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古爾邦節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的習俗

一、古爾邦節簡介: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古爾邦節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

二、古爾邦節習俗:

1、維吾爾族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過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薰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無論城市農村,都要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贊助廣告

節日的早晨,維吾爾人沐浴全身(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後,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於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各家經濟實力決定。通常人們把獻祭的牲畜宰好,大塊連骨肉燉到鍋裡後,男子們才開始互相串門。拜賀節日。婦女們則留在家裡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第一天,先給發生過喪葬和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給鄰居和長者拜節。在禮節性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節活動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之後,才是同輩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絡,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贊助廣告

2、回族

寧夏山區的回族穆斯林將古爾邦節稱為“大爾德”。雲南、貴州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則將古爾邦節稱為“小爾德”。都在開齋節過後第七十天舉行。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

維吾爾族人怎麼過古爾邦節的?

圖1 古爾邦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系阿拉伯語的譯音,含有“犧牲”、“獻身”之意,亦稱之為宰牲節。我國的公曆與伊斯蘭教歷每年都有十多天時差,故每年古爾邦節的公曆日期不固定 ...

關於古爾邦節的起源,民間流行著一則古老的宗教傳說:先知易卜拉欣要按真主安拉的“啟示”犧牲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作祭禮,當他正要舉刀宰殺時,安拉派遣的特使牽著一隻公羊從天而降,示意以宰羊代替殺子,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陰曆12月10日。伊斯蘭教創立後,穆罕默德將太陰曆12月10日定為伊斯蘭教的節日之一,這個日子恰恰是麥加朝覲活動的最後一天。這樣,古爾邦節逐漸成了從11世紀初開始改信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古爾邦節前,人們要做各種準備,特別是作為“獻牲”的牲畜要預先買好。節日的早晨進行沐浴全身的“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再後,人們直接上麻扎爾(墓地)為亡故的先人祈禱。最後還要“換哈達”,即拔去墳頭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澆些水再回家。

按傳統,節日聚禮之後早晨是獻牲祭祀,取悅安拉的最佳時機。通常,人們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鍋之後,男子們開始互相拜節,婦女們則留在家裡燉肉,擺節日食品,燒茶等,準備迎接客人。節日的第一天,首先給在近期內發生過喪葬等家難的左鄰右舍或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次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就是給近鄰和長者拜。其它的拜節活動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別進行(在維吾爾民間禮俗中,一般是不允許男女混雜的)。

拜節之後,才是同輩的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

孩子們也很高興。。。。。

兩名維吾爾族婦女在製作饊子。

維吾爾族婦女放置炸好的饊子

節日期間人們有吃饊子的習俗。

維族的古爾邦節相當於漢人的什麼節

在內地時,聽來過新疆的人說過:古爾邦節是維吾爾族新年佳節,如同我們漢人的春節,非常有民族情調。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習俗是什麼

古爾邦節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過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薰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無論城市農村,都要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節日的早晨,維吾爾人沐浴全身(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後,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於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各家經濟實力決定。通常人們把獻祭的牲畜宰好,大塊連骨肉燉到鍋裡後,男子們才開始互相串門。拜賀節日。婦女們則留在家裡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第一天,先給發生過喪葬和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給鄰居和長者拜節。在禮節性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節活動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之後,才是同輩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絡,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

開齋節

。“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大爾德”。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群眾的春節,藏族同胞過藏年。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美好節日。

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室外、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眾聚會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有的地方念三遍“隨倆”),穆斯林群眾攜帶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穆斯林過多(有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擇一處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作為會場。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的習俗含義是什麼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的習俗含義是意為"犧牲""獻牲",因此中國穆斯林學者將其直譯為宰牲節,也有受儒家文化影響意譯為"忠孝節"的。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庫爾班節、爾德節等,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也稱“爾德·艾祖哈”。“爾德”的意思是節日,“古爾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獻牲”之意。因此通常把這一節日的名稱漢譯為“宰牲節”,即宰牲獻祭的節日。在我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其音譯為“庫爾班節”。

古爾邦節的時間定在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過節前,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新疆的維吾爾族在古爾邦節時,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的廣場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廣場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賬、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古爾邦節起源於《古蘭經》啟示中記載的一個故事:

伊斯蘭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夜間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父親把刀架在兒子喉頭時。易卜拉欣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然而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白印,第二刀下去僅刮破一層皮。

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能下決心順從真主的命令了。"

