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姓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9月18日

從古至今姓紀的名人有哪些??

紀 瞻:(公元253~324年),字思遠,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晉朝大臣。

紀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神箭手。

紀 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關文鎮扶龍村人,著名秦末漢初將領。

紀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紀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紀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紀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詩人。

紀 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園,號悟軒,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大臣。

紀 昀:(公元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雲石,紀昭之弟,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學者、文學家。

贊助廣告

紀玉良:(公元1917~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著名當代京劇老生演員。

紀登奎:(公元1923~1988年),山西武鄉人。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亭榭:(公元1914~今),黑龍江東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紀惟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臺灣省海軍第二撫六戰隊戰隊長。

紀 政:(公元1944~今),女,臺灣新竹人。著名臺灣運動員。

紀姓的歷史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餘,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燬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臺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紀筱襄:明孝宗生母。諡曰恭恪莊僖淑妃,後諡曰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紀 政:簡介見下面近代名人處。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來又和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臺。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的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紀登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紀兆全:原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江蘇邳州市大胡樓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員.紀榮旭: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東趙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參加抗日戰爭,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編入新四軍,任排長、指導員等職,後來擔任新四軍《江淮畫報》記者,解放戰爭時參加渡江戰役。革命勝利後任青島警備區保衛科長、濟南軍區軍事檢察院院長。1964年才轉業到山東省無線電廠任黨委書記。1990年12月去世。紀亭榭少將紀亭榭(1914-—2009.12.7),黑龍江省東寧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1總隊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割槽參謀長,第1軍分割槽3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隊大隊長,張家口軍警聯合處處長兼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第6軍分割槽司令員兼武裝部部長,晉察冀軍區獨立旅旅長,華北軍區直屬第209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以及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才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贊助廣告

...餘下全文>>

紀姓的近現代名人

生於1921年,卒於1993年,中國著名農業科學家,高階農藝師.中國首創塑料薄膜育種及種植專家.棉花專家.西安農學會會長,首屆西安農科所所長,西安農技站站長. 中國著名作曲家、教授、學者、國家一級作曲,收藏家、文物鑑賞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男,漢族,1949年7月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創作委員會主任、西安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國文物學會理事、中國文物集藏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慈善協會常務理事.發表和上演的音樂作品近千首(部),創作了十餘部大型舞劇及歌舞劇.如大型舞劇“秦俑魂”、“王貴與李香香”、“西廂記”、“玫瑰園”、“拇指姑娘”、“娘啊娘”、“灰姑娘”、“陝北娃娃”等等,分別獲得國家文化部、廣電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等國家級音樂創作一等獎。為近100部電影及電視劇作曲並作詞,如電影“情感遊戲”、“風流小站”、“女人的選擇”、“情與罪”、“鳳凰涅盤”、“死囚的婚禮”、“夢想通道”等;電視劇“黃金緝私隊”、“幸福衚衕”、“歲月不流逝”、“三言二拍”、“小草”、“鏡花緣”、“大商場”等。聲樂作品的代表作為“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此歌在全國產生過極大的影響,凡五、六十年代及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一定是會演唱這一首經典老歌的。其中大型舞劇“秦俑魂”入選“新中國藝術精品光碟”。其他十餘部大型舞劇及歌舞劇作品中,有多部應邀赴美、英、意、法、荷、比、俄、日、韓等十幾個國家演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創作的合唱歌曲“毛主席,我們永遠懷念您”,也在全國產生過極其重要影響。此歌是毛主席念堂奠基儀式上,政府指定播放的兩首歌曲之一(另一首是歌曲“東方紅”);“毛主席,我們永遠懷念您”是唯一的創作歌曲。 其共發表和上演的歌曲600餘首,多首獲得國家文化部,廣電部,及中國音樂家協會等歌曲創作一等獎。出版和發行了200多首歌曲作品的唱片、磁帶,cd、vcd、dvd光碟。同時,有幾十部器樂作品獲獎。除專業作曲外,還致力於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發表了數十萬字的美學論文、隨筆、散文及有關文物鑑賞類的文章,擔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及中國《收藏》、《收藏界》雜誌特邀撰稿人。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人民日報》、《北京晚報》、《中國民航》、《中國音樂報》等報刊對其進行過專題報道。同時,名字及成就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名家》多部辭書。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幷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餘下全文>>

