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來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姓名的來源?

姓氏是標誌社會結構中一種血緣關係的符號。在母系氏族社會裡,人們按母系血緣分成若干氏族,每個氏族都以圖騰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區別的族號,這個族號就是“姓”,因為那時人們只知母親,不知父親,即姓為“女生”。“氏”的產生要晚於“姓”,因為同一母系血統的氏族子孫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為若干支族遷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個支族都要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支族的稱號,這個稱號就是“氏”。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姓區別血統,氏區別子孫。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氏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封地、爵位、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轉變而來的。原始社會的末期,黃帝治理天下時,已出現了氏。夏、商兩代,也有少量的“氏”產生。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後把土地分封給兄弟、親戚及異姓功臣等,建立了71個封國,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貴族40人,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據統計,由周王室同姓封國得氏的有48個,由異姓封國得氏的約有60個。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法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即大夫的後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稱為氏,如田、白、鮑、費、範、屈、鍾離、邯鄲等。經過層層分封,以封國、封邑名稱為氏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以說,周朝是我國氏的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而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氏的繁衍滋生越來越多,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這時姓與氏合併為一體,從古到今,中國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說是由姓派生出來的氏演變來的。唐太宗的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叫高士廉,把民間的“ 姓 ”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佈天下。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年。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中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於2007年4月24日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據介紹,我國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依次是: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樑。一、姓氏的來源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封號成為姓,與母系氏族有關,所以此時的姓多帶女字,如:姬、姜、姒、嬴、姚;2、以國邑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如韓、魏、趙、宋、鄭、吳、秦等;3、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忿生後代因此姓蘇;4、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史、理、錢等後來均成為姓;5、以爵號、諡號為氏。爵號以“王”、“侯”最為突出,諡號有文、武、穆等。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姓林;7、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再如池、柳、西門、東方、南宮、西閭等;8、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關於名字的來源

早在人類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過著群居的原始生活。他們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通過自衛來保護自己,或者採取狩獵以維持生命。他們的生活十分原始,還不需要姓名來區分彼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多,人際之間的交往日漸密切,為了把某一群人與另一群人區分開來,便出現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標誌,這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姓”;在一群人中間,為了把彼此區分開來,也出現了只屬於個人的標誌,這種標誌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名”。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一群人,在自己內部只用“名”便可以彼此區分,若與另一群人交往,僅僅稱“名”便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標誌“姓”與自己標誌“名”結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這種一群人的標誌和自己標誌的結合,便是人類最早的姓名。

贊助廣告

關於人類名字的起源,從漢字“名”字本身也可以推知其最早的含義。這一漢字由“夕”和“口”兩部分組成,對此,《說文解字》解釋說:“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白天相見,可能通過形體、面貌、聲音相互識別。一旦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過自報名字來區分你我了。可見,人名的產生是社會交際的需要,它的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社會交往的所有場合都可以區別人的個體。

不過,人類最早的名字還不如後來那樣固定。如人們在“以口自名”時,可以用自己身上某些特徵作為自己的名字,讓別人容易識別;在一些人識別某一個人時,也可以把這個人的某些特徵作為他的名字或代號。這種作法,與我們後來習慣把某位身材特別高的人稱為“大個子”,把某位走路時腰肢左右搖擺的小姐稱為“風擺柳”十分相似。隨著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特徵也會發生變化,原來在一些人中是“大個子”的人也許在另一些人中只是中等身材,原來走路如“風擺柳”的人在另一些人眼中也許會讓人覺得身板太硬。對新的環境中新的一群人來說,“大個子”、“風擺柳”原來不曾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徵或許會被重新發現,如“大個子”可能會是個頭髮焦黃稀疏的人,因此他的名字或代號可能被這些人稱為“黃毛”、“稀拉”或“黃毛稀拉”;“風擺柳”也可能會因為眼睛大且有神而被稱為“大眼”或“電光”。這樣,他們便會在新的環境中有新的名字。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便成為當時人所必須的東西。

