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土族有哪些風俗(至少三種)

土族服飾具有獨特風格。男女上衣都有繡花高領。男子常穿小領斜襟、袖鑲黑邊的長袍,腰繫繡花長帶,穿大襠褲,系兩頭繡花腰帶,小腿紮上黑下白的綁腿帶,戴氈帽,穿雲紋布鞋,老年人在長袍外套黑坎肩。婦女穿繡花小領鑲花邊斜襟衣衫,兩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藍、紫鑲花邊坎肩,腰繫鏽花寬腰帶或綵綢帶,懸掛花手帕、花錢袋、荷包、小銅鈴等。褲腿外夾1尺高褲筒,下沿藍、黑色搭配鑲邊。穿繡花腰鞋,形如靴子。戴各種“扭達”頭飾。 土族的飲食習慣與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的生產特點緊密相關。日常的主食以青稞為主,小麥次之。蔬菜較少,主要有蘿蔔、白菜、蔥、蒜、萵筍等10餘種,平日多吃酸菜,輔以肉食。愛飲奶茶,吃酥油沙面。喜慶節日,必做各種花樣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豬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歡飲酒,多數人自家釀青稞酒。飲食衛生也很講究。用飯時每人都有固定的飯碗、筷子,請客吃飯也是每人一份。 房屋建築依山傍水,各家都有庭院,院內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廁所、菜園和打穀場。房子為平頂,上面可儲放糧草。房子多為三間一組,中為堂屋,一側為臥室,另一側為佛堂。臥室為炕的暖炕,連著鍋灶。住室的棟樑和門窗上大多雕刻著或描繪著象徵牛羊健壯、五穀豐登的彩色花紋圖案,鮮豔美觀。 土族人民有重禮儀的傳統。尤其注重尊敬長者,如路遇相識的老人,要下馬問候。土族人熱情好客,忠實守信。客人來時;主人常說:“客來了,福來了!”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先敬一杯加青鹽的濃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饃”。若是貴賓,桌上加擺一個插著酥油花的炒麵盆,端上大盤手抓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喝酒時,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即可免喝。 喪葬,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區行土葬。土族人禁忌眾多,主要有,忌吃圓蹄牲畜(馬、騾、驢)肉;忌在畜圈內大小便,認為這會影響牲畜的生長;忌諱用有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不能問客人“吃飯沒有”或“吃不吃飯”等話;在客人面前吵、打孩子是最大失禮,會被認為是下逐客令;進土族人家,必須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應後,才能入院內;年輕婦女的臥室不得隨意進入,不能同未婚姑娘開玩笑;忌客人數他們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內忌吸菸、吐痰、亂翻亂摸和大聲喧譁;忌從僧侶的跪墊和其他物品上跨過;忌對酥油燈打噴嚏和咳嗽;在佛堂裡轉經輪時,必須從左向右,不可逆轉;寺院附近禁止打獵和隨地大小便。

贊助廣告

土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土族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

1、春節是土族人最熱鬧隆重的節日之一。節日前十多天就開始準備,打掃房屋,縫製新衣。殺豬宰羊、烙炸年饃、釀造青稞酒等

2、重陽節

青海省土族每值農曆九月初九凌晨便攜帶柴火、酒食等,成群結隊,去郊外登山。

3、送灶神是青海省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日舉行。屆時人們將黃泥抹在廚房的牆壁上,上面點一些 白點即是灶神。

4、跳神會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瀛姚馬莊一帶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 三月初三舉行。

5、佑寧寺法會又稱六月法會,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二到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

贊助廣告

6、元 夜節又稱上元節、燈節,西寧市附近及樂都縣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要進行“跳火牙”、收瘟、觀燈等活動。

7、燈會是青海省民和一帶土族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

8、冬至節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每年冬至日早晨各家吃一頓油餅和“旗子”。

9、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土族人家男女老少帶上早已準備好的白麵饃、長麵條、涼粉等到草灘或樹林中游玩吃喝。

10、祭祖節是靑海省樂都、民和一帶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底至四月初舉行。屆時各家攜帶饅頭、酒、奶茶、豬肉、果品、菜餚等上墳祭祖。

土族的習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 ..

