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待客有勸飯習俗,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手捧碗相接,不過,通常勸飯是象徵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勸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在勸酒、勸茶時,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

阿昌族過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帶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出窪(開門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其中以火把節和窩羅節的規模較大,活動內容較多。

贊助廣告

阿昌族的生活習俗

阿昌族的春節慶祝活動,從臘月到正月,是富含獨特民族傳統,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年俗活動。大年三十戶主抬祭祀品、疊紙錢,率領兒女祭祀寨神,先祭祀寨頭,再祭祀家堂祖宗,最後舉家共進團圓年飯。除夕晚上,主婦挑燈到菜園挖坑,點一蓬瓜,點一窩豆。傳統觀念認為,除夕晚上搶栽的瓜豆、瓜秧和豆苗,更易豐收。除夕老人熬夜守歲,凌晨童男吟誦財門調,從大門外到堂前,逐戶開財門。

初一女人休息,男人凌晨爭挑第一擔水,老人清晨供齋祈福。初一不能舂碓,要給農具、果樹、牛馬貼紅紙條,早飯後全體青壯年村民敲鑼打鼓去遠山砍秋杆。初二闔村舉寨樹秋架、祭秋神,當晚在秋場舞獅子,說四句,唱燈調。當年安排要玩春燈的鄉村,所有參加玩燈者,要淨身淨手,清一色男性躲到鄉村小樹林,熟悉彩排戲文臺詞,以準備在初二晚上,在鄉村秋場戲臺上,閃亮登場。春燈表演從滿天星空的大年夜,持續表演到皓月當空的小年正月十六,才曲終人散。初二開年後,新媳婦回孃家拜年,按家族“割道”,一家家吃春客。阿昌族男女老少,穿著節日豔麗盛裝,高高興興過新年,姑娘小夥走村串寨,談情說愛,風雪迎春。直到正月十六,秋頭戶主邀約寨人拆下秋架,謝送完秋神,議定好來年的秋事社祭活動後,春節宣告結束。

贊助廣告

祭寨神

祭寨神是阿昌族春節的傳統年俗、古老民俗。阿昌族崇尚原始宗教、崇拜自然。自然崇拜的核心是萬物有靈,多神崇拜。寨神,是神格最高的神靈。用阿昌族語言,梁河縣叫“瓦當”,“瓦嘎”;隴川縣叫“色曼”“色勐”。每年春節大年三十,需要舉寨出動,家家戶戶都要敬拜。寨神,一般設在寨頭村邊,通常是一棵大樹古樹老樹。在阿昌族社會生活裡,有寨神駐足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具有神聖的神靈附體,因此,全體族群成員,都自己自覺的維護鄉村寨神附近的古樹古木,把寨神依附的大樹叫神樹。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男男女女,誰都無權亂砍濫伐,並且人人都有保護其原生態的義務。這是中國鄉村最震懾人心的村規民約。

春節祭祀寨神祭祖的古老歷史傳統習俗,千百年來,一直在鄉村盛行。阿昌族的寨神祭祀活動,是一件原始而莊嚴、虔誠而神聖的事情。由德高望重的男性寨中長輩領銜祭祀。女性不能到場參加。阿昌族的傳統觀念中,有濃重的性別意識。在祭祀神靈的原始宗教活動中,或多或少地帶有世俗的觀念,去奉獻神奇的崇拜物件,去喜悅至高無上的神靈。因此,在原始祭祀場,幾乎清一色是男子,爺爺率領兒孫,父親帶領兒子。沒有男人在家的戶主,女人準備好祭品,請血緣相近的家族男子幫助帶往寨頭祭祀寨神。

祭秋神

阿昌族地區的廣大鄉村,有春節祭祀鞦韆神的習慣。每年的春節,村村寨寨,都要虔誠祭祀秋神。每年春節初一,去砍清一色的慄樹,初二舉寨樹立秋杆,一直到正月十六撤秋,送謝秋神止。祭祀秋神儀式,相當繁瑣,十分隆重,非常具有民族民俗、歷史人文、傳統文化價值。滇西阿昌族地區,當年有兒子結婚的人家,約定俗成是當年組織祭祀秋神活動的秋頭。春節除夕,秋頭要逐家逐戶,去敬菸邀請大家幫忙助力。初一清晨,秋頭要準備好祭祀品,置辦好謝山神的鮮肉一小塊、糖兩坨、粑粑幾塊、米酒一小瓶,紙錢、香燭一對。組織鄉村父老敲鑼打鼓,將鄉村扛秋男子歡送出寨門,前往遠山砍秋杆。初二,由秋頭邀請寨長、寨中長輩,組織父老鄉親,樹秋架,祭祀秋神。樹秋時,阿昌男子沒有使用任何安全保護裝置,赤手空拳,在高高豎立起來的鞦韆架上,操作自如,令人肅然起敬。祭祀秋神活動,通常是在寨佬、寨長,或者在男性長者主持下,敲鑼打鼓,殺雞備酒,伴隨全套禮儀和精美祭祀辭,舉寨進行。

阿昌族原始宗教的觀念中,秋神看不見、摸不著,只在各自心中。秋神的駐足處,是......餘下全文>>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體現了什麼

