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姓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鮑姓的起源

鮑(bào)姓,源出有: 鮑廣父、鮑叔牙:祥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也就是魯君伯御十一年,逃到宗周的魯懿公的弟弟稱二十二歲,已經加冠成人了,也就是在這一年,宜姜病重,去世前周宣王還專門去看望她,宜姜希望周宣王能把稱送回魯國去,了卻自己多年來的心願,周宣王答應了。因為這個時候四夷基本已經平定,諸國歸附,周朝出現了一個繁榮的局面,就是歷史上說的“宣王中興”,所以周宣王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騰出手來處理魯國這件事了。這年春天,周宣王開始東巡,來到了東都洛邑的郟鄏王城,召集眾臣商議,準備興兵伐魯。最後決定調集成周八師中的兩個師五千人,再加上鄭、宋、虞、虢等國的軍隊,三師又一旅,共計八千人(周代軍事編制是五百人為一旅,五旅為師,每師兩千五百人),戰車四百乘,宣王親自領兵出征。大師皇父、卿士虢仲、樊仲山父等大臣共同隨行,鮑廣父、樑買子為先鋒,兵發魯國。周宣王考慮到魯是大國,附庸國很多,如果他們集結起來,攻打起來很困難。大師皇父獻計,讓宣王假裝是東巡觀兵(軍事演習),然後趁魯不備進行突然襲擊,打魯國一個措手不及。宣王同意了,就陳師於宋、魯之間的郜國,郜國也是魯的附庸,因此事先通知了魯國,說宣王要東巡觀兵濟陰,讓魯國供應王師所用物資。(註解:由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推算,管仲逝世後,鮑叔牙在隰朋(公元前?~前645年)後繼任齊國相,管仲享年74歲,而鮑叔牙若100歲,那鮑叔牙最早可能出生於公元前745年,遠不及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鮑廣父。但是《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也提到鮑廣父和樑買子,而此刻的鮑廣父是鮑叔牙曾孫鮑國(公元前501年)相同時期人物,真偽存疑。)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夏禹的裔孫姒敬叔(杞公子)仕於齊國,被賜封食採於鮑邑(今山東濟南歷城),其兒子姒叔牙以邑名為自己的姓氏,稱鮑叔牙,尊稱鮑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稱千古。鮑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時期起,鮑叔牙即與管仲相交為友,深知管仲之賢。起先鮑叔牙於事公子小白,管仲則事於公子糾。後在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為爭奪齊國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鉤,及至公子小白於搶先回國即位,是為齊桓公。鮑叔牙後來被齊桓公任為國相,擬任鮑叔牙為上卿。他力勸齊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傳千古的成語“鮑子遺風”、“管鮑之交”,便是源於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故事。二人相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了齊桓公的春秋霸業。故而,後世言人之相知,必稱管鮑,世傳美談。在齊桓公執政時期,齊國空前強大,而鮑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在鮑叔牙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世代相傳為鮑氏,史稱鮑氏正宗。 庖犧氏,即使遠古第一帝伏羲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唐朝學者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載:“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北魏時期的著名學者酈道元在《水經注·渭水》中也記載:“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帝太皡庖犧所生之處也。”清朝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誌·淮南內篇·季子》中也記載:“伏犧字,《漢書》皆作宓。庖字古讀若浮……浮、宓聲相近,故宓犧或作庖犧。”庖犧氏,就是遠古第一帝伏羲氏,是為其別稱之一,他教會人類烹食而餐,使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蠻荒狀態,因此被稱為庖犧氏。“庖”字,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包......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鮑姓起源於哪個地方

鮑姓起源如下:

源流一: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夏禹的裔孫姒敬叔(杞公子)仕於齊國,被賜封食採於鮑邑(今山東濟南歷城),其兒子姒叔牙以邑名為自己的姓氏,稱鮑叔牙,尊稱鮑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稱千古。鮑叔牙,公元前?~前644年。

源流二:

