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氏的來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0日

郭 這個姓氏的由來?

郭姓起源參考之一 郭源出於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姬仲被封在東虢(今河南滎陽東北)。公元前767年,鄭武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賞給他。這時南方的楚國正想向中原擴張勢力,就以周王無故滅虢為藉口,興師問罪,一直打到京城洛邑附近。周平王很害怕,就把姬仲的後裔姬序找來,封在北虢(今陝西東南李家窯),以平息矛盾。公元前 655年,晉國借道虞國滅掉北虢。姬序的後人稱為虢氏。古時虢與郭二字通用,虢氏後來轉為郭氏。郭子儀,唐朝大將,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為平定“安史之亂”最主要將領。唐肅宗即位後,郭子儀任關內河東副元帥,他聯合回紇兵馬收復長安、洛陽,因功升中書令,進封汾陽郡王。他一生為國家屢建戰功,唐德宗尊稱他為“尚父”。郭守敬,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順德邢臺(今屬河北)人。他與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了比過去準確的《授時歷》,施行達360年,是我國曆史上施行最久的歷法。他擅長製造儀器,創造和改進了10多件觀測天象的儀器,並組織了大規模的土地測量工作,重新觀測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恆星的位置,測定了黃赤交角,達到較高的精確度。 郭姓起源參考之二 郭氏是中國的大姓之一,在全國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擁有人中佔漢族人口的1%以上。郭氏姓源主要有三:一支出夏代郭支、商代郭崇之後。郭支、郭崇得姓因由不詳,但卻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因此被後人認為是郭姓之始祖。另一支以居住地為姓氏,如城、郭、園、池之類。郭,意為外城,即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住在外城的人以居處為姓。另一支出自姬姓,為周王族後,因封國名(虢)轉音而成郭姓,這是郭氏最大的一支。 虢國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諸侯國, 有東虢、西虢、北虢之說,其中、東虢、西虢均系周王姬發所封,開國君主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周平王東遷時,鄭武公護駕有功,平王就把虢地賞給了他。這時南方的楚國逐漸強盛起來,楚王正想向中原擴張勢力,就以周平王無故滅虢為名,興師問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為恐懼,只好找來虢仲的後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在河南陝縣東南李家窯),號稱郭公(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後來虢被晉國攻滅,子孫便稱為郭氏。 春秋戰國時期,郭氏除留居於今河南,山西、陝西省者外,已播遷於山東、河北。此外,郭氏在漢代又有移居於今內蒙、甘肅、、四川、安徽者。唐代初與唐末,河南郭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1127年,宋高宗趙構南逃,大批中原人隨之到了江南,居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兩廣,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臺灣,後展成為臺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在中國歷史舞臺上,郭姓歷代人才濟濟,名人輩出,既有文臣武將,又有王侯皇帝,還有享譽中外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三國時有曹操重要謀士郭嘉;元代有天文學家、水利學家、數學家郭守敬;元末有江淮地區紅巾軍首領郭子興;另外近代最著名的人物還有著名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社會活動家郭沫若先生;還有解放戰爭中華東戰鬥英雄郭繼等;當代,美國有著名華人律師郭麗蓮。 於此可見,郭姓英才輩出,代不乏人。 郭姓起源參考之三 郭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八大姓,在臺灣排名第十四,總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郭姓出自姬姓,是由虢姓轉化來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文王的弟弟姬叔於虢,建立了虢國。到西周末年,因為國家弱小,被鄭武公以武力佔領,並聲稱是由於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有功。楚莊王因此出兵討伐周朝,周平王因此找到姬叔的後裔姬序,並封他為虢國國君。虢國後來......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郭姓氏的來歷?

【郭氏簡介】  郭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裡命名族稱的。

根椐古籍《尚書·堯典·禹貢》記載,大禹的父親鯀首次創造了“城郭”,據此推論郭姓可能是崇拜鯀的。

郭像四方的城樓的整體形狀,以此為圖騰標誌。居住在東城的稱東郭,居住在西城的稱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稱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稱北郭。

郭姓之郭,特指齊國首都。郭姓始祖禺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以虢為郭,姬姓別支。

郭姓得姓始祖:城郭得姓 始祖虢公

郭這個姓來源於,哪個民族.