土族的婚禮和習俗

土族的婚禮和習俗

結婚前一天,男方在下午請兩名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納什金"(即娶親者)帶上娶親的禮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裝、首飾,拉著一隻白母羊(土族婚禮象徵著純潔和財富)到女方家娶親。此時,女方家故意不給納什金開門,並由阿姑(年輕女子)唱起悅耳的"花兒",讓納什金對歌,還從門頂上向納什金身上潑水,以示吉祥。直到阿姑們被唱得無歌以對或者是娶親人詞窮時,女方才肯開啟大門將納什金邀至家中。

隨後由新郎向岳父母敬獻哈達,拜神佛,禮畢上炕喝茶、吃飯。此時阿姑們擁擠在視窗唱起婚禮曲,氣氛熱烈歡快,緊接著阿姑們衝進屋裡拉起娶親人到庭院或麥場上去跳"安昭"舞。整個婚禮一直進行到深夜才結束,其間所涉及歌舞的種類近二十種,一場土族人的婚禮就是一次優美的歌舞盛典。

第二天天亮前,新娘經過梳妝打扮,頭上罩上一層層五顏六色的漂亮紗巾,上馬起程。新娘的親屬將一把紅筷子撒在院子裡,母親將新娘穿過的衣服扔出牆外,表示姑娘已經出嫁。

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小出小進",一種叫"大出大進"。所謂"小出小進土族婚禮",即新娘到婆家後才改變髮式。這種方式比較複雜、莊重。所謂"大出大進 "即在孃家改髮式,到婆家後立即拜天地,這種方式比較簡便、省事。"小出小進"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規定的時辰,須坐"經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擺著"經卷"、柏樹枝、佛燈、牛奶、紅筷子、茯茶、糧食、羊毛等九種吉祥物品。納什金在堂屋門前唱《依姐》歌,並使勁擺動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氈或紅氈抬著沿院裡的圓槽轉三圈後,出門上馬。"大出大進"的出嫁方式,納什金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親或姐姐陪著繞圓槽三圈後,出門上馬。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當天隨送親隊伍回去,伴女則要等到婚後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門時帶回。

新娘在娶親人、送親人的簇擁下來到新郎家門口,首先由新郎捧著美酒和哈達,迎上前去接新娘下馬。在他身後,每一步站一個姑娘,一個捧著酒盅、酒壺,為送親的賓客致酒。新郎土族婚禮新娘進門時,進大門時,有兩個年輕婦女在前面拉著紅氈或白氈,新郎新娘跟著氈,男左女右,抱著用紅布製作的布娃娃,並肩緩緩邁入庭院。

如果是"小出小進",則新娘到伙房灶神爺前,由事選定的婦女動手為她梳頭改髮式,穿新婚服裝,開口。開口儀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選定的婦女,手拿用紅線纏著的擀麵杖,在新娘面前繞幾下,說:"新娘新娘你開口,金口玉言,家裡的話不要到外面去講,外面的話也不要在家裡亂說,守矗如瓶,免惹是非……"

穿戴後,即舉行拜天地。新郎新娘要連續拜四次,進入洞房。

接著謝媒人,土族稱"瓦日哇西買拉"。人們圍著媒人,一邊唱謝媒歌,一邊給媒人敬酒,並向他嘴裡喂炒麵,額頭上貼酥油。紅仁切和媒人都被請到上房,設宴款待。過去一般土族婚禮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現在有擺八盤的,還有土、漢宴席並上,十分豐盛。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那些?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臺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春節。春節是土族最盛大的節日。節前十多天就開始各種準備,村村戶戶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和門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後給遠方親友拜年,進行娛樂活動。正月十五年節結束。

觀經會。亦稱“觀經法會”,土族語稱“藍迦”。青海互助等地土族的民間盛會。每年農曆正月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屆時,人們身著潔衣,到寺院磕長頭,點酥油燈,滾忙茶(施捨茶),佈施,供飯,轉斯古拉(轉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觀看喇嘛跳欠(神舞)。此外,會上還進行物資 交流和賽馬、射箭等活動。

晒佛節,青海互助土族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佑寧寺的喇嘛們將香巴大佛像由大經堂簷前直掛到鋪有地毯的經堂臺階上。虔誠的信徒們給佛像磕頭膜拜,獻上供品。喇嘛從早到晚誦經不停。附近的群眾紛紛爭相趕到廟中觀拜。

正月十五。青海互助土族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過節。白天男女青年到威遠鎮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門前點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從每個火堆上跳過三次,認為這樣一年中全家人可以不得病,健康長壽。

