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的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苗年的節日起源

自古以來,這一地區的苗族就使用著與漢族 “農曆”不同的歷法——苗歷。苗歷的歲首,即為苗年。過“苗年”的日子,有經協商按順序進行的習慣。時間在農曆的十月、十一月期間,這種習慣,也使得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裡,輪流成為該苗族區域的狂歡中心。

苗族的最隆重節日過苗年的來歷是什麼?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贊助廣告

苗年的民俗活動很豐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蘆笙踩堂,走寨結同年。蘆笙踩堂在本寨蘆笙堂舉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參加。先由小蘆笙手吹出一陣短促的笙曲,接著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們則穿著百鳥衣,戴著銀首飾,銀花冠翩翩起舞,銀佩的脆響和著笙歌,交織成節日動人的旋律。

走寨結同年也是苗年期間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到苗年。寨與寨之間便互為客主,互結同年。全村男女幾十人或上百人,帶上蘆笙,穿上節日盛裝,敲鑼打鼓到同年村進行聯歡活動。進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則帶領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後在蘆笙堂再次吹奏蘆笙及踩堂作為進村儀式,主人也以吹蘆笙踩堂還禮。禮畢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蘆笙踩堂,進行蘆笙比賽,晚上演苗戲,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間進行"坐妹"對歌的社交活動,追尋自己的意中人,通宵達旦。

贊助廣告

苗年期間,除上述活動外,苗族人民還舉行鬥牛、鬥馬、鬥鳥、射擊、爬竿等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其中以鬥牛、鬥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前往觀看。

苗年來歷:自古以來,這一地區的苗族就使用著與漢族 “農曆”不同的歷法——苗歷。苗歷的歲首,即為苗年。過“苗年”的日子,有經協商按順序進行的習慣。時間在農曆的十月、十一月期間,這種習慣,也使得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裡,輪流成為該苗族區域的狂歡中心。

苗族的簡介和來歷

苗族歷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游以南地區,居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裡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與苗族可能有親緣關係。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係。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苗族可以溯源於殷周時代“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武陵蠻說等。有關苗族族源問題的各種爭論在史學界中至今尚未定論,但是已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證明的是,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代,苗族的祖先已經聚居在至今還是他們比較最集中的湘西、黔東這個當時稱作“五溪”的地區。歷史上稱居住在這一地區包括苗族祖先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五溪蠻”成“武陵蠻”。後來他們陸續向西遷徙,才逐漸形成現在的分佈局面。 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後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失敗後退入長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部落與“三苗”發生戰爭,“三苗”被擊敗。從此,“三苗”部落分崩離析。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長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後裔,其先進的部分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其發展較慢的部分,商周時被統稱為“南蠻”,居住漢水中下游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後來,荊楚蠻中先進部分逐浙發展成為楚族,建立楚國;後進的部分,繼續遷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諸省毗連的山區,成為今日東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苗族的分佈更廣。東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區及貴州中西部,即當時的巴蜀、夜郎、牂牁,縱橫數千裡,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邊區最多,是當時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東南及黔北邊境)、武陵(今湘西、黔東之大部)兩郡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當時所謂“五溪蠻”的主體民族。漢代遷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記載,不過人數很少。遷入貴州中南部的苗族,從近幾年貴州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地區發掘的許多苗族巖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於兩晉之時。近幾年來的民族調查,發現這一帶有些苗族追述族譜長達五十多代人,與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時期,苗族的分佈有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漢水中下游以東至淮河流域的多數苗族已逐步漢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貴州的苗族進一步增多,逐步成為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同時開始進入雲南(滇東北除外)。據彝文史籍記載,唐代長慶、大中、鹹通年間,雲南南詔軍隊數次侵擾播州時,曾俘掠了數萬苗族和仡佬族到雲南作奴隸,說明當時黔北苗族相當多。貴陽以西至鎮寧、關嶺、貞豐一帶,晉代時設牂牁郡,為大姓謝氏世襲統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為東西二部,其部民遂被稱為“東謝蠻”和“西謝蠻”,元明兩代則稱作“東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長順直到黔桂邊境,近幾年發現了許多苗族巖洞葬,經鑑定,除部分是魏晉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遺物。

