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傳統節日和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有啥風俗習慣

傳統藏族節日 正月 藏曆年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祈願大法會(傳大召)正月初三,紀念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城法/會上用無比神奇的幻術和多種神變擊敗了卓/切、那/賴/吉、傑/瓦/堅、尼/吉/普、諾/堅、扎/拉/瓦/堅等外道六師及其追隨者,...

藏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轉山會

轉山會是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彙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裡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後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後,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贊助廣告

採花節

採花節是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博峪是一個荒僻的山溝,人們以採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一天,從遠方來了一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地人們開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採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採花,被鎳風捲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一天上山採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採花節。

黃藏曆元旦

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藏曆年古時曾以麥熟為歲首或麥收為歲首,是在夏秋季。據記載,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歷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後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內地的歷法。此後,藏族古曆法與漢歷、印度曆法相結合,到元代時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為一體的獨特的歷法。大約十三世紀元代的薩迦王朝時定為藏曆元月一日為新歲起始,沿襲至今。   藏族節日繁多,其中最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義的要數藏曆新年。藏曆新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一年最大的節慶。從藏曆十二月中旬開始,人們就準備過年吃、穿、用的節日用品。成千上萬的農牧民湧入拉薩城,購買各種年貨。此時是拉薩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   藏民族過年是從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開始的。晚上,家家戶戶要團聚在一起吃“古突”(麵糰肉粥),以此辭舊迎新,求得太平康樂。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完九道“古突”後,舉著火把,放起鞭炮,呼喊著“出來”,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給來年帶來好運。   藏曆除夕是個十分忙碌的日子。這天,除打掃房舍、個人衛生外,各家都要在一個叫“竹素琪瑪”的木鬥內裝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蔘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後把琪瑪、“卡賽”(油炸果子)、青稞酒、羊頭、水果、茶葉、酥油、鹽巴等擺放在正堂藏櫃之上,在大門前用糌粑或白粉畫上吉祥八圖,預祝新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藏曆初一,是在凌晨時分吉祥的“折嘎”說唱中迎來的。藏族人大年初一會來一個“搶水比賽”,每戶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邊、井口或自來水下“搶”頭道水。據藏族傳統,藏曆初一誰搶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稱為“銀水”,預示著吉祥、幸運,財源滾滾。當太陽升起時,盛裝的人們按長幼次序已吃完幾道節日食品。那時,鄰居間就要挨戶端琪瑪、敬青稞酒,高誦沿傳已久的“扎西德勒品鬆措”、“艾瑪帕卓貢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辭。此後,全家會閉門歡聚。大年初一,許多信仰佛教的農牧民還到拉薩的大昭寺進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親訪友活動使大街小巷熱鬧起來,也成了人們展示新年時裝的時刻,到處都是“洛薩(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聲。   大年初三的活動則以宗教、文體內容為主,轉經路上、房頂上瀰漫著濃濃的桑煙,年輕人在房頂和山頂上插五彩經幡,以祈福禳災,而廣大農牧區還將舉行新馬馱鞍儀式、賽馬、拔河、投擲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藏曆新年的歡慶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藏曆正月十五。

贊助廣告

藏曆農家新年

由於在藏曆的元月,後藏(西藏主要的產糧區,指日喀則一帶)農民就要開始春耕,所以......餘下全文>>

藏族的傳統節日和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由於地域與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人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延續經久不衰。而藏族文化主要的表現也是藏族節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藏族的節日,習俗及歷史淵源。

一、藏族民俗節日

1、藏曆年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麵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夏”,有圓形的、“布魯”等等。接近年關,每家都要準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鬥,鬥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蔘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除夕前兩天屋內外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

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牆上,用乾麵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徵永恆吉祥的“”字元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為了使節日期間有充足、豐富的食品,在這天晚上,全家人還忙碌到深夜。這天晚飯,各家要吃麵團突巴(古突)。在麵糰突巴中特意製作幾個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夾心不同的麵糰,每一種夾心都有一種說法,石子預示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預示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以助除夕之興。這是一種飲食娛樂活動,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這往往引起鬨堂大笑,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

到初一這天,將青苗,油餜子、羊頭、五穀鬥等擺於佛龕茶几上,預祝新的一年人壽糧豐。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裡揹回“吉祥水”,然後喚醒全家人,按輩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穀鬥每人先抓幾粒,向天拋去,表示祭神,然後依次抓一點送進嘴裡。此後長輩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後輩回賀“扎西德勒彭鬆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儀式完畢後,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蔘果,接著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話,互不走訪做客。

初二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目的盛裝,見面互道“扎西德勒”、“節日愉快”,此活動持續三五天。藏曆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莊舞、弦子舞,在六絃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莊和絃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里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攜帶帳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他們在河灘草坪樹蔭下搭起帳篷,圍上......餘下全文>>

藏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藏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關於藏族的節日習俗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中國藏族“雪頓節

每年藏曆6月29日是藏族“雪頓節”,一般為期5天。“雪頓”是藏語“吃酸奶子”之意,後來這個節日活動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又稱“藏戲節”。它形成於公元17世紀中葉。過去是西藏三大領主尋歡作樂的日子,民主改革後,廣大藏族人民在“雪頓節”除了會演藏戲,還觀賞其他專業文藝團體和業餘文藝宣傳隊的演出。

中國藏族“望果節”

“望果節”是中國藏族人民預祝農業豐收的傳統節日。

藏族的風俗習慣和服飾特點

好客,飲酒,唱酒歌,跳舞~藏袍的基本特點是大子裡面還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寬長,衣領、襟邊、袖口、下襬等處多以細毛皮、氆氌或色布鑲邊。

藏族的傳統節日

雪頓節

大佛瞻仰節

祈禱節

藏族節日繁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節日。藏曆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這個月裡,幾乎天天都在過節。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現。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由於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藏族的見面禮

藏族人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習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裡,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糧食、蔬菜等九種食物做的九寶飯)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婦總是搶先揹回第一桶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給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習慣

藏族給小孩命名有許多種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將自己名中的兩個字加在嬰兒名字中。如“旦增曲傑”活佛可為小孩命名“旦增多傑”或“羅桑旦增”等。請家中長者或鄉里有名望的長者命名,不帶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

相關問題答案
藏族傳統節日和風俗?
藏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回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納西族傳統節日的風俗?
朝鮮族傳統節日及風俗?
藏族傳統節日是什麼?
藏族傳統節日?
水族的傳統節日的風俗?
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
傳統節日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