據研究,我國最早擁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可能是那些傳說中氏族社會的首領或是部族戰爭中出現的英雄。這種說法,也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在文字出現以後,原由口頭表達的人名也進化到文字階段。在目前已經發現的一些原始社會的陶器中,上面都刻畫有一兩個符號,據專家考證,這些符號都與早期的人名有關。如果這種解釋可信的話,那麼,不同的人名就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文字大量出現並趨向於定型,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名。如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不僅有“名”這個漢字(見《殷墟書契》前編六·一·四),而且還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見《甲骨文編》)。這些,都是我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名字。

總之,人名是在人類社會處於原始時期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最早它是人們隨意用來區分彼此的稱號,以後又演變成為固定身份的標誌,在文字出現以後又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隨著名字本身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名字也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餘下全文>>

“鉛筆”名字的由來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它既會弄髒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髒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裡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以石墨或加顏料的粘土做成的筆芯為書寫介質,用於學習、辦公、工程製圖、美術、繪畫、各種標記等的書寫或繪畫工具。古代希臘、羅馬曾有用鉛金屬製成類似鉛筆的鉛棒。這種筆多製成錐形,利用鉛與其他物體摩擦而留下鉛的痕跡,用以劃線做標記。14世紀時,歐洲出現類似現代的鉛筆,荷蘭畫家曾用以在紙上繪畫。義大利人曾使用鉛和錫的混合物製成鉛棒,用於繪畫和書寫。1565年在德國人C.格斯納的藏書上有用鉛筆繪製的圖解,並記載有“為了製圖和筆記,人們用鉛及其他混合物製成筆芯,然後附上木製的把柄,進行劃線……”的文字。同年英國開始以石墨為筆芯手工製出最原始的木杆鉛筆。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1761年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建立了法泊·卡斯特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鉛筆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1790~1793年,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制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1793年建立康德鉛筆廠,為現代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準國貨鉛筆廠,開始自制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濟南、大連、福州、瀋陽、蚌埠等10多個城市陸續建成年產 1.5~2.5億支較大規模的鉛筆廠。鉛芯製造和油漆、印花裝飾技術也不斷提高,並開發了全塑鉛筆、樹脂細鉛芯和細芯活動鉛筆。研製成膠板束夾乾燥機、自動上漆機、電隧道燒芯爐、搭板機及各種包裝機等新型裝置。

姓氏的由來?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別婚姻",但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為同族集團的名稱,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稱,用於區別子孫之所出。由於人口增殖,遷居異地,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夏、商、週三代以前,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如孔子,於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稱氏不稱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

二是以出生地為姓。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職為姓。楚莊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後代就以上官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漢丞相田千秋年紀大了,出入乘車,人稱"車丞相"。後人就以車為姓。葛是古姓,本來是琅琊諸縣人,後屯遷居陽都,陽都本來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諸葛來區別稱呼他們,從此就有了複姓諸葛。

由於部落的發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漸繁多,氏名稱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許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實際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穩定,還是自漢朝以後的事。秦滅六國不久,漢又統一天下,做為維繫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標誌的姓氏有別制度,也隨著王室的徹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國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實際上皆以男氏代姓了。這就表明,以後的子孫,都是男姓血緣關係的繁衍,正如明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黃帝以來之姓亡矣。""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為維繫傳統之紐帶,團結宗族之象徵,於是尊祖敬宗便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們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保證。如果一箇中國人,連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愛和尊重的話,很難想象他會成為一個愛國主義者。

至今數百千年,遷徙到異地他鄉華裔外籍人,現在他們還念念不忘他們的祖國、祖籍、祖先,常常來中國尋根拜祭,在他們的族譜上,還記載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劉邦後裔原田家族族譜上所載:"高祖皇帝之血統,嚴然存在之事,予實雖欲不感泣,豈可得耶,又想中華之國立,至漢以來;二千百四十餘年,交待十三、四朝,今雖悠久。其間兩國務有盛衰,然無不盡懷漢朝之盛時而慕之者,予常馳念於我高祖統政之故國,切切而不能禁地,於是刊本譜,同族其發欲為,其族譜之基,聊報高祖皇帝之餘德也焉。"

