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納西族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納西族的文化

納西族族組織普遍存在於納西族中。家族由幾戶至若干戶共尊一個始祖的血緣親屬組成。在麗江、維西、中甸等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納西族地區,家族依照父系血統而組成。麗江納西族的家族關係有這樣的稱呼:“丁吉”、“丁支”、“丁化”和“崇窩”。納西人把父系親族視為“骨”,母系親族視為“肉”。“崇窩”之“窩”即來自父系親族“窩闊”之“窩”,即父系親族的根骨,“崇窩”即由一個男性遠祖後裔組成的有血緣親屬關係的家族組織。 麗江納西族曾有“梅、”、“禾”、“肆”、“尤”4個氏族,“梅”與“禾”東部方言區的納西族多數屬納西古氏族“梅” “禾”兩支後裔,西部方言區的納西族多數屬納西古氏族“束”“尤”兩支後裔。新中國成立後,在麗江、維西等地的納西族中,家族之上的氏族組織早已消失。 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是自明太祖時起封授的世襲“土官知府”,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世代佔有當地土地和民眾,有很多莊園。民眾則分為百姓和莊奴兩種。百姓有人身自由,要服各種勞役、兵役;莊奴則直接在木氏莊園中勞動。木氏土司以“官姓木,民姓和”來區分貴族和平民。土司府設“大把事”(分文武)、把事和通事等職,有稱為“五虎十四彪”的大小頭人。 1949年以前,永寧納人(摩梭人)社會中存在著“司沛”(漢稱貴族)、“責卡”(漢稱百姓)、“俄”(漢稱俾子,即奴婢)三個等級。 “司沛”等級是從土司家族分裂出來的貴族集團。土司把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分給斯沛等級佔有,並允許他們佔有水源、草場和山林,以及數量不等的俄和大量的畜群。斯沛等級對其佔有的土地和牧場有穩固的佔有權,可以世襲、轉贈和出租,也可以在本等級內部買賣,不得賣出斯沛等級之外,最高所有權仍屬於土司。斯沛可以擔任土司政權中的各種官職,享有很多特權,不論政治地位、經濟狀況如何變化,其貴族身份是世代不變的。當權的斯沛,有審理案件、調解糾紛、進行超經濟剝削的特權。一般的斯沛,享有建住瓦房,穿綢緞和黃、紅、藍色衣服,不服勞役,不交錢糧雜派等優待。 “責卡”等級是由氏族公社成員演變而來的封建農奴。他們被束縛在封建份地上,世世代代在人格上依附於封建領主,向領主服勞役和交納實物貢賦。責卡有內外之分,土司直接控制的稱內責卡,由各個管人管理的稱外責卡。內責卡以服勞役為主,外責卡以交納實物貢賦為主。內責卡又有黑、花、白之分:凡在土司自營地中的八至十二塊土地上服役的,稱黑責卡;在二至七塊地上服役的,稱花責卡;在一塊土地上服役的,稱白責卡。外責卡除交納實物外,一般服勞役數天,內外責卡的這份勞役,土司不準用錢贖取,只能僱人代役。 “俄”等級是由家庭奴隸、罪犯、外來民族和等級下降的責卡構成的。他們大部分屬於土司、總管、堪布等當權斯沛佔有,少數屬於責卡等級中的頭人和個別富裕的俄。俄等級的身份是世襲的。根據服役情況的不同,又分為白、花、黑三種。擔任土司的基層官職的,稱白俾子,一家之內只有男子或女子服役的,稱花俾子,全家男女都服役的,稱黑俾子。俄是按性別世襲的;即男子為俄的家庭,其後代男子全都是俄;女子為俄的家庭,後代女子全都是俄;男女均系俄的家庭,則後代所有男女一律是俄。但不服役的男子或女子,實際上還是主子的俄,主子需要時,仍可抽調他們去短期服役。個別俄經主子允許,可用錢贖免自身的勞役,然而既不能延及子女,更不能改變整個家庭的等級地位,其子女成年後,必須承襲服役,仍然是主子的俄。 除少數單身俄外,俄等級有自己的家庭和少量的財產,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他們佔有主子給予的一架左右耕食地(架,是寧蒗、鹽源一帶納西族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實際面積相當於二至四畝)。多的不超過三架。納西語稱“厚垮魯布”,意為“一碗稀飯......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麗江人文文化

