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車三雄?
大秦帝國與歷史記載有出入的地方
《新大秦帝國》應該說是一部很不錯的電視劇,看過之後對比史記,發現有很多地方和歷史不符。
本劇的第一集就是從少樑之戰開始的,那麼也就從這裡開始說起。
《史記。秦本紀》、《戰國策》和《資治通鑑》中都記載:“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樑,虜其將公孫痤。”都沒有說戰果,但也沒有說秦國割地,特別是函谷關易手的事情更沒說。史書一向對列國割地的事情記錄地很清楚,而這次沒記,應該就是沒有的事。後來秦孝公的《求賢令》裡也只說:“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而已,沒提到函谷關。河西地據說就是現在甘肅的西和縣附近的一片地方,因為在西漢水以西,所以叫河西地。這片土地是晉魏趁著秦國幾代內亂的時候佔的,在秦獻公之時就沒了,所以秦國一直想要收回來。這片地方包括少樑。按說秦國到秦獻訂的時候已經內憂外患了,但是還是能在那幾年連敗魏軍,應該說還是很厲害的。在劇中秦獻公一直唸叨的“石門大捷”實際上就發生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史書記載:“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
不過,放回了公叔痤就說明秦魏議和了,沒有附加條件也很正常。早在秦穆公的時候,派去偷襲鄭國的大軍就被晉國在崤山設伏擊敗,三個將領都被俘了,但是晉國很快就把他們全都放回去了。而其他很多史實也說明,當時釋放戰敗之將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少樑是在秦孝公繼位8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54年就收回了,《資治通鑑》記載:“秦敗魏師於元裡,斬首七千級,取少樑。”(其中的斬首七千不知道司馬光是怎麼考證出來的)。這是發生在孫臏圍魏救趙之前的,在劇中安排的時間順序有問題。不過,此時龐涓尚在且未嘗一敗,魏國此前除了對秦,還沒敗給過哪個國家,所以也可以看出來,秦軍的實力之強。
然後是商鞅了。這部電視劇把商鞅塑造成一個很偉大的形象,可是讀史書的時候,可以發現,真實的商鞅其實也沒那麼完美。商鞅能見到秦孝公,並不是通過什麼考試,而是“因景監,求見孝公”。這就說明他是直接由景監推薦的,這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很正常的事情。還有個問題就是,商鞅在鬧市立木,賞金是50金,而不是百斤。
商鞅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軍功嘛,是從伐安邑開始的,在孝公10年,也就是公元前352年開始,商鞅為大良造,對魏國安邑進行了三年的圍困,終於逼降了安邑。隨後是魏公子昂領兵來抗秦。可是商鞅就耍了一個花招,說是要和公子昂會盟,結果就把他給扣留了,然後猛攻魏軍,一下盡殲魏軍主力,害得魏王說:“悔不用公叔痤之言”。可是這樣的仗打得有點問題啊,商鞅的人品那是受到了包括司馬遷在內眾多人的質疑。而且他後來逃出秦國回到自己的封邑後,居然舉邑兵攻打鄭國,應該說跟是昏招,不明白他是怎麼想的。
另外本劇對公子昂的刻畫應該說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魏公子昂的確是個不錯的名將,後來犀首任大良造,讓公子昂(據說後來改名魏章)領軍,結果“七年,公子昂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可見公子昂不窩囊,更不是飯桶。不過說起來也很有趣,公子昂怎麼說也是魏國貴族,雖說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對他還不錯,可是這樣對自己原來國家的戰爭,他也真下得去手。可見秦王籠絡人心的手段多厲害,也可以看出來戰國時期人們對家國的概念也沒那麼深,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才華是否能得到施展。
還有兩個重要的人物,就是子車英和景監了。子車英據說是“子車三雄”的後人,那麼子車三雄又是什麼來頭呢?《史記》記載,秦穆公在世的時候,又一次和大臣喝酒喝醉了,就對大臣說:“生共此樂,死共此哀”,結果他死的時候就有177人給他殉葬,其中就有不少大臣,而最有名的就是“奄息、仲行、針虎”三個名臣,這三個人,就被稱作“子車三子”。劇中秦孝公在車英......餘下全文>>
秦穆公為什麼三賢(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和子車鋮虎)殉葬?
