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服飾?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0日

阿昌族服飾特點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顏色跟是鮮豔無比。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褲腳短而寬。

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 阿昌族服飾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釐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男子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顯得英俊而瀟灑功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少女也喜歡穿筒裙。已婚婦女一般穿藍黑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喜用黑布纏出類似尖頂帽狀的高包頭,包頭頂端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

贊助廣告

每逢外出趕集、做客或喜慶節日,婦女們都要精心打扮 服飾和圖騰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花手鐲,掛上銀項圈,在胸前的鈕釦上和腰間繫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此時的阿昌族婦女,全身銀光閃閃,風采萬千。 當你走進阿昌族山寨,你還會發現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飾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還視之為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誌。

阿昌族的服飾和生活習慣

阿昌族結婚按長幼順序進行,如長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結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於姐姐結婚。如弟妹先於哥姐結婚,則要舉行"跨越禮"和給哥姐一些錢,以對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

贊助廣告

阿昌族的小夥子在娶親的時候,要請兩個手腳麻利,動作敏捷的陪郎幫著撐雨傘。因為當新郎要進姑娘家的堂屋時,新娘寨子的年輕姑娘們都要從廊簷兩旁向他潑清水,如果新郎被淋溼了,就會被人看不起;如果新郎滴水未沾,連陪郎也會得意驕傲。

據說,這傘是保護新郎免遭傷害的工具。在很久以前,有個阿昌族的小妹妹叫臘咪,在她六七歲時父母雙亡,靠著哥哥過日子。十六歲時,兩個哥哥分家,她便跟大哥在一起生活。

名族特色服裝有哪些

1、傣族服飾:傣族是雲南省物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壩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區。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溫熱,山林茂密、物產豐富。傣族服飾也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地理特點。傣族服飾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傣族服飾中男子的服飾比較樸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淨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傣族女子的服飾則絢麗多彩,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性感。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髮挽髻,在髮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並喜歡佩帶金、銀飾品,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她們彷彿一隻只美麗的孔雀,優雅嫻靜。

2、布依族服飾:布依族服飾多用青、藍、白幾種顏色。建國前,男子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年人多著長衫。近來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多種多樣,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一帶是目前儲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飾的地區,婦女著大襟短衣,領口、盤肩、衣袖和衣腳邊沿,皆用織錦和蠟染各色幾何圖案鑲制。下穿百褶長裙,用白底藍色蠟染花布縫成。自制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只有老年人為了莊重,才用赫紅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蠟染花布。每位婦女通常有十幾套衣裙,多則幾十套。節日裡都習慣於穿6件上衣,9條裙子,系1條青色或藍色繡花腰帶,顯得更加嬌姿豔態。同時非常講究頭飾,婚前頭盤髮辮,戴繡花頭巾;婚後須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飾樣,名曰“更考”,意為成家人。鎮寧、關嶺地區,姑娘喜攏高髻,形如拱橋,發上插著長約尺許的銀簪,配上短衣長裙和繡花布鞋。其他地區則多著短衣長褲,或在衣襟、領口少褲腳鑲上蠟染或刺繡花邊。黔西南安龍、興仁一帶婦女喜用白布作頭巾,系各色繡花圍腰,樸實無華,典雅大方。同時還喜戴銀、玉手鐲、髮簪和戒指、項圈,樣式別具一格,頗有特色

3、白族服飾:白族女子穿淺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絲絨大襟坎肩,下著鑲花邊長褲,系繡花圍腰,腰帶刺繡精美,腳穿翹頭繡鞋。頭上頂一塊花帕,未婚女子梳獨辮子盤於頭頂,壓在花帕上,飾彩色絨球,耳側垂長線穗。已婚婦女將長辮藏在花帕裡。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和琺琅飾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男子的包頭帕、上衣、褲子、綁腿等都喜用白色。其身著立領對襟衣,寬大中式長褲,鹿皮對襟坎肩,繡花肚兜,包頭帕、打綁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紋樣,這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白族女子善於繡染,其服飾上多有精美的刺繡、挑花、鑲滾、扎染等手工藝。 白族服飾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繡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豔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與壩區比較,山區白族穿著較豔,壩區白族相對較素。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繫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餘下全文>>

請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阿昌族,傣族,德昂族,景頗族服飾的特點,不要太長,簡單一些就好,急用,謝謝大家了

