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祝福簡訊?
二月二龍抬頭生日語錄經典語錄至自己
二月二龍抬頭 龍子龍孫抖威風 小勝班師舉杯笑 千束萬束花爭俏
二月二日江上行 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
二月二龍抬頭 大倉滿 小倉流 金豆開花 五穀豐 財源滾進你的兜
二月二龍抬頭 祝你一帆風順二龍騰飛 三陽開泰四季平安
二月二 煎年糕 細些火 慢點燒 別把老公公的鬍鬚燒找了
二月二龍抬頭 家家戶戶炒豆豆 你一把 我一把 剩下這把喂螞蚱 螞蚱撐得伸了腿 喜的小孩咧著嘴
二月二蓋瓦屋 小河溝裡跑老鼠 這裡鑽 那裡藏 狸貓趴在囤沿上 挪一挪 走一走 逮住老鼠咬一口
二月二 圍大倉 穀子黑豆往裡裝 先裝米 後裝面 在裝幾個鹹鴨蛋 娃娃娃娃i別看 貨郎挑子到門前
二月二初二龍抬頭 祝您愛情事業雙豐收 相親相愛到白頭 事事如意暖心頭 福祿雙全上層樓 幸福快樂無憂愁
噓 趕快回家 今天是二月二 啃豬頭 你在外面危險 當心別人把你當豬頭啃了
祝您二月初二龍抬頭 幸福快樂無盡頭 財源廣進不用愁 友情親情暖心頭 事業更上一層樓
農曆二月二日 龍抬頭 大倉滿小倉流 大家都來啃豬頭 滿大街的晃豬頭 其中就有你一頭
看飛機 正從你頭頂上空飛過 恭喜你已經完成了 今年最偉大的一項活動 龍抬頭 祝二月初二節日快樂
龍頭抬一抬 好運跟著來 日子麻溜溜 快樂開笑口 財源似水流 二月初二到 祝福送朋友 幸福藏心頭 萬事不用愁
二月二龍抬頭 鴻運當頭好兆頭 祝你 工作有幹頭 做事有勁頭 目標有準頭 經營有賺頭 未來有想頭 日子又奔頭
二月二龍抬頭 眼睛放光 看見前途 龍鬚飄逸 觸到幸福 犄角堅挺 指引明路 聲音遠播 吼出威武 願吉祥如意
二月二龍抬頭 收到簡訊好兆頭 幸福快樂開了頭 生活甜蜜在心頭 事業騰飛無盡頭 親朋好友常聚首 夫妻恩愛到白頭
二月二龍抬頭 我來送你三抬頭 一抬頭 金錢事業雙豐收 二抬頭 親情友情暖心頭 三抬頭 愛情甜蜜共攜手
二月二 龍抬頭 好運連連湧上頭 每天快樂無盡頭 愛情友情在新頭 健康平安不斷頭 金銀財寶砸到頭 願你每日樂悠悠
二月初二春龍節 好事成雙不停歇 祝你愛情雙飛 福祿雙至 名利雙收 智勇雙全 財貿雙絕 快樂成雙成對 幸福雙雙而至
心情總是煩躁 因為沒有你味道 開口總是亂叫 因為沒有你關照 二月二已到 還不快來我這裡報道 二月二龍抬頭 你快來
二月二龍抬頭 龍神駕臨 幸運舟 祥瑞之氣跟你走 風調雨順慶豐收 好事成雙有緣由 快樂加倍無煩愁 願你好運綿綿無盡頭
二月二 龍抬頭簡訊送來好兆頭 問候幫你開好頭 順便送只大豬頭 願你幸福生活無憂愁 前途光明無盡頭 鈔票滿滿大金斗
二月二來龍抬頭 我的祝福你看頭 幸福生活又起頭 美好日子有盼頭 快樂奔跑在前頭 好運握在你手頭 煩惱掉在你後頭 幸福駐進你心頭
二月二日龍抬頭 簡訊祝福久又久 生活順利開好頭 事業高升無盡頭 心情美麗無憂愁 健康平安不會走 暖暖問候在心頭 朋友情誼總依舊
二月小 小小簡訊傳問候 小小關懷暖心頭 願你小嘴一笑沒煩憂 小手一抓紗都有小腿一邁幸福跟你走 小酒一喝生活又盼頭 二月二龍抬頭 祝你平安健康到永久
二月二龍抬頭 剃龍頭 享豬頭 二龍騰飛 來保佑 二龍戲珠 精神抖 二話不說煩惱溜 二馬奔騰 好兆頭 祝你二月二 萬事如意 二龍戲珠 精神抖 二話不說煩惱溜
二月二 祥龍抬頭 把吉祥好運 瞅一瞅 二月二 剃走憂愁 把心氣通順 摟一摟 二月二 嚼個豬頭 把龍馬精神 抖一抖 祝您打今起健康賽龍虎 快樂又富足
二月二龍抬頭 簡訊問候在心頭 祝福問候手牽手 牽掛惦念說不夠平安健康不會走 深深情誼久又久 事業高升無盡頭 幸......餘下全文>>
二月二龍抬頭生日詩詞
王子騎上白龍馬,
志向遠大昂首鳴。
華夏二月二日事,
生龍一飛沖霄雲。
日出萬道霞光映,
快馬奔駛千里行。
樂知今日傾友誼,,
共享吉日知己情。
2015年二月初二龍抬頭的諺語
1、二月二,龍抬頭,風調雨順好年頭;打好囤,備好梯,豐衣足食無憂愁。
2、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3、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 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4、“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5、二月二,龍抬頭,農家忙著修犁頭。
6、仲春二月二,谷種好落地
7、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門腦貼"甘露",精耕細作多流汗,今年又是大豐收。
8、二月二,不吃窩,去到地,打了鍋。
9、二月二,不喝茶,去到地,打了鏵。
10、二月二,敲樑頭,大囤滿,小囤流。
11、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糧食沒處擱。
12、二月二,敲鍋臺,大小元寶滾出來。
13、二月二,敲門墩,坐下不動也生金。
14、二月二,敲門堖,大的領著小的跑。
15、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
16、二月二,撒石灰,蠍子、蚰蜒死成堆。
17、二月二,敲瓢叉,蠍子蚰蜒往外爬。
18、二月二,灑把灰兒,蠍子蚰蜒靠牆根兒。
19、仲春二月二,谷種好落地。
20、二月二打房樑,蠍子蚰蜒不下牆。
21、二月二掃鍋底,省柴省火不費米。
22、二月二掃炕蓆,清清爽爽到年底。
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薰床炕,曰薰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採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晒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譁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樑,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至於剪頭髮,則是因為正月內剪頭不吉利,而一個月不理髮又很難......餘下全文>>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
的由來】 古代稱之為中和節,俗稱
。
,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
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
”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
,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
凍,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裡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也把“
”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
的
就要來呼喚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春龍節、農頭節。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
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依據氣候規律,農曆二月二之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受
影響,溫度回升,
增加,雨水也逐漸增多,光、溫、水條件已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農村的農事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
用灰自門外委婉布
