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會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贊助廣告

2011年三伏天:

7月14日頭伏,7月24日中伏,8月13日末伏,至8月22日結束。由於中伏結束於立秋之前,所以2011年中伏增加十日,共20日,整個伏天共40天。

初 伏:2011年07月14日 農曆六月十四 週四

中 伏:2011年07月24日 農曆六月廿四 週日

中伏加強 :2011年08月03日 農曆七月初四 週三(說明:由於中伏結束於立秋之前,所以2011年中伏增加十日)

末 伏:2011年08月13日 農曆七月十四 週六

正在載入三伏天

三伏天結束時間:2011年08月22日農曆七月二十三週一

2012 年三伏天:

具體時間是:

2012年7月18日~7月27日 為頭伏 10天

贊助廣告

2012年7月28日~8月6日 為中伏 10天

2012年8月7日~8月16日 為三伏 10天(末伏)

2013年三伏時間:

正在載入三伏天

7月13日 農曆六月初六庚辰,是頭伏第一天,頭伏 10 天。

7月23日 農曆六月十六庚寅,是二伏第一天,二伏 20 天。

8月12日 農曆七月初六庚戌,是三伏第一天,三伏 10 天。

2014年三伏時間:

7月18日是頭伏第一天,頭伏 10 天。

7月28日是二伏第一天,二伏 20 天。

8月17日是三伏第一天,三伏 10 天。

2015年三伏時間:

7月13日交“初伏”。

7月23日交“中伏”。

8月12日交“末伏”。

8月22日“出伏”。

2016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多少天

傳統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那麼,2016年什麼時候入伏?我們可以計算出:

2016年的三伏天總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

九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九天(數九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伏多少天?.

三九天(數九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伏多少天?.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時段。三九天,比較好計算,每年的冬至節這天,就開始進入“數九”,之後,你只要熟悉了中國傳統的節氣口訣,就知道寒暑時間表了。這就是:“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漢田中立。”。這意思是說,由於地球有積蓄前端時間的冷熱能量的情況,所以,進入冬至之後,還有40天的最冷天氣;冬至之後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後的18天—36天的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可以凍死豬狗;而一旦進入冬至之後的36天——54天的這18天,沿河的柳樹就發新芽了,氣候就轉暖了;而冬至之後的54天——70天,人們就要脫下冬衣了;冬至之後的70天,就要準備春耕了,天氣就徹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麼計算呢?三伏天的計算稍微複雜點,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國傳統曆法的規則,還是很容易計算的。 由於在中國傳統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製組合確定的,所以,天干與地支的組合,每六十日為一個迴圈。這樣,中國傳統曆法中,每天都有個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環目 跡皇熘螅質歉齦眨簿褪?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中國民間老百姓根據地球積蓄熱量的情況,總結出了二十四個秋老虎的說法,這意思是說,每年的立秋之後的二十四天,同樣是很熱的。但是,中國民間老百姓也 同時總結出了“立秋早晚涼;蚊從立秋死”的諺語。這意思是說,立秋之後雖然天氣還很熱,但是,一早一晚卻是涼快了,而且,討厭的蚊子也開始從立秋就越來越少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天干地支配製組合日子的六十迴圈情況,所以,有的時候,初伏禒束之後,不見得馬上就會出現庚日,於是,有的時候,中伏期間,可能會超過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據《通書》、《陰陽曆書》和《萬年曆》查考可知:今年是陽曆公元2005年,陰曆乙酉(雞)年。“三伏”是:7月15日,陰曆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曆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餘下全文>>

三伏天是怎麼計算的,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三伏天是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初 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 伏:7月23日-8月 1日

閏中伏 : 8月 2日-8月11日

末 伏:8月12日-8月21日

38天時間請大家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大家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請大家珍惜!(溫暖傳遞)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7 2017三伏天是哪幾天

2017年“三伏”:

初伏 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10天

中伏 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20天

末伏 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10天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誰知道夏季的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的?

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段,三伏是要人們順應自然,少動,多伏的,修身養性。

2012年的三伏天:7月14號初伏,共10天,7月23號結束;7月24號中伏,共20天,8月12號結束 ;8月13號末伏,共10天,8月22號結束。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2017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2017年三伏時間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二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二伏天今年是7月24號開始的,共20天。

相關問題答案
二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數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數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九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九?
屬相從什麼時候開始算?
屬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