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曹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5日

姓氏“曹”的來源

中華姓氏 曹姓來源及排名(31) 2007年04月25日全國戶籍人口統計結果:曹姓在我國姓氏排名第30位。曹姓來源:

一、賜受曹官 以官為氏。在大禹治水時,陸終第五子(另說為第六子)安正逢其時,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賜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為牢,看押奴隸的官。這是曹姓得姓之始。二、受封曹國以國為氏。出自顓頊帝的後裔。相傳顓頊帝有曾孫叫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嬇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國。周時,武王改封曹安的後裔曹挾於邾國(今山東省曲阜東南)。戰國時,邾國被楚宣王所滅。之後,邾人有的以國為氏,改為朱氏;有的仍以曹為氏,是為曹氏。三、出自姬姓。相傳周武王克商後,為了鞏固周王朝的政權,便實行大分封,在封商舊臣曹挾於邾的同時,把自己的弟弟振鐸封於曹邑,為曹伯,建曹國,稱為曹叔振鐸。故地在今山東省菏澤、定陶、曹縣一帶,都於陶丘(今山東省曹縣)。公元前487年為宋景公所滅,振鐸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曹振鋒即為曹姓的受姓始祖。 四、他姓改作曹姓。後漢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後改姓曹,是為安徽曹氏。 五、少數民族曹姓

贊助廣告

1)匈奴族曹姓。是投降漢人的匈奴族。

2)滿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鄂託氏,後改為曹氏。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鎮江人。曹。春林,法庫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裡鷹,原為民勤漢人。 4)藏族曹氏。大通縣大通川土千總戶曹通溫布,番族,以曹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職。

5)瑤族曹姓。泰國德伊兌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元末大亂,又遷貴州,再轉遷泰國北部山區。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隴川縣芒東寨經師。曹秉薄,原為漢人,明洪武二年遷騰越,又到綺羅、羅文衝關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為阿昌族。  7)布朗族曹姓。勐臘縣倚邦土千總曹當齋,清雍正七年(1729年)從徵普思逆夷,殺賊有功,給土千總。 得姓始祖:  曹振鐸。顓頊的後代曹安最初被封在曹(今山東定陶縣西南)。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後,把他的弟弟振鐸封在了曹,而把曹安的後代改封在邾國(今山東曲阜東南)。振鐸在他的封地曹建立了曹國,定都於陶丘。曹振鐸建立的曹國於公元前四八七年為宋景公所滅,其後代子孫便以國為氏,稱為曹姓。曹振鐸也就被視為曹姓始祖。歷史名人:曹 劌:春秋時期魯國名將,在齊魯會柯(今山東陽谷東)時,他挾持齊君訂立盟約,收回魯國失地。在齊魯長勺之戰中,他出謀劃策,智取了戰爭的勝利果實。曹 參:江蘇沛縣人,秦末隨劉邦起義,後官至丞相,被封為平陽侯。因其“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故有“蕭規曹隨”之稱。曹 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東漢末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後統一北方。死後被其子(魏文帝)追尊為魏武帝。曹 丕: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建立者,曹操之子。他還被尊為當時文壇領袖,精於詩歌創作,其代表作為《燕歌行》,另著有《典論·論文》一書。曹 植:三國時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以詩文著稱於世,他的《七步詩》時至今日仍廣為流傳。曹不興:吳興(今屬浙江)人,三國時東吳著名畫家,擅畫人物、佛像,時人稱其作品為:“曹家樣”。曹 彬: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大將,歷任都監、樞密使等職。曹端:河南澠池人,明代著名學者。曹 頂:通州(今江蘇南通)人,明代抗倭英雄。曹 寅:清代文學家,曹雪芹之祖父,作品有《楝亭詩鈔》、《續琵琶記》等,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淮鹽漕監察御史。曹雪芹:祖籍河北豐潤縣,後遷居遼寧瀋陽,清代大文豪,其所著《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曹廷傑:......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姓氏的由來 “曹”是怎麼來的?

一、 姓氏源流

根據《元和姓篡》的記載,中國的曹姓,最初是顓頊嬴姓的後代。綜合各種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

起於黃帝姬姓的後代。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鐸被封於曹,建都陶丘,成為始封之君,也就成為曹氏的始祖。

由邾姓改姓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聯絡起來。這是因為朱姓源於周時的邾國,而邾國本來是曹姓所建。顓頊帝的玄孫陸終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國。古代邾國貴族一直以國為氏。後來邾被為楚所滅,安的子孫,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則改姓曹。這兩支曹姓子孫都發源於山東省境內,所以,早期的中國曹姓人都來自山東。

古代曹國人來中國後以曹為姓。古代的曹國,大約在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的北方和東北方一帶。《北史》、《隋書》等書記為昭武諸國之一。當時,有曹國人來中國,有的以曹為姓,傳之後世。

