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日期?
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是怎麼確定的呢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農曆節日24節氣時令表-公曆2006年農曆丙戌(狗)年
三九:2006年1月9日
四九:2006年1月18日
五九:2006年1月27日
狗年春節: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六九:2006年2月5日
七九:2006年2月14日
八九:2006年2月23日
九九:2006年2月4日
端午節:2006年5月31日 星期三
入梅:2006年6月15日
出梅:2006年7月18日
七夕節: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初伏:2006年7月19日
中伏:2006年7月29日
三伏:2006年8月8日
中秋節:2006年10月6日 星期五
重陽節: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一九:2006年12月22日
二九:2006年12月31日
三九:2007年1月9日
四九:2007年1月18日
五九:2007年1月27日
六九:2007年2月5日
七九:2007年2月14日
豬年春節: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八九:2007年2月23日
2006(丙戌)年相關24節氣交節詳細時刻
小寒:2006年1月5日19:47時
大寒:2006年1月20日13:15時
立春:2006年2月4日07:27時
雨水:2006年2月19日03:25時
驚蟄:2006年3月6日01:29時
春分:2006年3月21日02:26時
清明:2006年4月5日06:15時
穀雨:2006年4月20日13:26時
立夏:2006年5月5日23:31時
小滿:2006年5月21日12:32時
芒種:2006年6月6日03:37時
夏至:2006年6月21日20:26時
小暑:2006年7月7日13:51時
大暑:2006年7月23日07:18時
立秋:2006年8月7日23:41時
處暑:2006年8月23日14:23時
白露:2006年9月8日02:39時
秋分:2006年9月23日12:03時
寒露:2006年10月8日18:21時
霜降:2006年10月23日21:26時
立冬:2006年11月7日21:35時
小雪:2006年11月22日19:02時
大雪:2006年12月7日14:27時
冬至:2006年12月22日08:22時
小寒:2007年1月6日01:40時
大寒:2007年1月20日19:01時
立春:2007年2月4日13:18時
雨水:2007年2月19日09:09時...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怎麼定的,有沒有計算公式?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農曆節日24節氣時令表-公曆2006年農曆丙戌(狗)年
三九:2006年1月9日
四九:2006年1月18日
五九:2006年1月27日
狗年春節: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六九:2006年2月5日
七九:2006年2月14日
八九:2006年2月23日
九九:2006年2月4日
端午節:2006年5月31日 星期三
入梅:2006年6月15日
出梅:2006年7月18日
七夕節: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初伏:2006年7月19日
中伏:2006年7月29日
三伏:2006年8月8日
中秋節:2006年10月6日 星期五
重陽節: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一九:2006年12月22日
二九:2006年12月31日
三九:2007年1月9日
四九:2007年1月18日
五九:2007年1月27日
六九:2007年2月5日
七九:2007年2月14日
豬年春節: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八九:2007年2月23日
2006(丙戌)年相關24節氣交節詳細時刻
小寒:2006年1月5日19:47時福 大寒:2006年1月20日13:15時
立春:2006年2月4日07:27時
雨水:2006年2月19日03:25時
驚蟄:2006年3月6日01:29時
春分:2006年3月21日02:26時
清明:2006年4月5日06:15時
穀雨:2006年4月20日13:26時
立夏:2006年5月5日23:31時
小滿:2006年5月21日12:32時
芒種:2006年6月6日03:37時
夏至:2006年6月21日20:26時
小暑:2006年7月7日13:51時
大暑:2006年7月23日07:18時
立秋:2006年8月7日23:41時
處暑:2006年8月23日14:23時
白露:2006年9月8日02:39時
秋分:2006年9月23日12:03時
寒露:2006年10月8日18:21時
霜降:2006年10月23日21:26時
立冬:2006年11月7日21:35時
小雪:2006年11月22日19:02時
大雪:2006年12月7日14:27時
冬至:2006年12月22日08:22時
小寒:2007年1月6日01:40時
大寒:2007年1月20日19:01時
立春:2007年2月4日13:18時
雨水:2007年2月19日09:09時...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時間和代表什麼
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為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對農事耕作具有相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一般更適用於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請問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日期是多少啊,謝謝。
立春 2月3——5日 陰曆偏月十六日
雨水2月18——20日 陰曆一月一日
驚蟄 3月5——7日 陰曆一月十六日
春分 3月20——21日 陰曆二月一日
清明 4月4——6日 陰曆二月十六日
穀雨 4月19——21日 陰曆三月一日
立夏 5月5——7日 陰曆三月十六日
小滿 5月20——22日 陰曆四月一日
芒種 6月5——7日 陰曆四月十六日
夏至 6月21——22日 陰曆五月一日
小暑 7月6——8日 陰曆五月十六日
大暑 7月22——24日 陰曆六月一日
立秋 8月7——9日 陰曆六月十六日
處暑 8月22——24日 陰曆七月一日
白露 9月7——9日 陰曆七月十六日
秋分 9月22——24日 陰曆八月一日