郭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時期的虢序為郭姓得姓始祖。

贊助廣告

主要源流

1、源於姬姓。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西虢(虢通“郭”) 。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為秦所滅。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北遷山西南的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另封虢叔之孫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陽曲,號郭公。四個虢國和郭公之後均有郭姓,郭公之後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

2、源於任姓。黃帝封禺虢於任,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臨東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領,任姓之祖。禺虢的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牆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居於外城的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代多改姓單姓郭氏。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

4、源自少數民族

①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漢名叫做郭廣德。,“庫斯”與“郭氏”諧音,這就是回族人漢字姓的由來。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遷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為郭廣德的後裔。

②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郭齊里氏,其漢化姓氏均為郭氏。

③源於滿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琿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貴益昆部落,漢義“鉤子”,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郭氏。其他還有滿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齊里氏等。

姓氏郭的由來是什麼,

1、出自夏、商時代郭支與郭崇的後代。據《姓氏考略》記載:"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看來,郭姓早在我國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處為氏。拒《風俗通》上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字義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為氏。在我國大多數的姓氏起源中,這種現象是比較少的。

3、來自炎黃,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後裔。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一說虢仲)於西虢,虢仲(一說虢叔)於東虢。周平王時,鄭武公功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今河南新鄭,此時平王也不得不認可,併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戶,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時起不斷髮動對周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序封於陽曲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其後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稱成虢,在西周滅亡之後,也向東遷移,建都上陽,史稱南虢。後被晉國所滅。西虢東遷時,還有虢國支族留居原地,史稱小虢。後被秦所滅。這些虢國的後代,均以郭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後梁有成納,後冒姓郭氏;後晉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漢姓;後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隨母適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國。

二、遷徙分佈

春秋戰國時期,郭氏除留居於今河南、陝西、山西省外,已播遷於山東、河北。至秦、漢時,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漢代及其以後的較長時期內,太原一直是郭氏的發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漢代又有居於今內蒙、甘肅、四川、安徽者。

三國時吳國有富春人(今屬浙江)郭成。晉代有武昌人(今屬湖北)郭翻,聞喜人(今屬山西)郭璞於西晉末避亂徙居建康(今江蘇南京)。唐初與唐末,河南郭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一是唐總章年間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在龍溪郭埭鄉安家落戶,又有將將佐郭益,亦隨陳氏父子入閩;一是郭嵩隨王審知從弟王想入閩,家於新寧,子孫傳衍於仙遊、莆田及南安之蓬島鄉。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隨之逃到江南,居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兩廣,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臺灣,後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後發展為臺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郭姓來源是什麼,誰是第一個郭姓氏

郭氏來源有五: 一、“禹乘二龍,郭支之馭”,相傳大禹有兩個護衛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們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

百家姓中郭字的來歷

郭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裡命名族稱的。

根椐古籍《尚書·堯典·禹貢》記載,大禹的父親鯀首次創造了“城郭”,據此推論郭姓可能是崇拜鯀的。

郭像四方的城樓的整體形狀,以此為圖騰標誌。居住在東城的稱東郭,居住在西城的稱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稱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稱北郭。

郭姓之郭,特指齊國首都。郭姓始祖禺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以虢為郭,姬姓別支。

郭氏姓氏來源

1、源於姬姓。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西虢(虢通“郭”)。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為秦所滅。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後裔虢序北遷山西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趙簡子開拓晉陽前後(即公元前497年前後),虢序後裔輾轉徙居晉陽及以北地區(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帶)。西虢、東虢、南虢等三國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後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後的郭姓是中華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3][4]

郭氏始祖

2、源於任姓。黃帝子部落禺虢為任姓,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夷族。禺虢生禺京,其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公元前670年被齊滅掉。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5]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牆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居於外城的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代多改姓單姓郭氏。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6]

4、源自少數民族

①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漢名叫做郭廣德。“庫斯”與“郭氏”諧音,這就是回族人漢字姓的由來。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遷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為郭廣德的後裔。[7]

②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郭齊里氏,其漢化姓氏均為郭氏。

③源於滿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琿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貴益昆部落,漢義“鉤子”,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郭氏。其他還有滿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齊里氏等。

郭這個姓氏是什麼意思?

