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面相?
曾國藩面相學著作
第一神骨
俗話說:“去掉稻穀的外殼,就是沒有多大用途的穀糠,但稻穀的
精華--米,仍然存在著,不會因外殼磨損而丟失。”這個精華,用在
人身上,就是一個人的內在精神狀態。
俗話又說:“山嶽表面的泥土雖然經常脫落流失,但它卻不會倒塌破
碎,因為它的主體部分是硬如鋼鐵的岩石,不會被風吹雨打去。”這裡所
說的“鎮石”,相當於一個人身上最堅硬的部分--骨骼。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主要集中在他的兩隻眼睛裡;一個人的骨骼豐
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張面孔上。像工人、農民、商人、軍士等各類人
員,既要看他們的內在精神狀態,又要考察他們的體勢情態。作為以文為
主的讀書人,主要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和骨骼豐俊與否。精神和骨骼就像兩
扇大門,命運就像深藏於內的各種寶藏物品,察看人們的精神和骨骼,就
相當於去開啟兩扇大門。門開啟之後,自然可以發現裡面的寶藏物品,而
測知人的氣質了。兩扇大門--精神和骨骼,是觀人的第一要決。
古之醫家、文人、養生者在研究、觀察人的“神”時,一般都把“神”
分為清純與昏濁兩種型別。“神”的清純與昏濁是比較容易區別的,但因
為清純又有奸邪與忠宜之分,這奸邪與忠直則不容易分辨。要考察一個人
是奸邪還是忠直,應先看他處於動靜兩種狀態下的表現。眼睛處於靜態之
時,目光安詳沉穩而又有光,真情深蘊,宛如兩顆晶亮的明珠,合而不露;
處於動態之時,眼中精光閃爍,敏銳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雙眼處
於靜態之時,目光清明沉穩,旁若無人。處於動態之時,目光暗藏殺機,
鋒芒外露,宛如瞄準目標,一發中的,待弦而發。以上兩種神情,澄明清
澈,屬於純正的神情。兩眼處於靜態的時候,目光有如螢火蟲之光,微弱
而閃爍不定;處於動態的時候,目光有如流動之水,雖然澄清卻遊移不定。
以上兩種目光,一是善於偽飾的神情,一是奸心內萌的神情。兩眼處於
靜態的時候,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處於動態的時候,目光總是像驚
鹿一樣惶惶不安。以上兩種目光,一則是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
則是深謀圖巧又怕別人窺見他的內心的神情。具有前兩種神情者多是有瑕
疵之輩,具有後兩種神情者則是合而不發之人,都屬於奸邪神情。可是它
們卻混雜在清純的神情之中,這是現神時必須仔細加以辨別的。
一般來說,觀察識別人的精神狀態,那種只是在那裡故作振作者,是
比較容易識別的,而那種看起來似乎是在那裡故作抖擻,又可能是真的精
神振作,則就比較難於識別了。精神不足,即便它是故作振作並表現於外,
但不足的特徵是掩蓋不了的。而精神有餘,則是由於它是自然流露並蘊含
於內。道家有所謂“收拾入門”之說,用於觀“神”,要領是:尚未“收
拾入門”,要著重看人的輕慢不拘,已經“收拾入門”,則要著重看人的
精細周密。對於小心謹慎的人,要從尚未“收拾入門”的時候去看他,這
樣就可以發現,他愈是小心謹慎,他的舉動就愈是不精細,欠周密,總好
像漫不經心,這種精神狀態,就是所謂的輕慢不拘;對於率直豪放的人,
要從已經“收拾入門”的時候去看他,這樣就可以發現,他愈是率直豪放,
他的舉動就愈是慎重周密,做什麼都一絲不苟,這種精神狀態,實際上都
存在於內心世界,但是它們只要稍微向外一流露,立刻就會變為情態,而
情態則是比較容易看到的。
九貴骨各有各的姿勢:天庭骨豐隆飽滿;枕骨充實顯露;項骨平正而
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樣斜斜而上,真人髮際;太陽骨直線上升;眉骨骨桂
顯而不露,隱隱約約像......餘下全文>>
曾國藩面相怎麼樣啊?三角眼
三角眼的人心眼多,一般的比較奸詐,注意看大官大多都是三角眼
相面術的名人相面