中國有多少人姓紀

一、姓氏源流

紀(Jǐ)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西周初年,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在今山東i省壽光縣東南),建立了紀國,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紀。

2、1、上古有紀族,伏羲氏之臣有紀侗,即其族。舜未為帝時,有師名紀後,也是古紀族後人。

二、遷徙分佈

紀在大陸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臺灣是第七十一大姓。紀姓是炎帝的後代,傳說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臺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為姓,以做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臺灣遷移,逐漸發展成為大姓。

三、歷史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餘,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燬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臺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

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紀 政:女,臺灣新竹人。在竹南中學時,首次代表原校參加運動會,奪得跳高金牌。高二時,以體育成績特優,獲“教育部”准許出國深造。1963年赴美,1973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工藝大學,獲體育學士學位。1974-1975年任美國加州瑞德蘭大學男子、女子田徑教練兼女子體育組主任。1976年返臺,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總幹事。1980年當選“立法委員”。1983年再次當選“立法委員”,並任啟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紀政在1970年6-7月間,先後6次破、1次平短跑世界紀錄,被譽為“東方羚羊”。.

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

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丹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又與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臺。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

紀登奎:......餘下全文>>

請寫出兩個姓紀的名人

“孤兒之父”紀君祥

紀姓中除了生性幽默詼諧,處世圓達的紀曉嵐,還有一位元朝時期的戲曲名家紀君祥,傳說著名的《趙氏孤兒》等劇作,就出自於他之手。《趙氏孤兒》被稱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其內容主要採自《左傳》、《史記-趙世家》和劉向《新序-節士》、《說苑?復思》等書,作者作了提煉、改造和虛構。《趙氏孤兒》在戲劇發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有不少劇種改編上演。到了18、19世紀,更有英、法等多種譯本,登上歐洲戲劇舞臺,受到世界注目。

“夢筆生花”紀少瑜

紀姓的文人還有許多,在《南史—紀少瑜傳》中有一個典故,叫“夢筆生花”。主人公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比現在韓寒不差,他自幼就專攻《六經》,善於談吐,估計能和李敖對上一對,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學士。相傳他年幼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紀少瑜夢醒後,在枕邊果然發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才大有長進,終成大家。雖然這個典故編的很離譜,但這也說明他的用功程度,連做夢都在想著文章。“夢筆生花”也寫作“夢筆”,用作表示才思日進。張孝祥的《鷓鴣天》就用到:“憶昔彤庭望日華,匆匆枯筆夢生花。”

關於紀姓的歷史和現代的研究報告

紀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2位。作為姓氏的“紀”讀音應為“jǐ”。紀[紀,讀音作j(ㄐㄧˋ)] 紀的五筆:XN紀(jǐ)姓源出有:源流一源於姜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屬於以國名為氏。紀姓歷史名人

紀 瞻:(公元253~324年),字思遠,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晉朝大臣。

紀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神箭手。

紀 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關文鎮扶龍村人,著名秦末漢初將領。

紀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紀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紀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紀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詩人。

紀 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園,號悟軒,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大臣。

紀 昀:(公元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雲石,紀昭之弟,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學者、文學家。

紀玉良:(公元1917~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著名當代京劇老生演員。

紀登奎:(公元1923~1988年),山西武鄉人。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亭榭:(公元1914~今),黑龍江東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紀惟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臺灣省海軍第二五六戰隊戰隊長。

紀 政:(公元1944~今),女,臺灣新竹人。著名臺灣運動員。

彬縣歷史上姓紀的名人

歷史有大名的彬縣人,只有馮暉和張舜民。並沒有姓紀的。

歷史上姓紀的:

《列子·湯問》的作者紀昌

劉邦大將紀信

明孝宗生母紀筱襄

紀昀

紀青女

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紀玉良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

紀兆全

紀榮旭

紀亭榭少將

看《三國》說漢字之“紀”姓怎麼讀

2010年的熒屏上,《三國》無疑是一部備受關注並且飽受爭議的電視劇。筆者在最後的人員滾動清單中意外地發現了“字幕校對”和“字幕編輯”兩個職能,並且分別有兩個人的名字,足見劇組對字幕文字的重視。筆者創辦的“晉京民語言文字工作室”專注於影視作品的字幕製作,我們承擔了不少電視劇的字幕編校工作,但卻很少有劇組給我們這樣的待遇,看到《三國》劇組如此重視,真讓人羨慕。雖然《三國》在語言文字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仍然有不少問題,除了字幕文字存在一些嚴重差錯外,演員對一些漢字的誤讀同樣很嚴重。筆者計劃寫一個名為《看〈三國〉說漢字》的系列文章,挑一些重點的語言文字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希望能夠得到方家的斧正。