寒露 10月8——9日 陰曆八月十六日
霜降 10月23——24日 陰曆九月一日
立冬 11月7——8日 陰曆九月十六日
小雪 11月22——23日 陰曆十月一日
大雪 12月6——8日 陰曆十月十六日
冬至 12月21——23日 陰曆動月一日(苗歷新年)
小寒 1月5——7日 陰曆動月十六日
大寒 1月20——21日 陰曆偏月一日
*注:關於24節氣的準確日期,請參照該年苗族曆法的每月一、十六日,如冬至為苗歷新年,2008年冬至為12月21日,但2009年冬至卻為12月22日,因為2009年12月21日為苗歷十月三十日(苗歷除夕),22日才是苗歷新年。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6385.htm
2015年二十四節氣哪一天具體時間一覽表
節氣 公 歷 農 歷 時 段
立春 2015年2月4日 11:58:27 臘月(大) 十六 星期三 2月4日 11:58 - 2月19日 07:49
雨水 2015年2月19日 7:49:47 正月(小) 初一 星期四 2月19日 07:49 - 3月6日 05:55
驚蟄 2015年3月6日 5:55:39 正月(小) 十六 星期五 3月6日 05:55 - 3月21日 06:45
春分 2015年3月21日 6:45:07 二月(大) 初二 星期六 3月21日 06:45 - 4月5日 10:39
清明 2015年4月5日 10:39:07 二月(大) 十七 星期日 4月5日 10:39 - 4月20日 17:41
穀雨 2015年4月20日 17:41:50 三月(小) 初二 星期一 4月20日 17:41 - 5月6日 03:52
立夏 2015年5月6日 3:52:35 三月(小) 十八 星期三 5月6日 03:52 - 5月21日 16:44
小滿 2015年5月21日 16:44:45 四月(小) 初四 星期四 5月21日 16:44 - 6月6日 07:58
芒種 2015年6月6日 7:58:09 四月(小) 二十 星期六 6月6日 07:58 - 6月22日 00:37
夏至 2015年6月22日 0:37:53 五月(大) 初七 星期一 6月22日 00:37 - 7月7日 18:12
小暑 2015年7月7日 18:12:14 五月(大) 廿二 星期二 7月7日 18:12 - 7月23日 11:30
大暑 2015年7月23日 11:30:25 六月(小) 初八 星期四 7月23日 11:30 - 8月8日 04:01
立秋 2015年8月8日 4:01:23 六月(小) 廿四 星期六 8月8日 04:01 - 8月23日 18:37
處暑 2015年8月23日 18:37:15 七月(大) 初十 星期日 8月23日 18:37 - 9月8日 06:59
白露 2015年9月8日 6:59:33 七月(大) 廿六 星期二 9月8日 06:59 - 9月23日 16:20
秋分 2015年9月23日 16:20:31 八月(大) 十一 星期三 9月23日 16:20 - 10月8日 22:42
寒露 2015年10月8日 22:42:47 八月(大) 廿六 星期四 10月8日 22:42 - 10月24日 01:46
霜降 2015年10月24日 1:46:41 九月(大) 十二 星期六 10月24日 01:46 - 11月8日 01:58
立冬 2015年11月8日 1:58:36 九月(大) 廿七 星期日 11月8日01:58 - 11月22日 23:25
小雪 2015年11月22日 23:25:15 十月(小) 十一 星期日 11月22日 23:25 - 12月7日 1......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什麼?各對應幾月幾號以及它的來歷?
季節 月份 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 (共七十二候 )(附公元月日對照) 春 [孟春] 立春315° 東風解凍 蟄蟲始振 魚上冰 2月3——5日 雨水330° 桃始花 倉庚鳴 鷹化為鳩 2月18——20日 [仲春] 驚蟄345° 獺祭魚 鴻雁來 草木萌動 3月5——7日 春分0° 玄鳥至 雷乃發聲 始電 3月20——21日 [季春] 清明15° 桐始華 田鼠化為鴽 虹始見 4月4——6日 穀雨30° 萍始生 鳴鳩拂其羽 戴勝降於桑 4月19——21日 夏 [孟夏] 立夏45° 螻蟈鳴 蚯蚓出 王瓜生 5月5——7日 小滿60°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5月20——22日 [仲夏] 芒種75° 螳螂生 鵙始鳴 反舌無聲 6月5——7日 夏至90° 鹿角解 蜩始鳴 半夏生 6月21日——22日 [季夏] 小暑105° 溫風至 蟋蟀居闢 鷹乃學習 7月6——8日 大暑120° 腐草化為螢 土潤溽暑 大雨時行 7月22——24日 秋 [孟秋] 立秋135° 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8月7——9日 處暑150° 鷹乃祭鳥 天地始肅 禾乃登 8月22——24日 [仲秋] 白露165° 鴻雁來 玄鳥歸 群鳥養羞 9月7——9日 秋分180° 雷始收聲 蟄蟲培戶 水始涸 9月22——24日 [季秋] 寒露195° 鴻雁來賓 雀攻大水為蛤 菊有黃花 10月8——9日 霜降210° 豺乃祭獸 草木黃落 蟄蟲鹹俯 10月23——24日 冬 [孟冬] 立冬225° 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大水為蜃 11月7——8日 小雪240° 虹藏不見 天氣上騰 閉塞而成冬11月22——23日 地氣下降 [仲冬] 大雪255° 鴠鳥不鳴 虎始交 荔挺生 12月6——8日 冬至270° 蚯蚓結 麋角解 水泉動 12月21——23日 [季冬] 小寒285° 雁北向 鵲始巢 雉始雊1月5——7日 大寒300° 雞始乳 鷙鳥厲疾 水澤腹堅 1月20——21日 節氣日期速演算法: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本世紀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這麼簡單。 編輯本段 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稜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二十四節氣
立春: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 鬥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否固定?遵循什麼規律?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在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曆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而是公曆2008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