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是為了紀念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贊助廣告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贊助廣告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頂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

清明節(Tomb-sweeping Day/Pure Brightness)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餘下全文>>

清明寒食”是吳王為了紀念哪一個大臣設的規矩

“清明寒食”是吳王為了紀念哪一個大臣設的規矩? 介之推

清明寒食是吳王為紀念哪個大臣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子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古代的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是用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 名臣義士 介子推!!@@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是不是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那些去世的人?

清明在早期原本是指一個節氣,而不是一個節日,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引自百度百科

大概在唐朝開始,清明因為時間關係與另兩個節日寒食節以及上巳節相融合,到宋元時期正是形成了現在一般意義上的清明節。

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

踏青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餘下全文>>

吃寒食是為了記念誰

一是清明寒食,為緬懷晉國大夫介之推 介休綿山——清明(寒食)節的發源地 在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只有兩個:一是五月端午,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為緬懷晉國大夫介之推。對此,葉劍英元帥有過精闢論述:“以寒食寄託哀思,為了怕引火再燒了綿山。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難日乘龍舟往汩羅江丟粽子一樣,一來為了紀念屈原,一來也怕魚類再糟蹋屈子的軀體。這是無權的人民群眾懷念他們所熱愛的歷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時期的兩位賢哲,一南一北,雙星輝映;一水一火,赴義成仁;一江一山,永載史冊。 寒食節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文公上綿山悼念介之推。當時,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酈姬迫害而流亡國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難的時候,隨臣介之推“割股奉君”。十九年後,重耳返國為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賞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時,唯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認為自己順應天命輔君復國,不願再同那些邀功爭賞之人同朝為伍,便攜老母隱居到介休綿山。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便親自來到綿山尋而不獲。文公無奈,聽人之計,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但直到大火熄滅後,才發現介之推母子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詔,在介之推忌日,禁菸寒食。第二年寒食節的次日,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那棵被燒死的老柳樹竟然死而復活。他觸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時對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賞,只願你做一個清明的國君!”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以上故事,在先秦時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莊子·盜拓篇》、屈原《離騷·惜往日》、《呂氏春秋·介立》及西漢司馬遷《史記·晉世家》、劉向《說苑》等歷史名著中都有記載。 後來,介之推隱居被焚的綿上成為介休縣的來歷,《左傳》雲:“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司馬遷《史記》說得更明白:“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秦始皇統一全國劃分郡縣時,將介之推隱居之邑命名為“界休”縣。按《辭源》注: “界”的本義為“邊界”;“介,作界”。而“休”,《說文解字》注曰:“息止也,從人依木”。可見“界休”與“介休”本為同義,都有以綿山一帶為子推封田“疆界”或“邊界”之義,且含有敬仰子推安息的意思。秦時“界休”縣,隸太原郡,兩漢沿襲,《漢書·地理記》、《後漢書·郡國志》都有明確記載。到了晉代,自稱為“左傳癖”的著名學者杜預在其《春秋左氏傳集解》中注:“西河介休縣南,有地名綿上。”從那時起,“界休”改為“介休”,介之推隱居在介休綿山成為定論。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記》以及歷代《山西通志》、《汾州府志》、《介休縣誌》,都有詳細而準確的記載。

記得采納啊

傳說“清明寒食”是吳王為了紀念哪一個大臣設的

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名臣)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清明寒食是吳王為了紀念哪個大將軍

清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相關典故:“之推綿山焚身”("割股奉君")

相關問題答案
清明寒食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寒食節為了紀念?
元宵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紀念誰?
清明指的是什麼生肖?
清明亡人是什麼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