易卜拉欣聽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再使勁宰時,真主受感動,派天仙吉卜依勒送來一隻羝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下了。從那以後,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規定為宰牲節,這就是傳說的"古爾邦"的來歷。

於是後來過古爾邦節時,穆斯林都要宰殺一隻羊以示紀念。

古爾邦為阿拉伯語詞彙,意為"犧牲""獻牲",因此中國穆斯林學者將其直譯為宰牲節,也有受儒家文化影響意譯為"忠孝節"的。

現代都市穆斯林沒有宰牲的條件,只好在市場上購買宰殺好的牛羊肉代替。節日期間大家相互串門賀節,每到一戶,主人必會為客人端上一盤清燉羊肉,客人即吃得再飽,也得嚐嚐主人的羊肉,以示尊重。

在邊疆牧區,親朋好友相聚時,歌舞是飯食之外的重要內容,彈琴,唱歌,跳舞,到處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維吾爾族古爾邦節和開齋節吃什麼

古爾邦節吃駱駝、牛、羊等肉。開齋節要炸油香、饊子、宰羊宰雞,做涼粉、燴菜等。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عيد اضحى‎(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中文“節日”的音譯。亦稱古爾邦節(‘Id Qurban)、“忠孝節”、“爾德節”或“古爾巴尼”。意為“獻祭”“獻牲”含有“犧牲”“獻身”。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稱作“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的,為朝覲功課的重要儀式之一。(《伊斯蘭百科全書》)

伊斯蘭教認為齋月是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貴的月份。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齋月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大爾德”。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

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開齋節是什麼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土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稱它為“肉孜節”開齋節 。“肉孜”是波斯語,意思就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稱它是“過年”,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群眾過春節,藏族人民過藏年。在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一個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裡也都打掃得千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一個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回族穆斯林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   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被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據傳安拉在這個月頒降了將人們引向正道的《古蘭經》。凡是在這個月裡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報答。因此,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面定,見月牙兒就入齋,通常以兩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準,然後本坊的阿訇宣佈人齋。在人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後,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因此將開齋節稱為“大爾迪”。但維吾爾族認為古爾邦節(宰牲節)是最大的節日,所以在新疆政府規定:古爾邦節穆斯林放假三天,非穆斯林放假一天;開齋節穆斯林放假一天,非穆斯林照常上班。在這天,回族群眾各家各戶都要繳納(每人2.4斤麥子或麵粉或摺合現金)開齋捐。其目的是“淨化人的心靈,接濟貧困”,培養人的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美德,避免穆斯林中的貧苦人在節日沿街行乞,與貧苦人共享節日之歡樂。莊嚴肅穆的開齋節會禮結束後,眾穆斯林集體向阿訇(教長)道安,全體穆斯林互致(色倆目)平安詞,以表示節日的宿願:祈求平安、吉祥、富貴、和諧!   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節日早上,清真寺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還要懸掛“慶祝開齋節”的橫幅和彩燈,張貼讚頌真主的對聯。家家戶戶要打掃衛生,成年男子沐浴淨身,小孩子也要把臉洗乾淨,男女老少都換上民族服裝。大約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人們彙集到清真寺或出荒郊舉行會禮。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人們自動跪成很整齊的行列,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禮拜。這種會禮比平時主麻的聚禮要隆重得多。禮拜後,人們齊向阿訇開齋節 道安,接著互道“色倆目”(和平、平安、安寧)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或各戶分散遊墳掃墓,為逝者祈禱。隨後串親訪友,恭賀節日。節日中,家家戶戶都準備饊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許多青年還在開齋節舉行婚禮,更添節日氣氛。隨......餘下全文>>

維吾爾族古爾邦節是什麼時候開始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古爾邦節是我國穆斯林的盛大節日。“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

2015年中國古爾邦節為公曆9月24日,聯合國公佈的日期為9月23日。

節日來源

編輯

正史記載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عيد

اضحى‎(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拉丁文稱為‘īdu Aḍḥā 。“爾德”是中文“節日”的音譯。亦稱古爾邦節(‘Id

Qurban)、“忠孝節”、“爾德節”或“古爾巴尼”。意為“獻祭”“獻牲”含有“犧牲”“獻身”。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稱作“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的,為朝覲功課的重要儀式之一。(《伊斯蘭百科全書》)

古爾邦節(意譯為宰牲節),又稱“大節”,是伊斯蘭教重要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麥加朝聖過後。據古蘭經記載,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沒有兒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賜給他一個兒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兒子,