一、得姓淵源

1、出自夏、商時代郭支與郭崇的後代。據《姓氏考略》記載:"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看來,郭姓早在我國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處為氏。拒《風俗通》上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字義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為氏。在我國大多數的姓氏起源中,這種現象是比較少的。

3、來自炎黃,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後裔。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一說虢仲)於西虢,虢仲(一說虢

叔)於東虢。周平王時,鄭武公功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今河南新鄭,此時平王也不得不認可,併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

侯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時起不斷髮動對周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

裔孫序封於陽曲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其後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稱成虢,在西周滅亡之後,也向東遷移,建都上陽,史

稱南虢。後被晉國所滅。西虢東遷時,還有虢國支族留居原地,史稱小虢。後被秦所滅。這些虢國的後代,均以郭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後梁有成納,後冒姓郭氏;後晉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漢姓;後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隨母適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國。

二、遷徙分佈

春秋戰國時期,郭氏除留居於今河南、陝西、山西省外,已播遷於山東、河北。至秦、漢時,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漢代及其以後的較長時期內,太原一直是郭氏的發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漢代又有居於今內蒙、甘肅、四川、安徽者。

三國時吳國有富春人(今屬浙江)郭成。晉代有武昌人(今屬湖北)郭翻,聞喜人(今屬山西)郭璞於西晉末避亂徙居建康(今江蘇南京)。唐初與唐末,

河南郭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一是唐總章年間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在龍溪郭埭鄉安家落戶,又有將將佐郭益,亦隨陳氏父子入閩;

一是郭嵩隨王審知從弟王想入閩,家於新寧,子孫傳衍於仙遊、莆田及南安之蓬島鄉。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隨之逃到江南,居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兩廣,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臺灣,後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後發展為臺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尊賢堂":戰國時燕昭王招賢,郭隗對他說:"你有招賢,先從我開始。你對我當賢人尊重,比我賢的人就會找你來了。"於是昭王給他建了宮室曰金臺,並把他當作老師來尊重。於是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來歸附燕國。燕國於是強大起來。

郭姓另外還有"太原"、"華陰"、"馮翊"、"汾陽"等堂號。

【郡望】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此支郭氏,為漢郭全之族所在。

華陰縣:漢時置。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

汾陽縣:西漢時置。此支郭氏為華陰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郭子儀。

馮翊郡:三國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馮翊太守郭孟礌。

昌樂郡:漢時置郡。此支郭氏為太原郭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郭泰之後。

西平郡:東漢置郡。其屬西虢故地的郭氏族人遷徙而去。魏晉時......餘下全文>>

求姓(郭)在百家姓的排位.以及詳解

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6位。在當今中國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一百個大姓中,郭氏名列第十八位,人口總數一千萬左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商時期郭支與郭崇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郭氏始祖夏王朝時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後唐時期的應州騎軍都校郭崇),此二人皆為郭氏之始。   在古書中記載:“禹乘二龍,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馭手郭哀。”   郭支與郭哀是中國有史籍記載的最早的郭氏人。因此,中國上古歷史上建陽城(今河南登封)等古郭國的夏王朝人郭支與郭哀,都被後人認為是郭氏人的始祖。   郭氏一族顯然早有兩支,早在中國數千多年以前的夏、商王朝就有了。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初大封建”時,周武王姬發封二叔姬仲於西虢(今陝西寶雞),三叔姬叔於東虢(今河南滎陽)。   西周王朝滅亡後,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新邑(洛邑,今河南洛陽),西虢部分族人隨之東遷,遷至上陽者稱南虢(今河南陝縣),亦稱成虢,而遷至下陽者稱北虢(今山西平陸),其宗廟社稷在下陽。   到周平王執政的東周初期,東虢國於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被鄭武公姬滑突所滅,在其地建立了著名的鄭國,都城設在今河南省新鄭市。事至如此,周平王也不得不認可,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羋旅(熊侶)時起就不斷髮動對周王朝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姬姓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姬序封於陽曲(今山西太原定襄)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   北虢國於周惠王姬閬十九年(晉獻公姬詭諸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南虢國則於周惠王二十二年(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分別被晉獻公所滅。晉獻公滅二虢後,北遷其民,築虢城、虞城以居之。虢城故址在今山西省孝義市北五公里處的大虢城村,虞城在今山西汾陽縣南九公里虞城村,虢、虞二城古屬汾陽之地。   西虢在東遷時,還有虢國的一個支族留居在原地(今陝西寶雞),史稱小虢,後被秦國所滅。   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這些虢國的王族子孫和一些國民子孫後來均以諧音字“郭”為姓氏,稱郭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上的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圍、池是也。”   郭,亦稱廓,字義為古代主城池的外城部分,住民即因住在城池外郭而以為姓氏,稱郭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郭氏人數眾多,主要是平民百姓和駐守城郭軍隊的兵卒,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因這類以城池居地而成為姓氏者有許多,例如池氏、城氏、圍氏、東門氏、南門氏、北門氏、西門氏、南郭氏、東郭氏、北郭氏、西郭氏等等,世代沿傳。   第四個淵源:源於冒姓或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歷史商有引各種原因改為郭氏者,例如後梁政權中有大臣郭戌納,本姓成,後冒姓郭氏。再有後周政權的太祖皇帝郭威本常氏之子,幼隨母改嫁到郭家,故改姓郭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後晉時期突厥將領郭金海,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在五代時期,後晉政權中有一著名將領郭金海,本為突厥族人的後裔。   郭金海在少年時期於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弟弟李克柔的養子、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家為家奴,常跟從李嗣昭征伐 郭氏古人各地,攻城破寨立功無數,因此被李嗣昭賜漢姓為郭氏。   這位郭金海十分好飲酒,喝醉了就胡亂不法,在率軍自潞州過山東時,甚至還乘酒勁偽裝成強盜,衝入邢洺界(今河北......餘下全文>>

