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閏年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農曆閏月是什麼意思

就是那年有倆個同一月數。比如某年是閏四月就是那年有兩個四月。但是農曆的四月有兩個不影響陰曆的月份,陰曆的月份還是照常算。。

農曆的閏月是什麼意思? 閏幾月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使用的農曆是從陰曆演變來的。陰曆是根據月相變化而創造出來的歷法,全年12個月的總天數是354.3672天,它同季節變化的週期——陽曆1年365.2422天)相差約11天。年復一年下去就會使陰曆不能正確反映季節的變化,有可能在大夏天過春節,使農事季節難於安排。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國就創造了一種帶有一定陽曆成分的陰曆———“陰陽合曆”,也就是農曆,又叫夏曆(夏朝開始的)。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上形成的,川個月就是1個“朔望月”,為了使時間完整、不要小數,規定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12個月,合計354天,同陽曆一年相差11天。因此,農曆每3年需要閏(增加)1個月,5年閏2個月,7年閏3個月,19年閏7個月,周而復始,有閏月的那一年就被稱為閏年。這種設定閏月的方法叫“19年7閏法”。農曆19年安插7個閏月,就能使農曆的寒暑變化與陽曆基本一致。

贊助廣告

閏年中具體閏幾月則是由24節氣決定的。24節氣是根據陽曆(太陽黃經)確定的,因此節氣在陽曆中比較固定,每個月固定有2個節氣;可是節氣在農曆中卻沒有固定的日期。24個節氣從立春數起,嚴格地說,逢單數的稱為“節氣”,逢雙數的稱為“中氣”,也就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又被稱為“中氣”。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合起來統稱為24節氣。我國從1645年(清代)起規定:農曆沒有“中氣”的月份為上個月的閏月。例如今年(狗年)農曆七月份後面那個月,就只有“白露”一個節氣,而沒有中氣“秋分”。因此,農曆七月份後面那個月就稱為“閏七月”。在沒有“中氣”的月份安插閏月,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19個迴歸年中共有228個“中氣”和235個朔望月,顯然,朔望月比中氣多7個。因此,有7個朔望月沒有“中氣”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閏月。

贊助廣告

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有可能。因此農事活動、農業年景與農曆閏幾月並無關係。

公曆的閏年和農曆的閏年有什麼不同

一、公曆農曆區別介紹:

1、陽曆又稱為太陽曆,公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目前通行世界的公曆,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一種陽曆。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而傳播於世界各地的.

農曆是我國的一種曆法,又稱夏曆、中歷、舊曆,俗稱陰曆。定月的方法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一個月,即朔望月週期,朔所在日為初一。朔望月長約29天半,所以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 一般外國人是不會使用農曆的,不過不排除有些亞洲國家受古代中國影響,如日韓.

2、陰曆全稱“太陰曆”或“純陰曆””農曆“。陰曆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陰曆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曆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二、公曆和農曆的主要特點:

1、陰曆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迴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藉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但是,由於陰曆與迴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曆”的陰曆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曆”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曆稱為“陽曆”,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曆”通俗地稱之為“陰曆”。

2、陽曆,亦稱公曆、太陽曆、新曆、西曆,也稱格里高利曆。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從這一年後,陽曆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裡·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曆”(舊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曆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曆”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曆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陰曆閏年是怎麼算的

現在所用的農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1970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曆"。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

我國農曆閏月的設定採用的是“19年7閏法”,即19年中含有7個閏月,平均2~3年出現一個閏月。設定閏月使農曆年有平年(354天左右)和閏年(384天左右)之分。有閏月的農曆年即農曆閏年,其長度超過陽曆一個迴歸年,反之,沒有閏月的農曆年即農曆平年,由於其長度短於陽曆一個迴歸年。

閏年數的農曆閏年

中國舊曆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平年比一回歸年少約11天。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執行週期即迴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曆曆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在加有閏月的那一年有13個月,歷年長度為384或385日,這一年也稱為閏年。如1984年鼠年的農曆中,有兩個十月,通常成為前十月和後十月(即閏月)。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公曆1982年至2042年與農曆閏年閏月對照表: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1984年11月23日閏十月小 甲子年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小丁卯年1990年6月23日閏五月小 庚午年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小 癸酉年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小 乙亥年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戊寅年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辛巳年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小 甲申年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小 丙戊年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小 己丑年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壬辰年2014年10月24日 閏九月小 甲午年2017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丁酉年2020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庚子年2023年3月22日 閏二月小 癸卯年2025年7月25日 閏六月小 己巳年2028年6月23日 閏五月小 戊申年2031年4月22日 閏三月小 辛亥年2033年8月25日 閏七月小 癸丑年2036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丙辰年2039年6月22日 閏五月小 己未年2042年3月22日 閏二月小 壬戊年四年一閏,閏年一般是366天,

閏月是什麼意思啊?