體現了團結呀

阿昌族的飲食習慣知多少

民族:傣族傳統節:潑水節習俗:男婚嫁相互潑水示祝福跳跌腳 舞男、穿襟或斜襟袖短衫褲纏飲食文化:奇異物螞蟻蛋、蟬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傣族喜食品民族:京族傳統節:唱哈節習俗:京族家庭實行夫妻制嚴禁姑表通婚族內通婚飲食文化:米主食玉米、番薯、芋雜糧民族:阿昌族傳統節:耍白象習俗:阿昌族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穿藍色、白色或黑色襟衣、穿黑色褲褲腳短寬少喜歡穿筒裙飲食文化:阿昌族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青男嚼煙、檳榔習慣牙齒往往染黑色故齒黑美舊俗民族:土家族傳統節:趕習俗:男經歌相結婚土家族婚俗嫁前哭嫁風俗飲食文化:土家族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民族:錫伯族傳統節:抹黑節習俗:媳婦能與公公同桌用餐能同坐;遞刀給別要刀尖朝自刀朝忌食狗肉族內同姓禁止通婚等飲食文化: 錫伯族男般都吸菸飲酒嗜錫伯族米、面等主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

白族的習俗是什麼?阿昌族的是什麼?壯族的習俗是什麼?傣族的習俗是什麼?回族的習俗是什麼?謝謝。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髒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婚喪與生育

白族婦女懷孕後,以系合頁雙屋圍裙,並將頭頁對摺別在腰間作為有喜的標誌。外人見了,要懂得注意重點保護。倘若誤傷了孕婦,要擔保到產後母子平安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懷孕婦女不能進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嬰兒落地後,誰第一個跨進產婦家的門,誰就是踩生。白族認為,誰來踩生,將來孩子的脾氣就像誰。白族最忌諱戴孝的人來踩生,所以嬰兒降生後,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門口撒三道弧線,並在門檻上纏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還要在青篾子下加一隻草鞋,有的還在大門上釘一個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送一碗新鮮稠米湯、紅糖、雞蛋、甜白酒和一土鍋豬蹄子燉韭菜根給產婦吃。產後第三天早上,產婦家要請粥米客或稱稀飯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籃提著雞蛋、紅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賀。大理、劍川一帶的白族,婦女產後,主人要請第一個進家的客人吃荷包雞蛋湯圓,客人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生氣。

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方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養麥、蠶豆、薯類。雪梨、柑橘和論茶是著名特產。居住在湖、河地區的白族以稻麥為主糧;居住在山區者,以玉米、養麥、馬鈴薯為主糧。吃大米飯、包穀(玉米)飯及各種米麵製品後於腦制牛、羊、豬肉及各種鹹菜。洱海盛產魚類,弓魚最著名。喜食砂鍋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為主。

白族日常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農忙或節慶用則增加一次早點或午點。平壩地區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洋芋和養麥。主食一般蒸作乾飯,下地攜帶。此外也喜愛粑粑、餌塊、湯圓、米線、稀粥、糖飯(糯米與幹麥芽粉制)等。

白族三餐都配新鮮蔬菜,也善於調製鹹菜、院菜、豆瓣醬、豆豉與面注。用洱海特產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榮炒火腿、海菜豆腐場令人齒頰留芳。肉食以豬為主,兼有牛、羊、雞、鴨和魚鮮,善於膠制火腿、臘肉、香腸、弓魚、豬肝飦、螺螄醬、油雞棕、吹肝和飯腸等食品,腦年豬和乳用(羊乳點酸水製成)是當地“一絕”。烹調方法多樣,口味偏好酸辣,創造出大理砂鍋魚、牛奶煮弓魚、乳扇涼雞、松木麗粉蒸魚、鹽燉罐子肉、魚茸乳扇卷、鑲雪梨、生皮、大理餌絲、喜洲破酥精粑等一批名食。民間宴會,職業廚師製作的"八大碗"、"四盤五碗"宴席,菜式更為豐富。除火腿、臘肉等外,還善於醃製弓魚、豬肝、螺螄醬等!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中國農曆新年)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中國傳統祭祀、掃墓節日)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中國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餘下全文>>

關於阿昌族的資料?

族名:

阿昌族

achang zu

Ach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別名:“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

民族概況

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3936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少量分佈。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係密切。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

歷史記載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巨集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徵麓川后,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裡學會了耕種水田、打製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勳莊”。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廢“勳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阿昌族地區主要是封建領主經濟,同時封建地主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普遍發生典當、抵押和買賣土地現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淪為附近漢、傣族地主的佃戶。在阿昌族地區,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戶臘撒菸草聞名於滇西,遠銷緬甸;“阿昌刀”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是必備的生產工具。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刺繡、編織品等手工業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國成......餘下全文>>

阿昌族簡介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德巨集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分佈。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俯縣也有部分居住。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3936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少量分佈。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係密切。

阿昌族婦女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

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

少數民族

目錄

【數字習俗】

【國家政策】

【分佈特點】

【地理位置】

【人口一覽】

【語言文字】

【宗教信仰】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黎族的風俗習慣?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的風俗習慣?
景頗族的風俗習慣?
瑤族的風俗習慣?
哈尼族的風俗習慣?
羌族的風俗習慣?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
布依族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