二、 遷徙分佈

早期的曹氏誕生於山東,長期在山東居住和繁衍。至於遷徙山西、陝西、河北、安徽等地,則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三國以後,原本單純的曹姓混亂了,不但被曹操冒姓,還有被康國之後冒姓的記錄。

漢時,曹姓已經廣佈於北方及安徽等地。這是曹姓一個非常重要的繁衍時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規模南遷江南。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為躲避黃巢起義,舉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轉入閩,遷居漳州一帶。後在福建南部也出現曹氏蹤跡,都是這次南遷的曹之後代長期繁衍、播遷的結果。

福建南部的這些曹氏族人,後來又遷居臺灣。現在,臺灣的南投、彰化和臺北三縣是曹姓最多的地區。

宋代以後,曹姓已經廣佈於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了。

三、 郡望堂號 【堂號】

"清靖堂",又稱"無為堂":西漢曹參,在蕭何死了以後,繼蕭何為宰相。他一本蕭何時的辦法,所謂"蕭規曹隨"。"省刑法,薄稅斂,無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頌他說:"載以清靖,民以寧一"。

【堂號】

曹姓的郡望主要有譙郡、彭城郡、鉅野縣等。

譙郡是東漢末年從沛郡分出的。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的靈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間的地方。

彭城郡是西漢時設定的,東漢時改為彭城國。大約在今天的山東微山縣,江蘇徐州市、沛縣東南部。

晉時設定了高平郡,在今天的山東獨山湖、金鄉、鉅野、鄒縣之間的地方。後來有多次變遷。 漢時設定了鉅野縣,在今天的山東西南部、萬福河北岸。

四、 家乘譜牒 cn.netor.com/...&name=曹

五、 歷史名人

曹姓名人,較早的要數春秋時期的曹劌了。魯莊公的時候,齊攻打魯,他求見莊公,隨莊公戰於長勺,利用齊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時機,叫莊公鳴鼓進攻,結果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大勝。

還有漢初大臣曹參。早年追隨劉邦,漢朝建立後,他被封為平陽侯,曾任宰相九年。協助高祖平定陳顓、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叛亂。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國時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是個被歷史誤會、被《三國演義》醜化的人物。有人說他原本姓是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寵宦官曹騰的養子,於是改姓為曹了。建安元年,他統一了中國北部。其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植,......餘下全文>>

“曹”的姓氏怎麼來的?

【源】 ①顓頊玄孫陸終之後封於曹(故城在今山東曹縣西北70裡),其後因以為氏(17,62)。又說:陸終第六子安為曹姓,裔暢曹挾,周武王封之於邾,其地魯國鄒縣。十四代孫邾文公遷於繹,至戰國時滅於楚,封其君為鉅鹿侯,子孫復為曹姓(7,9,11,21,60)。②周成王封母弟,即文王第六子叔振鐸於曹(故城在今山東定陶西北4裡),春秋時滅於宋,後因以為氏(9,11,12,17)。③幷州曹姓。出自匈奴(70,242)。④東漢大司農大鴻臚曹蒿,本姓夏侯,冒姓曹,見《晉書》(60,62)。⑤康國支庶分王有曹國,即以曹為氏(60,70)。隋時康國在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唐時統稱昭武九姓。⑥金時女真人奧屯氏,漢姓曰曹(71)。⑦西夏人姓(95)。⑧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23)。清滿洲八旗姓索佳氏、索綽絡氏、鄂託氏等後均有改為曹姓者(180,181)。今滿族姓(344)。⑨清高麗人姓,世居建常(23,260)。今朝鮮族姓。⑩明、清時雲南普洱府思茅廳倚邦(在今猛臘北)土千總曹氏,系布朗族(253)。⑪拉祜族黑苦聰人勞朝氏,漢姓為曹(134)。⑫普米族本牙海氏,漢姓為曹(145)。⑬僳僳族施饒時氏族,漢姓為曹(150)。⑭彝(130,380)、阿昌(142)、哈尼(137)、蒙古(344)、納西(152)、回(173、344)、甘肅白馬人(188)、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譙國、彭城、高平、鉅鹿(17,21,60),譙郡(418)。【布】 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5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50個姓之一。尤為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曹姓約佔全國漢族曹姓人口46%。【人】 曹沫,春秋時魯將(21)。《中華姓氏大辭典》

“曹”字的由來

關於曹姓的起源,歷代史書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廣韻》:“顓頊玄孫陸終之子安,是為曹姓。”

《元和姓纂》:“顓頊元孫陸終第五子安為曹氏。至曹挾,周武王封之於邾,為楚所滅,遂復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鋒,封曹,亦為曹氏。因宋所滅,子孫以為氏。”

《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曹氏,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為宋景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隋書》:“康國支庶分王有曹國,即以曹為氏。”