清朝的曾國藩具有異乎尋常的識人術,尤擅長於通過人的身體語言來判斷的對方的品質,性格,情緒,經歷,並對其前途作出準確的預言。某天,有新來的三位幕僚來拜見曾國藩,見面寒暄之後退出大帳.有人問曾國藩對此三人的看法。曾國藩說:“第一人,態度溫順,目光低垂,拘謹有餘,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謹慎之人,是適於做文書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辯,目光靈動,但說話時左顧右盼,神色不端,乃屬機巧狡詐之輩,不可重用。惟有這第三人,氣宇軒昂,聲若洪鐘,目光凜然,有不可侵犯之氣,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將的風度,其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過於剛直,有偏激暴躁的傾向,如不注意,可能會在戰場上遭到不測的命運。”這第三者便是日後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羅澤南,後來他果然在一次戰爭中中彈而亡。例1 :某日,李鴻章帶了三個人拜見曾國藩(李是曾的學生),請曾國藩給他們分派職務。恰巧曾國藩散步去了,李鴻章示意讓那三個人在廳外等候,自己去到裡面。不久,曾國藩散步回來,李鴻章稟明來意,請曾國藩考察那三個人。曾國藩搖手笑言:“不必了,面向廳門,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小心謹慎,讓人放心,可派他做後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陰奉陽違,兩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獨當一面,將大有作為,應予重用。”李鴻章很是驚奇,問:“還沒用他們,大人您如何看出來的呢?”曾國藩笑著說:“剛才散步回來,在廳外見到了這個人。走過他們身邊時,左邊那個態度溫順,目光低垂,拘謹有餘,小心翼翼,可見是一小心謹慎之人,因此適合做後勤供應一類只需踏實肯幹,無需多少開創精神和機敏的事情。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過之後,就左顧右盼,神色不端,可見是個陽奉陰違,機巧狡詐之輩,斷斷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氣宇軒昂,目光凜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將來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曾國藩所指的那位“大將之才”,便是日後立下赫赫戰功並官至臺灣巡撫的淮軍勇將劉銘傳。例2 :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有人向幕府推薦了陳蘭彬,劉錫鴻兩人。陳蘭彬,劉錫鴻頗富文藻,下筆千言,善談天下事,並負盛名。接見後,曾國藩對陳、劉二人作了評價:“劉生滿腔不平之氣,恐不保令終。陳生沉實一點,官可至三四名,但不會有大作為。不久,劉錫鴻作為副使,隨郭嵩燾出使西洋,兩人意見不和,常常鬧出笑話。劉寫信給清政府,說郭嵩燾帶妾出國,與外國人往來密切,“辱國實甚”。郭嵩燾也寫信說劉偷了外國人的手錶。當時主政的是李鴻章,自然傾向於為曾門的郭嵩燾,將劉撤回,以後不再設副使。劉對此十分怨恨,上疏列舉李鴻章有十大可殺之罪。當時清政府倚重李鴻章辦外交,上疏留中不發。劉錫鴻氣憤難平,常常出語不遜,同鄉皆敬而遠之;劉設席請客,無一人赴宴,不久憂鬱而卒。 陳蘭彬於同治八年(1869年),經許振煒推薦,進入曾國藩幕府,並出使各國。其為人不肯隨俗浮沉,但志端而氣不勇,終無大建樹。
曾國藩的看相之術為何取名《冰鑑》,其中可有寓意?
“冰鑑”一詞,取其以冰為鏡,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提出鑑別人才的各種方法和途徑。曾國藩觀人之術,不同於傳統習俗,它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禮而導之以術,就相論人,就神取人,從靜態中把握人的本質,從動態中觀察人的歸宿。
中國古代有哪些看人相面的書? 已知曾國藩的《冰鑑》。其他的還有什麼???
許負就著有相書《德器歌》、《五宮雜記》、 《聽聲相形》諸種,但是自成體系又較實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莊相法》、《神相全編》、《水鏡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託名五代術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傳最廣,託名宋代陳搏的《神相全編》體系最完備。其他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