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起名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古代人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古代人的名字有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

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製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樑,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遊夏文章……”)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臺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樑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範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為什麼古代人取名字時,還有有個字什麼?

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這句話的解釋是:“始生 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為父之道” 時加“字”,當然是說男子;對於女子,則是“許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時(15歲)加“字”。人一出 生就要起名,是為了分別彼此,否則便無法以獨立身份進入既有的社會秩序系統之中。對小孩直呼其名,不會 有什麼顧忌,但同樣對已經成年者,便顯得不夠尊重,取字,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古人的名,主要 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 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 、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 。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 字獨立於名之外,但又與名保持有密切的聯絡。根據古文字學,“字”有滋生之義。因此,我們也可以理 解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來。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的名與字之間,一般均有特殊的意義關聯。清代訓詁學 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歸納、揭示了當時的人名與字之間的五類關聯,全面而準確。現補充例項,列舉 如下: 同義互訓。孔子的學生樊須,字子遲。須與遲,都有等待的意思。閔損,字子騫。損與騫,都有虧折的意 思。顏回,字子淵。據《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反義相對。衛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楚將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弟子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 而家,順理成章。 據義指實。齊公子固,字子城。由堅固之義,引指高大實在的城牆。魯人冉耕,字伯牛。由農墾之義,引 指具體的耕牛。 辨物統類。衛人邃瑗,字伯玉;齊人陳灌,字子玉。瑗、灌均為玉類之一種。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 楚公子魴,字子魚。鯉、魴均為魚類之一種。 上面列舉的諸人之“字”,均由兩個字組成,但第一字並無實義。如子遲、子貢之“子”,是古代男子的 美稱。而伯牛、伯魚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所以,此類二字“字”,其實是一字“ 字”。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點之一。 秦漢以後,二字“字”逐漸增多,成為主流。而且,字與名並用時的排列順序也發生變化。先秦時是先稱 字,後稱名,如楚將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視是名。漢代以後,改為先稱名,後稱字,如曹丕在 《典論·論文》中論及“建安七子”時稱孔融文舉、陳琳孔璋、王粲仲宣……這裡的孔融、陳琳、王粲是姓名 ,文舉、孔璋、仲宣則分別是他們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繼承了先秦時代同義互訓、反義相對、連 類推論、辨物統類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稱入字等傳統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先說在繼承傳統方面,例如: 蜀相諸葛亮,字孔明;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唐“大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同義互訓 ) 唐代詩人羅隱,字昭諫;“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字元晦;清代音韻訓詁學家 王念孫,字懷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異之。(反義相對) 北宋文學家晃補之,字無咎;南宋詩人尤袤,字延之;南宋詞人劉過,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學誠,字實齋 。(連類推論) 東吳將領周瑜,字公瑾;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辨物統類) 東漢文學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詩人錢起,字仲文;北宋詞人晏幾道,字叔原;明代文學家......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古代人名字中的字是什麼意思

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岳飛字鵬舉。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雲:“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男子到了二十歲成人,要舉行冠禮,這標誌著本人要出仕,進入社會。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古代人名字後面字是什麼意思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舉行成人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舉行筓”禮時取字。

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絡。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像諸葛亮中的“亮”和孔明中的“明'.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廣平曰原”。又如顏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例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但有的時候,我們看不出字和名的聯絡,這主要是因為語義變遷的緣故。

周代貴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別,構成男子的全稱。周代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母“或”女“表示性別,構成女子的全稱。春秋時男子取字最普通的譁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子“是對男子的尊稱。

參考資料:王力《古代漢語》通論

古代的人名字都有“字”,“字”是什麼意思?

姓,就是李,名,就是白,我想吧這個字是也許是他的小名。直呼其名並不禮貌,就用這個字來稱呼。

古代人在取名上有哪些講究?

古人取名,大至帝旺將相,小到黎民百姓,都非常注重五行理論的運用,因為他們認為天地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世間諸般和諧皆由於五行的生剋制化,“五行取名”就是按照這種原理去實現五行的平衡。

例子:成祖一朱棣(木)→仁宗——朱高熾(火)→ 宣宗——朱瞻基(土)→英宗——朱祁鎮(金)→ 憲宗——朱見深(水)→孝宗——朱佑樘(木)→ 武宗——朱厚照(火)→穆宗——朱載垕(土)→ 神宗——朱翊鈞(金)→光宗——朱常洛(水)→ 思宗——朱由檢(木)

從歷史的習俗沿革來看,名有乳名、本名、學名、曾用名、筆名、藝名等之分。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字”的產生,是出於避諱,也就是尊崇長輩的倫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靈和先祖的時候,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稱呼先祖的名,這樣就產生了字。因此,“字”實際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絡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為名,平為字,平與原二字相連。

孔融,字文舉,融為名,意為融會貫通,文舉為字,文章一舉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相輔相成。

號,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還有號,號是我國姓名文化中一個很有趣味的現象,廣義的號有多種,有別號、綽號、諡號之分,號是自取的,也有別人贈予的。狹義的“號”是一個人的別字,又為別號。別號在文人中比較流行,名與字一般有一定的聯絡,而號與名無任何限制,別號始於唐,盛於宋,而亡於清。

字與號在清末以後,隨著中國文化的變遷,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漸被筆名、藝名、綽號等取代。

古代字什麼怎麼取?

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姓名、性格特點、品性、風水等取的。古代的人口相對較少,起名字就簡單些,只起一個字,然後用字和號來全面詮釋這個名字代表的含義,是對姓名的補充說明。

例如韓愈,字退之,愈是進的意思,所以字就退之,意思是不要太進了,這是古人的中庸思想所致

而孔明,“孔”寓意孔子,即聖人,“明”即明智、明理、智謀多的意思

又如李白,字“太白”

杜牧,字“牧之”

古代人的名字

:“名字”一詞,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效能和作用,是三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絡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絡,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複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鬆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鬆’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如上述書中舉了一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弗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號,也有3字、4字號,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餘下全文>>

為什麼古代人除了姓名還有字什麼?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人怎麼起名字?
古代人怎麼取名字?
日本人怎麼起名字?
古代人怎麼取名?
外國人怎麼起名字?
韓國人怎麼起名字?
美國人怎麼起名字?
古人怎麼取名字?
外國人是怎麼起名字的?
古人怎麼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