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薰床炕,曰,薰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
人把生物分成
(披毛
)、羽蟲(鳥類)、介蟲(有
)、鱗蟲(有鱗之魚類和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所以,農曆二月初
抬頭,是希望借
以懾服
的蟲子,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
人把生物分成
(披毛
)、羽蟲(鳥類)、介蟲(有
)、鱗蟲(有鱗之魚類和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所以,農曆二月初
抬頭,是希望借
以懾服
的蟲子,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
【春龍節的傳說】 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
。說
當上皇帝,惹惱了
,傳諭
,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晒
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
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
,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這種“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
,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
、
的美好願望。但據資料記載,“二月二,龍抬頭”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
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
按照
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4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
7宿被想像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 恆星是相對不動的,當
的位置使巨
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太陽的光芒就會淹沒掉星光,人們就會看不到天上......餘下全文>>
二月二,龍抬頭 的簡短來歷
相傳武則天奪唐室江山以後, 改國號為周,自稱周武皇帝。天上玉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命太白金星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們怨聲載道,不禁失聲痛哭。司管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遭難,喝足天河水,噴灑人間,拯救萬民。玉帝得知此事,將玉龍打下了凡界,壓在山下,並立石碑一通,上寫:"玉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百姓為救玉龍,想盡了辦法。這年的農曆二月二,人們發現玉米和黃豆都是金黃閃亮,很像金豆。如將豆一炒,不就是金豆開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各家各戶都炒了許多玉米和黃豆,有的供到院裡,有的端到玉龍身邊。鎮壓玉龍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塵,這天,太白金星發現天下金黃一片,以為金豆開花了,便收了拂塵。玉龍這才騰空而起,回到了天上。此時,正是春雨貴似油的季節,玉龍不顧玉帝禁令,又"嘩嘩"下起雨來。
此後,民間便形成了二月二常抬頭炒玉米、炒黃豆習慣,每到農曆二月初二,人們都有要炒玉米、炒黃豆。
二月二龍抬頭 玩競猜得流量 的正確答案
1、剪頭髮 2、恐傷“龍”眼 3、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4、《龍之谷》 5、不是這塊料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龍抬頭和理髮有什麼關係
舊時民俗禁忌甚多,“正月裡不許剃頭”即為一例。夏曆第一個月裡,任憑男孩毛髮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多嚇人的一份責任,舅舅的安危全繫於外甥的頭頂之物。直至夏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外甥的頭髮因何與舅舅的性命有了瓜葛?實在費思索。社會學家考證人類是從母權社會一步一個跟頭鬥才到父權社會的。在女人說了算的母系氏族社會,孃家人的重要代表——舅舅,自然不可小覷。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鄉老將“剃髮令”的時間記錯了,不是順治四年正月,是順治二年六月。那時候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在北京的前門、地安門、東西四牌樓等主要的路口設立蓆棚,免費給來往的行人剃頭。“剃髮令”規定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朝廷以死要挾漢人歸依滿人的髮式,使漢人驚恐萬狀。但這驚恐瞬間化作滿腔怒火,他們寧死也不剃髮,甚至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但是,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然而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即是一種反抗形式。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韃靼戰紀》,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為剃頭不惜掉頭,這是義大利人很難理解的。漢族男兒自古就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三國曹操割發代首就是明證。此習自隋、唐以後已廢止: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髮為髻。那時候,清朝為了統一全國的服飾,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滿族人原是狩獵部族,為了實用方便,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習俗有極強的傳承性,也會因時因地而變。滿族入主中原後,大量接納漢族士大夫參加政權,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高官顯位,都是滿漢各半。在這“滿與漢,共天下”的局面下,滿漢民族矛盾逐漸減弱,日久天長,漢人也奉“滿清”為正統了,剃髮漸成習慣。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徵,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江蘇淮陰等地民俗說這個傳說始於秦始皇贏政,為避諱,民間就把每年的第一個月改稱為正月,也形成了不“剃頭”的習俗,否則就有血光之災。而四川建始縣人說,正月不剃頭,否則叫“正無發(法)”。居住在東北的滿族人正月也不剃頭,大都等二月二這天剃頭,其名曰“剃龍頭”。年年剃龍頭,長大成人定會龍騰虎躍、金榜題名有出息,他們認為“正月裡剃頭妨害舅舅”。可見這是人類古俗的孑遺,不過在民族矛盾加劇時卻賦予了新的內容,以舊俗假託故國之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