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八卦的順序?
qq華夏九宮八卦順序
坎(00級怪)、艮 (25)、震(30)、巽(35)、離(40)、坤(45)、兌(50)、乾(55)
目前華夏玩家一般隊伍都是做前面4關相對比較容易,經驗也不少,後面4關較難,一般隊伍打不了,像我們八區一天也就那麼幾個隊伍的人能通。建議組的隊伍是:1YS+2AW+1ZS+1FS,效率隊伍。也可以是1YS+3AW+1ZS/1FS也很效率。或者2YS+2AW就比較保險了。
另外一點提示,九宮八卦進去後AW及時分流,戰士多叫陣,醫生加血救人為主,小怪多的時候聚集一起打,多放戰魂手動技能,就不容易死。用這樣的策略,我們20-25級的隊伍,也可以輕鬆過4關。祝你好運,多做幾次就有經驗了。還有一般一關結束,等AW分流冷卻好了,再進下飢關。因為每關都打時間,時間一到就重新整理小怪,小怪多了攻擊又高,容易死人。
九宮八卦步的基本內容
初習九宮步時,其行進順序採用世傳“太一行九宮之法”。即“始坎、次坤、次震、次巽、復息於中宮。自中宮至乾、次兌、次艮、次離,一週畢矣。”此順序稱為“順穿”。“逆穿”則是由離宮返回坎宮。這個順序還被描述為“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見圖)。即:順穿時先從第一宮始,依次環每宮繞走一圈,至第九宮,逆穿時從第九官起,依次繞行返歸第一宮。此法嫻熟後,可不依九宮順序,隨意繞宮穿行,隨意練習拳腳散招。把置於九宮的標誌物假設為敵手,遇之或閃讓,或擊撞。宮與宮之間的距離可,隨訓練程度的提高逐步縮小。開始時株行距可寬至五尺,漸次減少為二尺或僅容側身而過。有以六尺五寸之木樁分立各官為標誌物者,稱為“九星躲閃樁”,其穿行順序同於九宮步。唯其穿行時,僅重下盤之躲閃。
有誰知道九宮八卦的步法圖示呀
九宮八卦步法圖是八步洪拳步法之精髓.八步洪拳拳行完畢,沙地即可留下陰陽八步圖.其步法圖有易陰一陽,三環套月,五行梅花,北斗七星,八步九九歸圓圖.在陰陽八卦圖上顯示的清楚明白.而不是現在流傳的未化圖,八步洪拳步法圖源自鳳陽上古天書.八卦掌走圈只是小八卦而己,陰陽八卦之中有大八卦,小八卦,大九宮,小九宮之別.其中有大四門,小四門之分.因涉本門步法不亦傳圖.
兩儀四象,八卦九宮那是怎麼排順序的,誰能從一排到就九啊,幫我寫下?
武術界歷來就有“傳拳不傳步,傳步打師父”之說,可見步法在實戰中的重要性。把拳腳練得再好如沒有靈活的步法則難以接近對方取得有效的打擊。常言道“百練不如一走”,靈活多變的步法既可使對方凶猛的攻勢化為無有,又可出奇制勝,轉危為安。另外,在前進、後退、左閃右躲的移動中,始終保持重心的穩定平衡,這就需要有正確、科學的步法動作,這樣才能達到“步到手到,出招見效”。今把本門步法訓練介紹如下,供各位研習。一圓太極步兩腳錯步站立,後腳腳跟先離地,以腳前掌蹬地向前上步,以腳跟著地逐步過渡到全腳掌;而且對弧心一側的腳落地時,腳微外擺,著力點偏重於腳外側。另一腳前邁落步時腳尖則微內扣,著力點偏重於腳內側。身體向弧心側傾,使離心力和體重的合力正好通過支撐腳。兩腳交替行進走過一圓者,均為此步。無超過一圓者為弧形步,如左右弧形步銜接進行形成的為S形步(圖1)。兩儀陽步兩腳實戰技擊步站立後,進行雙腳連環交接,緊湊地做前後左右的來回快速移動換走,隨著平衡能力的提高,增加奔跑的速度,實戰姿勢不變,左右陰陽行走天地陰陽連環步,每秒鐘達8步以上步法方為入門(圖2)。三才交替步用粉筆在平地上畫一等腰三角形,邊長一步。練習者左右腳踩在1、2兩位上,面對3位。左腳向前斜進至3位,同時右腳即閃至2位,如此遞相進閃,左右互換,久之則身靈步活(圖3)。四象迴圈步練走四方形。練者站立1、2位上,面對3、4位。左腳向前斜進至4位,同時右腳即閃至3位,如此遞相進閃,左右互換(圖4)。五行梅花步左右腳分立(1)(2)位,先面對(5)位,然後,右腳由(1)位換到(5)位,左腳由(2)位換至(3)位,再右轉九十度,右腳踏換於(2)位,仍成面對(5)位。以同樣方法遞相推移。亦可換左腳先踏(5)位換步練習。還可加大轉身換步幅度,以右腳先踏(5)位後,右轉身以左腳踏於(4)位,右腳換踏(3)位;再接左腳先踏(5)位,然後左轉身,右腳踏(1)位,左腳踏(2)位。如此迴圈練習,越換越快(圖5)。六方錯合步先以左右腳分立(1)(2)位,面對(4)(5)兩位;然後,右腳走上(6)位,左腳即過至(5)位,而右腳又閃至(4)位。如此遞相過閃,左右互換地進行練習(圖6)。七星斗移步左右兩腳分立(1)、(2)位,左腳向前進至(4)位,同時右腳即跟至(6)位,左腳轉身(7)位,右腳進(4)位,左腳跟進(5)位,右腳斜進(2)位,左腳再進至(3)位,右腳斜退至(5)位,左腳身進(4)位,右腳斜退至(2)位,左腳順退至(1)位,恢復原式。重複交換動作,越快越好(圖7)。八卦走圈步練習八卦步者,首先要懂得八卦之原理的八卦圖和方位排列(圖8、9),同時要將基本姿勢站好。站立時(按左轉)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兩足尖向前略向右偏,前足尖與後足跟貼在圓圈線上,並與肩寬,身體重力按三七開分配在前後腿上。左手抬起中指稍與眉齊,眼從虎口向外看,胳膊成半月芽狀,掩肘,使肘關節窩向上(要放一雞蛋不掉),右手跟在左手肘下,手的形狀與前手相同,食指指向肘尖,相距1一2寸,同時掩肘,然後向左轉腰,至前手對圓心。走步時假設敵方在圓心,我在圓周上繞敵走轉,一旦得機得勢即向敵方進攻,也就是向圓心換掌出擊,至對側圓周正好完成換掌動作,然後變換方向繞圓進行。練習時要求頭向上頂,微收下顎,閉口合牙,舌尖輕頂上顎,自然呼吸,兩肩放鬆向下垂,保持相平,兩肘有下墮之意;背要繃緊,前胸要空,腹部要實,氣沉丹田,手腕立起,手掌外頂;臀部要溜,肛門要提,不可鼓臀,兩膝向裡合,有掩襠之勢;外觀身體周正,不俯不仰,不歪不斜,充滿內勁,全身形成整體。走轉時,起腳要平起,落腳要平落,步行如趟泥,......餘下全文>>
