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不一致會怎麼樣?
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血型?
本來人的血型都是O型。後來吃的東西不同了,才演變成現在幾種。
血型中的科學
一般人對於血型的認識大概僅止於輸血時的選擇,也有許多人會探討血型對個性上的影響,其實,不同血型的人都有不同的生理特質,其適合的生活方式與容易罹患的疾病也不同。
演變進化的血型人類學O型血是人類學上最古老的一種血型,約在10萬年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只有O型血的人群,他們以狩獵和採集食物為生,其特點是對高蛋白食物非常適應,但對穀物吸收極差。因此O型人的體質與原始人比較接近。
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由漁獵時代逐漸轉變為農業生活,才開始演化出A型,這類人適合以蔬菜為主的食物,某些植物蛋白質,如大豆蛋白質對他們來說是最佳健康食品,常食可減少心血管病和癌症發病率。B型血在人類學上出現比A型血更晚,最早的B型血者是遊牧民族,因而對肉類和乳類食品相當適應,但對這類人來說,雞肉、玉米、番茄、大部分堅果和種籽類食物卻並不是健康食品。因此A型和B型是比較近代才出現的血型,體質接近農業時代。
AB型血是在經過各部族的融合之後才出現,是最晚出現也是最稀少的血型,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到5%.這類人擁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徵,既複雜又多變。他們既適應動物蛋白,也適應植物蛋白。AB型血是最現代的體質,先天的免疫機能較能適應多變環境。
不同血型的生理差異不同血型的形成是因為人體細胞表面帶有不同的抗原,O型不帶抗原,A型和B型分別帶有A和B抗原,AB型則同時帶有A和B兩種抗原。因此血型不同,細胞表面的構造也就不同,由於腸胃道和血管是身體和外在環境最直接的接觸部位,不同血型的人,其腸胃道和血管細胞對於細菌、病毒和其它病原物質的黏性也有不同的特性,也因此造成生理特質的差異。
早期研究者提出這些不同血型間的生理差異時,很多醫生並不以為然,但是許多研究開始揭露血型特質對疾病罹患機率的影響,幽門螺旋菌就是其中的例子。幽門螺旋菌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因,然而在接近赤道的非洲地區,雖然幽門螺旋菌的分佈很廣,但是在當地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卻很低。
由於幽門螺旋菌比較容易黏附在O型血的人的腸道內襯,而這個地區,O型血的人卻非常罕見,因此,幽門螺旋菌比較沒有機會在當地人的腸道上繁殖而造成潰瘍。
血型學說與病患特徵因此,比起A、B、以及AB型,O型人血的比較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同樣的,也因為容易被耶爾森氏菌所感染,所以罹患肝脾假性結核和小腸結腸炎的機率也比其它血型的人高。同時,O型人對蔬菜和花類食物容易敏感,最好不要攝取過量,否則會有食物過敏、關節火等等問題。因此,平時應該要多吃魚、肉類(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做稍激烈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有氧體操等等。
A型血的人體質較接近農業時代的人類,對壓力的反應較敏感,也比較容易罹患胃癌、酒精中毒和心臟病,因此經常飲酒者須特別留意,另外,也容易感染肺炎。A型人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高纖維、低脂肪的食物),多做和緩的運動,例如瑜珈、打高爾夫球等等,儘量紓解壓力。
B型的人也容易罹患心臟病,尤其經常飲酒者是高危險群,B型人也容易受單胞菌屬的感染而罹患尿道炎。B型的人平時可以儘量多變化飲食內容,嘗試各種不同型別的食物,並且多做中等程度的運動,例如游泳和散步等。
AB型因為同時具有A型與B型的特性,因此容易罹患心臟病、癌症、酒精中毒、肺炎與尿道炎等等。雖然如此,但AB型人的免疫功能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力仍是四種血型中最好的。平時的飲食內容較不需要限制,但應以素食為主。並且常作幫助舒緩身心緊張的運動,例如瑜珈、伸展體操、靜坐等等。
血型學說與飲食血型不同,體質也不同,對食物的消化能......餘下全文>>
母嬰是如何解決血型不同的問題的?
這是由父母親的血型決定的,例如父親AB,母親O型的話,母嬰的血型就會不一樣···
如果是ABO血型不同的話,有可能會引起輕度的新生兒溶血綜合症···
獻血的時候如果血型不一樣會怎樣?
每一個人的血都會單獨存放,所以不必擔心!同一個人只有一個血型,如果血型不一樣,說明有哪一次驗錯了。
驗血兩次,血型會不同?
只要沒有經過骨髓移植,血型是不會改變的。出現這種狀況,應該是其中某一次檢驗出了問題,不正確。建議你再去其他權威一點的醫院或者中心血站做個檢驗,以便確定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