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歷史由來?
維吾爾族的起源是怎樣的?
維吾爾族是中國西攻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自稱“維吾爾”其意為
“團結”、“聯合”。 維吾爾族人的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北方遊牧民族
丁零及後來的鐵勒。鐵勒是西突厥汗國的一部分,於7世紀建立了回紇汗國,
與唐朝保持友好的從屬關係。回紇後改稱為回鶻,9世紀時遷入新疆與當地的
各族居民相互融合,逐漸發展形成了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來源?
維吾爾族的歷史
一.名稱的演變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在我國曆史上,歷代漢文獻對維吾爾族的稱謂,在書寫上,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紀 《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一詞,是至今所看到的對“維吾爾”的首次漢譯寫法,同時期還有寫作“烏護”或“烏紇”的。
到6-7世紀的隋、唐之際,漢文獻多把“維吾爾”寫作“韋紇”。對此,《新唐書回紇傳》說:“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唐朝中、後期,又寫作“回紇”,據說是韋紇聯合鐵勒諸部中的僕固、同羅、拔野古等脫離突厥統治後給自己新組成的聯合體所定的漢文名稱。
788年(唐朝德宗貞元四年)時,回紇統治者取漢文“捷鷙猶鶻然”之意,提出把“回紇”二字改寫為“回鶻”,經唐王朝同意後正式 啟用,從此一直到13世紀70年代(元朝初年),漢文史籍又寫作“回鶻”。
元、明時期,漢文史籍一般寫作“畏兀兒”,有時也寫作“畏吾兒”。
17世紀中期清朝統治全國後,因為內地人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這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相區別,有的文獻中便根據維吾爾族宗教人士頭上戴有用白布繞成的帽子這一特點,稱為“纏回”。
同時,又因為維吾爾族在清朝統治新疆前已經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個別漢文獻中也把維吾爾族寫作“土回”,而把後來到新疆生活的內地回族稱為“漢回” 或“客回”。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據各族人士的意見,多次討論,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用“維吾爾”這一名稱。關於“維吾爾”一名最初的由來和含義,中外史籍記載並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包括著名的維吾爾族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歷史沿革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遊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
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
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
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農村實行了減租反霸運動,隨後又進行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底,在全區基本消滅了農村的封建剝削,廣大維吾爾族農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都獲得了空前的改善。在這同時,城市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順利地進行,廢除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為了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從1953年起,新疆先後建立了九個民族鄉、七個民族區、六個民族自治縣和五個民族自治州。在此基礎上,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餘下全文>>
維吾爾民族的由來
維吾爾族 分佈區域: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佈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 人口: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人口882.35萬人(2003年),佔新疆總人口的45.62%。 語言: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使用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歷史:“維吾爾”含有“團結”、“聯合”的意思。歷史上曾有“袁紇”、“韋紇”、“回紇”、“回鶻”、“畏兀兒”的音譯。 維吾爾族的歷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5世紀稱鐵勒。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滅回鶻汗國,大部分人西遷至西域,逐步由遊牧過渡到定居的農業,同時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的于田、疏勒、龜茲等古國的土著居民和兩漢以來移居西域的漢族,還有以後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紀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兒”,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維吾爾民族。 生產方式:維吾爾人主要從事農業,部分人從事商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飲食:維吾爾人以麵粉、大米為主食,日常食品有饢、奶茶、薄皮包子等。 文化: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爾人成為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有叼羊、達瓦孜、鞦韆、摔跤等。在民間還舉行一種包含歌舞、說唱、詩歌朗誦等項內容的麥西萊甫活動。 節日:維吾爾族的節日主要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等。 宗教:維吾爾族古代曾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拜火教)和佛教,從公元10世紀初起初步改信伊斯蘭教。 服飾:過去維吾爾男子穿袷袢,女子穿艾德萊斯綢連衣裙,頭戴小花帽。隨著時代的發展,時尚服裝也在維吾爾人中變得流行起來。 婚俗:維吾爾族實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一般要經過擇偶、說媒、訂親儀式(克其克恰依)、商定彩禮、訂婚儀式、尼卡(宗教儀式)和婚禮幾個階段。婚禮極為隆重和熱烈,男女雙方家中都要請客,客人贈送禮品,婚禮一般舉行三天。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圖案。
