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劉的詩人?
中國有哪些姓劉的詩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
劉過:太和人,南朝著名詞人、詩人
唐代姓劉得有哪些詩人
劉禹錫
劉長卿
劉方平
劉希夷(這個比較低調,不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應該聽過吧?)
其餘的我記不了了
姓劉的詩人都有那些
三救姻緣
內容簡介:一個愛情、事業都不成功的女子,穿越了時空,站在了一處倒塌的牢獄的廢墟上。一隻黑色的血手從瓦礫中伸出,抓住了她的腳踝,也改變了她的人生……她開始在這個異時空尋求她的位置和理想,可她最終明白了,她一直在尋求著自己的心的歸屬。
女主不美,男主帥可是少了一條腿,沒什麼起伏,但是看了感覺很溫暖。
姓劉的詩人有哪些,要有拼音!
魏晉時期的詩人:劉楨 【 liú】【zhēn】 、劉伶【 liú】
唐朝的詩人:劉長卿 【 liú】【cháng】【qīng】、劉禹錫【 liú】【yǔ】【xī】、 劉過 【 liú】【guò】、劉方平【 liú】【fāng】【píng】、 劉希夷【 liú】【xī】【yí】宋朝的詩人:劉克莊【 liú】【kè】【zhuāng】、劉辰翁【 liú】【chén】【wēng】
姓劉的古代詩人及皇帝
詩人,劉禹錫,,
皇帝,漢朝有都是,劉邦,劉秀,,三國,劉備,劉禪
古時候姓劉得詩人有哪些
太多,比較著名的有
魏晉:劉楨 劉伶
唐:劉長卿 劉禹錫 劉過 劉方平 劉希夷宋:劉克莊 劉辰翁
唐朝詩人姓劉的,有那些
劉禹錫
古代最有才華姓劉的詩人的女詩人的名字有那些
劉令嫻
南朝梁代女詩人。劉孝綽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世稱劉三娘。《梁書·劉孝綽傳》中載有她的事蹟。劉令嫻的詩多寫閨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詩》二首,是回贈丈夫徐悱之作。詩中通過寫景來襯托相思之情,頗為真切生動。
劉細君
烏孫公主劉細君(?―前101年),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侄子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願與大漢通婚。漢武帝欽命劉細君和親烏孫,並令人為之做一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亦稱 “秦琵琶”。作《悲愁歌》(亦稱《細君公主歌》、《黃鵠歌》) ,以表達在塞外生活的艱難與悲愁。
劉淑英
劉淑(1620年—約1657年以後),字木屏,號個山人(因幽居期間常居個山,故名),江西安福縣三舍村人,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王藹之妻,劉鐸之女。
她的詞作中以小令居多,多為詠物之作,音韻諧婉,爽朗俊逸;長調則多為感事之作,辭氣激越,慷慨豪邁。出兵之前偏於寫實,每有生活情趣之作以及離別相思等題材,風格清麗;出兵遇挫之後,流離他鄉之時,多為憤激悲鬱之作,沉著又悽惻,其間富於奇特詭譎的想象和比喻,蘊含有一股不屈與奇氣。
中國有多少姓劉的
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大約六千萬左右。
尋根溯源
1、據《元和姓纂》、《新唐書》等資料所載,出自祁姓堯帝之後。以字名為氏。
2、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所載,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 父之後裔。
3、改姓而來。據《史記》所載,劉邦稱帝后,賜有功之臣婁敬、項伯為劉姓,並賜其他降漢的項氏家族改姓劉。其它姓氏改姓劉。據《史記》所載,西漢公主嫁與冒頓為妻,其子女皆從劉姓。另外有薛、何、美、陸終氏和少數民族鮮卑孤獨氏,女真族烏古論氏、移剌氏、滿族寧古塔氏、留佳氏等眾多姓氏改為劉姓。
得姓始祖
劉累。劉姓系上古聖帝堯的後裔。堯出生時其母慶都寄居 於伊長孺家的伊祁山下,故從母所居之地為姓“伊祁”。後又分出“伊”、“祁”二姓。堯帝的祁姓後代有一支被封於劉邑(今河北唐縣境),建立劉國。夏朝時,劉國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時有紋在手曰:“劉累”,於是便以此為名。劉累長大後,跟隨豢龍氏學習養龍本領,被夏帝孔甲封為“ 御龍氏”,負責馴養孔甲的四條龍。有一次,一條龍死了,劉累就把龍肉做成肉羹,充當野味獻給孔甲。孔甲感覺味道特別鮮美,非常高興,於是就賞賜給劉累許多財物。不料過了幾天,孔甲又想吃這種“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劉累感到難於矇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帶領家眷逃到魯陽(今河南魯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劉字作了姓氏。劉累之後,其裔又先後被封於豕韋(今河南滑縣東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陝西西安)。周宣王時,杜國國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晉國,擔任士師(主管刑罰、獄訟、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為以官職為氏稱士氏。士艹為之孫士會就是輔佐晉文公、襄公爭霸天下,使晉國成為五霸之一的範武子。士會曾居於秦國,其後有留於秦國者便恢復其祖姓為劉姓,是為陝西劉氏。漢王朝的創立者劉邦便是士會的後代。劉邦對劉姓家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士會也成為劉姓共認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遷
河北唐縣是劉姓的祖居之地,而劉姓的發源之地當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於陝西省境的劉姓當為河南劉姓之分支。戰國時期,陝西劉氏播遷到河南及江蘇地區,到漢代沛縣劉姓成為皇族,大封同姓諸侯,顯貴無比。縱觀劉姓繁衍情況,可劃分為三大時期:第一時期為漢代,江蘇劉姓族人劉邦建立漢室,隨著“同姓封侯”,劉姓人遍佈彭城、沛國、弘農、中山、南陽、東平、天水等地,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大姓氏。漢末群雄爭霸之際,中原劉姓為避戰禍四方遷徙。第二時期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除劉姓人大舉南遷外,許多少數民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取劉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與此同時,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為顯赫,被封王侯的劉姓遍佈江南。第三時期為唐至五代。據《興寧劉氏族譜》所載,唐翰林學士視察使天錫公,為避戰亂棄官奉父祥公遷至福建寧化縣,後成汀閩望族。這一時期,劉姓支脈遍佈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時期,劉姓族人已遍佈全國各地。
郡望堂號
劉姓在其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農郡;4、河間郡;5、中山郡;6、樑郡;7、頓丘郡;8、南陽郡;9、東平郡;10、高平郡;11、東莞郡;12、平原郡;13、廣陵郡;14、臨淮郡;15、琅邪郡;16、蘭陵郡;17、東海郡;18、丹陽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陽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長沙郡;26、河南郡;27、廣平郡。
堂號:
“彭城”、“弘農”、“沛郡”、“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廣平”、“丹陽”、“廣陵”......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