本文中筆者要說的是“紀”字。根據相關辭書中的記載,“紀”字在不當姓氏字使用的時候,都讀jì(既)音,它有幾個常見義項,在此簡單陳述:(1)絲的頭緒,如絲縷有紀;(2)法度、規矩等,如紀律、違法亂紀、遵紀守法、風紀、法紀、軍紀、違紀等;(3)記年代的方式,如一紀(古代指十二年)、世紀(一百年)等;(4)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三級,紀以下為“世”,紀以上為“代”;(5)記載,如紀年、紀元、紀行(xíng)、紀實、紀念、紀傳(zhuàn )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紀”是帝王本紀,“傳”是其他人物的列傳)、紀事本末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重要事件為綱,將一段歷史完整地記載下來)等。

當姓氏字使用的時候,“紀”字就應該也必須讀jǐ(己)音。包括《辭海》、《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在內的辭書對此都註釋得清楚、明白,只有新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展現了羞答答的媚俗一面,在“姓”的後面打了個括號,裡面寫道:“近年也有讀jì的”。這裡所說的“近年也有”恐怕是那些本身不姓“紀”的人的誤讀所導致的習非成是(亦有寫作積非成是)的又一個文明“杯具”。這就像《皇帝的新裝》中所描繪的景象,也許直到那個說真話的小男孩出現了,人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在《三國》劇中,姓“紀”的人其實並不出名,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只是短暫地露了幾次臉,要不是呂布“轅門射戟”那段戲,恐怕他全部的出場時間加起來也不會湊足一分鐘!但是,劇中包括紀靈(陳福生飾)自己在內,演員們但凡說到紀靈這個人名的時候,都無一例外地誤讀成jì靈,真是欺負天下沒有真正姓“紀”的人了。不過話又得說回來,“紀”姓在中國的確屬於小姓,筆者至今未曾真正遇到過一個“紀”姓的人。

關於“紀”姓的起源,有一種說法認為紀姓是炎帝的後代,傳說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臺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為姓,以為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臺灣遷移並在臺灣地區逐漸發展成進入前一百位的大姓。

要說對“紀”字誤讀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最惡劣的影視作品,應首推由張鐵林、張國立和王剛等人主演的系列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該劇迄今已經制作並播出四部,累計不下百集。作為劇中主要人物之一的“紀曉嵐”在所有人的嘴裡都是姓jì,這不能不說是這部反映歷史文化名人的電視劇中最沒有文化的一大敗筆。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紀連海老師堪稱當代“紀”姓裡面的知名人物,《百家講壇》讓紀老師幾乎在一夜之間名揚大江南北。可惜的是,似乎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要糾正一下自己的姓氏字讀音問題,實在是一大缺憾。家父在文革期間被下放京郊順義,後曾在楊鎮中學做過語文教師。據他說,在那裡他在一生中唯一一次遇到了一個“紀”姓的人,當時那人是教導主任。家父曾經私......餘下全文>>

哪位知道紀氏具體世系是什麼?

其一,是說其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面的記載,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得天下之後,曾經廣封諸侯,紀姓的始祖,由於是炎帝后裔的緣故,曾被封到紀這個地方(大概的地理位置在山東壽光縣東南方),並建立了紀國。直到春秋時期,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的王族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紀念之,並世代相傳,於是,中國出現了紀姓。而在中國的南方各地,紀姓人家也不少,比如紀清遠先生的這一支紀姓,原來就生活在南方。