維吾爾族的名字來源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的意思。
"維吾爾"一名最早見於漢文史籍是在公元4世紀的《魏書·高車傳》,被譯寫為"韋紇",是指高車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部落。
公元7世紀開始稱作"回紇"(《新唐書》卷217);7世紀海,他在色楞河一帶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國奴役,往後南遷歸順唐朝,唐太宗封回紇首領為翰海都督府都督,8世紀中期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統一各部,唐玄宗封他為懷仁可汗。安史之亂回紇出兵助唐平亂,唐肅宗起幾次同回紇和親。
788年又改譯為"回鶻",這個稱呼一直延續至宋及五代。9世紀中期,回鶻汗國瓦解,西遷至新疆的就是維吾爾族祖先,西遷至甘肅的是固裕族的祖先。還有一部分西遷至中亞。
元明時期一般譯為"畏兀兒"。元代受察合抬汗國統治。明代亦裡巴釐地區活動。清代受伊犁將軍管理。
1934年民國新疆省政府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
樓主,我就知道這些了,真想不起來別的了×o×!
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的起源是什麼?
哈薩克族的歷史
哈薩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躍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賽克湖一帶,是“絲綢之路”古老的開發者和經營者之一。與中國古代曾經統治過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帶的古代民族烏孫(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2世紀)、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回鶻(10世紀~12世紀)、哈刺契丹(12世紀)、克烈、乃蠻、欽察(12世紀末~13世紀)等有淵源關係。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烏孫、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大月氏,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其主要族源有塞種、月氏、烏孫、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種人為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哈薩克美女
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定“都護府”,主要是由於與哈薩克族源有關的烏孫結盟,共同擊敗了匈奴貴族,才使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直至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土地併入中國版圖。據漢文史蹟記載,塞種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後被月氏排擠而西遷,遊牧於天山南北,包括阿爾泰山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烏孫歷來被認為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它於公元前就遊牧於我國河西走廊一帶,後佔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種人的土地,和當地的塞種、大月氏融合,形成了烏孫國;在哈薩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國,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鹹海之間以及錫爾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康居部落的稱謂作為哈薩克族大玉茲所屬的一個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蘭”,是一個以遊牧、兼營農業的部族,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克烈是一個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後由於成吉思汗奪取了其大部分領地,迫使其一部分西遷至阿爾泰山以西的哈薩克草原上。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 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朮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戶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 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託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汗王阿布林海里對外大肆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對內凶狠殘暴,進行野蠻統治,從而激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該汗國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汗的兒子克烈和加尼別克(吉來和扎尼別克)蘇丹(蘇爾坦)對阿布林海里汗王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甚至達到公開對抗的程度。1456年(明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別克帶著自己的部落向東逃入亦力把裡統屬地區,亦力把裡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過上了和平安寧的 哈薩克族
生活,從而吸引了周鄰大量遊牧部落紛紛前來加入。隨著汗國的壯大,到15世紀末,一個有共同名
[1]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哈薩克民族最終形成。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佈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大、中、小玉茲,即清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餘下全文>>
維吾爾人的歷史?