九宮八卦怎麼排的?
2個陣眼,在南。東 。。9981
看的懂麼?
九宮八卦的基本概況
奇門遁甲是易學中衍生出來的一個影響較大的佔測門類。它大約產生於漢魏以後。這個佔測門類為什麼叫“奇門遁甲”?“奇門遁甲 ”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是隱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 我國古代把每天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為一個迴圈,總共是360日。每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一個格局,全年的局數是12*360 =4320,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這4320局中,實際上每一局是重複了四次的。拿陽遁一局來說,冬至上元、驚蟄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樣,皆屬於陽遁一局。這四個元共二十天,但落實到時家奇門排局,其格局型別以每個時辰一個格局計算,並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 (因每一局重複了四次)。即六十個格局,正好佔據了從甲子到癸亥這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六十種結合。陽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無不如此,即都重複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個時辰,因為就格局講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時辰的格局型別則為4320/4=1080(局)。這就是傳說的黃帝命風后創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據說傳到姜太公呂望時,將這一千零八十局簡化為七十二局。這七十二局不難理解,因按二十四節氣論算,每個節氣為十五天,一節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為五天。一節三元,全年二十四節氣的元數則是3*24=72。全年1080個局,但並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個盤去演示,如果用活盤演示,每個活盤可演示從甲子到癸亥60個時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個活盤就可以演示整個年所有時辰的格局。一共十八局,就是陽遁九局、陰遁九局。雖說是時家奇門,卻不能不顧日,不同日干的日,會產生不同時乾的時,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時並不相同。甲、己日子時為甲子;乙、庚日的子時為丙子。所以每個時辰定為幾局,是受節氣和日干的制約的,即看這個時辰所在的這一天屬於哪一個節氣,是這個節氣的哪一元,上元、中元還是下元。從大的方面說,從冬至開始到芒種結束為陽遁;從夏至開始到大雪繩帶為陰遁,局的序數與節氣的關係是:陽遁: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穀雨、小滿五二八,芒種六三九。陰遁: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寒露、立冬六九三,處暑一四七,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即冬至、驚蟄的上元為陽遁一局,中元為陽遁七局,下元為陽遁四局;其它以此類推。這是把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相配,來確定每個節氣中不同日的局數。二十四節氣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別居於八宮正中,也就洛書中的八個數。冬至居坎卦數一,立春居艮卦數八,春分居震卦數三,立夏居巽卦數四,夏至居離卦數九,立秋居坤卦數二,秋分居兌卦數七,立冬居乾卦數六。這八個節氣上元的局數,就是它所居的洛書數,即冬至上元為陽遁一局,立春上元為陽遁八局,夏至上元為陰遁九局,其它以此類推。至於這八個節氣中每個節氣後面所接的兩個節氣的上元局數,都可據八個節氣的上元局數按陽順陰逆的規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為陽遁一局,接著冬至後面的兩個節氣是小寒、大......餘下全文>>
十二個時辰怎麼排進日家奇門的九宮八卦裡……還有 50分
沒看懂您的問題意思。據我所知道的,日家奇門也是有分別有轉盤的和飛盤的各自的排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