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王的歷史人?
姓王的歷史名人
略舉一二:)
王昭君(美女)
王羲之(書法家)
王導(東晉財伐,政治家)
王敦(王導之兄)
王勃(詩人)
王維(詩人)王安石(詩人,政治家)
王重陽(全真道教創始人)
王陽明(明代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
王國維(學者,文學家)
中國歷史姓王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王倪:伏羲和黃帝曾與王倪論道.王倪是齧缺的老師,王倪論道. 道及天邊,智達宇際。
王子成父:齊國大夫,累遷大司馬,為齊恆公手下一員大將。因敗赤狄功在周王室,被周定王賜姓王氏。為琅琊王氏開祖。
王子喬:被奉為“王氏的始祖。”王子喬是黃帝的四十二代後人,又名晉,字子喬,周靈王的太子,人稱太子晉。史載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師曠見太子晉後,對其稱善不已。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民間稱其為“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聞名於世。
王鬥:齊人,稷下先生,約活動於齊宣王時期。齊宣王以為賢,於是舉薦賢士五人做官,齊國大治。
王綰:戰國末年,秦國的丞相。
王齕:號信樑,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王翦
王翦:姬姓,王氏,名翦。戰國著名軍事家,秦大將軍,始皇師之,因功著晉封武成侯,同時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王賁:王翦之子,秦代名將,與其父同為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王昭君:(公元前~世紀中葉),名嬙,字昭君,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陵:(公元前?~前181年),西漢初大臣。沛縣(今江蘇沛縣西)人,以功封安國侯,官至右丞相。
王莽:(前45~後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約96年),字仲任,會稽上虞人,東漢著名哲學家。
王符:(約公元85~162年),位元組信,安定臨涇(今甘肅 鎮原縣)人,東漢著名思想家。
王粲 :(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王平:(公元?~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有謀略,是蜀漢後期名將。
王肅:(公元195~256年),字子雍,東海郡郯人。三國魏儒家學者,著名經學家。
王浚:(公元206~286年),字士治,弘農湖縣人,西晉著名軍事家,曾指揮伐吳的戰爭,大勝。
王叔和:(公元210~280年),名熙,山東鄒城人。晉朝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
王祥:(公元185年~269年),字休徵,祖籍琅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
王導:(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祖籍琅琊臨沂人,東晉初年的大臣,在東晉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代,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之一。諡號:“文獻”
王廙:(公元276~322年),字世將。祖籍琅邪臨沂人。東晉著名書法家、畫家、文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屈指可數的音樂家。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或公元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祖籍琅琊臨沂人,晉代大書法家。與其子王獻之在書法上,稱:“二王”
王徽之:(公元338~386年),字子猷。祖籍琅邪臨沂人,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第五子。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祖籍琅琊臨沂人,晉代書法家、詩人,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
王珣:(公元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護,祖籍琅琊臨沂人,晉代書法家,著作《伯遠貼》。
王僧虔:(公元426~485年),字簡穆,祖籍琅琊臨沂,南北朝時期人,仕宋、齊兩朝,書法家,官至尚書令。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國時期苻堅的丞相。
王通:(公元584~617年),字仲淹,隋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代大儒,卒諡“文中子”。
......餘下全文>>
歷史—姓王的由來?
舜的後裔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陳完,後來陳國為楚所滅,陳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被滅後,其後人以王為姓。王和其他四十幾個姓一樣,都成了陳姓分支,寫孫子兵法的孫子也是陳完的後代,不信可以到網上和史書上查.
歷史上最早姓王的人是誰呀
姓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帶)、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為紀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為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王。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
7、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8、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9、由複姓簡化而來。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
姓氏來源詳考——王姓來源主要有五種: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構成王氏主體的三支姬姓族派: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
姬姓在先秦時期是著姓、大姓,武王滅商後,延續三個半世紀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記載的后稷。傳說后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臥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護翼溫暖著這個孩子。姜原以......餘下全文>>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王姓歷史名人】王詡:戰國蘇秦、張儀的老師,人稱“鬼谷先生”。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曾隱居雲蒙山水簾洞箸《鬼谷子》書三卷, 流傳於世。王翦:秦代名將,佐秦始皇掃平六國。頻陽(今陝西省富平)人,為秦始皇平定趙、燕、蘇、荊諸地,立下赫赫戰功。王充: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一位無神論者。著有《論衡》。王勃: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人,著名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騰王閣序》露絕世才華,惜英年早逝。王維:太原祁(山西省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有《輞川集》問世。王冕:字元章(1310-1359),諸暨(今浙江省紹興)人,元代詩人、畫家。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王暈:字石谷,號耕煙山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江蘇省常熟人,著名畫家,王鑑弟子。與工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 “四王”,加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初六家”。在清初畫壇上居主流地 位。所作以仿古為多,功力深厚, 熔鑄南北畫派於一爐。弟子很多, 稱“虞山派”,以楊晉較著名,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的山水畫。 傳世作品有《仿曹雲西山水圖》、 《平林散牧、桃花源圖》、《重江疊 嶂圖》、《元人高韻圖》和《康熙南 巡圖》等。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為人正直賢貞,因不願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宮數年不見帝,竟寧元年請嫁出塞,與匈奴和親。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山東省琅琊臨沂人,獨創圓轉流利的書法風格,人稱其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中國書法史被後人奉為“書聖”,與王獻之並稱為“二王”。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祕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徵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人。他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實行變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稱。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劇作家,作有雜劇十四種,除《西廂記》外,現存《麗春堂》、《破窯記》二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其最傑出的作品《西廂記》,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王世貞: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中葉後七子之一,著述頗豐,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著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讀書後》等。王夫之:字而農(1619-1692),號姜齋,世稱船山先生,湖南省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崇禎十五年中鄉舉。清軍下湖南,與管嗣裘等於衡山起兵抗擊,事敗逃亡肇慶,任南明桂王政權行人司行人。因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又赴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落,式耜死,乃隱遁山林。從此,勤奮著述凡四十年。對天文、曆法、數學、輿地諸學均有研究,尤精經史、文學。其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主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黃書》、《讀通鑑論》等。鄧顯鶴等集刊為《船山遺書》。王國維:字靜安,晚號......餘下全文>>
歷史姓王的名人有哪些壞人
明朝宦官王振,自閹進宮,英宗為太子時,侍於東宮。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逐殺正直官員。瓦剌大舉入侵。王振鼓動帝親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將樊忠錘殺。
秦檜的媳婦王氏,力主殺岳飛:縛虎容易縱虎難,東窗之計勝連環。
王洪文,四人幫之一。
王莽在篡位前算是賢良,篡位後政治混亂,害國害民。
歷史上姓王的重要人物及他的偉大事蹟
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祕訣》。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祕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歷史上姓王當最大官的人是誰
可能是王安石吧,北宋宋神宗的丞相
中國歷史姓王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