中國人文文化——麗江古城

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儲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贊助廣告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

雅緻,與整個城市環境相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街的代表。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其內還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

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還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五鳳樓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白沙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8公里處,這裡曾是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佈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

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佈局奠定了基礎。

束河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建築群內民居房舍錯落有致,佈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龍河自建築群的中央穿過,建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麗江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了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麗江納西族文化演講稿怎麼結尾

麗江古城的民居建築是納西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集中體現。它在納西族原始的井榦式本楞房形式基礎上吸收、融匯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一些優點而形成,在佈局形式、建築藝術等方面部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

麗江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築特色的民居建築

麗江納西族民居,多外為土木結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既講究結構佈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精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在結構上,一般正房一坊較高,方向朝南,面對照壁,主要供老年人居住;東西廂房略低,由下輩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居民將它作為鋪面。“城依水存,水隨城至”,是古城建築的一大特色。佈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兩坊拐角、四合院、多進套院、多院組合等型別。

雲南麗江こ文化底蘊.

區號:0888

郵編:674100

位置:位於滇西北

民族:納西、漢、白、傈僳、彝、苗、回、藏、壯、普米族等。

區劃:古城區、華坪縣、永勝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寧蒗彝族自治縣。

經國務院和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麗江市古城區於2003年4月1日正式設立。

麗江市古城區是舉世罕見的擁有三項世界遺產(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東巴典籍文獻世界記憶遺產)的地方。

古城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區政府所在地海拔2400米,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氣溫攝氏12.6度,年均降雨量950毫米,雨量豐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全區幅員面積1255.4平方公里,下轄大研、金山、七河、金江、龍山、大東等6個鄉鎮53個村(居)委會。古城區總人口14.2萬人,有納西、漢、白、藏、彝、普米等10餘個民族,其中納西族人口有8.6萬人,佔總人口的60.22%。

古城區地處滇、川、藏交通要衝,自古以來是漢、藏、白、納西等世族文化、經濟交往的樞紐,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鎮及軍事戰略要地。長期的民族交融、多種文化的匯交、悠久的歷史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納西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內名勝古蹟隨處可見,自然景觀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燦奪目。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具有800多年曆史的麗江古城,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於南宋末年。是元代麗江路宣撫司,明代麗江軍民府和清代麗江府駐地。麗江古城選址獨特,佈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圍自然環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東面和南面與開闊坪壩自然相連,既避開了西北寒風,又朝向東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東南的整體格局。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佈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佈,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石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主威尼斯”、

“高原姑蘇”。充分利用城內湧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納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徵,是當地民眾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傑作,充分體現隊與自然和諧統一。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則呈現出一派“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臟四方街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抗日戰爭時期,因古城處在上通西藏、印度,下達大理、昆明的咽喉位置而成為抗戰物資運轉的要津,商貿活動一時盛極,至今商賈雲集。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彷彿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佈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來喜愛種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麗江古城文物古蹟眾多,文化蘊含豐厚獨特,是我國儲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1986年國務院公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清單,成為全國首批受人類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2001年10月,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2年,榮登“中國......餘下全文>>