阿昌族服飾是阿昌族人民穿戴的服飾。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

傣族人一般都喜歡穿緋色的緊身小背心(胸前縫有各種色的花邊),外面穿的矗緊身短上衣,圓領窄袖,有大襟 ,也有對襟,有淡紅色、淡黃色、青綠色和天藍色等;下身穿筒裙,一

直長齊腳背,色彩鮮亮美麗,大都用絲綢、緞子、的確良、錦 綸等料子縫製。腰間繫一根工藝精細的銀腰帶 ,寬一寸多。婦女的衣服、

筒裙都緊緊地裹住身子,將人體的線條勾勒得更加流暢。

德昂族分"繞買"、"樑"、"別列"支系,不同支系男子裝束無明顯區別,均裹黑、白包頭,包頭兩端飾以各色絨球,戴大耳墜和銀項圈,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褲短而寬。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

關於阿昌族的資料?

族名:

阿昌族

achang zu

Ach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別名:“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

民族概況

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3936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少量分佈。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係密切。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

歷史記載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巨集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徵麓川后,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裡學會了耕種水田、打製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勳莊”。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廢“勳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阿昌族地區主要是封建領主經濟,同時封建地主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普遍發生典當、抵押和買賣土地現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淪為附近漢、傣族地主的佃戶。在阿昌族地區,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戶臘撒菸草聞名於滇西,遠銷緬甸;“阿昌刀”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是必備的生產工具。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刺繡、編織品等手工業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國成......餘下全文>>

民族特點的服裝特點

人類“衣食住行”的四大要素中,“衣”放在首位,可其重要性。衣服又稱“服飾”,因為人們穿衣,不僅是為了遮體的保暖,而且還有很重要的美化作用。維吾爾族的服飾當然也不例外。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服飾不僅花樣較多,而且非常優美,富有特色。維吾爾族婦女喜用對比色彩,使紅的更亮,綠的更翠。維吾爾族男性講究黑白效果,這樣粗獷奔放。維吾爾族是個愛花的民族,人們戴的是繡花帽,著的是繡花衣,穿的是繡花鞋,扎的是繡花巾,背的是繡花袋,衣著服飾無不與鮮花息息相關。維吾爾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明,圖案古樸,工藝精堪,其發展演變規律清楚,有些服飾款式與新疆出土衣物頗為相似,體現了一個地區、一個文化的歷史沉澱。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審美接受正規化,從中窺見民族服飾的傳承性與地域性的習俗。解放後,特別是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維吾爾族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服和新潮服裝已越來越受到維吾爾族群眾,特別是青年男女的喜愛。 維吾爾族帽類及頭飾種類很多,在維吾爾族服飾中最有特色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戴帽子,因為戴帽不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生活禮儀中的需要,社交、探親、訪友以及節日聚會等場合均需佩帶。維吾爾族的傳統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兩大類。皮帽主要用於禦寒,大多用羊皮製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獺皮、海獺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幾種:1、白吐馬克(喀什白皮帽)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缽,羊皮製,絨毛在內,皮板在外,頂部有四個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邊。2、阿圖什吐馬克帽面由黑色平絨或絲絨製成,形似缽形,較喀什吐馬克淺,下沿的一圈毛邊為旱獺或貂皮製成。3、賽爾皮切吐瑪克形狀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絨或絲絨製成,沿邊較細,而用貂皮或其它獸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和宗教人士戴。4、歐熱吐瑪克該帽約高30公分,形狀類梯形、柱形,分裡外兩層,以一般羊毛皮為裡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農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婦女戴。5、開木切特吐瑪克沿邊較寬,用海獺皮縫製,帽圈帽頂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絨、絲絨作面子,此帽子過去多為貴婦佩戴,隨著時間推移多為老年人佩戴。6、庫拉克恰是維吾爾族群眾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狀是圓形,兩側帽瓣較長,可以上下活動。庫拉克恰的主要種類之一的羔皮庫拉克恰,是較有特色的一種,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為黑色或灰色,它的兩側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種裝飾;喀力帕克(氈帽),內氈外布,等等。皮帽本來是冬天戴的,具有保暖和禦寒作用。但是維吾爾族群眾中有夏天戴皮帽的習俗,是因為它還具有保持頭部面板溼潤和防暑的作用。 維吾爾花帽不僅選料精良,且工藝精堪,製作小花帽的維吾爾工匠,都有一套“絕活”。花帽的圖案與紋樣千變萬化,各不相同花帽的樣式、花紋與圖案也與各地域環境的有關,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喀什地區花帽樣式繁多,尤以男花帽顯著,那種以黑底白花紋為主,色彩對比強烈、格調典雅的“巴旦木”圖案,按紋飾的線構成的,凌角突起而顯出立體感,卻把黑白色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和田、庫車地區的花帽則以優質的絲絨面料,又配色彩各異的絲絨編織紋樣,疏密有致的穿插,致使紋樣透溢位獨特韻味。有的花帽鑲飾串珠、金銀飾片,珠飾圓潤光澤,巧妙地運用圖案本身結構的因素,使花帽繁花似錦。還有的花帽頂部紋飾凸起,綵線編織細膩,綵球串綴閃亮奪目,是新娘的喜愛之物。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則以色彩豔麗著稱,那大紅的花紋配上翠綠的花紋,宛如朵朵絢麗的奇葩。伊犁地區的花帽,不僅突出線紋的流動感,它的特色具有素雅、大方的優點,花帽造型扁淺圓巧,紋樣簡煉概括。1、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姆杏核......餘下全文>>

