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9月18日

臘八節有什麼傳說和習俗?

臘八節起源 傳說一:相傳,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有個淨飯王,他有個兒子叫喬答摩·悉達多,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發覺社會生活徒勞無益,並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為不滿,於是,在他29歲那年,合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學練瑜珈,苦行6年,大約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也即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據說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佛教傳入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傳說二:關於臘八粥的來歷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其實,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穀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青紅絲等。 按照中國農曆,每年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而臘月初八日又被稱為“臘八節”。 “臘”,《說文解字》稱“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可見“臘”本是古代的一種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的祭祀活動。《風俗通》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於祭祀,可謂取之有道,用之當時。 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於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代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明確記載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於是,臘八這天便成為臘月裡重要的一個節日了。

贊助廣告

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處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粥的起源及傳說故事有哪些

,來一起了解下吧。 臘八粥的傳說有哪些?傳說一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臘八粥的傳說有哪些?傳說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晒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贊助廣告

講一個有關臘八節的傳說50字

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 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於日成為佛教的盛大節日。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有什麼樣的習俗?

“臘八節”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臘八也就是陰曆的十二初八,十二月中國人俗稱臘月,所以,也就有了臘八一說,那麼“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呢?有什麼樣的傳說呢?臘八節應該吃什麼呢?有什麼習俗呢?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據印度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出家修道,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他已經飢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復了體力。然後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汙垢,最後在菩提樹下靜思七日七夜,終於覺悟成佛。於是佛教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並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俗便從寺院擴充套件到民間。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時期,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會,還要煮七實五味粥供佛並贈施主。是日民間各家亦將果子雜料煮粥而食。明朝時,皇帝在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賞賜宮內煮的臘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講究。到了清朝,這一風俗更為盛行,不僅家家煮臘八粥,而且有錢人家還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蟲來裝點粥面,相互贈送。清朝慣例,自乾隆年間開始,皇帝賜給文武百官的臘八粥,都是在雍和宮煮成的。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約兩米、深一米半的大銅鍋,是專為煮粥用的。當年雍和宮總共要煮六鍋臘八粥:前三鍋供佛和獻給皇家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所以粥料特別精美,還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鍋是送給百官及眾喇嘛吃的。第六鍋是施捨給老百姓的,質量自然就差多了。據說這口熬粥的大銅鍋現在還儲存在雍和宮前院的西鼓樓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現在的臘八節只有喝臘八粥和泡臘八蒜二種習俗了,當然也許有的地方還有特有的習俗。

臘八節是指農曆臘月初八的特定日子。臘八節起源於古代的“臘祭”,到南北朝時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的這天稱為“臘日”。到南北朝時期,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種,”臘祭“才被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當時還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後來相傳,臘月初八是釋迦摩尼得到之日,僧侶用穀米和乾果做粥供佛,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臘八粥的傳說有很多版本,除了佛教的之外,還有一個民間的傳說,有一戶人家平常不懂節儉,到了年底家裡一無所有,天氣又冷,俗語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沒有辦法只好亂翻亂找,從犄角旮旯等處找出來各種雜糧雜豆,數量又不多,只好將其熬成粥,同時也知道了勤儉的好處和浪費的壞處,從此就勤儉持家併發達起來,為了讓自己記住這個教訓,每年的臘月初八這天,他都用各種雜糧熬粥度過這一天,親戚朋友很奇怪,問你很富有為什麼還要喝這個呢,他就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他們聽,大家很受教育,一起喝粥,一喝味道還不錯,於是紛紛仿效,因為是臘月初八這天熬的粥,所以習慣的稱之為臘八粥。現在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在粥裡添加了很多的東西,像栗子、桂圓、核桃、大棗等等,使之成為了一種民俗食品,即好吃又有保健作用。但是原意是讓我們勤儉節約的。 現在我們依然不要忘記節約喲。

臘八蒜就是米醋泡蒜,蒜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水分逐漸沒有了,蒜已經乾癟了,不好吃了,經過用醋浸泡以後,蒜的顏色變綠了,很好看,醋有辣味,蒜有醋香,很是可口,於是這個改善癟蒜口味的方法就流傳下來了。天熱是不可以泡蒜的,會爛掉的,只有天氣冷的才可以。

關於臘八節的由來概括一百字

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

相關問題答案
臘八節的傳說?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鬼節的傳說?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的農曆時間?
簡單的臘八節的古詩?
關於臘八節的古詩名句?
關於臘八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傳說和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簡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