農曆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農曆所謂“閏”的說法,只有閏年和閏月稱謂,公曆也雞閏年的稱謂。

在公曆(格里曆)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於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裡,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閏年366天。 閏年的計算方法:公元紀年的年數可以被四整除,即為閏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如2000年是閏年,而1900年不是。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執行週期即迴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農曆中的閏年和閏月有什麼區別,怎麼算

一、閏年有“公曆”和“農曆”之分閏年在公曆和農曆中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討論的閏年,其實是公曆閏年。公曆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農曆有閏月的年份叫閏年。公曆閏年與農曆閏年兩者並不重合,如1995年、2001年農曆是閏年,公曆並不是閏年;而2000年,公曆是閏年,農曆並不是閏年。這裡有一個1982年—2042年的對照。二、公曆閏年的判定一般的常識是4年一閏,能被4整除的年即是閏年,其實這並不盡然。到底哪些年份是閏年?如何判斷閏年?在公曆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於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所餘下的時間約4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裡並且固定在二月,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通常的計算方法:公元紀年的年數可以被4整除,即為閏年;但是,被4整除的年份卻不一定就是閏年,如1700年、1900年,就不是閏年。世紀交替的年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如公元2000年是閏年,而公元1000年、3000年不是。這裡有一個閏年計算公式,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三、農曆閏月的推算農曆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但現在習慣上也稱為閏年(因此易於和公曆閏年混淆)。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農曆閏年的規律是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閏月具體加到哪個月,依照農曆曆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通常將只有一個節氣的月份(一般是小月)設定為閏月以進行彌補。農曆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四、二十四節氣漢族地區使用的農曆又稱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陽定年週期。節氣實質上屬於陽曆的範疇。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二十四等分點,即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序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為“節”,逢雙的則為“中氣”,簡稱為“氣”,合稱為“節氣”,現在一般統稱為二十四節氣。每個月都有兩個節氣,不足則以閏月補充。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立完善起來的。周朝和春秋時代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秦朝《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所記載的節氣已增加為八個,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到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並一直沿用至今。國外一般只有四個節氣,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只有我們國家才有二十四節氣。五、季節、氣候與他們的關係天文學上一、二、三月是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但從實用的角度,我國一般將三、四、五月認定為春季,以此類推。節氣與季節變化的軌跡是相同的。關於閏月導致季節提前的說法,氣象專家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主要還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

農曆閏年是怎樣確定的?

閏月指的是陰曆中的一種現象,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箇中氣。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日的中點。我國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不象一般曆法那樣採用長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強調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 於是有了農曆閏年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的同一時間。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據先後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數,確定前月的大小。如果從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間隔是30天,那麼當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為小月。

(二)以中氣定月序。首先,以歷月中有無中氣區分歷月和閏月,我們知道一個迴歸年有12箇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5306=2.3682個朔望月,經過幾番歷月輪轉之後,必有一個歷月沒有中氣。《漢書·律歷表》載:“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它前一歷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閏月出現在舊曆十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十月”。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閏。

綜上所述,閏年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閏月是陰曆中的一個現象,閏一個月,那一年陰曆有13個月,那一年叫閏月年。閏月年384大。

一、 推算年干支口訣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干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推算千萬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將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將地支定位(圖一),然後以地支子位為花甲子的開始,可定為1864,1924,也可定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干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陽支,而且也是每旬的開始,天干都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些年的公曆尾數均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數,地支十二數,天干與地支組合天干每迴圈一次,地支總與下二支(旬空)。其中餘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開始。我們從地支子位開始,隔一位逆推,即從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開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為甲申旬開始,------年尾數都為四,年間隔都是十年。在確定旬開始以後,以該年尾數四為起點,從下支開始挨位順推,其公曆年尾數分別是5,6,8,9,0,1,2,3,而後又是下旬的開始。“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推算千萬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將甲子年定為1984年,按口訣可知1994年為甲戌,2004年為甲申,2014年為甲午等。確定每旬開始的公曆年數後,可根據需......餘下全文>>

農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國曆等名稱,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今年是農曆開元4715丁酉雞年(公曆2017.1.28~2018.02.15),我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698年,用西元年份+2698即是我國傳統曆法的年份。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閏年是什麼意思?
農曆廿八是什麼意思?
農曆星座是什麼意思?
平年和閏年是什麼意思?
農曆驚蟄是什麼意思?
農曆出火是什麼意思?
農曆丙申年是什麼意思?
農曆年是什麼意思?
萬年曆納采是什麼意思?
萬年曆破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