納西族的藝術

主詞條: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自明代始,在麗江納西族中已建蓋有巨集偉壯觀的瓦房,但大都是土司和頭目的住宅及寺觀廟宇。 從清代起,隨著文化交流的增多和納西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漢、白、藏等族的建築技術不斷為納西人所吸收,被稱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土木或磚木結構瓦房建築在麗江城鎮和壩區、河谷區農村普遍流行起來,併產生了極有特色的民居庭院。門前即渠,屋後水巷,跨河築樓,麗江古城和不少鄉鎮民居“家家有院,戶戶養花”。庭院是民居平面構圖的中心,其地板通常用塊石、瓦渣、卵石等簡易材料,按民間風格鋪砌成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如“四蝠鬧壽”、“麒麟望月”、“八仙過海”等,體現了多民族建築藝術的融合。農村“三坊一照壁”樓瓦房的西房北房為房臥室,南房作畜圈。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大研古城地反映了納西人博採眾長而形成的高超建築藝術,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海拔2 400米的高原臺地上,始建於宋末元初(一說建於唐代,即當時的“三賧城”),總面積3.8平方公里。四方街是古城中心,四條幹道呈經絡狀向四周延伸。“城依水存,水隨城在”是古城的的一大特色。位於城北的黑龍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至雙石橋處被分為東、中、西三條的支流,各支流再分為無數溪流,入牆繞戶,穿場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水、跨水築樓的景象。四方街西側的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居民利用西河與東河的高差沖洗街面。眾多大小水流之上,造型各異的古老石橋、木橋達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橋樑密度居中國之冠。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紅色角礫岩石(民間稱為五花石)鋪成,晴不揚塵,雨不積水。 東巴繪畫可分為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和卷軸畫。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兩種。尖頭木牌畫一般繪神靈和被認為是善的大自然精靈“署”,著色;平頭形木牌畫各種鬼怪,不著色。納西木牌畫與我國西北地區出土的漢代人面形木牌有傳承關係,木牌上畫鬼神再插於地上祭祀之俗,原是古羌人的古俗。竹筆畫主要是指用書寫東巴經的尖頭竹筆所繪的圖畫,包括經書封面裝幀、經書扉頁畫、題圖、插圖等,有白描也有彩色。紙牌畫指畫在多層厚紙粘合而成的硬牌上的繪畫,分為占卜紙牌畫、自然神“署”之畫以及東巴的五幅冠等。卷軸畫是畫在布質卷軸畫上的各種神像畫,東巴舉行儀式時掛在臨時設定的經堂上。卷軸畫中的傑作是“神路圖”,該畫長15-20米,上繪鬼神人三界,有近400個人神鬼獸形象。該畫用於喪禮和超度亡靈儀式。 東巴雕塑有面塑、泥塑、木雕。東巴繪畫和雕塑有粗獷率直、自然渾樸的風格。 著名的麗江白沙壁畫即是明代麗江納西族社會大開放的產物。白沙壁畫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表現在題材上的多種宗教和同種宗教中的各教派內容相互融合並存,以及多民族的繪畫技法揉為一體的現象。 主詞條:麗江古樂、麒麟舞、東巴舞納西族以能歌善舞著稱於世。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 以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 納西族代表音樂有麗江古樂、麗江洞經音樂等。“麗江古樂”是納西族與漢族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麗江古樂”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今已失傳)。“白沙細樂”是我國屈指可數的幾部大型古典管絃樂之一。 “麗江洞經音樂”自明清以來就從中原逐漸引進並植根於納西族的文化階層中,是道教“經腔”系從四川梓潼縣傳來的“大洞仙經”。“麗江洞經音樂”是區別於中國各地道樂體系的藝術珍品。 納西族的很多傳統古典樂舞儲存在東巴教中。東巴經中有被譽為國寶的東巴舞譜《蹉姆》,用圖畫象形文字記錄了東巴舉行儀式時所跳的各種納西族古代舞蹈。不僅是中國國內......餘下全文>>

