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壽麵是指啥生肖?
海豐人的習俗是什麼
節日活動簡介:
資料來源:《同治海豐縣志》、海豐科技網、數字汕尾
一.春節
俗稱「老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神,然後掃塵、置辦年貨、做年糕等。年糕,大多地區炊甜果、發果、松果,小漠、鵝埠等地做水餈。
除夕,俗稱「三十冥」。是日家家戶戶貼對聯,更年畫,有的還置放柑桔、鮮花,下午備祭品祭拜天地、祖宗,晚上闔家圍爐團聚。晚飯後,家中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在大湖等地老人還要給小孩「續須」。交子時,便開啟大門,說聲「開門大吉」,燃爆竹,謂「放開門炮」。赤坑還有於除夕晚八、九時放「安更炮」的習俗,以示一年來平安順利。放開門炮後,大多地方還要到神廟爭點「頭爐香」,以祈新的一年平安富貴。
正月初一,起早身,拜祖宗,穿新衣,並要吃素二餐、兩餐或三餐,各地不一。早飯後,親友往來;互相拜年,並帶幾對大柑等作為禮物。客人登門時,主人以糖果等甜食招待;以示圓滿甜蜜。如有小孩要賞給紅包。梅隴、後門等地,客人告辭時;主人以同樣的禮物回贈,謂「大桔(吉)來,大桔(吉)去」,表示互送吉祥。
初二至初五,到各地親戚家拜年,俗叫「相巡」,主人盛席款待客人。
初三(有的初五)客家地區是「送窮日」。人們把屋內汙穢雜物打掃乾淨,送到田野等處焚燒,同時燃上幾炷香,叩頭作揖,說幾句吉利話,以為可「窮去富來」。
春節期間,各地有舞虎獅、曲班走唱、猜謎、棋(球)類比賽等活動。
二.人日
正月初七古稱「人日」。是日要吃「七樣菜」,即用大菜、芹菜、蒜、蔥、韭菜、蘿蔔、春菜等,加上配料,放在一起煮。俗信吃此菜可拂邪氣,治百病,或謂可吉利得財。
三.拜天地
舊曆正月初九日俗謂「天地生」,家家戶戶清早點燈籠在門前,備辦粿品拜天公。傳說此事起於清朝初年,滿清異族入主中國,殺戮漢人,明崇禎君雖然敗亡,但崇弧極恨宦官司專權、王侯貪汙奢侈荒淫,愛民若赤,京城破敗之日題字宮壁雲:「朕為爾留倉庫,爾為朕留百姓;朕為爾留宮殿,爾為朕留太廟。自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殺百姓,殺孤一人可也。』」故此人民眷念亡君,存在反清復明之想,正月初九日是崇禎皇帝的誕生日,京都各地擺香案禮拜。清朝官吏查詢及此,百姓諱言,此日為天地生。這一天城鄉不宰牲畜,不除穢物,誠感天地好生之德。
四.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日,古稱上元,夜謂宵,故名。從正月初十起,一些地方便陸續「開燈」,「泡燈茶」互宴;大多地方在十三日才「開燈」,兒童做「菜頭燈」遊街,今燃放煙花已成為時尚。元宵夜,海城等地有遊行燈會等活動;欲求子者,則到河邊「拾燈」(現不傳),廟前「串燈腳」。十六夜,男女嬉遊,謂之「走百病」;未婚姑娘跑到菜園裡在大菜上坐一下,謂「坐大菜」,據說可選上好夫婿。
五.正月十九日
《同治海豐縣志》載:「十九日,俗傳天穿節。人家各煎糕餅,名「補天穿」。此風自唐已然,李青蓮有「一枚煎餅補天穿」之句。」
六.正月二十
正月二十日,在梅隴是繼春節之後的又一盛節。據傳清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這天,梅隴王堂竣工,梅隴圩遷新址。民間現有演戲、燈會、猜謎等活動,舊時還有「擎神」習俗。主人在這天盛饌宴請親朋戚友。汕尾、捷勝等地也有此日設宴款待親友的習俗。
七.清明節
時在陽曆4月5日前後。民間有掃墓習俗,稱「拜祖」或「掛帋」。《同治海豐縣志》載:『清明有事祖先,烝嘗多者,始祖傳下,無不遍祭。祭則置楮於墓,紅白滿山,曰「掛帋」。』民間掃墓分私祖、公祖兩種形式,祭拜時都要獻祭品或飯菜,焚紙錢,一些地方還要獻蚶殼。機關學校等於清明節前一、二天上烈......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