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叫端陽節?
為什麼要叫端午節,端午這兩字是什麼意思?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為什麼叫端午節,它是怎麼來的? 20分
屈原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嗎?
是的,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為什麼又叫天中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為什麼叫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端午節
【端午節簡介】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這對我們中國人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餘下全文>>
端午節為什麼要叫端午節?它還有 哪些其他的名字?端午節究竟從何而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為啥叫粽子節呢?
沒有這個,但是
其實,這種說法又何止端午:中秋節就是月餅節,元宵節就是湯圓節,冬至日就是餃子節。。。究其原因,我們也不難得出結論:傳統節日的載體被突出化的同時,也被單一化。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陳勤建說,端午節蘊含著我們的先輩對天、地、人以及身心融和的感悟、調和、調適的精神文脈,它是多元文化時代國家現代化建設重要的精神力量。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會長烏丙安認為,“端午”申遺只是手段。要把古老傳統的端午節還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從中享受尊嚴和幸福。不可把節日辦成商人謀利的手段,更不可讓百姓買票、交錢過節。
民俗專家、河南大學教授高有鵬建議,人們應在保留端午節傳統習俗的基礎上,增加紀念農民的內容,甚至可考慮稱端午節為“農民節”。他說,端午節最早還包含有對神農氏的紀念,如艾草和雄黃酒的使用,佩帶香囊、取蟾蜍入藥、親近大自然等,都與神農氏有關。而且,端午前後還正是農民收穫小麥的時間。
端午節為什麼叫龍舟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和夏節。
端午節源於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後人將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作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所以又稱詩人節。
賽龍舟,為什麼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汩羅江邊憑弔屈原,許多漁夫划起船隻,爭先恐後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追至洞庭湖仍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沅湘一帶百姓延續這一劃龍舟活動。隨之競渡成習,然後逐漸盛行於吳、越、楚。
伴著時間的推移,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各地還賦予了不同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晚的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的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還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睛)。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盛傳於世。
端午節吃粽子,又是什麼來歷呢?傳說屈原投汩羅江死後,當時有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人們又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慢慢發展成粽子丟進江裡。這樣端午節吃粽子,就成為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煮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