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範姓名人大全

春秋戰國時的政治家范蠡

東晉時的範寧,撰有《春秋榖樑傳集解》

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范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範縝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

南宋的福建農民起義首領範汝為,詩人范成大,荊湖都統範天順;

明代有戲曲作家範文若;

清代有太傅兼太子太師範文程,乾隆時圍棋國手範西屏;

太平天國將領範汝增,文學家範當世;

近現代有最著名的民族資本家是範旭東。

當代基督教的領袖人物範承祖.

範姓歷史名人

佼佼者其中有一位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他少時貧困苦學,出仕後有敢言之名,他在《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世人奉為千古名句。還有南宋的福建農民起義首領範汝為,詩人范成大,荊湖都統範天順;明代有戲曲作家範文若;清代有太傅兼太子太師範文程,乾隆時圍棋國手範西屏,太平天國將領範汝增,文學家範當世;近現代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范文瀾,新聞工作者範長江等。當代基督教的領袖人物範承祖 古代名人:范蠡、范仲淹、範會、範丹、範長生、範寧、范曄、範縝、范寬、范成大、範欽、範文若錠范文瀾、範瑞娟、範濤。 當下的姓範名人:范冰冰、范瑋琪、范曉萱、範思威 、範學斌 、範琳琳 、範小寧 、范植偉 、范逸臣 、範明、 範偉 、範雷 、范文芳 、范志毅。 范曉萱 范瑋琪 範偉 范冰冰 范仲淹 范文芳 ---.

贊助廣告

歷史上的範氏名人!?

範會:生於約公元前660,逝世於約公元前583年,範姓開基始祖。春秋時人。姓祁,名會,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後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士會出身官宦世家,年輕時即步入政壇,早年任晉國大夫,輔佐晉文公、晉襄公,後輔晉成公、晉景公,以軍功顯赫當時,是晉國稱霸中原的功臣之一,是活躍於春秋前期晉國政治舞臺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位顯赫人物,也是劉姓、範姓、士姓、隨姓等中國姓氏共同的大顯祖。在發生於公元前633年的著名戰役——晉楚城濮之戰中,代任戎右之職的士會勇猛奮戰,終於使晉軍以弱勝強,大敗楚軍,從此奠定了他在晉國政治舞臺上的牢固地位。《國語·晉語》就記載說,“(士會)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在其蔭庇下,經範文子(士燮)、範宣子(士訇),至春秋末與魏氏、智氏、中行氏、韓氏、趙氏共為六卿,把持國政。史稱士會:“輔成、景,軍無敗績,端刑法、輯訓典,國無奸民。”王符在《潛夫論》中稱讚,“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由於他對晉國的卓越貢獻和不朽業績,公元前592年士會退休時,被晉景公在其已有的領地隨邑的基礎上,加封另一個領地——範邑(今河南範縣)。後來士會在範邑終老去世,被賜諡號為“武”,因此史稱他為“範武子”或“隨武子”。史籍和各種範氏族譜都記載說,公元前614年士會返回晉國後,秦康公依約將士會的大部分家屬族人送回了晉國。這部分返回晉國的士會子孫,後又隨士會遷徙到新的領地——範邑定居。他們的後代,就以新的采邑名稱——範,作為他們的姓氏,形成了中華民族中的一個大姓——範姓。

贊助廣告

范蠡:生卒不詳,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縣)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經商有術的大實業家,有“一代名相,千秋商祖”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商業鼻祖,製陶製鹽的先師,度量衡桿秤的發明者。作為一代商聖,范蠡與智聖諸葛亮、醫聖張仲景、科聖張衡一起,並稱為“四聖”。曾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刻苦圖強,滅亡吳國,成就霸業。後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縣),改稱鴟夷子皮,改名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鉅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史記》載:“范蠡事越王勾踐,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後來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患難,難與同安樂”,遂“棄官經商,定居於陶,卒老死於陶”。他的一生,真可以說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了。范蠡祠內(位於今肥城市)有石柱楹聯曰“避君隱陶稱朱公留芳百世,聚財萬貫濟黎民功蓋千秋”。清代詩人徐公修寫七律詩《范蠡》贊曰:

