各地德昂族婦女的頭飾略有不同。過去婦女剃光頭,裹黑布包頭,有的已婚婦女留長髮。但許多姑娘都蓄髮裹兩端墜有彩色絨球的布包頭,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頭。德巨集地區的婦女剃光額前頭髮,腦後留長髮,梳成大辮,包黑藍色鑲有花邊的布包頭,將大發辮由腦後纏於包頭之上。有的地區婦女蓄長髮,梳髮辮盤繞於頭頂,不過包頭。......餘下全文>>

四大民族資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餘下全文>>

關於少數民族的資料 5分

少數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國指漢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維吾爾、哈薩克、苗、彝、壯、布依、朝鮮、滿等民族。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於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1 漢族 12,2593,3000    少數民族

2 壯族 1617,8811   3 滿族 1068,2263   4 回族 981,6802   5 苗族 894,0116   6 維吾爾族 839,9393   7 土家族 802,8133   8 彝族 776,2286   9 蒙古族 581,3947   10 藏族 541,6021   11 布依族 297,1460   12 侗族296,0293   13 瑤族 263,7421   14 朝鮮族 192,3842   15 白族 185,8063   16 哈尼族 143,9673   17 哈薩克族 125,0458   18 黎族 124,7814   19 傣族 115,8989   20 畲族 70,9592   21 傈僳族 63,4912   22 仡佬族 57,9357   23 東鄉族 51,3805   24 拉祜族 45,3705    少數民族

25 水族 40,6902   26 佤族 39,6610   27 納西族 30,8839   28 羌族 30,6072   29 土族 24,1198   30 仫佬族 20,7352   31 錫伯族 18,8824   32 柯爾克孜族 16,0823   33 達斡爾族 13,2394   34 景頗族 13,2143   35 毛南族 10,7166   36 撒拉族 10,4503   37 布朗族 9,1882   38 塔吉克族 4,1028   39 阿昌族 3,3936   40 普米族 3,3600   41 鄂溫克族 3,0505   42 怒族 2,8759   43 京族 2,2517   44 基諾族 2,0899   45 德昂族 1,7935   46 保安族 1,6505   47 俄羅斯族 1,5609   48 裕固族 1撫3719    中國各民族分佈

49 烏孜別克族 1,2370   50 門巴族 8923   51 鄂倫春族 8196   52 獨龍族 7426   53 塔塔爾族4890   54 赫哲族 4640   55 高山族 4461 (16個族群)   56 珞巴族 2965   57 未識別民族 74萬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917.htm

五十六個民族的資料

中華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

1 、阿昌族: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佈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佈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佈在雲南,人口8.2萬餘,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佈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繡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文字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誌,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佈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佈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佈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佈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佈在臺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佈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米糰,地戲

18、哈尼族:分佈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佈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繡

20、漢 族:分佈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佈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佈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佈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餘下全文>>

中國的民族資料

苗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雲南的苗族多數居住在文山、紅河和昭通地區。人口: 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據考證,遠古時代的"盤瓠"部落,即為苗族的先民。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苗族婦女的衣著美觀、大方,大襟上衣繡有花飾圖案,下身穿百褶裙,猶如開屏的孔雀尾,非常富有民族特色。苗族婦女的服飾是苗族人民智慧譁結晶。苗族婦女擅長紡織、刺繡、蠟染、工藝精湛,深得國內外讚譽,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有自然崇拜、祭祖習俗,部份人信仰大主教和基督教。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曆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除此之外,苗族也過漢族的春節等節日。

收集和方向有關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揹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檢視曆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德昂族的資料?
所有關於白羊座的資料?
關於天平座的資料?
關於天秤座的資料?
關於天秤座的資料圖片?
關於二星座的資料?
關於百家姓的資料?
關於獅子座的資料?
有關於射手座的資料?
關於金牛座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