源於風姓,出自遠古第一帝伏羲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唐朝學者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載:“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北魏時期的著名學者酈道元在《水經注·渭水》中也記載:“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帝太皡庖犧所生之處也。”清朝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誌·淮南內篇·季子》中也記載:“伏犧字,《漢書》皆作宓。庖字古讀若浮……浮、宓聲相近,故宓犧或作庖犧。”庖犧氏,就是遠古第一帝伏羲氏,是為其別稱之一,他教會人類烹食而餐,使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蠻荒狀態,因此被稱為庖犧氏。

贊助廣告

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鮑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申鮑胥,是歷史上著名的楚國愛國英雄,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貴二十三年(楚平王熊棄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了大夫費無忌的讒言,將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長子伍尚殺害,其幼子伍員(伍子胥)被迫逃奔吳國。臨行前,伍員忿忿地對申鮑胥說:“我必覆楚國!”而申鮑胥則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吳王闔閭率領吳國大軍及孫武、伍員、伯嚭等人,並聯合了唐、蔡兩國共伐楚國,楚軍大敗,郢都淪陷,楚昭王棄國出奔。伍員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以洩其滅家之忿。

源流四: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的鮮卑族俟力伐氏(俟力發氏)、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巨集(元巨集)於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後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改漢姓為鮑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埂古族孛兒只斤氏,為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即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四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裔。孛兒只斤氏,亦稱孛兒吉德氏、孛兒吉根氏,博兒濟吉特氏、孛兒吉濟錦氏、博羅特氏、布兒赤金氏、保佳氏、孛爾吉氏等,是蒙古尼魯溫諸部之一,源楚古老的乞顏部。孛兒只斤氏遠流為乞顏氏。自從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兒蒙合黑單建氏族後,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在史籍《蒙古祕史》中有一段專門的記載:“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

鮑姓的來源是什麼?

鮑姓的源流,可追溯到夏禹時代。禹的後人敬叔是春秋時齊國的貴族,受齊國封賞,採食於鮑邑,人們稱之為鮑敬叔。他的後人就以鮑為姓。

鮑姓的發源地齊,就在現今的山東省。鮑邑則就是山東省丙城縣一帶。鮑姓後來搬遷到山東、山西、江蘇等地。

鮑姓的歷史名人不多,典型代表有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西漢諫議大夫鮑宣,東漢水利學家、太尉鮑昱,南朝宋文學家鮑照、鮑令暉,元代醫學家鮑同位,清代詩人鮑皋。

鮑姓名人

1。義薄雲天的鮑叔牙

鮑叔牙,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他是齊襄公的庶弟公子小白的師傅,年輕時曾和管仲一起經商,常常以友情為重,照顧愛耍小聰明的管仲。管仲後來做了齊襄公另一個弟弟公子糾的老師。齊襄公荒淫暴虐,反覆無常。管仲隨公子糾逃亡魯國,而鮑叔牙則隨公子小白出奔莒(今山東莒縣)。齊襄公被殺後,兩位公子奪位,公子小白用計騙過管仲等人,先於公子糾回國,被立為齊君,史稱桓公。

公元前685年,齊魯之間爆發戰爭,魯國兵敗。齊大夫鮑叔牙率領軍隊,代表齊桓公前往魯國,表達齊國意願。公子糾與齊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齊不便親自殺掉公子糾,就請魯國代為執行。公子糾的輔臣管仲和召忽是桓公的仇人,要帶回齊國處置。魯國於是按齊國的意思辦事,殺掉了公子糾,將管仲、召忽二人交給鮑叔牙。召忽不願返齊受罪,自殺身亡。管仲作為囚犯隨鮑叔牙返齊。

到達齊魯邊境時,鮑叔牙放了管仲。回國後,鮑叔牙對齊桓公說:“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齊國,然而管仲可助您稱霸天下。” 齊桓公不計前仇,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為相國,從此齊國走上了稱霸之路。

管仲曾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二人的友情,為千古稱頌,而這其中又與鮑叔牙心胸大度、知人善諫是分不開的。

鮑叔牙的子孫在齊國世襲卿位,到後來戰國初期田氏篡權,才逃往其他地方。

2。南朝宋文學家鮑照

鮑照(約公元414~466年),字明遠,東海(郡治今山東蒼山南)人。南朝宋文學家。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以詩謁見臨川王劉義慶,任為臨川國侍郎,宋孝武帝時任中書舍人、秣陵令等職。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