豔色吳王嗜好投,

苧蘿村內美人求。

居陶業振工牟利,

霸越功高早退休。

兩國甘心拋相印,

五湖浪跡泛扁舟。

鑄金故主空摹象,

鳳舉鴻冥不可留。

范雎:前?~前225年,戰國時秦昭王相,魏人,字叔。早年家境貧寒,後出使齊國為魏中大夫須賈所誣,歷經磨難後輾轉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輔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極有建樹的謀略家,歷史上最先正式提出“遠交近攻”的謀略。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高度評價范雎對秦國的建樹和貢獻:“昭王得范雎,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范增:前277~前204年,西漢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說桐城)人。好奇計。秦末勸項梁立楚王后裔為懷王。秦軍圍鉅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為末將。後為項羽重要謀士,輔佐項羽稱霸諸候,被尊為“亞父”。封歷陽候。屢勸項羽早除隱患,父掉劉邦,曾設“鴻門宴”,計不為項羽所用。後項羽中......餘下全文>>

範姓.起源於何時,祖先是誰,什麼朝代的.歷史.有明白的給解釋下嗎?

範姓全國名列第61位。遠祖始於周代諸侯國杜國國君杜伯,於周宣王時被殺,其子逃到範(今河南範縣),並以住地名為範姓。

範姓先祖開發青海亦早,宋代範育,於元佑初(1086年)出任熙州(今甘肅臨洮縣),與朝廷力爭經營並鞏固青海河湟地區。以後移民中又有範姓先民來青海開發定居,故如今有範姓村莊2個。

這一個輝煌的鉅族著姓,有一個比許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對於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關於範姓的姓源,根據《姓纂》的記載是這樣的:“帝堯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周宣王滅杜,杜伯之子溫叔奔晉為士師,曾孫士會,食採於範,遂為範氏。”

由此可見,範氏的始祖,可以遠遠地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聖君唐堯,堯的這一支子孫歷經虞舜、夏、商諸代,都稱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於杜,不久被周宣王所滅,當時杜伯的兒子就跑到晉國,被任為士師,並因官命氏改姓為士,傳到他的曾孫士會的時候,做了晉國的上卿,食採於範,於是,士會的子孫也按照當時“以邑為氏”的習慣,統統姓了範,而一直繁衍到現在。

範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更已顯赫萬分,自士會以後,範武子、範文子、範宣子、以及範獻子,世代都是晉國的上卿,可以說是曾經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巨族之一。

2000多年以前就發跡於晉國的範氏,後來是高平的望族,古時的高平,就是現在山西省的高平縣,位置在晉城縣的北面。換言之,以後各地的範姓人家,有很多都是發源于山西,跟山西的範家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臥薪嚐膽,勾踐復國”中的范蠡,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范蠡的更難能可貴之處,是他的懂得急流勇退。據傳,勾踐復國之後,把范蠡高封為上將軍,可是他卻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並且深知勾踐的為人是可與同患難,而難同安樂,所以毅然辭去高官厚俸,乘舟浮海以行,而且從此未返越國。

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功成身退之後,據說是改名換姓歷遊齊、陶等地,後來並操計然之術以治產,結果卻變成了鉅富,自號為陶朱公。他的一生,真可以說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了。

是當今中國第六十一大姓。

我姓“範”我想知道歷史上範字的起源及歷史上姓範的名人?