他衷心感謝真主的恩賜,精心撫養幼子。十幾年後的一天夜裡,伊卜拉欣作了一個夢,夢見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愛的兒子宰掉獻祭以考驗他的誠心。伊卜拉欣惟命是從毫無遲疑,他懂事的兒子也毫無懼色並鼓勵父親宰己獻祭。於是,伊卜拉欣作著宰子的準備。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讓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羝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當伊斯蘭教創立後,穆斯林們承認伊卜拉欣並尊為聖祖,每年的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獻祭的習俗沿襲至今,成為所有信伊斯蘭教(安拉)的人們的傳統節日之一。(《阿拉伯語詞典》)

民間傳說

古爾邦節的宰牲,起源於伊斯蘭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獨尊安拉並無比忠誠,他常以大量牛、羊、駱駝作為犧牲獻禮,作為敬拜安拉的一種方式,人們對他無私的虔誠行為大惑不解。而且當時易卜拉欣老來無子,甚是煩惱,即向安拉祈禱:倘若安拉給他一子半女,即使以愛子做為犧牲,他也決不痛惜。後來,他的妻子真生了一個兒子——伊斯瑪儀,伊斯瑪儀的出生,給他老兩口帶來了無盡的愉悅。光陰荏苒,他把許願的事情忘記了。在伊斯瑪儀長成一個英俊的少年的時候,安拉的考驗來了。安拉幾次在夢境中默示他履行諾言。

於是他先向愛子伊斯瑪儀說明原委,並帶他去麥加城米納山谷,準備宰愛子以示對安拉忠誠。途中,惡魔易卜劣廝幾次出現,教唆伊斯瑪儀抗命和逃走,伊斯瑪儀拒絕魔鬼的誘惑,憤怒地抓起石塊擊向惡魔,最後順從地躺在地上,遵從主命和其父的善舉。正當易卜拉欣舉刀時,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臨,送來一隻黑頭羝羊以代替犧牲。安拉並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確已證實那個夢了。’我必定要這樣報酬行善的人們。這確是明顯的考驗。”[1]

為紀念這一事件和感謝真主,先知穆罕默德......餘下全文>>

維吾爾族古爾幫節開齋節幹什麼吃什麼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中國的維吾爾族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圖片]

維吾爾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維吾爾”是維吾族的自稱,是“團結”或“聯合”的意思。歷代史書上的“袁紇”、“韋紇”、“回紇”“回鶻”都是維吾爾族的不同音譯。蒙古汗國以後,回鶻澤稱“畏吾爾”、“畏兀兒”。 民國二四年(一9三5年),新疆省政府定為“維吾爾”,沿用至今。 維吾爾族群眾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維吾爾族人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影響很大。   維吾爾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遊牧於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 喀什湖之間的“丁零”。後來“丁零”又被稱為“鐵勒”、“赤勒”或“敕勒”。由於他們使用的車輪高大,又被稱為“高車”。 吧世紀改回紇為“回鶻”。9世紀中葉,大部分遷到西域,西遷後定居西域的回鶻,既融合了兩漢以來移居這裡的漢人,他們同原來就居住在南疆廣大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民,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長期相處,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淨。 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 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繡、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晶,在伊斯蘭教歷的一二月一0日。“古爾邦”阿拉伯語,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節日清晨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禮拜、育經、上墳、頃懷先人。節前,家家戶戶要搞衛生,趕毛制糕點、炸油饊子、烤饢、做新衣裳。做完禮拜後,回家開始殺牛宰羊,煮肉做飯,對來賓進行招待。整個節日載歌載舞,充滿歡樂氣氛。   維吾爾族有許多禁忌,這些禁忌是伴隨著維吾爾族的宗教信仰,及長期的生活習慣沿襲下來的。在飲食上,禁食*、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這些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現已演變為生活習俗。忌踐踏糧食、鹹鹽及各種食物,否則據說會遭到報應,不是日後無果腹之食, 變成乞丐,就是雙目失明,永遠生活在黑暗裡;不能朝鹹鹽和火吐唾沫。忌踩或跨“亞拉克”(倒泔水的地方), 認為這種地方有飯粒、饢渣和鹽水,而這些都是“聖物”,否則會帶來厄運,遭到各種磨難

相關問題答案
維吾爾族古爾邦節圖片?
回族古爾邦節圖片?
維吾爾族特有的節日?
回族古爾邦節?
維吾爾族有哪些節日?
維吾爾族是什麼節日?
回族古爾邦節時間?
維吾爾族有什麼節日?
維吾爾族的重要節日?
維吾爾族的開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