鮑照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詩、賦、駢文樣樣精通,且不乏名篇,但以詩歌成就為主。鮑照的詩多為樂府詩,且以七言詩為主。《擬行路難》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中一些詩作抒發了他因國土分裂、權奸當道而有志難伸、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有些詩則反映了他與黑暗的現實對立,面對強權所表現出的倔強和孤傲的性格;有些則直接反映了人民大眾在戰亂中的疾苦。此外,鮑照的《代東武吟》、《代苦熱行》等詩篇還描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抒發了壯士的報國之志,對唐代的邊塞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鮑照的詩多以五言和七言為主,其中七言詩為隔句押韻,一改以前句句押韻的弱點,為後世的七言古詩奠定了基本形式,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岑參等受其影響較深。其駢文和樂府詩也別具一格,瀟灑飄逸。有《鮑參軍集》傳世,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孝武帝死後,劉殺前廢帝子業自立,劉子勳起兵逐殺劉,鮑照於公元466年死於亂軍之中。

鮑姓的分佈

當代鮑姓的人口大約有67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54%,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鮑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勢。鮑姓主要分佈於浙江、山東、青海、江蘇,這四省大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湖北、安徽、河北、河南,這四省的鮑姓又集中了23%。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佔鮑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浙蘇、西部青海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佈區。鮑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179)表明:在青海東部、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和東北部、黑龍江西北和東部,鮑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鮑4.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2.2%,居住了大約在浙滬蘇、山東南端、安徽大部、贛閩北部、吉林中部和東段、黑龍江中部、南、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鮑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0.26%之間全國總面積的12.6%,居住了大約30%的鮑姓人群。

鮑姓的名人

中國兩晉之際思想家。 生平事蹟不詳, 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朴子·詰鮑篇》中有零星資料,推知大約生活於葛洪同時或稍前。鮑敬言“好老莊之書,治劇辯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無君論。在門閥勢力大盛,政治黑暗的兩晉之際,鮑敬言對君主政治進行了批判。他指出遠古之世,人們本無尊卑,“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樂業。後來,人類有了強弱、智愚之分,出現了強智欺凌弱愚的現象,於是“君臣之道起焉”。這既非天意,亦非民願,儒家所謂“天生民而樹之君”之說是欺人之談。鮑敬言指出,由於“君臣既立”,社會便產生了不平等,“有司設則百姓困,奉上厚則下民貧”,“宿衛有徒食之眾,百姓養遊手之人”。統治者驕奢淫逸,慾壑難填,對百姓“勞之不休,奪之無已”,使他們“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鋌而走險,“冒法犯非”。統治者之間為了一己私利,還不斷挑起紛爭殺伐,“推無仇之民,攻無罪之國”,使天下大亂,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鮑敬言還指出:“無道之君,無世不有,肆其虐亂,天下無邦。忠良見害於內,黎民暴骨於外”。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雖凶奢,安得施之?”他們之所以能夠“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為他們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惡之源,所以“古者無君,勝於今世”。鮑敬言幻想一種沒有君主和政府的社會,在那裡人們沒有徭役租賦負擔,“內足衣食之用,外無勢利之爭”(以上引文均見《詰鮑篇》)。這種社會理想不過是一種“烏托邦”。但他的無君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獨樹一幟,對於後世的反君主專制主義思潮有重要影響。 鮑象賢(1496-1568),字復之,號思庵,明朝時歙人(今安徽歙縣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選授御史,出為湖廣僉事,部署江防,以獲盜功升雲南副使,兵備監安,累任至右副都御史,嘉靖三十年巡撫雲南,嘉靖三十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提督兩廣軍務。不久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尋又罷官家居,嘉靖四十三年四月以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進兵部左侍郎,至隆慶二年(1568)正月三十日卒於家。年七十三歲,卒贈工部尚書,立坊旌表。曾先後在七省十二任為官,曾領兵鎮守南北邊陲,有“仕不擇地,官不擇位”的名言。 鮑先志(1911-1988),湖北省麻城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鄂豫皖紅四軍第11師經理處糧秣員、副排長,紅四方面軍第10師28團政治處祕書,師政治部祕書,紅四軍司令部書記,第10師31團政治處主任,紅四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政治處副主任、團政治委員,獨立第二團政治委員,太行軍區第六軍分割槽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八旅政治委員,第六縱隊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共鄂東工委書記,獨立旅政治委員,皖西軍區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11軍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軍政治委員兼中共萬縣地委書記,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同年12月30日因病在濟南逝世,終年77歲。 鮑永祥(1913-1967),河南省商城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餘下全文>>