我也姓範但我瞭解的有點忘了。是一個人當宰相什麼的然後國王賜的姓。名人範籬。越女跟他是一對。臥心嘗膽吳王的手下。吳國能復興有很大功勞

歷史上姓範的名人有哪些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又稱範伯、邸夷子皮、陶朱公。著名春秋後期越國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精通韜略,足智多謀,拜為大夫,封上將軍。

范雎(前?-前255),也叫範且,字叔,戰國時魏人(今河南開封),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前266年,任為秦相,封於應(今河南寶丰),稱應侯。

范增(前277-前204),今安徽桐城人。著名秦末楚王重臣,政治家、謀略家。是秦朝(前221-前206年)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

範丹(112-185),又名範冉,字史雲,陳留外黃縣人(今河南杞縣),著名東漢高士。是中國古代廉吏典範。

範長生(218-318),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涪陵丹興(今四川黔江)人,西晉時大成名相。天師道首領,西晉時大成政權(都成都)丞相,封為天地太師.西山侯。

範寧(339-401),南陽順陽人(今河南淅川),範汪之子。著名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穀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穀梁傳》註解。

范曄(398-445),字蔚宗,南陽順陽人(今河南內鄉)。南朝宋著名史學家、散文家。所著《後漢書》為上起漢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近兩百年曆史的巨集篇鉅著。

範希朝(生卒年待考),字致君,唐河中虞鄉(今山西虞鄉縣)人,唐朝名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今江蘇蘇州)經考察,範公出生在(河北正定),著名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和軍事家。

範鎮(1007-1088),字景仁,四川華陽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舉進士第一,以直言敢諫聞名。

範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純,甫或作父),一字夢得,成都華陽人。北宋著名史學家。

范成大(1126-1193),號石湖居士,吳郡人(今江蘇蘇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園詩派”的集大成者。初為徽州司戶參軍,累遷禮部員外郎。

范文程(1597-1666),字憲鬥,號輝嶽,遼寧瀋陽人。著名清朝開國宰輔、文臣領袖,傑出政治家、謀略家。

範氏的由來

堯有個裔孫叫劉累,西成王時遷居杜(今陝西西安東南),建立杜國,稱為唐杜姓,他的孫子士會,春秋時任晉國大夫,因授封於範地(現在的河南縣),以封邑為姓,就是範氏。士會死後被稱為範武子,其之後,又有範文子、範宣子、範獻子,世代為晉國上卿。公元前4世紀中葉,晉國為韓、趙、魏三家所分,範姓進入魏國。在西漢以前範姓部分人已遷徙到南方。漢代到南北 朝時期,範姓分佈更為廣泛。到宋代,範姓稱盛在福建,人才濟濟。此後,範姓除在閩南一帶發展繁衍外,又分佈 廣東海陽、嘉應、梅州、大埔、長樂、陸豐、饒平等支派。從明末開始,閩(MIN)、粵(yue)範姓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遷到海外。宋代以前的範姓名人,大都出自現在的河南。例如:春秋末政治家范蠡。東漢學者範丹,清詔使範滂。東晉經學家範寧,南朝宋史學家范曄(yan ),順陽人。齊、樑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範縝。唐代武則天時宰相範履冰。此外,十六國時涪(fu)陵丹興(今天的四川黔江)人範長生,在李雄稱帝成都時被尊為天地太師;北宋有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畫家范寬,南宋有福建農民起義首領範汝為,詩人范成大,荊湖都統範天順;元代有文學家範槨(guo);明代有戲曲作家範文若,藏書家範欽;清代有太傅(fu)兼太子太師範文程,乾隆時圍棋國手範西屏,太平天國將領範汝增,文學家範當世;近現代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范文瀾,新聞工作者範長江。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國姓氏中,範姓居於第61位。

範姓軼聞趣事 範姓名人的軼聞趣事

范仲淹在範泉邊勤奮學習。他的學習生活非常艱苦。范仲淹在追憶他的少年生活時這樣寫到: " 我過去和一姓劉的同學,在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都是極為艱苦的,每天煮兩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二塊。把鹹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鹽,燒熟當菜,就這樣的生活過了三年多 。"

雖然範公少年時代的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學習勤奮,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靈祠中聽到范仲淹的禱問: " 我將來能當宰相嗎? " 神說不能。又問: " 我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如何? " 或當宰相,或當良醫,工作性質雖然不相同,但為民造福卻是相同的。

請問,姓範的在歷史上都有什麼名人?

