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六月節元稹?
小暑六月節古詩視訊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詩意: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彷彿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溼的青靄和院落裡蔓生的小綠苔。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鬥。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詩意】: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閒臥多麼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關於小暑的古詩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週五聲調曲·羽調曲·三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雲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南巡。
山無藏於紫玉。地不愛於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畧而東賓。
既永清於四海。終有慶於一人。
有關小暑的詩句(三)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有關小暑的詩句(四)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有關小暑的詩句(五)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有關小暑的詩句(六)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有關小暑的詩句(七)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有關小暑的詩句(八)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有關小暑的詩句(九)
《納涼》
【北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餘下全文>>
小暑的小暑詩詞
《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風,幾番雷暴呈一虹。旱南澇北分天壤,卻有荷塘色味同。《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唐·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 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鶯相間飛。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鍾小槐雨。 相思掩泣復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登沃州山》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 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鷺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 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摘自《全唐詩補編》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摘自《全唐詩補編》墨竹三首·隔溪煙雨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釭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涼無一事,步屟到西廂。 ——摘自《全金詩》牽牛花十二韻 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處,高荷大芋枕邊聽。 雨氣西山黯未開,更聞小暑一聲雷。 不煩走馬衝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風透涼閣。 綠柳池邊閒遊戲,銀浪滾滾識金梭。 避暑佳人搖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著六月當臘月。 ——摘自清·華廣生《白雪遺音》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樑。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摘自郭楷《晚晴簃詩匯》前調(小暑) 返照射村斜。三兩人家。行行忽被暮雲遮。惆悵郭宗昨宿處,林滿歸鴉。 散綺細看霞。城鼓初撾。征塵飛上敝裘些。又早見蟾光升樹,映著蘆花。 ——摘自《明詞彙編》前調(野老家)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氣初剛。無計遣茲長晝也,茗碗爐香。 深院一垂楊。又鬧鳴螿。簿書堆案使人忙。何不歸與湖水上,做個漁郎。 ——摘自《明詞彙編》
關於小暑的古詩 要兩首【帶詩意】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詩意: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彷彿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溼的青靄和院落裡蔓生的小綠苔。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訂深則在野而鬥。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詩意】: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閒臥多麼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有關小暑的詩詞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納涼》
【北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追涼》
【南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桑茶坑道中》
【南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
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
一牛吃過柳陰西。
《中伏日妙覺寺避暑》
【北宋】梅堯臣
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綌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餘下全文>>
小暑的小暑農事
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溫低溼呈伏旱。 立足抗災奪豐收,防澇抗旱兩打算。夏播作物間定苗,追肥治蟲狠鋤田。春苗中耕帶培土,防治病蟲嚴把關。棉花進入花鈴期,修治追耪酌情灌。預防中暑和中毒,掌握兩早和兩晚,毛巾肥皂隨身帶,長褲長褂身上穿。空閒地上種蔬菜,頭伏蘿蔔不容緩。 雨季造林好時機,精細認真管果園,冬修榆樹夏修桑,修整白楊於伏天。村村戶戶漚綠肥,肥堆如山麥增產。 割晒青草好時機,牲口冬季之“美餐”。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種麥不為難。 小暑小禾黃。小暑吃芒果。小暑溫暾大暑熱。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六月初一,一雷壓九臺,無雷便是臺。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天旱防備雨澇,雨澇防備天旱。既抗旱,又防澇,旱澇豐收兩牢靠。睡了一覺,由旱變澇。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六月年景如翻餅。年年防澇,月月防盜。防汛工作早張羅,水到不致荒手腳。事先不挖溝,暴雨無處流。暴雨下滿灣,沖垮堤和堰。雨前不疏溝,大雨溝外流。溝水外漫,淹了農田。預先不清淤,水到來不及。河道淤淺,水來外漫。溝旁沒有樹,水到堤難護。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人怕引誘,塘怕滲漏。河堤再堅硬,老鼠能挖洞。河道決口似瀑布,千人萬人難擋住。伏天熱得狠,豐收才有準。 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農夫莫忘晝夜觀天,陰晴風雨,積累經驗。淋了伏王,一天一場。淋了伏頭旱伏尾。東南風,雨太公。東南風上不來,上來漫鍋臺。夜起東南風,下雨就不輕。六月東風當時雨,好似親孃叫閨女。東風急溜溜,難過五更頭。東風颳得急,就要披蓑衣。雨過東風急,還得披蓑衣。東風不倒,雨下不小。風急雲越急,越急越有雨。旱了東風不下雨,澇了東風不晴天。常刮南風忽轉北,風雨齊來到不黑。常刮北風忽轉南,當夜就是陰雨天。伏裡頂風烏雲集,頃刻之間下大雨。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淋死雞;雲往南,水漂船;雲往北,瓦碴晒成灰。雲彩往東一陣風,雲彩往西雨悽悽,雲彩往南雨連連,雲彩往北一陣黑。不怕雲彩順風流,就怕雲彩亂碰頭。亂雲天頂絞,風雨就來到。雲彩亂絞頭,下得沒了牛。午後西北黑雲生,往往下雨還颳風。雲從西北起,狂風連急雨。雲從東南上,下雨不過晌。早看東南,晚看西北。厚雲連成片,當時把雨見。雲彩接太陽,大雨下三場。烏雲接駕,不陰就下。黑雲接了駕,就要把雨下。雲來接,龍王不得歇。雲彩接太陽,明天下一場。雲彩接老爺兒(太陽),有今兒沒有明兒。早燒雨,晚燒晴,烏雲接日等不到明。早晨燒,晚上澆。早晨下雨一天晴。黑雲接得低,有雨在夜裡;黑雲接得高,有雨在明朝。日落雲裡走,有雨半夜後。午後雲上日,有雨在當時。午後雲遮,夜雨滂沱。午後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掃帚雲,淋死人。天上起了炮臺雲,不過三日雨淋淋。雲似炮臺形,沒雨定有風。日出雲如山,午後地不幹。早有破絮雲,午後雷雨淋。早晨遇雲,不雨也陰。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溼,西風乾。東風雲過去,雨下不多時。 烏雲往東,有雨稀鬆。西北風是開天的鑰匙。傍晚西北風,半夜天就晴。早上浮雲走,明日晒死狗。北風上了東,越刮越稀鬆。早晨天無雲,儘管遠處巡。雲隨風雨疾,風雨霎時息。天上有云絲,晴天便可知。火燒雲,晒死人。傍晚火燒雲,明日晒死人。日落西邊明,明天天準晴。老爺兒(太陽)倒吊明天晴。天上鯉魚斑,晒禾不用翻。瓦塊雲,晒死人。早晨薄薄雲,中午晒死人。太陽倒照,晒得貓叫。日頭送了山,預備洗衣衫。沉雷主連陰。雷轟天邊,大雨連天。雷聲繞圈轉,有雨不久遠。不怕炸雷響破天,就怕悶雷擠磨眼。西北黑雲生,雲雷必震聲。上晝雷,下晝雨,下晝雷,三日......餘下全文>>