詩·秦風·黃鳥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飢之特。臨其穴,
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
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
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遺囑殺177人為他殉葬,其中包括人民愛戴的“三良”,即子車氏三兄弟,又叫車家三良。人們痛恨這種暴行,痛惜三良之死,作了這首詩. 三賢最為人知的事蹟大概就是這個了.有觀點認為三賢是自己想跟著秦穆公陪葬之說,也沒有什麼歷史證據,還有一種說法是秦穆公怕他死後,子車氏太賢,人們太愛戴他們影響王室穩定,所以就順便把他們一同葬了。
秦國 子車英 真有其人嗎
子車英是作者虛構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他,那一定是秦國“子車三雄”的後人,那麼子車三雄又是什麼來頭呢?《史記》記載,秦穆公在世的時候,又一次和大臣喝酒喝醉了,就對大臣說:“生共此樂,死共此哀”,結果他死的時候就有177人給他殉葬,其中就有不少大臣,而最有名的就是“奄息、仲行、針虎”三個名臣,這三個人,就被稱作“子車三子”。劇中秦孝公在車英去義渠之前,問他會不會唱《黃鳥之詩》,這首曲子就是秦國人哀悼他們三人的。
現在還有人姓 子車 嗎?
為春秋時秦國公族子車氏之後。當時,秦穆公有個出名的大夫叫子車奄息。子車奄息的後代子孫就以子車為姓,稱子車氏。但後來,秦穆公死後,將他喜歡的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和子車鉗虎這三個賢臣殺了殉葬,子車奄息、子車仲行的後代子孫就多改姓單姓車了。
現在還有姓子車的嗎 5分
有呀!
誰有網站IP線上統計的原始碼(ASP謝謝幫助!! 10分
你可以去某個帶有線上統計的網站,然後儲存網頁,用網頁編輯工具檢視
每個姓氏都有它具體的含義,求助姓車的句子含義
車氏,若論來源,最古是黃帝臣有車區,次則秦公族有子車氏後以車為氏。但在2000年前又有由田氏分出來的。
車氏的分自田氏,歷來有關的古籍都記載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指出:“漢武帝時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詔乘小車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子孫因為氏,望出魯國,南平、淮南、河南”;《通志氏族略》也指出:“漢武帝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詔乘小車出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為氏”。
原來,依照正史的記載,漢武帝駕崩,戾太子繼位為昭帝。由於當時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見很不方便,所以漢昭帝才特准這位大恩人坐著小車出入宮殿,而贏得了“車丞相”的響亮名號。
在君主至尊至上的當時,能夠坐著車子出入宮殿,是空前的殊榮,因此田千秋的子孫就此改以車為氏,使這份殊榮隨著家族的繁衍而千秋萬世傳留下來。
追本溯源於山東,卻發跡於陝西長陵的車氏子孫,後來又很快地往回走,而在老家山東,以及湖南、淮南、河南等地繁衍開來,成為這些地方的著名姓氏。一向被人所熟悉的“囊螢照讀”故事的主人翁車胤,便是晉朝時的南平人,也就是現在的湖南藍山人。
提起“囊螢照讀”的故事,相信每一個人都耳熟能詳,衷心敬佩,甚至連日本人,長久以來也經常拿這個可敬可佩的苦讀故事,來教諭他們的子弟。
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從別處來中國定居的胡人之中,也有改以車為姓的。《魏書官氏志》所記載的:“車裩氏,車非氏,均改為車氏”,正是這個意思 。
如上所述,車氏家族,是由兩支“人馬”組織而成的。一支是漢代“車丞相”田千秋的後裔,一支則是南北朝時來華的胡人。不過,依照《世本》以及《姓氏考略》等書的記載,則車氏還有另支,那就是:“黃帝臣有車區,秦公族有子車氏”。如果此說屬實,那麼,車氏家族的歷史,是更加的久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