和鮑姓是一個姓的姓有哪些?

請問"鮑"這個姓怎麼介紹?

一、姓氏淵源:

1、出自姒姓,為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

據史籍《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又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夏禹裔孫敬叔(即杞公子)仕齊,食採於鮑邑(原為夏朝的諸侯國,故城在今今山東濟南歷城區),其子叔牙以邑(國)名為氏,稱為鮑姓,子孫後代便以封邑為姓,世代相傳姓鮑。

2、出自庖犧氏,即伏羲氏,其後有鮑姓。

3、出自他族中鮑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北魏代北地區少數民族俟力伐氏(一說為俟力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與漢族融合,遂改姓“鮑”,稱為鮑氏。另外,同時還有,代北的少數民族“鮑俎氏”也有改姓鮑的。

清滿洲八旗姓保佳氏、瓜爾佳氏等後均有改姓鮑者。

景頗族金別氏,漢姓為鮑;佤族羊布拉氏(一稱尤斯拜氏),漢姓為鮑。

內蒙古東部蒙古孛兒只斤氏後改為鮑姓。

今滿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鮑叔牙。

夏禹裔孫敬叔之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父敬叔被封於鮑,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他常給以資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擬任他為上卿。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鮑之交,世傳美談。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

三、遷徙分佈:

鮑姓是個人才濟濟,名家輩出的姓氏。管鮑之交乃千古交友之典範。鮑叔牙對於管仲的那一份隆情高誼,不但達到了人類至高至美的人格境界,而且激勵鮑姓後人以此為楷模,交友要真誠、奉獻。

鮑姓發源於今山東歷城,鮑叔牙的子孫在齊國世襲卿位,見於史冊的有玄孫鮑牽(鮑莊子),還有鮑文子、鮑蘇,並有裔孫鮑焦隱居於周的國都(今河南洛陽)。戰國初,田氏代齊後,子孫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間地者。

兩漢時期,鮑姓名人漸多,西漢末的鮑宣,乃渤海高城人(今河北鹽山),後被王莽所殺,他極有預見的在生前將長子鮑永、次子鮑升避居於上黨屯留(今山西上黨),鮑永子鮑昱、孫鮑德、玄孫鮑昂俱有名於當世,尤以鮑昱最為著名,他貴至宰相,為後世鮑姓上黨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漢時還有扶風郡人(今陝西興平)鮑鴻、鮑恢,京兆新豐郡人(今陝西臨潼)鮑郵,東漢初的九江人(今安徽鳳陽)鮑駿……。表明在秦漢之際,鮑姓已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並有一支進入安徽。

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于山東、江蘇間地,古屬東海郡之地的鮑姓人丁興旺,名家輩出。著名南朝樂府詩人鮑照即為此郡鮑姓之傑出代表。此郡鮑姓由於離東晉、南朝之國都南京較近,其由於仕宦、逃難進入今浙江、江蘇、湖北等地。此際,繁衍於上黨、泰山、河南郡的鮑姓亦呈族大人眾、名家輩出之態,昌盛為鮑姓上黨、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動亂導致鮑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來。

兩宋時期,鮑姓發展出現了新特點,其除昌盛于山東外,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鮑姓十分搶眼,名人輩出。元初、元末的動亂導致鮑姓向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鮑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安徽、江蘇、河北、河南等地。

