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風民俗?
土家族人的民風民俗有什麼?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習俗
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饊,然後再以美酒佳餚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 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
食俗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閒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醃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製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節慶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曆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土家族的民風民俗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土家族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餈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餈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餈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包穀飯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醃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餚,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節慶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穀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
石耳燉雞鴨
鹽、花椒、五香粉醃製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燻而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麵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製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曆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穀燒酒一起上桌;團饊,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製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婚姻禮儀
......餘下全文>>
土家族的民俗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
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
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
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
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 ..
土家人有什麼民風民俗
“以葉為媒”是土家人的祖先流傳下來的神奇婚俗。是因為生活在武陵大山之中的土家祖先,他們很早就懂得人類優生學。由於武陵溝壑縱橫,瘴氣重重,生活環境極其惡劣,想生存就需要有強健的體魄、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能歌善舞、樂觀豪爽的土家人祖先便用一張木葉讓自己的子孫顯示生存的技巧、本領和能力,迎接物競天擇,實現自然淘汰。
第一節 婚 俗
秀山解放前,一般是一夫一妻,少數家庭(主要是富有的家庭)為一夫多妻。清乾隆元(1736)建縣後,封建婚俗盛行。婚姻受家庭財產多寡的制約,講究“門當戶對”,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訂婚須以大量錢財或牲畜和糧食為聘禮。早婚、童養媳隨處可見。甚至還在襁褓之中就可由雙方父母指腹為婚。成人成婚需經過放話、插香、討庚、過禮等“禮規”,繼後擇吉日正式舉行婚嫁儀式。此外,還有招夫上門和招婿上門的婚俗。
土家族在結婚當天,男方即按嫁妝多少,組織去12至24人不等的迎親隊伍,其中女青年不少於4人,中年婦女2人,媒公媒婆同往,由1名“押禮先生”負責行使迎親隊的一切禮規。至女家後,經過押禮先生三番五次拜說,然後由女家的兄弟背姑娘上轎。姑娘上轎前要穿紅裙褲,頭頂紅蓋頭帕,腳穿紅繡花鞋,耳戴金(銀)環,手戴玉鐲或金(銀)鐲。返到男家後,姑娘下轎人堂,舉行拜堂儀式,先拜祖宗,後拜父母,然後新郎新娘對拜,互敬“交杯”酒。儀式完後,男方搶先入洞房坐鋪(傳說為“當家”之意),再揭去新娘頭帕,始告完畢。晚上,由同輩之弟妹和表弟妹表嫂等鬧洞房逗趣。
苗族有通過“歌會”、“趕秋”、“趕坳”等社交活動選擇物件的習俗。縣境晏龍鄉的苗家姑娘出嫁獨具風采。他們一不“哭嫁”,二不坐轎,三不拜堂,四不酌喜酒(下聘),五不送嫁妝,六不講排場(大辦酒席),婚日不同宿,不鬧房,而是與陪送新娘的好友圍著火坑對歌,往往通霄達旦。女方的送客,少則幾十人,多達幾百人。凡與姑娘友好的男女青年,都可陪送姑娘到男方家。
解放後,國家公佈《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各族青年男女享受到婚姻自主權。只要雙方自願,符合法定婚齡,即可到人民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書,舉行完婚儀式。結婚不坐轎、不收彩禮。機關單位由領導舉行簡單儀式,以煙、茶、糖相待。
七十年代後期,農村實行彩禮的習俗又開始出現,之後逐步影響城鎮。講排場、要彩禮,大肆鋪張的現象在城鄉一些地方呈蔓延之勢。
第二節 喪 葬
