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什麼節日?
正月初一是什麼節?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餘下全文>>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節
當然是中國傳統的春節了呀,嘻嘻喜歡記得采納(⊙o⊙)哦
正月初一是什麼節日是吃什麼
2016-02-08 星期一
正月初一丙申年 【猴年】庚寅月 庚申日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漢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守歲,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節
春節啊!中國的傳統節日!
農曆初一的前一天是除夕!
正月初一是什麼節古詩是什麼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節日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
春節是農曆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春節問候叫拜年。
正月初一是什麼節,古詩是什麼?民俗傳統
正月初一是春節,古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民俗傳統主要就是全家團聚,大拜年。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節日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什麼,如,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和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春節 是 正月初一 ;
元宵節 是 正月十五 ;
上巳節 是 三月初三 ;
寒食節 是 清明節前一天 ;
清明節 是 4月5日前後 ;
端午節 是 五月初五 ;
七夕節 是 七月初七 ;
中元節 是 七月十五 ;
中秋節 是 八月十五 ;
重陽節 是 九月初九 ;
寒衣節 是 十月初一 ;
下元節 是 十月十五 ;
臘八節 是 臘月初八 ;
冬至節 是 12月22日前後 ;
祭灶節 是 臘月廿三或廿四 ;
除夕 是 臘月廿九或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