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17日

米姓的歷史名人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自稱吳人,定居潤洲。著名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又稱“米襄陽”、“米南宮”。米信:米信是北宋初期開國大將,舊名海進,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聞。米友仁:初名尹仁,人稱小米,著名南宋書畫家。 米氏太夫人:是杜阮黃氏始祖黃源深的原配夫人,南宋開禧年間,米氏太夫人隨丈夫黃源深由南雄珠璣巷南遷定居杜阮畢納園。她教子有方,六子中有三子中“進士”,一子中“解元”。米萬鍾:字友石,一字仲沼、子願,米芾後裔;祖籍順天,居燕京,著名明朝書畫家。 米漢雯:清朝人,米萬鍾之孫;燕京人,著名清朝書畫家。 米文和: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第一八一師師長。以上均為漢族米氏。米喇印:回族;甘肅甘州人,著名清朝初期回族起義領袖。

贊助廣告

米姓的近現代名人

米娜: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美術學碩士,現任教於北京聯合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文化部青聯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米楊:1982年12月26日-)出生於濟南,現居上海,摩羯座。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米芳:米芳(1911~1982),女,字珍如,內蒙豐鎮人,1925年就讀於大同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師範學校新制中師一班,畢業後在大同教育界工作有年,先後任大同女師附小、大同縣立女高小教員,堪稱桃李遍地,她是大同婦女界知識名人。米雪:米雪,著名藝人。原名嚴惠玲,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東莞,現為無線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藝名取自英文名“Michelle”,米雪是八九十年代最早一批被內地觀眾熟悉的香港演員,與趙雅芝同為上世紀80年代香港最紅的女星。十幾歲出道,塑造過近百個性格迥異的影視角色,嬌俏的形象和成熟的演技征服過無數觀眾。1976年佳視版《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和《霍元甲》中的趙倩男,給觀眾留下了不滅的印象。她是著名演員曹達華的乾女兒,妹妹嚴惠明(雪梨)亦為演員。經典影視劇有《霍元甲》、《再向虎山行》、《法網柔情》、《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等。

贊助廣告

米姓的名人有哪些?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自稱吳人,定居潤洲。著名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 米友仁:初名尹仁,人稱小米,著名南宋書畫家。 米喇印:回族;甘肅甘州人,著名清朝初期回族起義領袖。 米萬鍾:字友石,一字仲沼、子願,米芾後裔;祖籍順天,居燕京,著名明朝書畫家。 米漢雯:清朝人,米萬鍾之孫;燕京人,著名清朝書畫家。 米思翰:滿族,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乾隆大帝之孝賢皇后的祖父。 米文和: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第一八一師師長。

滿意請採納

歷史上有多小位姓米的名人?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自稱吳人,定居潤洲。著名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   米友仁:初名尹仁,人稱小米,著名南宋書畫家。   米喇印:回族;甘肅甘州人,著名清朝初期回族起義領袖。   撫萬鍾:字友石,一字仲沼、子願,米芾後裔;祖籍順天,居燕京,著名明朝書畫家。   米漢雯:清朝人,米萬鍾之孫;燕京人,著名清朝書畫家。   米思翰:滿族,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乾隆大帝之孝賢皇后的祖父。   米文和: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第一八一師師長。

中國史上,姓米的名人有哪些? 5分

① 米姓主要出自古西域康居國的米氏。米氏原居昭武城(今甘肅省高臺縣境內),為“昭武九姓”之一;後歸屬匈奴,遷至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兩河流域,建立米國。故址在今烏茲別克撒馬兒罕西南部。米國人進入中國後,子孫遂以米為姓。唐代長慶年間(821-824年)被劉禹錫譽為“唱得涼州意外聲”、“能變新聲作舊聲”的著名樂師米嘉榮便是西域米國人。

② 阿拉伯名“米納勒”的“米”也是米姓之源。

③ 元代時的邊帥米開庵(山西省大同府回回),後於洪武六年(1373年)歸附明太祖。次年他被調任福建邵武衛,年老辭官後定居邵武,為今福建省米姓回族先祖。米姓回族主要分佈在中原地區。

米姓歷史名人

米 芾:北宋書畫家,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吳(今江蘇省蘇州)人,定居潤洲(今江蘇省鎮江)。歷任知雍丘縣、漣水軍、太常博士、知無為軍,徽宗時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舉止癲狂,人稱米顛,行草得王獻之筆意,用筆俊邁,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宋四大家”,畫山水人物,多用水墨點染的潑筆法,自成一家,存世書法有《苕溪詩》、《蜀素》、《虹縣詩》、《向太后輓詞》等,著有《書史》、《畫史》、《寶章侍訪錄》、《寶晉英光集》等。