唐代以前,有行二次葬和剔骨葬的習俗。明代姒前,酋首及少數富戶有實行崖棺葬的習俗。今酉水、梅江河、花垣河兩岸,尚存多處崖棺葬遺蹟。
清代和民國時期,土家、苗、漢各族喪葬習俗基本相同,通行土葬。土家人有“跳喪”的習俗,即圍著棺材邊擊鼓邊唱邊跳,有的三人手執小鼓、小鈸、小鑼,邊打邊繞著棺材唱,稱為“打繞棺”。歌的內容多為死者一生的經歷和作為,吐露生者對死者的感情和勸慰喪家等。安葬時還請土老師唸經、殺牲祭祀。
苗族人的喪葬除了與土家族人相似外,還有唱“孝歌”的習俗,一人擊鼓,眾人輪流唱,或擊鼓人自唱,寄託哀思,以歌當哭。出喪時,死者的親人要備土酒上山招待抬喪群眾,主要親戚要在墳周圍插“陰陽傘”以示懷念。
無論土家族、苗族和漢族都要為死者請道士擇吉日殯葬,信奉風水陰陽。漢族老人死後,除請道士做“法場”等之外,還要對主要親屬“開孝”。殯葬後由子女“守靈”。
解放後,舊的習俗逐漸隱跡,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基本絕跡。之後,在部分鄉村舊的喪葬習俗又有所抬頭。八十年代開始在機關和城鎮開始......餘下全文>>
土家族過端午的具體習俗
土家族:跳起擺手舞 喜慶端午節
新華社重慶6月10日專電(記者張琴)時值端午佳節來臨之際,聚居在重慶東南地區的廣大土家族兒女,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在優美的土家山歌中跳起了粗獷的擺手舞,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中國土家族現有人口500多萬,主要聚居在重慶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自治縣,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重慶175萬少數民族人口中,土家族達113萬人。古代巴人後裔的土家族人民,在重慶東南烏江和酉水環繞的熱土上,保持著勤勞純樸的民風民俗。
土家族過端午節,除了油茶湯等土家族傳統食海之外,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重慶酉陽土家族自治縣的龍潭古鎮,隨處可見蹲坐在地上,叫賣粽葉和糯米的土家族人。剛剛摘下的粽葉帶著些許山林的清香氣味,和著糯米甜甜的香氣,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端午節的氣氛。 擺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每逢節日,土家族人都會打著燈籠和火把,舉著五彩錦旗,身披花被面,湧入專門的“擺手堂”。土家族擺手舞節奏鮮明,舞姿粗獷有力,內容多為表現土家族人民生產、生活和征戰的場面。能歌善舞的土家族人民常常一連幾個通宵跳擺手舞,慶祝節日和美好的生活。
隨著“畢茲卡,舍巴日”(土家族語,意為“土家族擺手舞”)的洪亮喊聲,記者在重慶黔江區大眾廣場上,看到上千土家族人節奏一致地跳起了擺手舞。上至垂暮之年的老人,下至姍姍學步的孩子,都在激情澎湃的山歌聲中,縱情舞蹈。67歲的土家族老人王文珍幾年前隨兒子從鄉下搬到了城裡。儘管年紀大了,她仍是毫不含糊地完成彎腰和蹦跳的動作,舉手投足間盡顯擺手舞的民族風情。
參考資料:www.cctv.com/folklore/20050610/102392.shtml
黔江的民風民俗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4個。在這裡世居的土家族、苗族佔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裡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祕。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好客,禮節周到,讓人有一種入歸之感。倘若遇上“哭嫁”、“跳喪”儘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繡,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風俗
哭嫁——特殊的婚俗土家族哭嫁的傳統由來以久,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新娘對家中每位親人要唱一首,來一位親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來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罵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過趕年恩施土家團年一般都是在臘月24到臘月29之間,而不是像漢族一定要大年三十兒才團年。相傳當年土家族的將士們就是提前過年夜,然後在大年三十那天突襲敵人取得了大的勝利。所以以後土家人為了紀念自己的英雄,就過趕年。 過社土家人到了春天,有一個吃社飯、祭祖等為主的過社習俗。屆時,土家人會蒸上美味的社飯,帶上祭祀的東西去祭祖。尤其是老人死了滿三年的時候,稱為大社,一定要濃重。 土家女兒會,會期為農曆七月十二。 恩施市的“土家女兒會”與恩施州“州慶”、“擺手節”、“牛王節”並列恩施四大民族節,歷史悠久,是恩施土家族女兒在華夏大地上獨顯女性文化特徵的一朵藝術奇葩。
早在明末青初,中國還相當封閉,恩施市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紅土鄉的石灰窯、板橋鄉的大山頂更是地遠山荒,由於外來戶的入籍,該地出現了一種由青年男女自由談婚論嫁的婚俗,由於這個活動是在每年農曆7月12日,以趕集貿易、趕集途中對歌的形式來實施,整個過程是以青年女性為主來選擇談婚論嫁的物件,後來,當地老百姓便把這天稱為“土家女兒會”。這一古老的婚俗被當地的土家人一直保留到今天。 過月半——獨特的祭祀風俗農曆的七月對於土家人來說是很重要的,除了熱鬧非凡的女兒會,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祭祀活動——過月半。土家規矩,月半一定要七月十五之前過,每家根據自己家每年的實際情況選擇的日期也是不一樣的。每到祭祀大典的時候,族長就會帶領全寨的人對著祖先的祠堂虔誠地叩拜,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土家人對祖先的崇拜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從巴氏務相化做英勇的白虎起,土家人就一直信仰祖先賜予的力量。
還有很多,你還想要可以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