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百家姓排名?

General 更新 2025年05月28日

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在舊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62。

在罰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03。廣東地區此姓較常見。

百家姓黎姓人口多少

漢族姓氏,為典型的南方姓氏。今以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分佈較多,是中國排名第九十二位大姓。

當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萬,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廣西兩省區,大約佔黎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貴州、重慶、湖北,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廣東居住了黎姓總人口的29%,為黎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粵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分佈狀。黎姓分佈較廣,但不均衡。黎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黎姓在粵桂兩省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粵贛大部、湘桂瓊、四川西北、重慶中部、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湖北南部、甘肅南端、青海東南、福建西端,黎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5%以上,這部分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4.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6%的黎姓人群。在廣東東端、江西東北、福建中部、浙江西端、安徽南部、湖北大部、雲川渝大部、陝甘南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黎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6%一0.32%,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5%,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1%的黎姓人群。

贊助廣告

百家姓裡有沒有姓黎?

黎 黎氏家族組成 帝堯後裔為主 九黎和三苗,都是在中國南方土生土長的龐大種族,5000年以來,跟中華民族的關係至為密切,到了今天,更早已彼此融合為一體,不分彼此。 有九黎後裔 所謂“九黎”,根據考證,是少昊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關於他們當時的活動情形,《國語》《楚語》的一段記載,可資參考。《楚語》指出:“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這段記載的註解上並且說明所謂“九黎”是:“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 自古以來,九黎的名氣既然如此之大,那麼,黎氏家族究竟跟九黎有沒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根據《風俗通》的記載,九黎的後裔之中的確有人以黎為姓。然而,整個黎氏家族,最主要的組成分子仍然是上古聖君帝堯的後裔,絕大多數的黎姓人,都是最為光彩的炎黃子孫。 原來,距今3000多年以前,在殷商的眾多諸侯之中,有一個黎國。這個國家到了周代初年被西伯所滅,變成周天子名下的領土。當時,周武王大行封建制度,就把這個地方分封給帝堯的後裔,賜爵為侯,並且仍沿用黎國的名稱。因此,黎侯的子孫後來也就“以國為氏”而姓了黎,使得黃帝的子孫之中,在3000年以前便已經有了以黎為姓的人。 關於黎氏的這段古老源流,許多有關的姓氏古籍都有記載。譬如,《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時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後武王封帝堯之後於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武王后以封湯後,黎候豐舒之後有黎氏,犁氏”。 當初黎國的所在地,根據考證,是在現在山西省長治縣西南。換言之,黎氏的最早成長溫床,也就在這個地方。 由以上的分析看來,黎氏,真是一個有源有本,歷史悠久而光輝的家族。

贊助廣告

求採納

黎氏在所有姓氏中排第幾位?

郜 黎 薊 溥趙 錢 孫 李百家姓中在排254名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朱 秦 尤 許何 呂 施 張孔 曹 嚴 華金 魏 陶 姜戚 謝 鄒 喻柏 水 竇 章雲 蘇 潘 葛奚 範 彭 郎魯 韋 昌 馬苗 鳳 花 方俞 任 袁 柳酆 鮑 史 唐費 廉 岑 薛雷 賀 倪 湯滕 殷 羅 畢郝 鄔 安 常樂 於 時 傅皮 卞 齊 康伍 餘 元 卜顧 孟 平 黃和 穆 蕭 尹姚 邵 湛 汪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計 伏 成 戴談 宋 茅 龐熊 紀 舒 屈項 祝 董 樑杜 阮 藍 閔席 季 麻 強賈 路 婁 危江 童 顏 郭梅 盛 林 刁鍾 徐 邱 駱高 夏 蔡 田樊 胡 凌 霍虞 萬 支 柯昝 管 盧 莫柯 房 裘 繆幹 解 應 宗丁 宣 賁 鄧鬱 單 杭 洪包 諸 左 石崔 吉 鈕 龔程 嵇 邢 滑裴 陸 榮 翁荀 羊 於 惠甄 曲 家 封芮 羿 儲 靳汲 邴 糜 鬆井 段 富 巫烏 焦 巴 弓牧 隗 山 谷車 侯 宓 蓬全 郗 班 仰秋 仲 伊 宮寧 仇 欒 暴甘 鈄 歷 戎祖 武 符 劉景 詹 束 龍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溥