米友仁:米芾子,人稱小米,南宋書畫家,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鯊兒,字元暉。宣和間應選入掌書學,高宗時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其畫繼承米芾傳統,用潑筆法畫煙巒雲樹,別具風格,運筆草草,自稱“墨戲”。存世書畫有《瀟湘奇觀》、《雲山得意》等。

米喇印:清初西北迴族起義領袖。甘肅甘州(今甘肅省張掖)人。明末甘州軍官。順治授副將。五年(1648年)與丁國棟率農民起義,殺巡撫張文衡等,廢清年號,建政權,受文武官員,連克涼州,蘭州等州縣,兵重十餘萬,後兵敗陣亡。

米萬鍾:明書畫家,字友石。祖籍順天。生平酷愛奇石,積蓄奇石甚多,人稱友石先生。任江西按察使,為魏忠賢所惡,因而削籍,後官至太常少卿。

米漢雯:清代人,米萬鍾之孫,好學,善寫小令,書畫繼承其家法,人稱小米,著有《始存集》。

有哪些姓米的名人?

孝平獻皇后,後晉睿祖石昱妻。

米芾,北宋書畫家。

米友仁,南宋書畫家。米芾長子。米萬鍾,明朝畫家。

米雯,清朝書畫家。

有姓米的名人嗎?

有 米芾 字元章 著名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米文和: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第一八一師師長。

姓冷的有哪些歷史名人,他們作出了哪些貢獻

冷曦:字景煬,新易人。明朝洪武年間御史。剛直不阿,彈劾了一些有權勢的高官,震動了當時的朝廷上下。人稱“冷鐵面”。

冷謙:字啟敬,道號龍陽子。明朝時期武林人。洪武初年的時候,因為擅長於音律而被任命為太常協律郎。元朝末年的時候他以近百歲,在看過李將軍作畫後很感興趣,於是學畫。永樂年間出去遠遊,後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冷融:字傑生,四川大邑人。清朝光緒二十一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民國十三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32年擔任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達十餘年之久。1934年任西康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943年,在從重慶國民黨中央訓練團結業返回西康的途中被擊斃。時年48歲。

冷枚:清代畫家,字吉臣,膠州人。擅長於畫人物,尤其精通畫仕女。

冷遹:字御秋(1882-1959),江蘇省人。江蘇水陸警備司令,曾任第一軍第三師師長,大總統孫中山授予中將軍銜。歷任江蘇臨時參議院長,江蘇副省長,江蘇政協副主席,民建江蘇主任等,在南京逝世。

冷欣:陸軍中將(1900-1987),原陸軍參謀長,黃埔一期,江蘇人,臺北死。

冷寬:海軍中將,原海軍副政委兼紀委書記,後任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等,河北人。

冷克:陸軍少將,組長,遼定戰役被俘虜,遼寧人。

冷世光:字賓王,宋朝時期常熟人,紹興進士,曾經擔任過寧國、龍遊等縣知縣。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很賞識他,經常委他以重任。後來做過監察御史、中侍御史。他為官清廉公正,為了正義,不惜得罪高官重權,當時的人稱之為冷麵御史。著有《奏議彈章》、《東堂類稿》等書。

冷天祿,清朝嘉慶年間四川省東鄉農民起義首領,東鄉(今宜漢)人。嘉慶元年(1796年),他率眾起義,四年後,在嶽池的激戰中,中箭犧牲。

冷鵬飛陸軍少將,戰鬥英雄。湖北浠水人。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排、連、營長。1969年3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當蘇軍以六輛裝甲車配合步兵發起第一次衝擊時,他一面命令所部消滅裝甲車上的步兵,一面帶領火箭筒組近戰,擊毀裝甲車兩輛。蘇軍又以正面五輛裝甲車、側面四輛坦克發起第二次衝擊,至我陣地80米時,他指揮各種火力齊射,給敵以重大殺傷。自己左臂中彈負傷,仍堅持指揮戰鬥,立一等功。同年7月,中央軍委授予他戰鬥英雄稱號。後任團長、副軍長、師長。是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冷承槐:解放軍少將,總參軍訓和兵種部長。

冷韶昭:解放軍少將,二炮工程學院副院長;哈軍工校友(西安地區)聯誼會名譽會長。

關於陸姓的歷史和名人

陸隴其:平湖人,清代著名學者,與陸世儀並稱“二陸”,學宗程朱,反對王守仁的“致良說”,以“居敬窮理”為主。

陸心源:浙江吳興人,清代藏書家,他收藏了兩百本宋朝的珍善本書,因藏書揚名於天下。著有《潛園總集》。

陸廣:元代著名畫家,吳人。

陸游:山陰人,南宋時著名的詩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堅決抗金,主張充實軍備。晚年退居家鄉,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變。一生中創作了很多詩歌,現存的有9000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求和,風格渾雄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感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均為傳世名作。