擂臺戲。亦稱擂臺會。青海互助一帶土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在縣府所地在威遠鎮舉行。宋代威遠鎮名為“牧馬營”。節日這天,人們盛裝打扮,紛紛來到會場。特別是許多著名的花兒歌手,遠道跋涉而來,試與當地歌手比高低。人們各自選伴結夥,分成若干賽場,每組七至十人左右,在廣場上擺開陣勢對唱。當比賽進入高潮時,各場湧現出許多新的歌手,然後組成新的小組,繼續比賽對唱。直到暮靄降臨,人們才陸續離去,對歌優勝者被譽為“花兒王”,當眾披紅掛綵。除唱花兒外,節日的主要活動還有物資交流、唱戲、賽馬、摔跤、武術表演等。

雞蛋會:青海互助、大通等地土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裡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青苗會。青海互助縣龍王山一帶土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至六月,由巫師擇日舉行。源自明洪武年間激1368-1398年),龍王顯靈,庇佑土族牧民的傳說。節日早晨人們先到廣福寺點燈焚香,頂禮膜拜,請出龍神轎杆、護法神箭,然後組成儀仗隊前行,隊伍排成單行,有的擊鼓鳴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隨行的眾人手持柳條,直到大東嶺休息,野餐,漫花兒,隨後登山踏青,巡視田禾,並借用神的名義約束鄉民不準在田地裡放牧牲畜,不許砍樹踐踏青苗。此節,實為保護農業生產的一項活動。

花兒會。土族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因地而異。主要的花兒會有:五峰山花兒會,流行於青海互助一帶,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於五峰山舉行。五峰山座落在互助縣西垣,因山峰形狀與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巒,霧披雲裹,泉水潺潺,風景優美。每逢節日,山上山下,鑼鼓喧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或觀賞瀏覽,或賽歌比舞,臺上縱情高歌唱花兒,臺下集體對歌,此起彼伏。花兒會還是城鄉物資交流的盛會。

此外......餘下全文>>

非洲土族部落的風俗習慣

土著人

國際上沒有公認的有關土著人的定義。國際法以及聯合國機構通常用一些共同的特徵來辨別土著人,其中包括:在地理獨特的傳統居住地和祖傳地域及其自然資源;保持文化和社會特徵;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制度與主流或主流社會和文化脫離;人口群體的後裔居住在一個特定的地區,通常在建立現代國家或領地以及在劃定當前的邊界之前業已存在;自身獨特性成為土著文化群體的一部分並有保護其獨特文化

土著人

土著人既不種地也不放牧是一個少有的從不馴化土地的民族,五萬年來他們只滿足於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一切。

1990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1993年定為“世界土著人國際年”(又稱“國際土著人年”,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其宗旨是:為解決土著人面臨的問題加強國際合作,並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公眾對土著人權利和文化的瞭解。

何謂“土著人”,目前國際上尚無定論。一般認為,土著人係指在外來的種族到來之前,那些祖祖輩輩繁衍生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他們由於外來者的入侵及文化“同化”,淪為很不利的境地,如美洲的印第安人、大洋洲的毛利人和靠近北極圈的因紐特人等。據聯合國有關機構估計,在全世界五大洲70多個國家中,生活著5000多個土著人團體,共有3億名土著居民。由於長期受到歧視,許多土著居民的生活非常貧困,有些土著人團體的文化已經瀕臨滅絕。

1993年6月18日,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權大會舉行“世界土著人國際年”大會,呼籲國際社會重視世界各國土著居民的存在,尊重其歷史、文化和傳統,並保障他們平等生存的權利。同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從1995年到2004年10年間為“世界土著人國際十年”,12月21日,第48屆聯大將每年的8月9日定為“國際土著人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以便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地幫助各國土著人解決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多年來,土著人一直在為爭取留在祖先的土地上、擁有自然資源和傳統生活方式而進行鬥爭。1923年,加拿大易洛魁6個部落的原住民代表到日內瓦,要求出席國際聯盟的會議

誰能介紹一下互助土族的一些風俗

土族是青海高原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按照這

個民族的習俗,每年的春節要過到農曆二月初二才算結束。二月初二當地群眾要到廣場上去祭龍王,把所有供品拿到廣場上用來做道場,煨桑、上香、點燈、磕頭禱祝等。祈求龍王保佑莊戶平安,風調雨順。