古城麗江的文化背景如何

“麗江”一名,始於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定行政區麗江路。《元史·地理志》說:“路因江名。”就是說,“麗江”地名的由來最早起源於金沙江的別稱“麗水”。納西語稱其為“依古堆”。麗江古城以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市井生活,以“常民生活空間”的完整性而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城鎮。不曾到過麗江的人想像不出麗江的嫵媚。關於文化麗江的文化以開放、大方、相容幷蓄為重要特徵。納西族人民長期以來創造並延續保持下來的東巴文化,納西古樂(人類文明的音樂活化石);歷史上麗江古城內的納西人從趕馬開始,最後發展商號,跑拉薩,跑印度,出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帶領馬幫大人物。最有名氣的是以李家,牛家,賴家,楊家為代表的麗江古城內的“四大家族”。1、東巴文。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主要記載符號“東巴文”,共1400多個單字,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內容豐富的東巴經書、舞譜、繪畫、祭祀儀式都充分展示著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神奇異彩。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後來發明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象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由於東償掌握這種文字,故稱東巴文。2、麗江納西古樂。納西古樂是人類共同的珍貴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音樂活化石,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研究領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不僅在中國和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而且還將在今後的民族文化發展中繼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麗江納西族,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能歌善舞、最富音樂天賦的民族。由於麗江地處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漢藏文化的交融區,又是高原畜牧民族與河谷壩區農業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多元文化在這裡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匯點,音樂的活化石———納西古樂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藝術結晶。納西古樂植根於納西族的社會生產生活中,婚喪嫁娶、起房壽辰、休閒娛樂都離不開它,在納西文化構建中佔有重要地位。  3、馬幫。麗江古城是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但一切都是從馬幫和商號開始。西藏和四川的馬幫來到古城,滇南的馬幫來到古城,麗江古城成了一個明符其實的旱地大碼頭,她的交通樞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由於古城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來往於麗江的馬幫每年二三萬匹,貨物也是成千上萬斤,麗江古城內一時沸沸揚揚,景象萬千。頻繁來往的馬幫,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麗江古城納西人的生活,對納西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產生巨大的影響。古城內的納西人也不甘落後,他們從趕馬開始,最後發展商號,跑拉薩,跑印度,出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帶領馬幫大人物。最有名氣的是以李家,牛家,賴家,楊家為代表的麗江古城內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每家都有馬幫和商號,牛家的“裕春和”,賴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興號”,楊家的“永聚興”等等。後來,商號在麗江古城、西藏拉薩、印度等地發展到五十多家。據《麗江文史》中文章介紹,在抗日戰爭期間,麗江納西人在茶馬古道上做生的商號達到了近兩千家。李達三就是四大家族之一,是麗江古城最有名的馬幫商號。李達三經過多年的努力,資本逐步發展,在麗江古城開設了“永興號”。但就是這個名顯一時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商號老闆,開始時,馬幫只有二十二匹,自己進藏還得趕上兩匹牲口。但就是這樣父子接力,趕馬不止,逐步發展壯大。自己趕馬,自己創辦商號,不久,“永興號”不僅在麗江有總號,而且在阿墩子、昌都等地也都設上了固定的分號。 ......餘下全文>>

麗江文化習俗

兩性風俗

如同父權社會,麗江壩區的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與瀘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長制有所不同,婦女承擔著比漢族婦女更沉重的家務和社會義務。1253年蒙古人征服麗江之前,麗江的納西和瀘沽湖的摩梭同處於母權社會,1253年以後傾向於中原漢文化的木氏逐步使麗江少數民族家庭受到漢族父權制度的影響,1723年漢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統治麗江,大量的漢族的價值觀,包括父權社會的規範和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開始盛行,婦女不僅失去了對家庭的掌握,同時由於戀愛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漢制的牴觸,少女情死的人數上升,有些私定終身的男女則越過金沙江遷到摩梭社群,尋找自由的愛情。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納西青年男女,已不再遵從傳統的價值,他們和大陸的新新人類一樣,從西方湧入的文化中尋找祖先曾經擁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信仰

麗江少數民族在歷史上曾經信奉過佛教,喇嘛教,道教。在今天的麗江人們不篤信某一種宗教,即使在年老的人中也少有虔誠的信奉者。東巴教是納西古代的一種原始宗教,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種平民宗教。