郭字的來歷

漢字基本資訊

漢語拼音:guō    英文姓氏:Goo   注音符號:ㄍㄨㄛ   簡體部首:阝;部外筆畫:8;總筆畫:10。   繁體部首:邑;部外筆畫:8;總筆畫:15。   筆順編號:4125152152   五筆86&98:YBBH   倉頡:YDNL   四角號碼:07427   UniCode:U+90ED

【名詞】   1.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即外城。內城叫城,外城叫郭〖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說文》   城外為之郭。——《管子·度地》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孟子·公孫丑下》   門閉,因逾郭而入。——《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又如:郭圍(外城邊沿);郭術(城牆和道路);郭郛(外城)   2.泛指城市〖city〗   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3.通“廓”。外部,外周〖outerframeorsheath〗   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後漢書·董卓傳》   又如:輪郭(輪廓。物體的外周、邊框)   4.春秋國名〖Guostate〗。在今山東省北部   5.皮〖skin〗   津液充郭。——《素問·湯液醪醴論》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實、潤澤)   6.通“槨”(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outercoffin〗   病甚,臨卒,將無棺郭。——漢《楚相孫叔敖碑》   7.姓。如:郭申(後漢郭太、申屠蟠的並稱);郭汾陽(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封為汾陽王,世稱郭汾陽)   【動詞】   8.擴張;擴大;開拓〖expand,open up〗。如:郭胸(擴胸)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風俗通義·鼓》   9.空〖empty〗   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面板,故命曰脹。——《靈樞·脹論》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商時期郭支與郭崇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郭氏始祖

夏王朝時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後唐時期的應州騎軍都校郭崇),此二人皆為郭氏之始。   在古書中記載:“禹乘二龍,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馭手郭哀。”   郭支與郭哀是中國有史籍記載的最早的郭氏人。因此,中國上古歷史上建陽城(今河南登封)等古郭國的夏王朝人郭支與郭哀,都被後人認為是郭氏人的始祖。   郭氏一族顯然早有兩支,早在中國數千多年以前的夏、商王朝就有了。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初大封建”時,周武王姬發封二叔姬仲於西虢(今陝西寶雞),三叔姬叔於東虢(今河南滎陽)。   西周王朝滅亡後,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新邑(洛邑,今河南洛陽),西虢部分族人隨之東遷,遷至上陽者稱南虢(今河南陝縣),亦稱成虢,而遷至下陽者稱北虢(今山西平陸),其宗廟社稷在下陽。   到周平王執政的東周初期,東虢國於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被鄭武公姬滑突所滅,在其地建立了著名的鄭國,都城設在今河南省新鄭市。事至如此,周平王也不得不認可,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羋旅(熊侶)時起就不斷髮動對周王朝的戰爭,兼併了周圍許多姬姓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姬序封於陽曲(今山西太原定襄......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郭姓氏的來源?
阮姓氏的來源?
宋姓氏的來源?
關於姓氏的來源?
譙這個姓氏的來源?
王姓氏的來源?
中國姓氏的來源?
莫姓氏的來源?
張姓氏的來源?
曾姓氏的來源?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