陸羽:復州竟陵人,唐代著名的茶道專家,為人詼諧風趣,閉門著述,不願為官,一度靠做零工維持生計,與女詞人李季蘭友誼頗深。一生的嗜好是喝茶,是當時品茶的最高權威。人稱“茶神”。

陸賈:西漢著名政治家、辭賦家,他自從漢高祖定天下以後,常作為說客出使諸侯。力主提倡儒學,“行仁義,法先勝”,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作為地主階級的統治工具,對漢初政治曾起過較大影響。

陸遜:三國吳國名將,善謀略,出謀擊敗關羽,後水攻大敗劉備,因戰功顯赫而官至丞相。

陸俟: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名將,五百壯士鎮長安,平定了安定盧水劉超等聚黨萬餘叛軍。

又在剿滅蓋吳之時,戰功赫赫。

陸皓東:(1867-1895) 清末廣東香山人,原名中桂,字獻香。初於上海學習電報技術,歷充電報翻譯生、領班。光緒二十年隨孫中山赴天津上書李鴻章。後南下武漢,觀察長江流域形勢。次年,與孫中山組香港興中會機關,謀於廣州起義。因遭告密被捕,不屈遇害。

陸德明:(約550-630) 唐蘇州吳人,名元朗,以字顯。善言玄理,通曉經學。歷仕陳、隋,為國子助教。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拜國子博士。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漢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又採諸儒訓詁,辨正異同,考鏡源流,撰成《經典釋文》,開唐人義疏先河》。

陸小曼:(1903-1965) 女。江蘇武進(常州)人(生於上海)。小名小眉。1920年以父母之命嫁與王賡,後因志趣不合離異。1926年與徐志摩結合。擅繪畫、演京劇。解放後,任職上海中國畫院、文史館,又任市府參事室參事。編有《愛眉小札》,與徐合作《卞昆岡》等。父陸定

陸定一:(1906- ) 江蘇無錫人。筆名定一。上海交通大學畢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共青團區委書記,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長,少共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共青團駐少共國際代表,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等。後任中共第七、八、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二十年代起,在《洪水》半月刊發表作品,有《五卅節的上海》等。後見《文藝陣地》、《八路軍軍政雜誌》、《群眾》等刊,有《晉東南軍中雜記》等文。

陸蠡:(1908-1942) 浙江天台人。原名考源、聖泉。作家。1926年入杭州之江大學本科。次年秋轉入上海勞動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1931年畢業。後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學任理化教員。平素喜歡科學與文藝,精通英、法語,兼熟日、俄文及世界語,業餘致力翻譯與寫作,與吳朗西等創辦泉州語文學社。1935年加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與巴金、靳以、麗尼等共同負責編輯工作。1937年創辦《少年讀物》半月刊,任主編。太平洋戰事爆發,自千奮勇,信留學生上海主持工作。後被日本憲兵查抄、拘留受嚴刑折磨而犧牲。著有《海星》、《竹刀》、《囚象記》、《陸蠡散文集》,譯有《葛萊齊拉》、《羅亭》、《煙》、《希臘神話》、《魯濱遜飄流記》、《寓言詩》等。......餘下全文>>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有那些屬於姓氏

全都是、

柴姓:系自江姓。分佈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漢高祖時將軍,斬韓王信於參合;柴榮,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軍事統帥。

米姓:源自羋姓,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本性羋,後改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後來形成米氏。分佈較廣,約佔漢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今山西、山東、臺灣等地均有分佈。名人有油風,明時陵川人。

鹽姓: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後。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佈。名人有鹽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鹽翼,明代鴻儒。

醬姓:源出不詳。據瞭解中國大陸已經沒有姓醬的人了,不過臺灣還有。

醋姓:源出不詳。今陝西寶雞扶風縣有分佈。

茶姓:源出多頭:一、炎帝葬於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今雲南、浙江、臺灣等地有分佈。名人有茶話,漢時人,見《江都易王傳》;茶昱,明時武平人,洪武中洛川縣訓導。

相關問題答案
米姓歷史名人?
馬姓歷史名人?
周姓歷史名人?
曾姓歷史名人?
楊姓歷史名人?
呂姓歷史名人?
陸姓歷史名人?
中國馬姓歷史名人?
唐姓歷史名人?
水姓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