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剋規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五行相生相剋規律是什麼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親相愛之情,意味著暢順、吉祥。如: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來維持燃燒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陽來普照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來儲存

金生水:水要依靠鐵器來開導疏通

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來灌溉

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好比戰爭,彼此敵對。據《白虎通義》載:五行所以相害相剋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

木克土:樹木可以入土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金工木:金可以伐木

水克火:水可以滅火

贊助廣告

誰知道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規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的執行、變化)。我國古代思想家企圖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中醫用五行來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剋來推算人的命運。

五行學說最早在道家學說中出現。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物質組成學說,與西方的水、火、土、氣四元素學說類似,但隨著近代化學的發展,這兩種學說的物質構成理論都被否定.

贊助廣告

中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燒盡,則火會自動熄滅

火生土:因為火燃燒物體後,物體化為灰燼而灰燼便是土;

土生金:因為金蘊藏於泥土石塊之中,經冶煉後才提取黃金

金生水:因為金若被烈火燃燒,便溶為液體,液體屬水;水要依靠鐵器來開導疏通

水生木:因為水灌溉樹木,樹木便能欣欣向榮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眾勝寡,故水勝火也;因為火遇水便熄滅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能溶解金屬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金屬鑄造的割切工具可鋸毀樹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樹根苗的力量強大,能突破土的障礙

實勝虛,故土勝水也。因為土能防水

五行數理: 金為七, 木為八, 水為六, 火為九, 土為五。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效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效能。

五行的規律

你好,以下是我對五行的理解,希望能幫你瞭解五行的哲學系統。

五行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代表五種空間狀態,用漢字的五個符號來表述,同樣的可以用英文字母,希臘字母等等來表示。地球系統裡的物質都處於這五種狀態裡的一種。

這五種狀態可以轉換,當轉化之後,“木”狀態到了生“火”狀態,"火“狀態到了“土”狀態,“土”狀態到了“金”狀態,以此類推。

故而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完成一次迴圈。

五行相剋的規律是為了保證五行的平等,即保證五行系統存在穩態,這和化學平衡有點像。舉個例子,以木火土三種狀態為例:木生火,火生土,木克土;或寫成字母表示:A生B,B生C,A克C。以化學反應來看,B為中間產物,A會阻礙C的量增加,即阻礙B轉化為C。 這樣才會平橫。否則,B就基本不會存在,全變成C了。

故五行相剋的規律,是隔一個相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至於為什麼會劃分為五行,而不是六行,我也沒太想通。我個人認為可能跟五種階段有關:“起點,上升,峰值,下降,終點”。這也是五種空間狀態。

哲學體系本來就是源自於假設,假設的好,整個體系處理起來就符合現實,而且體系不復雜。五行的體系,與六行等等相比的不同,大約就是好的假設與不好的假設的不同。

五行相生相剋的順序?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學說認為 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 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 五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絡 祖國醫學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用以補充陰陽學說

(1) 五行相生相剋 相 ,有相互滋生 促進 助長的意思;

相剋 有相互制約 抑制 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巳午 火

申酉 金

醜辰未戌 土

方位\五行\四季\地支(分別相互對應)

東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醜

五行相剋,怎麼個克法,

天下萬物分為五類: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上述是正常情況下的相生相剋關係。

五行生剋規律確立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特性來分析和歸納人體的形體結構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環境各種要素的五行屬性;運用五行的生剋制化規律來闡述人體五臟系統之間的區域性與區域性、區域性與整體,以及人與外界環境的相互關係;用五行乘侮勝復規律來說明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和自然界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五行勝復規律示意圖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還有指導臨床診斷、治療和養生康復的實際意義。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髮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洩的功能;火性溫熱,其性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屬土,脾有消化水谷,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清肅之性,肺氣有肅降之能;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屬水,故腎主閉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 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之壅滯。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剋理論來說明的。

五臟中每一髒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生剋制化,說明每一髒在功能上有他髒的資助,不致於虛 損,又能剋制另外的臟器,使其不致過亢。本髒之氣太盛,則有他髒之氣制約;本髒之氣虛損,則又可由他髒之氣補之。如脾(土)之氣,其虛,則有心(火)生 之;其亢,則有肝木克之;肺(金)氣不足,土可生之;腎(水)氣過亢,土可克之。這種生克關係把五臟緊緊聯絡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對立統一。

五行學說指導疾病的防治:

1. 控制疾病傳變:

運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規律,可以判斷五臟疾病的發展趨勢。一髒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髒,如肝臟有病可以影響到心、肺、脾、腎等髒。他髒有病亦可傳給本髒,如心、肺、脾、腎之病變,也可以影響到肝:因此,在治療時,除對所病本髒進行處理外,還應考慮到其他有關臟腑的傳變關係。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調整其太過與不及,控制其傳變,使其恢復正常的功能活動。如肝氣太過,木旺必克土,此時應先健脾胃以防其傳變。脾胃不傷,則病不傳,易於痊癒。這是用五行生剋乘侮理論闡述疾病傳變規律和確定預防性治療措施。至於能否傳變,則取決於臟腑的機能狀態,即五臟虛則傳,實則不傳。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既要掌握疾病在發展傳變過程中的生克乘侮關係,藉以根據這種規律及早控制傳變和指導治療,防患於未然,又要根據具體病情而辨證施治,切勿把它當作刻板的公式而機械地套用。

2.確定治則治法:

五行學說不僅用以說明人體的生......餘下全文>>

誰能告訴我五行相生相剋規律?

誰能告訴我五行相生相剋規律?tgs

五行相剋五行相生 求順序

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概念

五行學說同“陰陽學說”一樣,它也是一種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的運動。

“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

祖國醫學中,首先以歸類的方法,說明人體各部位之間,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是在五行歸類的基礎上,以五臟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說明人體各部之間在生理過程中的關係。在病理情況下,也以這種關係分析判斷病情。

五行的屬性:

木-代表生氣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熱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營養作用的-“土曰稼穡”。

金-代表具有摧殘殺傷作用的-“金曰從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潤下”。

二、五行學說的內容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

1.相生規律:生,含有資生、助長、促進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互相資生、互相助長的關係。這種關係簡稱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水為例,生我者為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則木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由於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起資生和促進作用。

2.相剋規律:克,含有制約、阻抑、克服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關係,簡稱“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所勝”、“所不勝”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則金為木之“所不勝”,我克者為土,則土為木之“所勝”。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著制約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剋,在相剋之中,同時也寓有相生。這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如果只有相生而無相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發展;有相剋而無相生,則萬物不會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卻能生金制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土雖被克,但並不會發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剋和五行相剋寓有相生的這種內在聯絡,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規律的具體情況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規律:乘,是乘襲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是一種病理的反常現象。相乘與相剋意義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範圍,達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與相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當木氣太過,金則不能對木加以正常的制約,因此,太過無制的木乘土,即過強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虛,而不能生金,故金虛弱,無力制木。

......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五行相剋規律?
納音五行相生規律?
五行生剋規律?
五行相生規律?
五行相剋的規律?
五行相生相剋規律?
八字五行相生相剋規律?
五臟的相生相剋規律?
婚姻五行相剋如何化解?
十二生肖五行相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