範侯   範武子範會   範文子範燮   範宣子範匄   範獻子範鞅   範昭子範吉射(與中行氏相睦,結為姻親。晉定公時,幫助中行氏對趙氏發難,結果被智氏等四卿所敗,逃往齊國)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又稱範伯、邸夷子皮、陶朱公。楚國宛三戶人(今河南南陽)。著名春秋後期越國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精通韜略,足智多謀,拜為大夫,封上將軍。   范雎:(公元前?~前255年),也叫範且,字叔,戰國時魏人(今河南開封),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公元前266年,任為秦相,封於應(今河南寶丰),稱應侯。   范增:(公元前277~前204年),今安徽桐城人。著名秦末楚王重臣,政治家、謀略家。是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封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範丹:(公元112~185年),又名範冉,字史雲,陳留外黃縣人(今河南杞縣),著名東漢高士。 是中國古代廉吏典範。“甑中生塵範史雲,釜中生魚範萊蕪”指的就是範丹,逝世後諡號“貞節先生”。   範滂:(公元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今河南郾城)。著名東漢末年士人領袖。   範明友:(生卒年待考),為霍光女婿,初為中郎將,又被封為度遼將軍。宣帝繼位,封範明友為關內侯。   範晷:(生卒年待考),字彥長,南陽順陽人。西晉重臣。任馮翊太守,徵拜少府,又出任涼州刺史,轉任雍州刺史,封左將軍。   範汪:(生卒年待考),字玄平,又稱範東陽,範晷孫,範稚子。南陽順陽人(今河南淅川人)。著名東晉醫學家。曾任東陽太守。撰有《範汪方》(又作《範東陽方》、《範東陽雜藥方》)一百七十餘卷,今佚。其佚文散見於《外臺祕要》、《醫心方》等。   範寧:(公元339-401),南陽順陽人(今河南淅川)。著名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穀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穀梁傳》註解。   範泰:(公元355-428),順陽山陰(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南朝宋大臣、學者。初為太學博士,歷官謝安及會稽王道子參軍,後升中書侍郎,加振武將軍,升侍中。入宋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卒諡“宣”。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人(今河南內鄉)。著名南朝劉宋時期史學家、散文家。所著《後漢書》為上起漢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近兩百年曆史的巨集篇鉅著。   範縝:(公元約450—515),南鄉舞陰人(今河南泌陽)。著名南朝齊樑時期哲學家、思想家和無神論者。著有《神滅論》,有人曾以升官誘惑他改變觀點,他不“賣論取官”。   範雲:(公元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陽人(今河南泌陽)。著名南朝齊、樑間重臣,政治家、詩人。歷任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僕射,居官能直言勸諫。逝世後諡號“文”。   範長生:(公元218-318年),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興(今四川黔江)人,西晉時大成名相。天師道首領,西晉時大成政權(都成都)丞相,封為天地太師.西山侯。   範履冰:(生卒年待考),河內人(今河南武陟)。著名唐朝時期重臣、史學家。知名於唐高宗,武則天執政後,出任宰相,並主持了大唐國史的修撰。   範希朝:(生卒年待考),字致君,唐河中虞鄉(今山西虞鄉縣)人,唐朝名將。任河東(今山西)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及右金吾衛大將軍,隨即又拜檢校司空,太子太保。元和九年(814年),範希朝去世,朝廷贈太子太師,諡忠武,後又改為宣武。   範延光:(生卒年待考),字子瑰,相州臨漳人。後唐同光中拜檢校工部尚書。......餘下全文>>

姓氏;範;在古代中有怎樣的名人

範姓歷史名人 範 蠡: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人,春秋後期越國政治家。曾獻計於勾踐,一舉滅吳,越國立事後乃急流勇退,于山東定陶經商,資產千萬,稱“陶朱公”。可謂“居官則至卿相,居家則至千萬”。從此未返越國。