紀曉嵐六世孫紀清遠現就住在紀曉嵐的故居遺址處(北京珠市口西大街路北虎坊橋,現在該處為一家著名老字號餐館——晉陽飯莊,它所烹製的山西風味菜餚和香酥鴨乃是京城有名的吃食),紀老對筆者講述的紀姓起源似乎更有深味:“我姓紀,紀字在姓氏發音是己,但現在念慣了呢,一般都念紀,因為一般比較順口。紀氏來歷,我查了有關資料,我們的始祖是比干公的兒子,文堅公,比干公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被周文王賜了一個姓,當時見面以後,見到他左手有一個“糹”字,右手有一個“己”字,掌紋像一個“己”字,合在一起是個紀字,後來以這個為由,就賜他紀姓,那麼以後祖祖代代就以紀氏為姓。”紀清遠先生這種關於紀氏得姓的解釋帶有一些傳奇性的色彩,他手上的這本《九龍紀氏總譜》,是紀清遠先生在臺灣的一位本家紀兆連先生多年來整理有關史料後寫出的,其中記載了有關紀氏先祖的起源、播遷,紀氏賢人等等,前年,專程從臺灣託人來大陸轉送給紀清遠先生,這麼看來,還是有點說頭。

第三個說法則是根據“伏羲氏之臣有紀侗”這段古文所示,在上古,曾有一個紀族,其發展的源頭是最早的先輩曾是伏羲的一位臣子,姓氏為紀,族人就隨先祖延續而來,但讓筆者來看,其真實度與可信度還有待檢驗。

剛說到在齊國滅了紀國之後,因為紀國的皇族公卿都流落到山東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帶,並隨著族群逐漸西遷至甘肅,最遠的曾達青海一帶,後來出現的天水、高陽、平陽都曾是顯赫一時的望族。天水古時稱秦州,其“天水”之名據說當地有大湖,因其水面無論是冬或夏都沒見增減,當地人就改稱天水,“無根無流,非人間之水,只因天上而來”之意。在《秦州志》中就有“城前有湖,冬夏無增減,天水取名由此湖也”。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時,在天水設定隴西郡、北地郡,後人稱此望族即為天水望。今天的天水仍舊是名勝要地,麥積山上的石像仍然吸引著眾多遊人前往。

東漢桓帝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設立首府,並首稱高陽國,舊時稱作博陸,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紀氏族群在當地分佈眾多,也曾名望一時。《列子-湯問》中寫到“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說當時出現了一位以善射而聞名的紀昌。

紀姓的堂號有高陽、思、谷治、萃渙,此處的高陽原是黃帝孫子顓頊的名字(順序是黃帝→昌意→高陽),漢朝時設有兩個高陽縣,一屬幽州涿郡,二屬徐州琅邪郡。晉武帝泰始元(265年)立高陽為郡國,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後三個堂號現在已經無據可查。

名人縱覽

“袖裡藏春”紀曉嵐

作為紀紀曉嵐自幼聰明伶俐,有好事者稱其為“神童”,在他九歲那年到縣裡參加童子試(有點像現在的奧數競賽),入考場前,他正拿著一截樹枝和幾個相識的考生玩耍。看到擔任主考的教諭(就是如今的教學先生)來了,紀曉嵐急忙把樹枝藏在袖筒裡,恭恭敬敬地向教諭大人問好。教諭看著這個小頑童如此有禮貌,便想考考他。於是把紀曉嵐叫到身邊,出了一聯“小童子暗藏春色”,讓他來對下聯,紀曉嵐略加思索,搖頭唸到:“老宗師明察秋毫”。教諭聽了含笑點頭,沒想到他對得如此川整巧妙,不禁連連稱讚。

從其後來在乾隆六下江南多次在其身旁陪伴的情況來看,紀曉嵐可謂官運亨通。但由於是漢官與身為滿族......餘下全文>>

紀氏姓是什麼時候起源的

紀姓起源參考之一

「紀」源出:

以國為氏,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西周初年,相傳炎帝的後代受封於紀國(今山東省壽光縣紀臺縣). 春秋時, 紀國被齊國所滅, 其後以國名"紀"為氏。

家族名人

紀鈞(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清名臣、目錄學家及文學家。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乾隆間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並主持寫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卒諡文達。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

紀信 楚漢相爭時,劉邦部將,在一次楚漢交鋒中,為掩護劉邦逃跑,假扮劉邦,後來被項羽生擒斬首。

地望分佈:山東臨汾縣 河北高陽郡。

紀姓起源參考之二

紀在大陸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臺灣是第七十一大姓。紀姓是炎帝的後代,傳說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臺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為姓,以做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臺灣遷移,逐漸發展成為大姓。

相關問題答案
紀姓名人?
姓紀的名人?
藍姓名人?
歷史上張姓名人?
歷史上韓姓名人?
金姓名人?
季姓名人?
歷史上劉姓名人?
吳姓名人大全?
歷史上的蔣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