黎姓的姓氏名望

黎幹公、字型存、諡號“忠貞”,四川戎州(今南溪縣)人,生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五年丁巳【717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擢升為諫議大夫,因故告老終養歸戎州。唐代宗大曆元年丙午【766年】舉孝廉,二月釋奠國子監,授祭酒,旋復官諫議大夫。大曆十年乙卯【775年】拜任京兆府尹。大曆十二年丁巳【777年】晉升兵部侍郎,後蒙冤慘遭誅殺。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年】評反,追贈兵部侍郎、太傅、京兆郡侯,諡號“忠貞”,賜葬祭,命有司送柩回原籍葬,於戎州城西。因他是第一個官任京兆府尹、並被宮追封為京兆郡侯的黎氏名賢,故史書、族譜均載“黎氏望岀京兆,自黎幹公始”。妣唐氏夫人,誥封“渭陽郡君”,生一子:黎廣。  商王族子姓黎侯國祖伊後裔黎斡【民間族譜多誤作黎幹】諱垣夫,777年九月後接任京兆尹多年,後任兵部侍郎,與郭子儀、楊綰、崔寬為同朝密友,妣朱氏生五子黎烑、黎燧、黎炬、黎焻、黎煟。【《廣東省化州《黃竹黎氏族譜·黎氏源流跡考》“……唐(朝)興,星緯之學重,戎州黎斡通其術,玄宗時待詔翰林,擢諫議大夫,遷京兆尹,其子烑、燧、炬、焻、煟,及孫植,世守家傳,歷為右散騎常侍。】  姬姓黎國後裔黎文魁,在西周穆王時代任天官之職。他的後代黎幹於唐武宗李炎會昌四年甲子【844年】舉孝廉、釋奠國子監祭酒,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封京兆侯,葬蓮塘水口邊象形。生子黎度即江西省寧都縣黎氏始祖。黎度下傳六代為黎襯,生於北宋開寶元年【968年】戊辰,封京兆郡侯,為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黎氏始祖。姬姓黎國亡國國君靖遠侯黎恭公的後裔黎玄勝,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712年至756年在位四十五年】任御史大夫。玄勝公第三子黎致統公,在唐肅宗時代任翰林院侍講,晉封右僕射(右丞相)。黎致統公次子黎輝武公,為唐德宗時駙馬。黎錞:字希聲,北宋四川渠縣寶城區宋場鄉黎家山寨即狀元村人,慶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狀元及第,精通經術。宋英宗曾問歐陽修:“蜀中有何名士?”對曰:“文學有蘇洵,經術有黎錞。”封之為“經術博士”。其後見載《荊楚黎氏族譜》,歷次重修,譜面均印“經術堂”;  黎明:宋代長沙(今屬湖南省)人,以孝友信義之高品受人讚賞。  黎宿:宋代東莞縣人,為人敦厚,重禮義。其割股為親人療病的事蹟,受朝廷表彰,為世人傳頌。  黎貫:明代從化人,正德年間進士,著有《臺中稿》、《西巡稿》、《傳閩稿》等文集。  黎淳:湖南省華容人,明朝天順年間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黎淳博學多才,尤以經史著稱,除參與修撰了《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續資治通鑑綱目》外,著有《龍峰集》、《明試錄》、《黎文僖集》等傳世。明朝著名宰相楊廷和和楊一清都是其學生,並深受其影響。  黎恂:貴州遵義人,清代文學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學,尤長於詩。  黎簡:清代廣東省順德縣人,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畫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間郡莫阝縣(今河北省任丘)人,善書法,知玄象,以雅好讀書,著述不怠見稱,官至車騎大將軍。  黎靖德:宋代永嘉縣(今屬浙江省)人,曾任沙陽主簿。其博學能文,主持編修過《沙陽縣誌》,著有《朱子語類》。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廣東省儋縣)人,家貧好學,常與弟載酒見蘇軾,軾題其別墅名曰:“載酒堂”。  黎公真:元代時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擁戴,時民畫其像於學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廣東廣州市)人,明代詩人,亦擅繪山水。  黎民懷:從化(今屬廣東省)人,明代著名詩畫家,擅長詩、書、畫,時稱“三絕”。黎維柞:四川江津人,明末官員。黎庶昌:貴州省遵義人,清末外交家、散文......餘下全文>>

姓氏黎是怎麼來的?

商代有諸侯國黎國(山西長治縣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滅掉,國人以黎為氏,稱黎氏。??周初周武王封帝堯的後裔為黎侯,春秋時黎國遷都於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後來被晉國滅掉,其子孫亦稱黎氏。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西安東)。春秋時齊國有大夫黎彌,唐代有京兆尹黎幹,明代有詩人黎貞、黎遂球,清代有書畫家黎簡、文學家黎恂。

黎姓的介紹

漢族姓氏,為典型的南方姓氏。普通話讀音:li;粵語讀音:lai。今以湖南、廣東、四川、江西等省分佈較多,是中國排名第九十二位大姓。

黎姓人口數量2015年

今以湘、粵、贛等省多,約佔全國漢族黎姓人口百分之六十七。是中國姓氏排行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百分之零點一九。南北朝時後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素黎氏,隨帝王入洛後改為漢字單姓黎氏。

有誰知道黎姓祖籍在哪?

龍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56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第一個姓龍的人也就是龍姓的得姓始祖叫劉累。夏朝時,劉國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剛生下來時手上就有紋樣,便取名劉累。

相關問題答案
黎姓百家姓排名?
費姓百家姓排名?
郗姓百家姓排名?
康姓百家姓排名第幾?
童姓百家姓排名?
莊姓百家姓排名?
薛姓百家姓排名第幾?
唐姓百家姓排名?
葉姓百家姓排名?
李姓百家姓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