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餘下全文>>

中國朝代名字的由來?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一首短短的打油詩,將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王朝更迭一筆書盡。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各個時期的英雄豪傑都是各戰雄才,逐鹿天下,問鼎中原,朝代的更迭可謂是紛繁複雜。每個王朝的開國帝王著手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稱號,也即一個朝代的名稱,那麼歷朝歷代的名稱優勢怎麼得來的呢?從研究結果來看,國號的命名大致有這麼五個來源:一是使用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來命名;二是直接採用開國者原有的封號、爵位;三是採用開國者建立新政權之前所統的區域的名稱;四是基於宗族原因命名;五是取吉祥的寓意。

夏朝:夏朝名稱的得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禹曾受封於夏伯,因此採用“夏”作為其政權的名稱。另有歷史學家觀點認為,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今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按照前一種說法,即是取自掛號,如後一種說法屬實,則是按照區域名稱來命名。

商朝: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隨後便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商湯王滅夏後,依然保留“商”作為其新國名。後商王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西北),此後便以“殷”或“殷商”並稱。這應該算是有不落名稱繼承而來。

周朝:周在武王伐紂滅掉商王朝之前,本部居於岐山(今陝西岐山),岐山又稱周原,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定國號為“周”。周王朝時定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在周平王時向東遷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其在地理方位上位於鎬京的東部,故稱其為“東周”,之前的政權歷史上稱為“西周”從而加以區分。

秦朝:據《史記》記載,秦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嬴”姓,並賜了一小塊封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沿用原諸侯國封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國。

漢朝:漢王朝的名稱源自楚漢之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項羽楚國名將之後,自封楚王,劉邦勢弱,向項羽稱臣,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此後楚漢爭霸,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定都長安,後遷至洛陽,故從都城的地理位置上說有“西漢”和“東漢”之分,從時間順序上看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魏國:漢獻帝曾封曹*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國:蜀即四川,劉備以四川為其主要勢力範圍,遂將其政權稱為“蜀”。又因其以漢室宗親,皇天貴胄自居,所以也稱“蜀漢”。

吳國:孫權統制區域主要位於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是吳國的統治範圍,曹魏亦曾假借天子之名封孫權為“吳侯”,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朝:司馬懿之子司馬昭逼魏王封其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不久廢魏帝自立,定國號為“晉”。

隋朝: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其不祥,遂改為“隋朝”,“隋”字是典型的皇帝生造出來的字,類似的還有武則天為自己造的名字“曌”字。

唐朝: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世襲此爵位。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隋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封建王朝。

遼國:遼原稱“契丹”,因該民族主要居於遼河之濱,故......餘下全文>>

中國人姓氏的來源?

中國姓氏的起源

作為血脈延續的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從公元前3000年中國第一個姓—風姓開始,中國的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綿延不絕。有關專家最新研究統計結果表明,中國人曾經使用過的姓氏高達22000個,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歷史。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姓氏的傳承之中得以體現。

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和氏的區別: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係,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誌,用以區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於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總資料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國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

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樑、葉。佔華人人口10%。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後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後起之姓,如:姬、姜、姒、風、己、子、任、伊、嬴、姚。

2、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於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後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後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忿生後代因此姓蘇。

4、以鄉、亭名為氏。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採食解州。

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餘下全文>>

中國姓氏由來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餘下全文>>

北京名字的由來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後,遷都北平後改的,意與南京相對之意。

1368年8月,明大將徐達率大軍攻佔了元大都。雖然元順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許多軍隊仍滯留在大都周圍,時時威協著大都,元將領也速就曾兵臨通州。朱元璋當即命令大將常遇春率重兵消滅大都周圍的元軍。1369年6月,常遇春蕩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殘餘軍隊。戰報送達朝庭,朱元璋便以“薊北悉平”為名,將元大都改為“北平府”。這也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的來歷。

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樂四年),頒詔遷都北平,並把北平改為北京,意與南京相對之意工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相關問題答案
姓名的來源?
姓孫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姓侯的來源?
阮姓氏的來源?
姓徐的來源具體內容?
姓朱的來源?
宋姓氏的來源?
關於姓氏的來源?
姓曾的來源?
中國姓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