“梆梆會”的主要儀式有:豎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豎高10米的幡杆,埋地0.6米深,寓意為33天界和18層地獄。用黃表和彩紙剪貼的雲紋、水浪、萬字紋、連環套等花樣長幡和長線,掛在杆頭,垂落於地。幡杆頂端橫置兩齒叉,叉尖各戳一個大饅頭。幡繩兩端拴著包有五色糧食、紅棗、花生、水果糖、硬幣等物的“糧蛋子”。

儀式正式開始後由大法師領班,其餘法師跟隨其後,手舉法鼓,身穿法衣,頭戴鄲冠,齊敲鼓點,高頌禱詞,開始跳神。法師跳神一般約兩三個小時。隨後大法師還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為勾來一童男魂魄來敬神。所以每到“梆梆會”時節,當地人都給男孩佩戴一個裝有蒜、五色糧、五色布的小紅布袋,以免被勾掉魂。

放幡時,眾人圍觀搶“糧蛋子”和杆頭饅頭,得饅頭者生“狀元郎”,得“糧蛋子”者可禳災避禍。人們還撕一點幡紙,作為孩子衝邪時用。

負責此次活動的東溝鄉大莊村廟官東旦見告訴記者,“梆梆會”是當地最為盛大的民間傳統宗教節日之一,從明萬曆八年開始延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因法師跳神時手持單面扇形羊皮鼓,邊舞邊用木棍敲擊鼓面,其聲“梆梆”作響而得名。

介紹土族風土人情的美文

土族,現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民和、大通兩縣,其餘散居在同仁、樂都、門源等地。

土族聚居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全境分山區、淺山區和川水區三種地形。北部山區森林密茂,有廣袤的草山牧場。南部淺山,河川交錯,氣候溫暖,遍佈良田園林,盛產蔬菜瓜果。

土族是本民族的自稱。因地區不同,還有“蒙古爾”、“察罕蒙古”、“土昆”、“土戶家”等多種他稱。土族的遠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吐谷渾”,唐宋時期的“吐渾”、“退渾”,元代的“土人”等。新中國成立後,土族成了他們統稱。

土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內部又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部分土族兼通漢語和藏語。土族無文字,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漢字和藏文。

土族普遍信仰喇嘛教。早期從事畜牧業,尤以養羊業最為發達。大約明代以後,逐漸改為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但至今土族家家戶戶仍有養羊的愛好和習慣,並精於飼養。

土族著名的民間說唱史詩有《羊頌》、《拉仁布與且門索》等。土族人民喜愛唱花兒,傳統的“納頓”堪稱世界上時間最長的“狂歡節”。

酒的禮儀

舉酒施禮是土族的傳統禮儀。只要知悉賓客登門,土族人早早就準備好酒具,在村前恭候。不管是步行、騎馬、坐車都要恭敬地為每位客人獻上三杯酒,按他們的說法是下馬酒。在他們的簇擁下,客人被引到家門前,又有一夥人攔住去路,並舉杯斟酒,要喝進門酒,當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俏麗大方,笑容可掬的土族姑娘端酒來到客人面前,名曰吉祥如意酒。之後立即給以三道飯的款待。通常第一道是加了青鹽的濃伏茶和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饃”等點心;第二道是奶茶和油餅;第三道是麵條或面片。這時主客盤腿而坐,談笑風生,主婦端上一個插著酥油花的妙面盆,盛滿噴香的羊肉塊,上插一把小鋼刀,一把繫有一撮白羊毛的酒壺,讓客人邊飲邊用,再唱一曲美妙的敬酒歌使客人感到無比的溫暖熱情。宴席完畢,當客人致謝告辭,即將離去時,主人還要捧酒敬客三杯,名曰上馬酒。土族人認為客人酒喝得越多,席間氣氛越熱烈,主人才越感到光彩,是自己待客周到與成功的標誌。對不會喝酒者,主人也十分寬容,客人只需用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即表示了對主人的敬意,主人也就心滿意足了。

相關問題答案
土族的風俗文化?
土族的風俗是什麼?
土族的風俗?
土家族苗族的風俗文化?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的風俗節日?
土家族的風俗文化?
黎族的風俗習慣?
京族的風俗?
苗族的風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