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民風民俗資料?
苗族有哪些民風民俗?
文化藝術
苗族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衣服、胸圍鑲邊用的錦邊,苗語稱為“耕”。二
是錦帶,寬2至3釐米,用作褲帶、袋帶、揹帶等,青年男女戀愛時,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織的錦帶贈送給情哥。三是錦幅,苗語稱為“倫”。錦幅多用作背面、揹帶兜等。
蠟染,也是苗族著名的傳統工藝。苗族染的圖案是苗族婦女的天才創作,是她們現
實生活的反映,代表著她們的美好心願和對生活的追求。在苗家看來,蠟染藝術是美的
象徵,也是愛的表示,不僅自己要發揚,而且樂意傳授給別人。蠟染藝術漂洋過海,傳
到國外,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蘆笙,是苗、瑤、侗民族最主要的傳統樂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
傳統節日都要吹蘆笙,伴以舞蹈,規模龐大,氣勢磅礴,並因此而聞名於各民族。
民風民俗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如苗年、拉鼓節、蘆笙節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內容最
豐富的就是苗年。
過苗年的時間,各地並不相同。融水、三江、龍勝一帶的苗年一般在農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熱烈,除祭祖、飲宴之外,還舉行各種活動。新年來臨,全家守歲。吃
了“過地餐”(這是苗家人與在陰間的祖先共進的團圓餐),拜過年,人們就開展各種
活動。祭龍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熱鬧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場面。祈神求豐收,是
苗年活動的一個大主題。
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肉(酸肉)、魚(酸魚)等,還有
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慾,驅風禦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族的民風民俗
苗族的民風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習俗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苗族--節慶
踩花山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杆,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杆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鬥畫眉、爬花杆。
打背節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衝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矇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即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蜜語衷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曆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餘下全文>>
苗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髮,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釦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鈕釦,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鈕釦……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裡層的七對鈕釦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
與苗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複雜。
頭帕:苗族婦女的頭帕,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後,連耳朵都包在內面。花垣等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摺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吉首縣境內的苗族婦女頭帕較雜,與鳳凰縣相接的地區包花帕,與花垣縣相鄰的地區包黑帕。瀘溪、古丈和吉首東部地區的苗族婦女則包白色頭帕。帕上繡有四對青色花蝶,樸素美觀,獨具風韻。所謂“頭上帕子四個角,四個角上繡飛蛾”,說的就是這種白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製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籤、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圈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吊瓜子耳環、耙粑耳環、龍頭瓜子吊耳環等等。
衣褲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沒有衣領。袖口之大,約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習慣要滾邊、繡花或縷紗,並要加上欄杆花瓣於其問。有的還需在開岔和放擺前後兩面的邊緣刺繡挖雲鉤。衣服式樣一律是滿襟,無對襟式。製作一套苗族婦女的衣褲,縫工、繡工精緻的,需工日數十。褲子較短,褲腳較大。褲筒邊緣的滾邊、繡花或數紗與衣服相同。禮裙長而寬,下腳沿邊滿繡花紋,並滾欄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滿繡花,頭尖口大,後跟上耳,以便穿著。
解放後,在一些苗漢雜居地區,苗族服飾受漢族的影響較大,一些青年已改著漢裝。
二、節 慶
湘西苗族的節慶較多,活動規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餘下全文>>
苗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髮,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釦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鈕釦,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鈕釦……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裡層的七對鈕釦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 與場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複雜。 頭帕:苗族婦女的頭帕,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後,連耳朵都包在內面。花垣等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摺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吉首縣境內的苗族婦女頭帕較雜,與鳳凰縣相接的地區包花帕,與花垣縣相鄰的地區包黑帕。瀘溪、古丈和吉首東部地區的苗族婦女則包白色頭帕。帕上繡有四對青色花蝶,樸素美觀,獨具風韻。所謂“頭上帕子四個角,四個角上繡飛蛾”,說的就是這種白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製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籤、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圈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吊瓜子耳環、耙粑耳環、龍頭瓜子吊耳環等等。 衣褲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沒有衣領。袖口之大,約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習慣要滾邊、繡花或縷紗,並要加上欄杆花瓣於其問。有的還需在開岔和放擺前後兩面的邊緣刺繡挖雲鉤。衣服式樣一律是滿襟,無對襟式。製作一套苗族婦女的衣褲,縫工、繡工精緻的,需工日數十。褲子較短,褲腳較大。褲筒邊緣的滾邊、繡花或數紗與衣服相同。禮裙長而寬,下腳沿邊滿繡花紋,並滾欄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滿繡花,頭尖口大,後跟上耳,以便穿著。 解放後,在一些苗漢雜居地區,苗族服飾受漢族的影響較大,一些青年已改著漢裝。 二、節 慶 湘西苗族的節慶較多,活動規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這一天,苗族人民......餘下全文>>
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的民風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習俗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苗族--節慶
踩花山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杆,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杆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鬥畫眉、爬花杆。
打背節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衝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矇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即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蜜語衷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曆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餘下全文>>
苗族 風俗習慣簡介,50個字左右 10分
苗族 ,(越南文:Mèo;泰語:แม้ว / ม้ง;Maew / Mong 英語也稱Hmong),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人口為:894,0116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生活習慣及風俗有那些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髮,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釦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鈕釦,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鈕釦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苗族的風俗習慣和歷史人物,經典文化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髮,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釦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鈕釦,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鈕釦……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裡層的七對鈕釦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08 15:20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