傳統節日

三朵節是麗江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屆時麗江城鄉中古樂長奏,納西人載歌載舞,還會帶著火鍋到拉市海等風景秀麗的地方野餐,以此來歡慶節日。時間:二月初八。

火把節以麗江大研古城最為熱鬧,納西人按古規一連要過三天的火把節,點三個晚上的火把。每天門前要點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裡的青年們個個拿著又細又長的小火把,沿著田埂、山路,邊走邊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們越高興。時間:每年農曆6月25日至27日米拉會。

米拉會又稱“棒棒會”,是雲南麗江納西族的傳統節日,節日這天,人們扛著馬籠頭、雞籠、犁、耙、桶、鋤等各種木製農具湧向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大研鎮進行交易。時間:五月十五。轉山節是瀘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節日,又稱轉山會,摩梭人稱轉山節為“朝山節”。相傳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這天誕生的。節日期間,摩梭人都穿上最華麗的民族服裝,進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等各種活動。時間:農曆七月二十五日。

東巴舞來源於古代納西言辭的社會生活,不少動作都是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的,形象十分生動。東巴舞蹈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巴教經典中有專門記述東巴舞蹈的舞譜《舞蹈教材》和舞蹈來歷。

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subview/2162/12026629.htm#7_3

納西族的民風民俗簡介

納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東巴吉日經,納西淨地,納西酒歌等等,其中納西淨地最為有名風靡古城。

【風俗習慣】

喪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後部分地區開始盛行土葬。

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大體與漢族相同。麗江納西族婦女身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圍腰,穿長褲,披羊皮披肩,綴有刺繡精美的七星、旁綴日、月,表示勤勞之意。寧蒗納西族婦女著長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頭,佩大銀耳環。

【習俗】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不能蹺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裡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進入納西人家時不能主動進入老人,女人的臥室和女孩的"花樓 ",不能詢問"阿夏"的情況

【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儲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麗江火烤粑粑等。

【節日】

海坡會 在雲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祕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幹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為之傾倒。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眾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幹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後來,納西人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穀豐登,畜牧興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互結“阿注”。

三朵節

三朵節是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八舉行。

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裡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八日,人們彙集到三朵廟裡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遊春賞花,小夥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晚飯後,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棒棒會

納西族的商貿節日也比較多。雲南麗江縣的納西族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棒棒會”,以交流竹木農具為主要內容。據記載,這種集市活動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納西族傳統,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後開始春耕生產,棒棒會正好為準備農具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場所。這裡犁耙、鋤頭、鐮刀、竹筐、揹簍、扁擔等等一應俱全。納西族農民每年要更換一些帶把柄的農具的木把,所以把這種農具交易會稱為“棒棒會”。棒棒會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樹苗、盆景、傢俱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搶婚遺風在部分納西族地區,仍存在著一種“搶婚”遺風。這也......餘下全文>>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納西族 現有人口為308839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源縣、木裡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   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種植大米、玉米、土豆、麥類、豆類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帶,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以享有“植物倉庫”之稱聞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納西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順利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並於1961年成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人民繹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以往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藥,經常流行多種疾病和瘟疫;現在醫療衛生人員遍及鄉村,基本上消滅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風俗習慣 喪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後部分地區開始盛行土葬。   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大體與漢族相同。麗江納西族婦女身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圍腰,穿長褲,披羊皮披肩,綴有刺繡精美的七星、旁綴日、月,表示勤勞之意。寧蒗納西族婦女著長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頭,佩大銀耳環。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納西族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現為物資交流會)和“七月騾馬會”。此外,還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火把節等。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的百科全書”。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納西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也有發展,“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已有機修、採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藥材和特產。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習俗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也不能翻弄灶裡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婚俗 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後,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後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關客。 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儲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餘下全文>>

麗江的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雲南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7年12月

麗江地處雲南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裡,麗江地區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

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錠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著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萬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著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

相關問題答案
麗江納西族文化?
納西族文化?
納西族信仰?
納西族傳統節日?
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主要姓氏有哪些?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納西族特點?
黎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