阿昌族祖先源於何處

起源:在漢文史書中,除稱其為"阿昌",還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稱謂。因居住地區不同,還有一些自稱,如"勐撒撣"、"襯撒"、"漢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約在公元13世紀,經過多次遷徙,逐漸定居到現在聚居的地方。

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漢族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漢族中。

阿昌族的飲食習慣知多少

民族:傣族傳統節:潑水節習俗:男婚嫁相互潑水示祝福跳跌腳 舞男、穿襟或斜襟袖短衫褲纏飲食文化:奇異物螞蟻蛋、蟬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傣族喜食品民族:京族傳統節:唱哈節習俗:京族家庭實行夫妻制嚴禁姑表通婚族內通婚飲食文化:米主食玉米、番薯、芋雜糧民族:阿昌族傳統節:耍白象習俗:阿昌族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穿藍色、白色或黑色襟衣、穿黑色褲褲腳短寬少喜歡穿筒裙飲食文化:阿昌族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青男嚼煙、檳榔習慣牙齒往往染黑色故齒黑美舊俗民族:土家族傳統節:趕習俗:男經歌相結婚土家族婚俗嫁前哭嫁風俗飲食文化:土家族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等食品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民族:錫伯族傳統節:抹黑節習俗:媳婦能與公公同桌用餐能同坐;遞刀給別要刀尖朝自刀朝忌食狗肉族內同姓禁止通婚等飲食文化: 錫伯族男般都吸菸飲酒嗜錫伯族米、面等主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

族的衣服

漢族: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蒙古族: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襬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阿巴嘎蒙古族服飾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菸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髮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髮根,髮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錫林郭勒蒙古族服飾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製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溼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製。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製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稜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服裝方面,回族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老鄉稱“馬夾”)。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苗族: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 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餘下全文>>

關於中國最主要的民族民間服飾

阿昌族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褲腳 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

總要留出約40釐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男子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

包)和一把阿昌刀,更顯得英俊而瀟灑。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

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少女也喜歡穿筒裙。已婚婦女一般穿

藍黑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喜用黑布纏出類似尖頂帽狀的高包頭,包頭頂端還垂掛四五個

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趕集、做客或喜慶節日,婦女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

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花手鐲,掛上銀項圈,在胸前的鈕釦上和腰間繫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

此時的阿昌族婦女,全身銀光閃閃,風采萬千。 當你走進阿昌族山寨,你還會發現阿昌族青年男女都

喜歡在包頭上插飾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誌。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繡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繡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繡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樑鞋。蓋頭還是回、東鄉、撒拉等族的女子頭飾,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綠色、婚後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襖、春夏為白襯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掛保安刀。保安刀掛於腰左邊,刀把疊嵌“十樣景”圖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繡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男子為對襟衣或大襟長衫,藍或白地藍方格頭巾。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配穿鞋頭尖翹的船形鞋。男子穿無鈕釦上衣、深色背心、燈籠褲(稱佩吉),戴漆紗圍簷圓頂高帽。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繡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男子穿高領袍、皮靴(稱奇卡米)、白布包頭。節日多穿各色綢袍。

傣族

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巨集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繡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一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繡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豔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繡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繡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阿昌族服飾?
阿昌族服飾特點?
普米族服飾特點?
柯爾克孜族服飾圖片?
土族服飾?
塔塔爾族服飾特點?
苗族服飾叫什麼?
傣族服飾簡介?
納西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的特點?