這一時期,“苗”的稱呼在唐人樊綽《蠻書》、宋人朱輔的《溪蠻叢笑》和《宋史》等書中已開始出現。貴州已逐步形成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不過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時這一情況並不為人所知。

從元明到清初,由於封建王朝大力經營西南,在各民族地區逐步設流官治理,對各省具體情況的瞭解進一步深入,貴州苗族很多的事實遂漸披露於世。又由於湘西、鄂西、川東苗族的大量漢化,於是貴州......餘下全文>>

苗族的傳統節日是哪個故事由來的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跳花,又叫跳花場、跳場、跳廠、跳蘆笙等,是貴陽周邊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貴陽近郊各地苗族跳花的時間不一,大多在正月至二月之間菜花初綻、春播開始之際舉行。關於跳花節的由來,有幾種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傳說也漸漸淡化。但作為苗胞一種傳統節日喜慶、集會、娛樂的習俗活動,卻是一直保留下來,也成為周邊其他民族參與同樂的民族節日。

跳花節(“歐島”)是安順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的跳花坡仍以其名命名為楊魯坡(“楊婁島”)。“歐島”(“跳花”)是苗族人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節日的稱呼。另外,它還是苗族人在自己節日上所做的一切文娛表演活動的代稱或總稱。比如說,人們在節日上跳舞或唱山歌或吹奏蘆笙等時都可以說是在“歐島”(“跳花”)。“跳花”實際上是漢族或苗族對苗族“歐島”的一種漢語稱呼,蓋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由於中國很多的非苗族人甚至是苗族人只知道“跳花”而不知道“歐島”,且用“跳花”代“歐島”

中國各個節日的內容介紹?各個節日是如何來歷的?

news.xinhuanet.com/...15.htm

中國的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曆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建立《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曆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餘下全文>>

某一民族名稱的來歷不過5o字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傈(lǐ)僳(sù)族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的來歷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節日的由來

壯族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著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裡帶來的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農具節

東蘭、南丹、天峨等縣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節。節期從農曆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為單位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有“請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儀式。整個節日活動以讚頌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保佑豐收的功績貫穿始終,為樂神娛伯歌舞盛會。人們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隻青蛙奉為神聖,抓獲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擁戴,併成為當年主持祭蛙儀式的首領。現代蛙婆節已演變成群眾娛樂節慶活動和歌會,故又有“螞歌會”之稱。

吃立節

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餈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俱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花婆節

壯族傳統節日。民間傳說,壯族始祖 六甲是從花朵中生出來的。後來主管賜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從六甲花園中的花轉到世上來,故其被奉為花婆神。農曆二月二十九為花婆神的誕辰日。壯族婦女舉行祭祀儀式,村寨裡同一輩的婦女結異姓姐妹,湊錢備辦雞鴨從和香燭錢紙,供祭花婆神,然後成群結隊到野外採花來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長。沒有生育的婦女,是日要到野外採花來戴,以求花婆神賜花送子。若日後懷孕,為使小孩出生後有靈魂,須請師公到野外唸經求花,還要在路邊小溝做架橋儀式,把花從橋上接過來。小孩出生後,要在產婦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現已淡化。

三月三歌節

壯族傳統節日。亦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曆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遊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巖、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處。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牛魂節

壯、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傳統節日。又稱牛生日、牛王節、脫軛節。多......餘下全文>>

四大民族資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餘下全文>>

民族資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lǐ)僳(sù)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苗年的來歷?
狗年的來歷?
關於雞年的來歷?
年的來歷是什麼?
本命年的來歷?
閏年平年的來歷?
苗族的來歷?
雞年的來歷簡介?
閏年的來歷?
西方新年的來歷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