維吾爾族人口目前有800多萬(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有361.05萬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增至721.44萬人;據1999年版《新疆統計年鑑》,1998新疆維吾爾族人口已達813.95萬人),其人口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滿族、回族,接近或超過苗族,居前四五位。維吾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蘇地區最為集中。另外,在湖南(桃源縣和常德市)、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維吾爾族聚居。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的意思。"維吾爾"一名最早見於漢文史籍是在公元4世紀的《魏書·高車傳》,被譯寫為"韋紇",是指高車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部落。公元7世紀開始稱作"回紇"(《新唐書》卷217);788年又改譯為"回鶻"(《資治通鑑》卷233),這個稱呼一直延續至宋及五代。元明時期一般譯為"畏兀兒"。1934年民國新疆省政府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維吾爾族主要是一個農業民族,有經營農業的悠久傳統,根據新疆的地理環境,發展了綠洲灌溉型農業。維吾爾族的先民開墾了綠洲,修渠引水,併發明瞭"坎兒井"這一獨特的地下引水系統。小麥是維吾爾族農家普遍種植的農業作物。新疆的自然條件利於種植棉花,維吾爾族先民在1000多年前就開始植棉,其中長絨棉質地優良,最為有名。種植瓜果是維吾爾族的特長,主要有葡萄、哈密瓜、西瓜、香梨、石榴、櫻桃、無花果等。
麻煩採納,謝謝!
維吾爾文的來源發展
維吾爾文指維吾爾族使用的拼音文字。維吾爾族在歷史上使用過突厥文、回鶻文、察合臺文。中國維吾爾族在二十一世紀使用的維吾爾文是在晚期察合臺文基礎上形成的以阿拉伯字母拼寫的拼音文字。20世紀30年代以後維吾爾文經過幾次改進,最近的一次是在1983年。現行維吾爾文有32個阿拉伯字母,自右至左橫書。每個字母按出現在詞首、詞中、詞末的位置有不同的形式。字母表中的單式除代表該字母的獨立形式外,一般出現在詞末不可連字母之後;前式出現在可連字母之前;中式出現在詞中兩個可連字母中間;末式出現在詞末可連字母之後。有些字母只有單式和末式。有些字母所帶的符號除作獨立形式和詞首形式的標誌外,還起隔音的作用。
維吾爾族騎馬的由來
維吾爾族傳統文化來歷本人有以下幾點 1、歷史生活因素。維吾爾人歷史是以遊獵為生,喜歡膽大如斗的運動,如:摔跤,騎馬等,維吾爾人歷史上把狼作為民族圖騰; 2、宗教因素。維吾爾人古老時代信過薩滿教(巫師),佛教和現在的伊斯蘭教。最深刻文化傳統屬於現在的伊斯蘭教,這個主要表現在飲食和服飾。 3、周圍國家的因素。維吾爾人歷史上居住在我國西部,也是絲綢之路最繁華地帶,接觸中南亞國家,和周邊的印度,伊朗,波斯登國家的商人的影響。這個主要表現在語言和文字。 話說來也有幾項,跟住樓主的要求我就提起主要的幾點。請參考。
維吾爾族節日的來歷及特點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過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薰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無論城市農村,都要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維吾爾族的飲食由來
飲食由來:
1)九世紀下半葉以後,維吾爾族被趕出蒙古北部高原,經河西走廊遷徙到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內。
2)此後,維吾爾族的飲食從原來的以肉、乳為主轉變為以穀物為主、以肉為輔對維吾爾族來說,更大的社會變動是宗教上的變化。
3)沿絲綢之路翻越帕米爾高原向東發展的摩尼教和佛教勢力,到十三世紀為止,在同伊斯蘭教徒進行的宗教戰爭中均失敗。於是,這一地區徹底變成了伊斯蘭教的社會。維吾爾族全族改信伊斯蘭教,其飲食文化也加入到伊斯蘭教飲食圈子中去。
4)維吾爾人今天的日常飲食中的飲食文化,不僅包括該民族作為土耳其民族的一支從上古遊牧時代留傳下來的傳統飲食文化和維吾爾族改宗伊斯蘭教後形成的飲食文化,而且還包括該民族同周圍其它民族和地區的交流中產生的多彩的飲食文化。這種多彩的飲食文化與居住在裝新疆地區的維吾爾族是十分相稱的。因為這一地區曾作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路線,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一地區也是東西方飲食文化的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