可以看出,曹姓淵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顓頊帝蠃姓的後代。 黃帝姬姓的後代。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鐸開創曹氏,為黃帝姬姓嫡系的後裔,與黃帝世系關係密切。公元前11世紀,叔振鐸被封於曹,建都陶丘(今山東定陶西南),成為始封之君,也成為曹氏的始祖。

由邾姓改姓為曹。朱姓源於周時的邾國,而邾國本是曹姓所建。顓頊帝的元孫陸終生有6子,其中第5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在今湖北黃風縣)。古之邾國的貴族一直以國為氏。邾國後為楚國所滅後,安之子孫,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則複姓為曹。

古代曹國人入居中土之後,以曹為姓。古之曹國,故址在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的北方和東北方一帶。古代曹國在史書上頗有記載,在歷史上,一度是唐王朝的藩地。《北史》、《隋書》、《新唐書·西域列傳》將其記為昭武諸國之一。出於對中士文明的景仰,古曹國中先後有數萬人通過新疆南北麓、阿勒泰一線的古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定居之後,就以曹為姓。

曹姓氏的內涵及演變

曹姓,魏朝國姓,源自西周王族支系,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6。曹姓在中國的來源眾多,主要有:黃帝時代,《史記》說其起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是屬於以圖騰崇拜為姓的姓氏。據史籍《史記·十·楚世家》的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一支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受封於曹(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一帶),建立曹國,後為宋國所滅,子孫便以國為氏。 一支出自中亞昭武九姓的曹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東北一帶)。一般認為,其中出自姬姓的曹氏是最重要的來源,曹叔振鐸亦被認為是曹姓始祖。 除漢族以外,此姓氏在韓國亦有分佈。

姓氏"朱"的來歷

朱姓起源參考之一

歷史來源

一 ; 出自「曹」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雲 。周武王封曹挾於邾國 (金山東鄒縣 )。後被楚宣王所滅,其遺族以原國名去邑為「朱」氏。

二 ;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鮮卑姓「渴燭渾」氏,「朱可渾」氏,於北魏孝文帝時南遷洛陽,改為漢字單姓「朱」氏。

家族名人

朱亥 人名。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魏人,以屠為業。時秦圍趙邯鄲,魏遣晉鄙率軍救趙,因懼秦兵,便留軍於鄴,逗留觀望。魏公子無忌得侯嬴獻計盜得兵符,侯嬴又薦朱亥與之同行。至魏營,晉鄙疑信陵君有詐,朱亥即出袖中鐵椎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破秦師,遂解邯鄲之圍。

朱士行 生卒年不詳。三國魏穎川(今河南省禹縣)人。因感當時所譯的般若經文句艱澀,難以理解,決定西行求法,是中國最早西行求法的僧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庵、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曾講學於建陽考亭,因號考亭,晚築草堂於雲谷山,又號雲谷老人。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徽國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編次著述之書甚多,所注四書,明清科舉奉為程準。

朱元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紹興人。北京大學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曾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一生致力於文學的創作與研究,長於散文。著有背影、經典常談、詩言志辨等。

朱鎔基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任總理

地望分佈:安徽沛郡,安徽丹陽,安徽永城,江蘇吳郡,浙江錢塘,河南太康,江蘇丹徒,河南河南郡 ( 今洛陽 )。

朱姓起源參考之二

朱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四大姓,人口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臺灣排名第三十二。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挾,是古帝顓項的後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國。因為邾國比較弱小,就依附於強大的魯國。到戰國時期,邾國被楚國滅掉,邾國的王室成員逃到沛,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來又把“邾”的右半邊去掉,就成了朱姓。 發展和演變:朱姓也有另外一個起源,是說帝舜時有一個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孫也以朱為姓。雖然這一支的時間比較早,但朱虎的後代卻沒有資料可以查證。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縣,丹陽,吳郡,錢塘,譙郡,義陽,太康,洛陽,長沙,南康,吉安,建陽,廬陵等。朱姓名人,尚有朱子清、朱子謙等。

曹操原來姓曹嗎?

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中的一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姓曹本來應該是什麼民族?

曹姓是中國傳統的一個姓氏,百家姓中排第26。

關於來源有六種。 起源一:賜受曹官 以官為氏 起源二:受封曹國 以國為氏 起源三:出自姬姓。 起源四:曹姓黃帝后裔 起源五:古曹國人 起源六:少數民族漢姓

泰安市祝陽鎮曹姓氏由來

需要諮詢當地縣誌啊或者別的渠道

相關問題答案
姓氏曹的由來?
姓氏謝的由來?
姓氏蘇的由來?
姓氏胡的由來?
姓氏劉的由來?
姓氏趙的由來?
姓氏羅的由來?
姓氏徐的由來?
姓氏孫的由來?
姓氏陶的由來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