範 睢:也叫範且,字叔,戰國時魏(今河南省開封一帶)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遊說秦昭王,主張遠交近攻,為始皇一統天下立下大功。他同商鞅、張儀、李斯先後任秦國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範 增:今安徽省桐城人,好奇計,年方七十方為項羽謀士。秦末勸項梁立楚王后裔為懷王。秦軍圍鉅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為末將。後為項羽重要謀士, 輔佐項羽稱霸諸候,被尊為“亞父”。封歷陽候。屢勸項羽早除隱患,父掉劉邦,曾設“鴻門宴”,計不為項羽所用。後項羽中劉邦的反間計,疑增,削其權力,遂憤而離去,途中背發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亞父山”。

範 丹:又名範冉(112-185),字史雲,漢陳留外黃縣(漢置,唐以後廢,故城在今河南杞縣東)人,東漢高士,桓帝(劉志,公元147年登基)時授萊蕪(漢代的萊蕪縣故城在今山東省淄川縣東南,今萊蕪縣是漢代的嬴縣)長,因母亡丁憂未到任。後來朝廷有意用他為太尉府侍御史,但因遭黨錮之禍,逃到樑沛間靠賣卜為生。家裡窮極,時常斷炊。閭里間有歌謠說他“甑中生塵範史雲,釜中生魚範萊蕪”。死後諡為貞節先生。

範 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省郾城)人,東漢末年享有盛名的士人領袖,他抑制豪強,反對宦官。他少年時便懷澄清天下之志。他疾惡如仇,為官清厲,任清詔史按察諸郡時,貪官汙吏望風解印綬而逃。任汝南郡功曹時,抑制豪強,制裁不軌,結交士人,反對宦官。第一次黨錮之禍起,與李膺同時被捕,被釋還鄉時,迎接他的士大夫的車有數千輛。黨錮之禍再起,朝廷下令捉拿他,縣令郭揖欲棄官與他一起逃亡,他不肯連累別人,自己投案,死於獄中。

範 晷:字彥長,西晉南陽順陽人。少年時遊學於清河,於是遷家僑居。郡守命他為五官掾,歷任河內郡丞。太守裴楷久聞其名,舉薦為侍御史。調任上谷太守,遭遇喪事,沒有前去就任。後來做了司徒左長史,轉任馮翊太守,很有政績,善於安撫百姓,百姓很愛戴他。徵拜少府,又出任涼州刺史,轉任雍州刺史。當時西部土地荒毀,少數民族時常侵擾,田桑欠收,百姓困頓凋弊,範晷傾心教化引導,勸勉農桑所轄地區百姓全仰仗他。元康中,加封左將軍,卒於官。有兩個兒子:範廣、範稚。

範 廣:字鍾將,西晉南陽順陽(今河南省內鄉)人,範晷之子。被舉孝廉,任靈壽令,不去就任。其姐嫁給孫氏,早亡,有個孫子名叫邁,範廣一直撫養帶他南奔,即使在盜賊四起的時候,始終沒有丟棄。元帝承製,任他為堂邑令。縣丞劉榮犯法當死,郡守讓劉榮回原籍服刑。劉榮是本縣人,家裡有老母,很有氣節,範廣常常聽憑他回家省親,劉榮也會如期而返。縣堂被野火所燒及,劉榮脫去刑械救火,事畢,又自我戴上刑械。後來天大旱,米貴,範廣散發私家谷糧賑濟百姓,用去了幾千斛,遠近流落的人都前來投奔他,當地戶口增加了十倍。卒於官。

範 稚:西晉南陽順陽(今河南省內鄉)人,範晷之子。範稚自小就知名,徵召為大將軍掾,早卒。有子名範汪,別有傳文(見下)。

範 汪:東晉代醫家。字玄平,又稱範東陽,範晷孫,範稚子。南陽順陽(今河南省內鄉)人。曾任東陽太守。在郡大興學校,甚有惠政。晚年屏居吳都。善醫術,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者,不問貴賤,皆為之治療,每多治癒。撰有《範汪方》(又作《範東陽方》、《範東陽雜藥方......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範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鄧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韓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呂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朱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姓孫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程姓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徐姓的來源和歷史?
賀姓的來源和歷史?
井姓的來源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