明朝中葉以後,鮑姓進入臺灣省。到了清朝,鮑姓分佈愈廣。

如今,鮑姓在全國分佈很廣,尤以青海、江蘇、山東、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鮑姓約佔全國漢族鮑姓人口的70%。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有九十六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06%。

四、郡望堂號:

1......餘下全文>>

求鮑姓女孩名字

姓名:鮑怡靈

???五行分別是:水土火

???筆畫分別是:16 9 24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17(金) 25(土) 33(火) 49(水) 25(土)

???總評數理得分:90 分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17(金)[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暗示:

(剛強)權威剛強,突破萬難,如能容忍,必獲成功。 (半吉)

人格數理 25(土)[又稱主格,是姓名的中心點,主管人一生命運],暗示:

(榮俊)資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性情表面溫和而個性倔強,喜好面子,做事過多考慮自己的身份和舉止。比較注重心計,事事講求十全十美。注意:當達不到自己的企求和理想時不要產生不滿的情緒。此格之人凡事宜守為安,不要好高騖遠。

地格數理 33(火)[又稱前運,是前半生的命運,會影響中年以前],暗示:

(旭日升天)旭日升天,鸞鳳相會,名聞天下,隆昌至極。 (吉)

總格數理 49(水)[又稱後運,是後半生的命運,影響中年到老年],暗示:

(轉變)吉臨則吉,凶來則凶,轉凶為吉,配好三才。 (半吉)

外格數理 25(土)[又稱靈運,主管命運之靈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榮俊)資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龐與鮑在百家姓裡是一樣嗎?

不一樣的,但是從歷史角度,都來自上古八大姓演變來的。

鮑(bào)姓起源有十種說法,其中有起源鮑叔牙

鮑姓起源比較多,就列舉七種一種

源流一

鮑廣父、鮑叔牙:

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也就是魯君伯御十一年,逃到宗周的魯懿公的弟弟稱二十二歲,已經加冠成人了,也就是在這一年,宜姜病重,去世前周宣王還專門去看望她,宜姜希望周宣王能把稱送回魯國去,了卻自己多年來的心願,周宣王答應了。因為這個時候四夷基本已經平定,諸國歸附,周朝出現了一個繁榮的局面,就是歷史上說的“宣王中興”,所以周宣王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騰出手來處理魯國這件事了。這年春天,周宣王開始東巡,來到了東都洛邑的郟鄏王城,召集眾臣商議,準備興兵伐魯。最後決定調集成周八師中的兩個師五千人,再加上鄭、宋、虞、虢等國的軍隊,三師又一旅,共計八千人(周代軍事編制是五百人為一旅,五旅為師,每師兩千五百人),戰車四百乘,宣王親自領兵出征。大師皇父、卿士虢仲、樊仲山父等大臣共同隨行,鮑廣父、樑買子為先鋒,兵發魯國。周宣王考慮到魯是大國,附庸國很多,如果他們集結起來,攻打起來很困難。大師皇父獻計,讓宣王假裝是東巡觀兵(軍事演習),然後趁魯不備進行突然襲擊,打魯國一個措手不及。宣王同意了,就陳師於宋、魯之間的郜國,郜國也是魯的附庸,因此事先通知了魯國,說宣王要東巡觀兵濟陰,讓魯國供應王師所用物資。

龐姓起源有四種說法,得姓始祖:畢公高

龐姓來源有四:

1、出自姬姓,為畢公高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千家姓查源》等所載,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後,其支庶封於龐,後世子孫以邑為氏。

2、出自高陽氏,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代。據《百家姓注》所載,顓頊八子之一龐降,後世子孫以祖上的名為姓。

3、襄陽龐姓,相傳其家富盛,好為高屋,鄉黨榮之,曰龐高屋,後遂以龐為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據《漢書•王莽傳》所載,西漢西羌人中有龐恬;清滿洲人姓,世居蓋州;又,清滿洲八旗姓龐佳氏後改為龐姓;今滿、土家、瑤、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相關問題答案
鮑姓的由來?
官姓的由來?
譚姓的由來?
謝姓的由來?
聞姓的由來?
毛姓的由來?
百家姓張姓的由來?
肖姓的由來?
蔡姓的由來?
郎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