24節氣小署的詩句
小暑的詩詞: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唐 .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
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幸有心期當小暑》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鶯相間飛。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鍾小槐雨。
相思掩泣復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能迎小暑開》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小暑開鵬翼》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
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鷺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
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
《小暑金將伏》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離筵小暑前》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安禪逢小暑》
唐.李頻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獼猴。
《安禪逢小暑》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玉溪小暑卻宜人》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漸晴》
宋.方回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
《小暑戒節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雲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南巡。
山無藏於紫玉。地不愛於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畧而東賓。
既永清於四海。終有慶於一人。...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的詩句
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
二十四節氣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春分》
七絕·甦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立夏》
宋 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臺。
《 夏至避暑北池》
唐 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小暑六月節》
唐 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律詩出現在元縝的哪篇作品裡?
應該是元稹吧,不是絞絲旁 的。元稹
元稹常見的律詩共有178首,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哪一首,五律,七律各選幾首,你看看吧
詠廿四氣詩 大暑六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絳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詠廿四氣詩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支韻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詠廿四氣詩 立冬十月節(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寒韻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製造看。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詠廿四氣詩 立春正月節(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陽韻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間泮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
詠廿四氣詩 立夏四月節(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庚韻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詠廿四氣詩 芒種五月節(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庚韻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詠廿四氣詩 穀雨春光曉(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青韻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詠廿四氣詩 雨水正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冬韻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祭魚盈浦嶼,歸雁□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詠廿四氣詩 春分二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 押庚韻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樑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重酬樂天(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虞韻
紅塵擾擾日西徂,我興雲心兩共孤。暫出已遭千騎擁,故交求見一人無。
百篇書判從饒白,八米詩章未伏盧。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佔陂湖。
再酬復言(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虞韻
繞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帶月輪孤。休文欲詠心應破,道子雖來畫得無。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鬥敵都盧。不然豈有姑蘇郡,擬著陂塘比鏡湖。
郡務稍簡因得整比舊詩並連綴焚削封章委篋僅逾百軸偶成自嘆因寄樂天(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近來章奏小年詩,一種成空儘可悲。書得眼昏朱似碧,用來心破發如絲。
催身易老緣多事,報主深恩在幾時。天遣兩家無嗣子,欲將文集與它誰。
寄樂天(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齊韻
莫嗟虛老海壖西,天下風光數會稽。靈泛橋前百里鏡,石帆山崦五云溪。
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
和樂天早春見寄(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歌韻
雨香雲澹覺微和,誰送春聲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東面受風多。
湖添水色消殘雪,江送潮頭湧漫波。同受新年不同賞,無由縮地欲如何。
初除浙東妻有阻色因以四韻曉之(唐·元稹)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嫁時五月歸巴地,今日雙旌上越州。興慶首行千命婦,會稽旁帶六諸侯。
海樓翡翠閒相逐,鏡水鴛鴦煖共遊......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